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绒毛膜癌可不可以吃鱼

绒毛膜癌可不可以吃鱼

绒毛膜癌可以吃淡水鱼 绒毛膜癌患者可以食用淡水鱼,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鱼营养丰富,食之有味,对人体有保健功能。鳙鱼,有暖胃养血、祛头风、益脑髓之功效,对月经不调痛经及风邪所致的头晕眼花和产后头痛、头晕有一定的疗效。草鱼,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养生食品。鲮鱼,具有健筋骨、补中开胃、活血引气、逐水利湿的作用。鲢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绒毛膜癌的预防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死亡率较高,所以要积极预防。

1、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注意保养:由于绒毛膜癌多患于葡萄胎、流产后,所以在流产、分娩后应都注意保养,性生活要注意卫生。

2、治愈后应巩固化疗:绒癌治愈后应巩固化疗1~3个疗程,以后每周测定血β-hcg一次,正常者3个月后再巩固化疗一次,以后每半年化疗一次,2年不复发者不再化疗。

3、做好随诊工作,定期检查:良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恶变机会很大,所以要定时检查,如果出现了凉性肿瘤,应做好随诊工作,至少持续2年定期检查,有条件者应长期去医院随诊。

验孕棒假阳性是什么意思 绒毛膜癌

绒毛膜癌是一种恶化程度比较高的肿瘤,一般是由于葡萄胎、流产等原因造成的,当患上绒毛膜癌后,患者体内的HCG(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会升高,而验孕棒主要是通过检查尿液中HCG含量来判断是否怀孕,此时,验孕棒会显假阳性。

子宫绒毛膜癌的标志物是什么

子宫绒毛膜癌(包括卵巢、睾丸生殖细胞瘤含绒毛膜癌成份)、恶性葡萄胎的特异性标志物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子宫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是一种恶性滋养叶肿瘤。hCG是由滋养叶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内分泌激素,它在血液或尿中出现指示体内有活的肿瘤细胞存在。正常育龄妇女血清hCG含量小于4ng/ml,排卵期峰值小于10ng/ml。患有子宫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的病人,血清中的hCG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体内肿瘤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状态,即病灶的消长与血清hCG含量小于4ng/ml,排卵期峰值小于10ng/ml。患有子宫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的病人,血清中的hCG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体内肿瘤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状态,即病灶的消长与血清hCG含量变化是一致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每周检测血清hCG含量的动态变化,对判断治疗效果和指导治疗计划很有价值。如病人症状与病灶消化,hCG仍为阳性,说明尚有亚临床病灶存在,应继续治疗与观察。

游离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约为血清中hCG总量的1%,其意义与hCG基本相似,升高见于正常妊娠和绒毛膜肿瘤,但后者的升高程度远高于前者。

绒毛膜癌的治疗

1.治疗原则

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年轻未育者尽可能不切除子宫,以保留生育功能,如不得已切除子宫,卵巢仍可保留。

2.化学药物治疗

药物的选择:在一般早期病例,可单用一种药物,以5-氟尿嘧啶(5-Fu)为首选。如病情急或已到晚期、则需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合用。常用的为5-Fu加更生霉素。5-Fu、ksm疗效最好,副作用小、对肺、消化道、泌尿道及生殖道的转移均有效。可用作静脉给药,动脉灌注,腔内或瘤内注射,也可口服。

3.手术治疗

自证明化学药物治疗有较多的效果后,手术治疗已不如过去重要,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如病灶大,估计化疗不能完全征服者或治疗过程中HCG下降缓慢者;子宫穿孔、肝内转移灶出血等,为挽救病人生命,手术仍然是治疗绒毛膜癌的重要方法。一般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大网膜及宫旁静脉丛及卵巢静脉丛切除。

4.放射治疗

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对放疗敏感。若肺部、盆腔、腹腔等孤立性病灶,手术有困难或经多个疗程化疗消退不明显者,可考虑放射治疗,用60钴或深部x线照射,脑转移者可行全脑照射,不能切除的阴道转移结节亦可用镭局部治疗。

5.转移灶的治疗

(1)外阴及阴道出血的处理转移瘤未破溃,除5-Fu静滴外,可加用5-Fu转移瘤内注射。若转移瘤已破溃出血,可用纱布条压迫止血,或纱布条上涂上无菌出血药物,如云南白药也有效。如经过以上方法仍不能止血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或缝合。

(2)腹腔内出血的处理如有急性明显腹腔内出血时,应立即剖腹手术,切除子宫。术后继续全身化疗。

(3)脑转移的处理①全身化疗。首选药物是常用的5-Fu与ksm联合化疗;②对症治疗,使化疗发挥作用,降低颅内压用甘露醇或山梨醇,半小时滴完;③镇静控制抽搐可用安定,巴比妥或杜冷丁等药物;④防止并发症昏迷、抽搐跌倒、咬伤、吸入性肺炎等,要做好护理工作,同时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4)咯血的处理一旦发生大咯血时,处理较困难,目前尚无理想的处理方法。①用脑垂体后叶素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②出血药物可用止血芳酸及对羧基苄胺等;③手术,如能确定出血部位,条件及时间许可,考虑急诊肺叶切除。同时注意抗休克,纠正贫血。抗感染及防止咯血而引起窒息。

绒毛膜癌死亡主要原因 肺转移

肺部转移是绒毛膜癌最容易发生癌细胞转移的部位,因此也是绒毛膜癌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当出现肺部转移时常常表现出咯血、胸痛、胸闷、气喘等症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怎么确诊绒毛膜癌

专家说可根据病史,体征,转移症状及各种辅助检查,可获得正确诊断。

1、血或尿内HCG测定:滴定度升高或者血、尿内HCG阴性后又出现阳性者。

2、临床特点:凡葡萄胎,产后或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不能如期复旧,较大而软,应想到绒毛膜癌的可能。

3、X线肺片:可见肺部有球样阴影,分布于两侧肺野,有时仅为单个转移病灶。或几个结节融合成棉球,团块状病变。

4、病理诊断:子宫肌层内或其他切除的脏器中,可见大片坏死组织和凝血块,在其周围可见大量长单活跃的滋养细胞,不存在绒毛结构。

阴道不规则出血警惕绒毛膜癌

阴道不规则出血警惕绒毛膜癌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葡萄胎、流产及正常产后。现代女性多因为一些原因需要流产,可是反复的妊娠流产就特别引起绒毛膜癌。所以当代女性一定要采取必要的避孕措施,减少妊娠机会。文明性生活,防止性病传播,减少绒毛膜癌发生的几率。

绒毛膜癌是一种特别容易转移的的滋养肿瘤,最容易转移的部分是肺部。绒毛膜癌平常表现多为正常产后或者流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有酱色而特臭的分泌物,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最好采取男用避孕套女用阴道隔膜双生避孕法。

我现在正在积极的治疗中,希望各位女性了解阴道不规则出血警惕的绒毛膜癌。

绒癌能治愈吗 绒毛膜癌能治愈吗

基本不能治愈

大部分的绒毛膜癌患者是不能被治愈的,因为当发现绒毛膜癌的时候通常会在晚期,而晚期癌症的治愈率比较低,所以大部分的绒毛膜癌患者是不能被治愈的。

绒毛膜癌食疗方

1.炒扁豆。400克扁豆,20克葱白,10克大蒜,家常小炒的常规做法,加食盐、白糖、味精等调味。此菜能抑制肿瘤生长,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2.红烧菜花。250克菜花,鲜香菇和胡萝卜各100克,家常小炒的做法,放葱末、酱油、盐、味精等调味。菜花含有多种吲哚衍生物,有防癌抗癌的功效,胡萝卜和鲜香菇也有此类功效。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机能,润肤抗癌。

3.海参香菇猪肉汤。海参150克用水泡发后切丁,猪肉剁成末,连同香菇、生姜入锅加水炖煮,加盐、味精、麻油等调味即可。香菇含有的多糖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猪肉、海参能滋补身体,增强营养。

4.番茄炒鸡蛋。这是一道比较家常的食谱,不仅色泽鲜艳,促进食欲,番茄含有的番茄红素还具有防癌作用。同时,番茄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能增加营养。

这些食疗方虽然对于绒毛膜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只是辅助治疗的一种方式。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要征询医生的意见,以便对症下药,以免影响治疗。

绒毛膜癌的概述

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是发生于胎盘外层的绒毛膜上皮细胞(即滋养叶细胞)的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一般认为,这两种肿瘤是一种疾病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只是绒毛膜癌比恶性葡萄眙的恶性程度更高。

据统计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发病之前约有50%患过葡萄胎,25%发生在流产之后,其余22%则发生在正常妊娠以后。流行病学调查所示,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高发的国家都以大米和蔬菜为主食,葡萄胎在欧美国家比较少见,大约2000次妊娠中有1次,而在东南亚国家则多见:中国葡萄胎发生率为每1231次妊娠中有1次,即0.81%,以长江以南及沿海各地较高。本病以往死亡率很高,自从开展化学疗法以来,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的死亡率已下降至20%以下。

绒毛膜癌的诊断

1.有组织学检查者,以组织学诊断为准。绒癌在组织学检查时仅见大量滋养细胞及出血坏死,若见到绒毛,则可排除绒癌的诊断。

2.无组织学检查者,凡流产、分娩、宫外孕以后出现症状或转移灶,并有HCG升高,可诊断为绒癌。葡萄胎清宫后间隔一年以上发生的,亦诊断为绒癌。

3.疑有脑转移时,可作CT、B超检查,可显示转移灶,但病灶小时,不一定能明确诊断,可作脑脊液与血浆的HCG测定,脑脊液HCG水平:血浆HCG水平>1:60,则示有HCG直接泌入脑脊液,即可诊断为脑转移。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HCG测定、辅助诊断方法及可取得的病灶组织检查,多可获得正确诊断。

相关推荐

绒毛膜癌常见转移部位 肺转移

肺转移是绒毛膜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出现肺转移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咯血、胸痛、憋气等症状,肺部X片会见转移阴影。

绒毛膜癌早期症状 盆腔检查

有些时候绒毛膜癌的早期症状可以通过初步检查判断出来,当盆腔检查时有子宫增大、软,形状不规则时也可能是绒毛膜癌的早期整之一,如果癌症向阴道转移,可见外阴、阴道转移的紫蓝色结节。

绒毛膜癌的病理变化 扩散变化

绒毛膜癌的侵袭破坏血管能力强,容易使血道转移,主要以肺和阴道壁多见。其次还会转移至大脑、视网膜、肝脾等地方。

绒毛膜癌常见转移部位 消化道转移

绒毛膜癌出现消化道转移时,通常表现出呕吐、柏油样大便等症状,如果做消化道钡餐检查透视可见消化道转移病灶。

绒毛膜癌能治愈吗 绒毛膜癌治疗后怎样增加存活率

1、绒毛膜癌近期治疗后巩固化疗1~3个疗程,以后每周测定血β-hcg一次,正常者3个月后再巩固化疗一次,以后每半年化疗一次,2年不复发者不再化疗。 2、绒癌治疗后对要求生育期的妇女严格避孕2年,为防止β-hcg值受避孕因素影响,最好采取男用避孕套和女用阴道隔膜双生避孕法。

绒毛膜癌转移部位 脑转移

绒毛膜癌患者还容易出现脑转移,也是绒毛膜容易死亡的原因之一。在最早期是脑动脉内瘤栓期,造成局部缺血,出现一过性症状,如突然跌倒,失语、失明等,但过几秒或几分钟后恢复正常。 脑转移后期还会造成脑组织出血,主要的症状为头痛、偏瘫、呕吐、平衡失调、视觉障碍、失语、高热、抽搐、以至昏迷,如引起脑癌,病人可突然死亡。

绒毛膜癌的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为辅

放射治疗也是绒毛膜癌的治疗原则之一,相对来说应用较小,因为放射治疗一般用于肺转移和肺部耐药病灶的治疗。

妇科肿瘤有哪些类别

形成妇科肿瘤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妇科肿瘤都有哪些类别?妇科肿瘤必须要及早的治疗,越早治疗效果恢复的越好,专家指出在治疗妇科肿瘤之前,首先要了解妇科肿瘤的种类,只有按照不同的种类特点进行治疗,才能够取得更还的效果。 1.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与18岁以前有性生活,20岁以前结婚、早育、多次婚姻、性生活混乱、生育多、生育密等有关。还与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环境有关。目前我国不断加强妇女保健工作,广泛开展防癌普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明显提高了治愈率。 2.子宫内膜癌也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子

绒毛膜癌是怎么引起的

绒毛膜癌是由绒毛的滋养层细胞癌化产生。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其发生比率约为2∶1∶1,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患者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少数发生于绝经以后,这是因为滋养细胞可隐匿(处于不增殖状态)多年,以后才开始活跃。但具体的致癌原因,现在尚不十分清楚。

绒毛膜癌的病理变化 肉眼变化

绒毛膜癌可出现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肉眼可见单个或多个癌结节,可突入宫腔,侵入深肌层,可见明显的出血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