养生健康

计划内疫苗接种攻略

计划内疫苗接种攻略

6个月前婴儿的预防接种

2-6个月婴儿需接种多次疫苗,如口服小儿麻痹糖丸、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脑疫苗。每次接种都有一定的时间和要求。

在婴儿满4个月时,应口服第三颗小儿麻痹糖丸,至此即完成了全程的基础免役,在婴儿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抗小儿麻痹症的抗体,可维持2-3年。因此,在4岁左右还应再服一次以强化对该疾病的抵抗力。

百白破三联疫苗从婴儿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一针,要完成该疫苗的基础免疫,还需在出生后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一次。即在婴儿体内产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抗体。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的第二针后,因注射剂量增加了,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反应,如在接种后的当天晚上婴儿会哭闹不安,难以入睡,有时还会发烧。注射的局部会红肿、疼痛,也可使婴儿烦躁不安。这种反应一般可持续1-2天,而自行恢复,不需处理。如果婴儿体温升至39.5℃以上,有抽搐、惊厥、持续性惊叫等严重反应,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在进行第三针注射时,应将上述情况反馈给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减少剂量注射呢?还是改用白破疫苗注射,或是不再进行第三针注射,以免再次发生严重反应或过敏反应。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针应在婴儿满6个月时接种。因为与第二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家长往往会忘记。如第三针不接种,抗体水平低且持续时间短。

7-9个月的婴儿的预防接种

7-9个月的婴儿需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麻疹疫苗后可预防婴儿患麻疹。目前规定在婴儿8个月时都应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在婴儿8个月时,由母亲传递给婴儿的麻疹抗体逐渐消失,而使婴儿对麻疹的抵抗力下降。这时必须采取人工的方法,即注射麻疹疫苗,在婴儿体内经过一次轻微的麻疹病毒感染,从而在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对麻疹有了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一般可持续3-4年。接种时,在婴儿的臂外侧进行皮下注射。接种麻疹疫苗后,反应很轻,仅少数婴儿在接种后6-10天可有发热,但体温不会超过38.5℃,持续2天即消退。婴儿的精神、食欲均不受影响。也有的婴在接种后,发热的同时可出现皮疹,多见于胸、腹及背部的皮肤,皮疹数目不多,并且1-2天内即消失,皮疹消失后也不象患麻疹那样皮肤上留有褐色斑。因此,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在注射的局部一般无不良反应。在婴儿患有发热、其他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时,均应暂缓接种。对鸡蛋过敏的婴儿应当慎重使用麻疹疫苗。在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后,需间隔一个月才可接种麻疹疫苗。而接种麻疹疫苗后二周,才可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以免影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

婴儿1岁时的防接预种

婴儿1岁时应接种流脑多糖疫苗和乙脑。按规定在婴儿10个月-12个月期间进行流脑疫苗的初次接种,需要接种2次完成基础免疫,2次之间应间隔3个月。乙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的,一种是减毒的,一般国内的计划免疫规定的免费的是灭活的,这一种初免是2针,间隔7-10天,减毒的初免的一针。两种比较,灭活的宝宝要多扎一次,但宝宝反应相对较小,减毒的宝宝可以少扎一针,但反应相对较大。

这两种疫苗一般接种在婴儿的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下注射。接种后反应轻微,仅少数小儿可出现接种部位有红晕、硬结等反应,全身仅有发热,偶尔可出现过敏反应,这些反应经过1-2天后也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百日咳怎么治疗

1、隔离传染源: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是重要的预防环节。隔离期自起病开始,为期7周;或痉咳开始,为期4周。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特别在集体机构中)需检疫3周。

2、规范计划疫苗接种:这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根本措施。白百破有2种疫苗:全细胞白百破三联疫苗和无细胞白百破疫苗。全细胞百日咳疫苗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尚不够理想。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其保护效果较全细胞疫苗好,同时避免了全细胞疫苗的副反应。

3、增加强化免疫接种:无细胞白百破疫苗用于2、4、6月龄的初次基础免疫外,还用作15—20月龄和4—6岁(第4,第5次)的强化免疫。

宝宝不打疫苗有影响吗

宝宝疫苗是必须要打的,尤其是计划内的疫苗,也就是那些免费的疫苗。 计划内疫苗它所预防的疾病都是高发的,所预防的传染病都是各地区普遍流行的疾病,而且传染性极强,致死率与致残率极高,为了让宝宝健康成长,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计划内疫苗,我们临床上一般称为“一类疫苗”。 因为疫苗接种并不是纯粹的个体选择,人群疫苗接种率要达到一定的比率,才会形成人群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 不同疾病,要达到的接种率要求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对免费疫苗的接种率指标一般统一定为90%。 如果不接种疫苗或者我们接种疫苗的比率比较低,不仅是个体会得病,而且会大大的降低群体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效果。 所以,人们如果因为误解,而认为疫苗接种不安全,都选择不接种疫苗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严重后果。

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一、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指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在使人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方法。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

在我国疫苗分为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两大类:

1.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婴幼儿出生后必须要进行接种,接种计划内疫苗是免费的。计划内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共7种疫苗。

2.计划外疫苗是自费疫苗,国家没有强制规定必须接种,可以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选择接种或者不接种。但是接种计划外疫苗时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计划外疫苗的接种要以不影响计划内疫苗的情况做为前提。计划外疫苗共有10种。

二、我国预防接种现状

截止2011年,我国12月龄内儿童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接种率均在92%以上。自国家免疫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麻疹、流脑、乙脑、甲肝等发病率到2010年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我国每年预防接种约10亿剂次,成为了世界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覆盖病种最多的国家之一。

三、全球预防接种现状

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迄今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下降了99%,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无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2003年就避免了200万因疫苗可预防疾病导致的死亡和60万乙肝相关死亡(肝硬化和肝癌)。

四、免疫规划程序

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10、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1、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小儿百日咳有哪些防治手段

1、隔离传染源

对本病患者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是重要的预防环节。隔离期自起病开始,为期7 周;或痉咳开始,为期4周。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特别在集体机构中)需检疫3周。特别注意成人患者需避免接触小儿。若有家人出现咳嗽、呼吸不顺畅等症状时,照顾幼儿时务必戴上口罩,家庭需经常通风换气,注意清洁卫生。

2、规范计划疫苗接种

这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根本措施。白百破有2种疫苗:全细胞白百破三联疫苗和无细胞白百破疫苗。目前国内多数用全细胞疫苗(一类疫苗,免费),对出生3~6个月的婴儿进行基础免疫,皮下注射三次。在流行期,1个月的患儿即可接受疫苗接种。强调全程免疫,以后再按规定加强。全细胞百日咳疫苗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尚不够理想,免疫后再患百日咳的儿童和成人发病者屡有报道。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其保护效果较全细胞疫苗好,同时避免了全细胞疫苗的副反应。所以北京市已将全细胞白百破疫苗换成无细胞白百破疫苗当作一类疫苗使用(免费)。

儿童新冠疫苗几岁到几岁

3-11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冠肺炎“乙类甲管”相关要求,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积极引导3-11岁适龄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规定在2021年11月25日前需完成720万人,约占3-11岁常住人口的95%第一剂接种覆盖;12月20日前,完成700万人全程接种。

根据国家部署,目前多地区已经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而3-6岁儿童优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查漏补种及流感、肺炎等疫苗的接种,再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对于12-17岁儿童则使用剂量和方法与成年人相同的新冠疫苗接种。

如何治疗百日咳

1、隔离传染源

对本病患者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是重要的预防环节。隔离期自起病开始,为期7周;或痉咳开始,为期4周。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特别在集体机构中)需检疫3周。特别注意成人患者需避免接触小儿。若有家人出现咳嗽、呼吸不顺畅等症状时,照顾幼儿时务必戴上口罩,家庭需经常通风换气,注意清洁卫生。

2、规范计划疫苗接种

这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根本措施。白百破有2种疫苗:全细胞白百破三联疫苗和无细胞白百破疫苗。目前国内多数用全细胞疫苗(一类疫苗,免费),对出生3~6个月的婴儿进行基础免疫,皮下注射三次。在流行期,1个月的患儿即可接受疫苗接种。强调全程免疫,以后再按规定加强。全细胞百日咳疫苗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尚不够理想,免疫后再患百日咳的儿童和成人发病者屡有报道。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其保护效果较全细胞疫苗好,同时避免了全细胞疫苗的副反应。所以北京市已将全细胞白百破疫苗换成无细胞白百破疫苗当作一类疫苗使用(免费)。

3、增加强化免疫接种

美国除用无细胞白百破疫苗用于2、4、6月龄的初次基础免疫外,还用作15~20月龄和4~6岁(第4,第5次)的强化免疫。

3-11岁新冠疫苗好不好

好。

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儿童组3-11岁接种疫苗之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成年人是一样的,中和抗体阳转率高,免疫原性也好,且儿童青少年由于经常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比成年人对接种新冠疫苗的耐受性良好。

3-11岁新冠疫苗接种后无特殊不良反应,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总体安全性非常好,极个别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绝大多数为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反应。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大约1-2天后会自愈,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接种后出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哪些儿童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监护人需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

2、携带好本人和儿童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等)以及《儿童预防接种证》前往接种门诊。

3、避免孩子空腹、劳累,好好休息,吃一些牛奶、鸡蛋、面包等营养早餐,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去接种。

4、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孩子当天需穿宽松方便穿脱的衣服接种。

5、接种前监护人和儿童要佩戴好口罩前往,到按接种点标识要有序排队,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

6、应当充分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如实告知健康状况,配合做好健康问询和知情告知,通过医生评估且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接种。

7、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无异常情况才可离开;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8、回家后监护人应注意观察孩子状况,孩子如果出现不良健康状况,要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

9、儿童新冠疫苗接种一周内要注意孩子清淡饮食,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源,好好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10、暂时不能与其他疫苗(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宝宝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宝宝疫苗是必须要打的,尤其是计划内的疫苗,也就是那些免费的疫苗。 计划内疫苗它所预防的疾病都是高发的,所预防的传染病都是各地区普遍流行的疾病,而且传染性极强,致死率与致残率极高,为了让宝宝健康成长,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计划内疫苗,我们临床上一般称为“一类疫苗”。 因为疫苗接种并不是纯粹的个体选择,人群疫苗接种率要达到一定的比率,才会形成人群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 不同疾病,要达到的接种率要求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对免费疫苗的接种率指标一般统一定为90%。如果不接种疫苗或者我们接种疫苗的比率比较低,不仅是个体会得病,而且会大大的降低群体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效果。 所以,人们如果因为误解,而认为疫苗接种不安全,都选择不接种疫苗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严重后果。

学生打新冠疫苗会影响发育吗

暂无数据显示学生打新冠疫苗会影响发育。

新冠疫苗经过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的大规模真实世界观察研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虽然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与大多数临床正在应用的疫苗相同,可能会存在轻微低热、身体乏力、恶心等症状,大多都是暂时的,且并不会使身体发育受到影响,也不会影响到智力发育,所以无需过度担心。

另外孩子平时就是接种疫苗最多的人群,常规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其中有不少就是灭活疫苗,和新冠疫苗工艺是相同的,尽管新冠疫苗是一种新的疫苗,但给孩子注射的灭活疫苗,其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可以放心接种。

相关推荐

计划疫苗接种时间表

计划疫苗接种时间表根据宝宝的体质以及环境需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为: 1、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考虑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对于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儿童预填充进口59元/支 儿童西林瓶国产41元/支 肺炎疫苗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860元/支 2、流行高发区应接种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

疫苗要避开这些雷区 否则后果很严重

误区一接种时间不一定严格遵守专家说:疫苗接种只能延迟不能提前 吴婕翎主任指出,宝宝一出生,娇小柔弱的身体就面临几十种疾病的威胁,如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乙肝、麻疹、风疹、腮腺炎、肺炎、脑膜炎等等,每一个都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大隐患。 “小宝宝从出生后到1岁以内,需要接种疫苗最多,仅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就需要接种14剂次。而满两个月的宝宝,即被称为2月龄的宝宝,此时开始进入疫苗接种的高峰期,一些很重要的疫苗都要在这个月开始密集接种。” 吴婕翎主任说,“如何为宝宝选择最适合的疫苗也是从这一时

新冠疫苗加强针和hpv疫苗间隔多久接种

建议隔2周以上。 对于HPV疫苗接种一般没有特别的禁忌,但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建议在分娩或哺乳期结束后再进行接种,而近期全国正在普及的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建议女性在安排HPV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时,确保两种疫苗接种至少间隔2周以上,同时在疫苗接种过程中要及时详细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按照接种要求遵医嘱接种疫苗

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

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禁忌症和成人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疫苗的有效成分、任何非活性成分、生产过程中用到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曾接种过类似疫苗的儿童禁止接种新冠疫苗,以防出现过敏现象。 2、如果儿童曾经接种疫苗有过严重的疫苗过敏反应,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也要禁止接种新冠疫苗。 3、患有无法控制的癫痫病和其他严重神经疾患,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的儿童不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疫苗要避开这些雷区

误区一接种时间不一定严格遵守 专家说:疫苗接种只能延迟不能提前 吴婕翎主任指出,宝宝一出生,娇小柔弱的身体就面临几十种疾病的威胁,如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乙肝、麻疹、风疹、腮腺炎、肺炎、脑膜炎等等,每一个都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大隐患。 “小宝宝从出生后到1岁以内,需要接种疫苗最多,仅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就需要接种14剂次。而满两个月的宝宝,即被称为2月龄的宝宝,此时开始进入疫苗接种的高峰期,一些很重要的疫苗都要在这个月开始密集接种。” 吴婕翎主任说,“如何为宝宝选择最适合的疫苗也是从这一

打新冠疫苗对男性备孕有没有影响

没有影响。 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有提到,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或男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也表示:“我们在对疫苗开展接种的经验基础上,对疫苗的安全性也有了理解,实际上进入备孕期的时候,不需考虑疫苗对备孕的影响,男女双方都可以接种疫苗。”

新冠疫苗不同厂家可以混打吗 打完疫苗后发现怀孕怎么办

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疫苗,也不要恐慌,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提出,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或男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新冠疫苗对男性生殖系统有影响吗

没有。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有提到,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或男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其次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也表示:“我们在对疫苗开展接种的经验基础上,对疫苗的安全性也有了理解,实际上进入备孕期的时候,不需考虑疫苗对备孕的影响,男女双方都可以接种疫苗。”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接种新冠疫苗对于男性生殖系统是没有影响的,可以正常进行接种,不需要太担心。

女的打新冠疫苗多久可以怀孕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所以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或男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但从慎重的角度考虑,建议在接种完成后,延长1-2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再准备怀孕,以免引起什么不良后果。

灭活疫苗有效期多久 灭活疫苗对怀孕有影响吗

影响并不大。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因此可知,灭活疫苗对于怀孕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在备孕期间提前接种好新冠疫苗的话,也能减少在孕期因为抵抗力降低而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会更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