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的检测方法
铅中毒的检测方法
1、铅测定:
血铅测定值一般达1.44~2.4μmol/L(30~50μg/dl)即有诊断意义。但因铅离开血液较快,故此项检查仅在急性中毒时诊断价值较大。一般儿童血铅超过2.88μmol/L(60μg/dl),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和体征;若血铅水平持续高于1.92μmol /L(40μg/dl),则可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尿铅测定可作诊断参考,其正常上限值为0.39μmol/L(0.08mg/L)。但因有某些因素影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2、驱铅试验:
对有铅接触史而无明显症状的病儿,尿铅测定正常,可作驱铅试验。一般用依地酸二钠钙(Na2CaEDTA)五百mg/m2单次肌注,收集其后8 小时的尿检测铅含量,若对于所注入的每mg依地酸二钠钙之尿铅排出量大于4.83μmol(1μg),则提示患者血铅浓度超过 2.64μmol/L(55μg/dl)。
3、周围血象:
中度以上铅中毒患儿可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点彩红细胞增加,网织红细胞及多染性红细胞亦常增多,但其特异性均较差。检查荧光红细胞为铅中毒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其常用标准如下:1%以下为正常,超过2%~10%为轻度增加,超过10%为过高。但非铅中毒的特异诊断方法。
4、卟啉测定:
尿粪卟啉定量法较为可靠,其正常上限值为<0.15mg/L。Benson和Chisolm氏设计的尿粪卟啉定性测定试验比较简便,可检出血铅量超过4.83μmol/L(100μg/dl)的病儿。红细胞原卟啉明显增加(正常值<0.72μmol/L红细胞(40μg/dl红细胞)或<0.144μmol/每克血红蛋白(3μg/每克血红蛋白)。
5、脑脊液检查:
压力可高达58.8~78.4kPa,蛋白量高,但白细胞一般不增加,偶达0.03×109/L(30/mm3)左右,多数为淋巴细胞,糖量正常。
6、其他检查:
铅中毒患儿的粪便偶见鲜血或潜血,由于大量铅质刺激肠道所致。此外,血糖往往增加。
铅中毒的检查
一、人体内铅的测定
1、血铅:是近期前吸收指标,血铅正常值上限为2.4μmol/L(50μg/dl)。
2、尿铅:可反映铅吸收情况,尿铅正常值上限为0.39μmol/L(0.08mg/L)。
3、诊断性驱铅试验:其尿铅1.45μmol/L(0.3mg/L)为正常值上限,尿铅超过3.86μmol/L(0.8mg/L)或4.82μmol/L(1mg/d)者,可诊断铅中毒。
4、尿中粪卟啉(尿棕色素):尿中粪卟啉增多也见于血卟啉病、肝病以及酒精中毒和巴比妥类中毒,尿中粪卟啉半定量++为阳性。
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红细胞锌原卟啉(ZPP) 两者是反映铅吸收的敏感指标,ZPP用血液荧光计测定,操作迅速,便于现场检查,FEP的正常值上限为0.72—1.78μmol/L(40—100μg/dl)。ZPP的正常值上限为0.9—1.79μmol/L(4.0—8.0μg/gHb)。两者的增高也见于缺铁性贫血。
6、红细胞ALAD:ALAD活力降低是反映铅接触十分灵敏的指标,有时血铅在正常范围内,ALAD活力已明显降低,因而不能作为诊断指标。
二、血液检查
1、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慢性铅重度发生贫血多为轻度,属低色素型贫血,急性铅中毒可有溶血性贫血。
2、网织红细胞和碱性点彩红细胞:这两种红细胞在铅中毒贫血时可明显增多,但并非铅重度所特有,也见于其他类型贫血,此类细胞在工人健康普查时检出率不高,但对诊断重症铅中毒有参考价值正常值上限,点彩红细胞300个/百万红细胞,或10—15个/50个视野。
血铅检查
儿童铅中毒的诊断,在上面提到的一些症状和表现的基础上,进行血铅检测。一般血铅≥10 μg /dl,即为铅中毒,不管有无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生化改变。这是国际统一标准,这一标准同时适用于成人和儿童。铅中毒可以分为以下4级:
-- 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10 -- 24.9 μg/dl。临床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钙和锌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缺乏等。
-- 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5 -- 44.9 μg/dl。临床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困难、爱发脾气、智商下降、钙和锌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缺乏、贫血、不明原因腹痛、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
-- 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45 -- 69.9 μg/dl。临床表现有脾气暴躁、易激惹、攻击行为、头痛、智力低下、腹绞痛、钙和锌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缺乏、贫血、视力和听力损害、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 极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70 μg/dl。临床表现有肝、肾、心脏等多脏器损害、铅性脑病、甚至死亡。
如果血铅在10 --19 μg/dl之间,则1-3个月内复诊;如果血铅在20 -- 44.9 μg/dl之间,则需要在1周至1个月内复诊;如果血铅在45 μg/dl以上,则需要在48小时内或立即复诊,用静脉血。平时家长应该留意观察孩子有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脾气性格改变、不长个、瘦小等上面说的一些表现,如果有就应带孩子去进行血铅检查。这里还要说一点的是,有些儿童血铅已经超标了,但表现往往不明显,或者家长观察不够而未能发现,因此即使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有条件的话也应该定期给孩子进行血铅检测,通常每半年到一年检测一次。
小孩血铅超标有哪些表现
儿童每升血液当中的铅含量应不超过99微克,在100到199微克之间为高铅血症;200到249微克为轻度铅中毒;250到449微克为中度铅中毒;超过450微克就是重度铅中毒。
对儿童来说,铅中毒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神经系统和生长发育方面的表现,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冲动、爱发脾气、啃手指、学习成绩下降等;同时会干扰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钙、铁、锌缺乏以及贫血症状。
严重时(中程度以上),还会出现体格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低下、腹痛、腿痛等;更严重时(极重度)会出现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肝肾损害等全身衰竭症状,甚至死亡。但是这些症状和表现都是非特异性的,其他疾病也可引起这些症状。
铅中毒具有隐匿性、渐进性,铅中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靠血铅检查。血铅水平每升高100微克每升,儿童的智商就下到6到7分,身高则平均下降1.3厘米。因此,平时家长应该多留意观察孩子有无上面提到的症状和表现,如有,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铅检测;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应定期给孩子进行血铅检测,通常每半年到一年需检测一次。
铅中毒鉴别诊断
1、铅测定
血铅测定值一般达1.44~2.4μmol/L(30~50μg/dl)即有诊断意义。但因铅离开血液较快。故此项检查仅在急性中毒时诊断价值较大。一般儿童血铅超过2.88μmol/L(60μg/dl)。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和体征;若血铅水平持续高于1.92μmol/L(40μg/dl)。则可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最近有人曾作4~12岁儿童血铅测定。证明血铅超过1.18μmol/L(24.5μg/dl)。即有可能发生精神发育异常。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规定铅中毒的定义是全血铅含量≥1.2μmol/L(≥25μg/dl)。认为在这个血铅含量时。即可出现无症状的儿童铅中毒。对红细胞。周围神经。肾。免疫系统。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均产生恶劣的影响。尿铅测定可作诊断参考。其正常上限值为0.39μmol/L(0.08mg/L)。但因有某些因素影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关于爽身粉的铅检查。可加少许醋酸。再滴1%碘化钾溶液。如出现金黄色。即为含有铅质。
2、卟啉测定
尿粪卟啉定量法较为可靠。其正常上限值为<0.15mg/L。Benson和Chisolm氏设计的尿粪卟啉定性测定试验比较简便。可检出血铅量超过4.83μmol/L(100μg/dl)的病儿。红细胞原卟啉明显增加(正常值<0.72μmol/L红细胞(40μg/dl红细胞)或<0.144μmol/每克血红蛋白(3μg/每克血红蛋白)。
红细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氧酶(δ-ALAD)和尿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的检测:目前认为前者活力降低是机体受铅影响的敏感指标之一。上海第一医学院测定不接触铅的健康人49名血δ-ALAD活力。其正常低限为126.4单位。由于此酶对铅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只可作为研究大气中铅污染情况的指标。不适合于作为铅中毒的诊断指标。我国现定尿δ-ALA的正常值上限为6mg/L。排出增加与铅中毒程度明显相关。其对铅中毒的诊断价值与尿粪卟啉大致相似。
3、脑脊液检查
压力可高达58.8~78.4kPa。蛋白量高。但白细胞一般不增加。偶达0.03×109/L(30/mm3)左右。多数为淋巴细胞。糖量正常。
4、周围血象
中度以上铅中毒患儿可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点彩红细胞增加。网织红细胞及多染性红细胞亦常增多。但其特异性均较差。检查荧光红细胞为铅中毒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其常用标准如下:1%以下为正常。超过2%~10%为轻度增加。超过10%为过高。但非铅中毒的特异诊断方法。
5、驱铅试验
对有铅接触史而无明显症状的病儿。尿铅测定正常。可作驱铅试验。一般用依地酸二钠钙(Na2CaEDTA)500mg/m2单次肌注。收集其后8小时的尿检测铅含量。若对于所注入的每mg依地酸二钠钙之尿铅排出量大于4.83μmol(1μg)。则提示患者血铅浓度超过2.64μmol/L(55μg/dl)。
到医院做哪些检查可以确定孩子是否含铅高
提取人体不同部位的血液、体毛或组织液验铅含量有不同的筛查意义:
1、血铅:血铅作为铅中毒的指标,静脉血的铅含量可以有效的表征人体铅中毒情况,末梢血可用于铅中毒筛查;
2、尿铅:作为铅中毒的辅助检测,可以作为降铅效果的指标;
3、骨铅:用X射线荧光检测骨铅可反映铅在人体内的沉积;
4、发铅、汗铅及其他组织液:发铅虽然有取样简单、不用侵入人体等优势,但是样品暴露于外界、环境污染影响大,同时没有规范的处理方式,而且没有明确的定义含铅正常范围值,因此很少用来作铅测定。检验汗铅、指甲铅等也不是科学的铅含量测定途径。
儿童含铅高引起的铅中毒在临床上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胃口差、腹痛、贫血、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都被描述成是铅中毒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是铅中毒的特异性症状。铅中毒症状在消化性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有所不同。但是当血铅浓度超过100微克/升,就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此时宝宝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因此,最好妈妈在宝宝1岁时检测一次血铅水平,2岁时再复查一次。宝宝患铅中毒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种:
1、消化系统表现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有金属味、流涎、腹胀、便秘、便血、腹绞痛并喜按,还可有肝肿大、黄疸和肝功能减退等。
2、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眩晕、烦跺不安、失眠、嗜睡、易激动,重者可有谵妄、抽搐、惊厥、昏迷,甚至脑水肿和周围神经炎的表现也可出现。
3、血液系统表现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贫血症状。
4、泌尿系统症状有腰痛、水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严重者还可出现肾衰竭。
爆米花、薯片等含铅量较高
把自己的指甲咬得光秃秃、上课没精神、喊头疼肚子疼,有的甚至尿血……原来是因为铅中毒。安徽省立医院专家监测安徽省366例儿童发现,3成多儿童轻度铅中毒,除了受汽车尾气、再生塑料、装饰材料等环境污染,不少是因为爱吃爆米花、薯片、虾条等膨化食品导致。
家住合肥的小华今年10岁了,平日活泼好动,很少生病,可最近却老是出现小便带血的情况。父母吓坏了,带着小华来到省立医院儿科就诊。经过微量元素检测发现,小华体内铅含量高。医生经过询问得知,小华这阵子老喜欢在学校附近的爆米花摊上买爆米花吃。医生告诉小华的父母,由于爆米花炉含铅,爆米花中也带有铅,所以小华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不再吃爆米花,回去多喝水,再补充些维生素c,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内科郑礼林医生等人在2005年7月至2006年3月,对该科门诊的366例儿童手指血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发现轻度铅中毒136例,占37.61%。铅中毒出现最多的年龄为1至3岁,其次为3至6岁。
专家分析认为,随着现代工业、交通的发展,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1至3岁儿童身高一般在1米左右,这种身高受汽车排放尾气污染影响较为明显。另外,铅中毒也与饮食习惯有关,铅中毒儿童吃爆米花及膨化食品者明显多于铅正常的儿童,在136例轻度铅中毒中有41例平时爱吃爆米花及膨化食品。 “爆米花、虾条、薯片等食物含铅量都比较高。”在接待的病例中,有的小孩吃薯条,一天能吃七八袋。
专家提醒,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应该注意儿童的饮食结构,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及科学烹调。育儿一方面要提倡平衡膳食,戒绝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习惯;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经常食欲不振,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可能要注意给孩子适当地补充微量元素。
帮孩子降伏铅魔
由于儿童铅中毒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早期铅中毒并无典型的症状,其非特异临床症状为腹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当血铅等于或高于700 vg/L时,患儿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对出现上述症状的孩子,应当带孩子到医院查血铅。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通过环境干预、开展健康教育、进行筛查和检测,即可达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我院儿科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自2004年就开展了血铅检测项目,至今已检测数百名儿童。我院儿科门急诊24小时均可手指采血(40微升),一周可出检测报告。
根据卫生部关于《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100~199vg/L为高铅血症。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200vg/L者为铅中毒:轻度200~249vg/L,中度250~449vg/L,重度≥450vg/L。处理铅中毒的原则为:对于轻度铅中毒者,需脱离铅污染源,进行卫生指导和营养干预;对中、重度铅中毒者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需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正规的驱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