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型肾炎的原因是什么
高血压型肾炎的原因是什么
基本概述
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肾小动脉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高血压病及肾功能衰竭。
多有常年高血压病史,肾小管的损害多早于肾小球,夜尿增多,尿浓缩功能减退,尿比重变轻,有轻度的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
临床表现
重度水肿:水肿常为首发症状,呈全身性明显水肿,指压有凹陷。严重患者可并有胸水、腹水,当胸水、腹水较多时可引起呼吸困难、脐疝或腹股沟疝。高度水肿常伴尿少、高血压、轻度氮质血症。
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尿蛋白定性多为++ ~ ++++,成人每日尿蛋白排泄≥3.5g/d,大多为选择性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30g/L,严重者不足10g/L。
蛋白尿的诊断和检查
一、蛋白尿的诊断
(一)病史
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癜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二)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骨骼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心、肝、肾体征检查。
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血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糖尿病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三)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
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
2.尿蛋白定量检查
3.尿蛋白特殊检查
常用尿蛋白电泳检查,可分辨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二、蛋白尿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一) 急性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通 过免疫复合物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潜伏期1~2周,平均10 d发病,上呼吸道感染后潜伏期6~12d,皮肤感染后潜伏期14~24d,也急性感染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24h尿蛋白定 量 l~3 g,血总补体和补体C3降低,肾影像学检查肾脏增大,水肿从眼睑开始,以后从颜面部发展至全身,病程短,绝大多数可痊愈(90%左右)区别于慢性肾小球肾 炎。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分普通型高血压型肾病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型,其临床表现与急性肾炎相似,不同点是链球菌感染后潜伏期短,一般一周之内,最短5 d,水肿从下肢开始,从下向上蔓延,病程长,易复发,晚期常常有肾功能损害,以高血压型出现最早,眼底检查动脉变细,反光增强,眼底出血,渗出等与急性肾炎眼底小动脉痉挛不同,影像学检查肾脏缩小。
(三)肾盂肾炎
是感染疾患,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腰痛膀腕刺激症状,实验室检查为脓尿菌尿是其特 点,24h尿蛋白定量一般在1g之内,很少超过2g,一般无水肿,血压不高,只有慢性肾孟肾炎晚期肾功能损害时,才表现水肿,高血压,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脱发,面部蝶形红斑,口腔溃疡,游走性关节炎,光过敏,雷诺现象,多脏器损害尤以心J肾产经系统最多见,其中肾受损占第一 位,其蛋白尿一般较多,部分患者以肾病综合征形式出现,实验室检查:自身抗体阳性,总补体和补体C3降低,约l/3病例血中可找到狼疮细胞,皮肤活检真皮 变性萎缩,
(五)多发性骨髓瘤
老年男性好发,贫血重且与肾脏受损不相称,病情进展快,易损害肾功能,骨质破坏,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肝脾肿大,骨髓检查大量骨髓瘤细胞存在可确诊,其尿蛋白是溢出性蛋白尿,本一周氏尿蛋白阳性,
(六)其他
剧烈运动出现微量蛋白尿,发热出现蛋白尿,心力衰竭 肾淤血引起蛋白尿,药物中毒引起蛋白尿,因有明确的病史和相应的体格检查,一般诊断不困难,
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危害呢
慢性肾小球肾炎如果在平时不及时防范或及时治疗的话,那么有可能各种隐患危害会悄然袭来,给患者身心带来更严重的伤害,为此,我们必须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会引发哪些危害,才能在出现其出现苗头时及时做好必要措施,争取把伤害降到最小。以下六点总结:
慢性肾小球肾炎危害
1、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数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有的患者会比较轻,也有的是中度。
2、尿改变,尿异常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出现的症状,如果尿量少于1000ml /日以下,可称为少尿,而且常伴有浮肿;对于肾小管损伤比较严重的患者,常会出现夜尿增多,尿量增多,但是水肿并不是很明显。严重的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3、前驱症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没有急性肾炎或是链球菌感染的病史,病因难以确定。
4、贫血:贫血与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减少有关。
5、患者起病方式不一,有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是由于检查时,发现的蛋白尿和高血压。但是多数的患者会出现头痛、高血压、乏力、贫血等临床症状。但也有少数的病人起病是比较急的,水肿和蛋白尿严重。
6、其它:由于长期患有高血压,贫血,动脉硬化,尿中长期出现蛋白,水肿,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型、高血压型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危害呢
1、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数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有的患者会比较轻,也有的是中度。
2、尿改变,尿异常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出现的症状,如果尿量少于1000ml /日以下,可称为少尿,而且常伴有浮肿;对于肾小管损伤比较严重的患者,常会出现夜尿增多,尿量增多,但是水肿并不是很明显。严重的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3、前驱症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没有急性肾炎或是链球菌感染的病史,病因难以确定。
4、贫血:贫血与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减少有关。
5、患者起病方式不一,有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是由于检查时,发现的蛋白尿和高血压。但是多数的患者会出现头痛、高血压、乏力、贫血等临床症状。但也有少数的病人起病是比较急的,水肿和蛋白尿严重。
6、其它:由于长期患有高血压,贫血,动脉硬化,尿中长期出现蛋白,水肿,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型、高血压型肾炎。
肾衰竭的类型
一、压型肾衰竭
由于肾脏内部严重的挤压,而形成的肾衰竭,我们称之为压型肾衰竭。其肾衰竭病因及临床过程极为复杂。它是临床上常见和重要的一种类型。
二、休克型肾衰竭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而引发的肾衰竭,我们称之为休克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有出血、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源性循环衰竭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怎么回事
本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也可仅表现为尿蛋白增加,尿沉渣红细胞增多,可见管型,有时伴乏力,倦怠,腰酸,食欲不振,水肿时有时无,多为眼睑水肿和或下肢凹陷性水肿,一般无体腔积液,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部分患者可突出表现为持续性中等程度以上的高血压,可出现眼底出血,渗出,甚至视盘水肿,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24h,甚至呈肾病综合征表现,在非特异性病毒和细菌感染后病情可出现急骤恶化,慢性肾炎患者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肉眼血尿,管型增加,水肿加重,高血压和肾功能恶化,经适当处理病情可恢复至原有水平,但部分患者因此导致疾病进展,进入尿毒症阶段。慢性肾炎可因病损的性质不同,病程经过有显著差异,从首次发现尿异常到发展至慢性肾衰,可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高血压,感染,饮食不当,应用肾毒性药物及持续蛋白尿等,均能加速慢性肾炎进入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炎临床一般分3种类型:1.慢性肾炎普通型 为最常见的一型,患者可有无力,疲倦,腰部酸痛,食欲不振,水肿时有时无,一般不甚严重,常伴轻度到中度高血压,面部虚黄,苍白,眼底动脉变细,有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尿检可见中等度蛋白尿少于3.0g/d,尿沉渣有红细胞和各种管型,肌酐清除率降低;酚红排出减少,尿浓缩功能减退及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出现氮质血症,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沉增快,血浆白蛋白稍低,胆固醇稍高,此型病程缓慢进展,最终可因肾功能衰竭死亡。2.慢性肾炎肾病型 为慢性肾炎常见的一型,突出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无选择性蛋白尿,每天排出尿蛋白尿超过3.5g/dl,高度水肿和血浆白蛋白降低,通常低于3g/dl,高胆固醇血症,超过250mg/dl,尿沉渣检查,可有红细胞及各种管型,血压正常或中等度持续性增高,肾功能正常或进行性损害,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均减低,患者可有贫血,血沉明显加快,此型肾炎经适当治疗,病情可以缓解。3.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除上述一般慢性肾炎共有的表现外,突出表现为持续性中等以上程度的高血压,而且对一般降压药物不甚敏感,常引起严重的眼底出血或絮状渗出,甚至视盘水肿,视力下降,并伴有肾脏损害的表现,尿检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及尿沉渣明显异常,此型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不良。
上述临床分型不是绝对的,各型之间有交叉和相互转变,有的病人兼有类肾病型与高血压型的表现,可为混合型。根据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不难,起病缓慢,病情迁延,尿检异常,常有蛋白尿,有时伴血尿,水肿和高血压,随着病程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其诊断标准是:①有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化验有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②病程迁延1年以上,③除外继发性和遗传性肾炎。清楚的了解了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以后,在生活上要多加注意,倘若有此症状的,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阻止病情的恶化。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肾病
谷氨酰转肽酶在肾脏中也是大量存在,因此,肾脏出现问题也会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现象,常见的引起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肾病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型肾炎、过敏性紫癜肾、肾盂肾炎、IgA肾病、膜型肾病,肾性高血压、红斑狼疮肾、痛风肾、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肾积水、肾囊肿以及先天性多囊肾等。
慢性肾炎分几种类型
一般来说,根据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可将其划分为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急性发作型及混合型五种类型。
慢性肾炎会头晕吗
本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也可仅表现为尿蛋白增加,尿沉渣红细胞增多,可见管型。有时伴乏力、倦怠、腰酸、食欲不振、水肿时有时无,多为眼睑水肿和(或)下肢凹陷性水肿,一般无体腔积液。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部分患者可突出表现为持续性中等程度以上的高血压,可出现眼底出血、渗出,甚至视盘水肿。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24h),甚至呈肾病综合征表现。在非特异性病毒和细菌感染后病情可出现急骤恶化,慢性肾炎患者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肉眼血尿,管型增加,水肿加重,高血压和肾功能恶化。经适当处理病情可恢复至原有水平,但部分患者因此导致疾病进展,进入尿毒症阶段。
慢性肾炎可因病损的性质不同,病程经过有显著差异。从首次发现尿异常到发展至慢性肾衰,可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高血压、感染、饮食不当、应用肾毒性药物及持续蛋白尿等,均能加速慢性肾炎进入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临床一般分3种类型:
1.慢性肾炎普通型 为最常见的一型。患者可有无力,疲倦,腰部酸痛,食欲不振。水肿时有时无,一般不甚严重。常伴轻度到中度高血压。面部虚黄、苍白、眼底动脉变细、有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尿检可见中等度蛋白尿(少于3.0g/d),尿沉渣有红细胞和各种管型。肌酐清除率降低;酚红排出减少,尿浓缩功能减退及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出现氮质血症。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沉增快,血浆白蛋白稍低,胆固醇稍高。此型病程缓慢进展,最终可因肾功能衰竭死亡。
2.慢性肾炎肾病型 为慢性肾炎常见的一型。突出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无选择性蛋白尿)。每天排出尿蛋白尿超过3.5g/dl。高度水肿和血浆白蛋白降低,通常低于3g/dl,高胆固醇血症,超过250mg/dl。尿沉渣检查,可有红细胞及各种管型。血压正常或中等度持续性增高。肾功能正常或进行性损害,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均减低。患者可有贫血,血沉明显加快。此型肾炎经适当治疗,病情可以缓解。
3.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除上述一般慢性肾炎共有的表现外,突出表现为持续性中等以上程度的高血压,而且对一般降压药物不甚敏感。常引起严重的眼底出血或絮状渗出,甚至视盘水肿,视力下降。并伴有肾脏损害的表现,尿检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及尿沉渣明显异常,此型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不良。
上述临床分型不是绝对的,各型之间有交叉和相互转变。有的病人兼有类肾病型与高血压型的表现,可为混合型。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慢性肾炎会出现头晕的现象吗,肾炎一般都是都是会出现蛋白尿,或者是血尿的情况的,严重的时候患者会感觉到身体没有力气,而且肾部还会感到非常的疼痛的,不会出现头晕的情况的。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会增加心脏的负荷,损坏血管,甚至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衰竭及视网膜病变,甚至会失明。
高血压还会出现并发症:
1、高血压型脑病:会导致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脑出血。
2、高血压型心脏病: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3、高血压型肾病:导致蛋白尿、血尿。
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2、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2.1、普通型
较为常见。病程迁延,病情相对稳定,多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尿蛋白(+)~(+++),镜下血尿和管型尿等。
2.2、肾病性大量蛋白尿
除具有普通型的表现外,部分患者可表现肾病性大量蛋白尿,病理分型以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为多见。
2.3、高血压型
除上述普通型表现外,以持续性中等度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特别是舒张压持续增高,常伴有眼底视网膜动脉细窄、迂曲和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少数可有絮状渗出物和(或)出血。
2.4、混合型
临床上既有肾病型表现又有高血压型表现,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征象。病理改变可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和晚期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2.5、急性发作型
在病情相对稳定或持续进展过程中,由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或过劳等因素,经较短的潜伏期(1~5日),而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经治疗和休息后可恢复至原先稳定水平或病情恶化,逐渐发生尿毒症;或是反复发作多次后,肾功能急剧减退出现尿毒症一系列临床表现。
3、类似慢性肾炎的疾病有哪些
3.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3.2、遗传性肾炎
常起病于青少年,患者有眼(球形晶状体)、耳(神经性耳聋)、肾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3.3、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临床上远端肾小管功能损伤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仅少量蛋白,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会增加心脏的负荷,损坏血管,甚至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衰竭及视网膜病变,甚至会失明。
高血压还会出现并发症:
1、高血压型脑病:会导致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脑出血。
2、高血压型心脏病: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3、高血压型肾病:导致蛋白尿、血尿。
小编温馨提示:建议高血压患者及时去治疗,合理调理饮食,做适量的运动,使血压恢复正常。
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发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以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急性肾炎者迁延一年以上可为慢性肾炎,此类为继发性肾炎,也有原发性肾炎的发生。由于慢性肾炎的病因不同,因此诊断标准也不同。
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步减退,后期可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等情况。
2、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压等表现。
3、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也有部分病例可有自动缓解期。
4、根据临床表现可进一步区分为:
(1)普通型:有肾炎的各种症状,但无突出表现。
(2)高血压型:除一般肾炎症状外,有高血压的突出表现。
(3)急性发作型:在慢性过程中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
慢性肾炎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1、一些抗原
慢性肾炎病因的有很多,抗原也会引起慢性肾炎。肾小球抗原包括肾小球基底膜抗原、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足突抗原、内皮细胞膜抗原、系膜细脑膜抗原等。非肾小球抗原,如核抗原、DNA(脱氧核糖核酸)、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肿瘤抗原、甲状腺球蛋白抗原等。
2、细菌感染
慢性肾炎病因主要是链球菌,还包括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麻风杆菌、梅毒螺旋体以从立克次氏体的感染的感染。包括麻疹、水痘、乙型肝炎、E-B、流行性腮腺炎、带状疤疹以及某些肿瘤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如疟原虫、血吸虫、罗阿丝虫、锥虫等的感染。霉菌的感染,如白色念珠菌等。生物毒家侵入机体,如花粉、蜂毒、蛇毒等。
3、药物
如青霉胺,重金属,如金、汞、铅等也是慢性肾炎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