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人健康危机 慢性贫血恶性循环
30岁女人健康危机 慢性贫血恶性循环
女人30,健康成了最受关心的话题,保健成了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字眼,尤其是女人。当爱情已尘埃落定,当事业渐入佳境,身体却疲惫万分进入了多事之秋。
贫血的慢性症状很多,患者可以凭以下现象来自测是否有贫血:
1.容易感觉疲劳、憋气、心跳。
2.头重、头晕,早晨很难起床。
3.脸色不好,眼结膜变白。
4.指甲变薄易折,或翘成匙状。
5.食欲不振、恶心、便秘。
不吃米饭瘦身族晕倒
梅子32岁,自从生完宝宝后,如何恢复生育前的体型成了她的奋斗目标。“米饭和肉,我是从来不吃的,最多吃口粗粮,吃点海鲜。而且,我中午基本只吃沙拉,晚上不吃饭,只喝酸奶。”梅子的坚持在短短半年内就收到了成效,她从产后三个月的67公斤暴瘦到现在的48公斤。一天,她在工作中突然两眼一黑,倒在地上。当同事把梅子送到医院做完检查后,医生诊断,梅子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已经患上贫血。医生的处方里不仅有药物,还有增加主食和肉蛋类摄入量的医嘱。
血里没营养危害体内器官
贫血并不是身体内血液少了,而是血液里的血红蛋白降低,也就是说血液没有了营养。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即成人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孕妇低于100克/升就可以称为贫血。
由于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氧气、营养物质运输的“交通系统”,所以人体一旦出现贫血,必定会对人体其他各个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心血管系统可出现活动时心悸、气短,严重时可发生心绞痛,长期重度贫血可出现心脏扩大、反复发作心力衰竭;在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表现,个别患者会出现异食癖;中枢神经系统可有头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嗜睡等症状,严重贫血患者可出现晕厥、精神异常、意识模糊。但慢性轻度贫血,机体可能会适应,患者往往并没有什么不适症状,通常会因其他疾病就诊或常规体检时,才发现自己有贫血。
四大习惯成为“吸血鬼”
在所有病因的贫血当中,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如今白领女性的一些爱美习惯会不知不觉中带走体内的铁,让你面临贫血的威胁。
1.不吃主食和肉蛋类
不吃主食和肉蛋类造成的后果非常可怕。不吃肉蛋类食物,人体很容易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B12、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2.果蔬、酸奶当正餐
现在,用水果、蔬菜和酸奶当正餐的女性越来越多,植物中含有的草酸、植酸、磷酸及大量的膳食纤维,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吸收率仅为肉类的十分之一。
3.常饮茶与咖啡
咖啡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茶也是养生的佳品,但饮用也要适量,否则过犹不及。咖啡中含有一种叫石碳酸的化合物,会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缺铁性贫血尤其不宜饮茶,浓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还会形成难溶解的物质,使铁元素随粪便排出。女性在经期更要避免饮用咖啡与茶。
4.常用化妆品吸收铅
为了呈现姣好容颜,很多女性将化妆品涂抹得里三层外三层。不过专家提醒,女性使用化妆品要谨慎,一些劣质化妆品中常常含有有害物质,铅含量过高。血液系统是对铅毒性最为敏感的系统之一,血液中铅超标,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多食用含钙、铁、锌和维生素B、C丰富的食物,可以抵抗铅的作用,减少铅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液中铅的含量。
女性来月经不调有哪些危害
月经不调是大多数女性经常患有的疾病之一,也是最容易被女性忽视的疾病。月经会伴随女人很多岁月,所以对于女性的健康影响也是重大的。月经不调到底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月经不调的危害具体有哪些吧。
月经不调对女性健康的危害:
第一点、病情恶化:很多女性月经不调是由某些妇科疾病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等,这是女性月经不调的危害。
第二点、影响健康:这是最大的女性月经不调的危害。对于30岁左右的女性来说:皮肤会出现色斑、松弛、毛孔粗大、粗糙等不正常现象,因而,体内的毒素就排不出来,特别容易衰老,对于40-55岁之间的女性来说: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症状。
第三点、不孕:月经不调往往是由妇科疾病引起,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不孕,这也是女性月经不调的危害。
第四点、贫血:月经不调的危害可由于长期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导致失血性贫血,严重者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月经不调对女性的危害有很多,所以必要的对月经不调的了解女性朋友们一定要了解。了解到月经不调会给女性身体健康带来哪些影响后,希望女性朋友们要早作准备,远离月经不调,避免恶化。
贫血的分类
1、缺铁性贫血
在所有的贫血类型中,缺铁性贫血是普遍的。女性在逐渐成长中会经过月经、生小孩、哺乳等这些过程,而这些过程容易造成铁不足。
而闭经后的女性则有可能因为胃溃疡或者痔疮造成慢性出血、恶性肿瘤,这些都可能是造成贫血的原因。
2、恶性贫血
由于造血因子维生素B12缺乏或者叶酸缺乏而引起的贫血。主要症状有手脚麻痹,舌头发红,神经萎缩,还可能出现轻微的黄疸症状。
3、溶血性贫血
一般来说,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20天,之后被运送到脾脏进行分解。若因为某种原因,红细胞变得脆弱,加上骨髓不能及时制造红细胞加以补充的话就会造成贫血。这种溶血性贫血还可能伴随着黄疸病状。
4、再生不良性贫血
若制造红细胞的骨髓被损伤了,或者是形成红细胞的前身—成血细胞(人体红细胞形成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细胞,见于骨髓。
贫血的类型与区分
1.营养性贫血:主要由于体内缺乏造血原料引起。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造成这种贫血的原因是慢性失血、某些胃肠道疾病、长期偏食等。其次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等造直原料,引起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2.感染性贫血:某些较为严重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并发贫血,如脑膜炎、病毒性肝炎、各种化脓性疾病、慢性霉菌感染等。此类贫血待感染彻底治愈后,贫血也随之治愈。
3.药物性贫血:某些药物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容易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主要有伯氢喹啉、氨基比林、磺胺类、甲基多巴、利福平、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冬眠灵、奎宁等。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主要有氯霉素、环磷酰胺、马利兰、磺胺类、氨甲喋呤、他巴唑、阿司匹林、氯喹等。
4.肿瘤性贫血: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并发出血和继发感染,使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还可抑制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缩短红细胞的寿命,最终导致或加重贫血。
5.肾性贫血:主要与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有关。常见病是慢性肾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肿瘤、肾盂积水等。当这些疾病发展至肾功能衰竭时可致贫血。
6.免疫性贫血: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最多见。某些免疫性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引起贫血,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输血反应等。
30岁女性的四大健康雷区
30岁的女性外表似乎非常健康,但其实身体的一切机能却在成熟和衰老之间徘徊。如果你30岁还在拼命消耗青春,身体就会向你发出抗议。因此,30岁的女性要格外的警惕以下四大健康雷区。
雷区一:胃肠小恙不可忽视
实验证明,即便是男女吃同量同样的食物,女人也得花比男人多得多的时间去消化它。女人易患慢性便秘和肠疾,其概率分别是男人的两倍和三倍。
应对方法:
1、改掉乱吃零食的坏习惯,如果经常吃零食,胃就需要随时分泌胃液来消化,到吃饭的时候,胃液分泌就会减少。因而影响食欲和消化,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
2、常吃食物纤维量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豆芽、竹笋、大白菜、卷心菜、白薯等。食物纤维在肠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可吸收水分,从而刺激肠道蠕动,防止便秘与腹泻的发生。
3、适当增加脂肪摄入量,少食辛辣类及刺激性食品。
雷区二:乳癌发病居高不下
有关资料显示,乳癌已上升为女性肿瘤的首位,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多数病人在洗澡、更衣或自己摸乳房时,偶然发现一侧乳房有肿块,少数是单位体检时医生发现的。
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的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活动受限,表面不光滑,而良性肿瘤则相反。这些肿块开始很小,慢慢长大。当乳房皮肤呈橙皮样改变或出现"酒窝状"时,则表明疾病到了晚期。
应对方法:
1、洗澡时避免用热水刺激乳房,更不要在热水中长时间浸泡。睡觉的姿势以仰卧最好,以免侧身挤压乳房。选择乳罩以不使乳房有压迫感为宜。
2、适量吃些鱼、肉和乳制品,可以增加少量脂肪,供给乳房充分营养,使其保持丰满。
3、特别注意女性青春期、月经期、孕期等特殊阶段的乳房保健,以安全度过“多事之秋”。
4、20~39岁的女性,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检,每3年做一次乳房体检(35岁以上妇女做一次基础乳房X线摄片)。自我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每月月经来潮后的9~11天,因为此时乳房比较松软,易于发现病变。乳房自检时,应按医生指导的方法进行,以免将正常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30岁的女性要格外的警惕四大健康雷区
雷区三:女性韧带天生脆弱
医学专家提醒女人要小心,不要受伤,因为与男人相比,女人更容易拉伤膝、踝等关节的韧带。一旦韧带拉伤,得用好几个月才能治愈。医生认为这可能是女人宽大的髋部使膝、踝关节韧带要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而女人的韧带天生就比男人脆弱得多。
应对方法:
1、每天起床后不要忘记全身的伸展动作,它可以让肌肉醒来,还可以柔软肌腱、韧带、关节。
2、女人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引起关节韧带松弛,因此女性在孕期中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适当活动多休息,尽量少做或避免做重体力劳动,不可因过累和不必要的剧烈活动,使原本就处于非常时期的韧带雪上加霜。
3、女性对运动的适应性差,容易造成肌肉拉伤与韧带的劳损,因此多选择以腿部活动为主的各种体育活动。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滑冰、健美操等带的柔韧性,让双腿变得修长。
雷区四:骨质疏松及早预防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与骨骼严重萎缩的女人要比男人多得多,尤其是更年期的女人。女性从28岁以后钙就开始流失,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流失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应对方法
1、多食含丰富钙质的食品。如牛奶、紫菜、虾皮、豆制品、芹菜、油菜、胡萝卜、黑木耳、蘑菇、芝麻等。食物保鲜储存可减少钙耗损。高粱、荞麦、燕麦、玉米等杂粮较稻米、面粉含钙多,平时应适当吃些杂粮。
2、适当安排可以强健骨骼的运动。像体操、步行与站立等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很大意义。每日累计2~3小时的站立与步行,可防止钙流失。
跑步、打球、跳舞及腹背和四肢适当的负重可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令骨骼承受一定的压力,从而强健骨骼,减少骨折的机会,对抑制骨质疏松有良好的作用。
贫血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1、皮肤、巩膜材 甲与舌 皮肤、巩膜黄疽是溶血性贫血的重要体征之一,常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者可较深,新生儿溶血性贫血黄疽严重,并有核黄疽的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淤点淤斑提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出血明显已有贫血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下肢踝部内侧或外侧慢性溃疡要想到慢性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等。蜘蛛儒、肝掌提示肝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指甲扁平或凹陷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舌乳头萎缩、舌质淡而光滑见于营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者舌质可呈维红色,常伴有疼痛。
2、面容、骨骼 重型地中海贫血由于骨髓舢亢进而出现颅骨增厚,额部隆起,鼻梁塌陷,眼皮水肿的特殊面容。胸骨压痛提示白血病或溶血性贫血。肋骨、脊柱、额骨等多部位骨骼疼痛及压痛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及白血病。
3、淋巴结、脾肿大 贫血伴有明显局部或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常提示恶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伴轻、中度脾肿大要考虑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肝硬化、寄生虫感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脾明显肿大常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牌大常不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者明显,早期可无脾肿大,但也有少数病例以显著脾肿大为独特表现者。对于某些疾病,阴性体征也有诊断意义,如一位贫血病人虽有全血细胞减少,若发现淋巴结及脾肿大,即不再考虑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胃痉挛有哪些危害呢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痉挛的发生率呈显着的正相关.
2、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中10%发生胃痉挛,胃痉挛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3、巨大胃粘膜皱襞症--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约10%可癌变.
4、残胃--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痉挛.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发生率显着上升.
5、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变率却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见,而癌变率仅1%.
女性吃榴莲有哪些好处 调理贫血
榴莲富含糖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等,榴莲里面含大量钙,有利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