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药煎服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煎服法及注意事项

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剂型,其煎药方法正确与否,是确保疗效的关键。为了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历代医家非常重视汤剂的煎煮方法,如明代医家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亦云:“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1.用具:砂锅、瓦罐和陶瓷罐为佳

此类容器材质稳定,在煎煮的过程中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受热均匀,导热性能缓和,是较为理想的煎药容器。此外,搪瓷、不锈钢和玻璃器皿亦可作为煎药器具,但其传热较快,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且散热亦快。忌用铁、铜、锡、铝等器具煎煮中药,因为铁、铜的金属活性较强,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煎煮的过程中可与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轻则使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发生沉淀。药物有效含量降低,重则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产生毒性。

2.用水

煎药用水以水质洁净、矿物质少为原则,除处方有特殊规定用水外,一般用井水、自来水、蒸馏水或纯净水。另外煎药须用凉水或是凉井水,忌用开水煎药,因为许多中药是植物类,生物的外层组织细胞如果骤然受热,会立即紧缩、凝固,蛋白质在细胞壁上形成一层不可逆的变性层,使组织内部的药物成分难以析出,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利用。加水量应该根据药物的性质、药量、吸水程度、煎药时间而定。一般汤剂经水煎两次,其中70%-80%的有效成分已析出,因此临床多采用两煎法。

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均匀放入药锅内看准药物表面的位置,第一煎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为准,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另一种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该方总的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

煎药器具的大小不同,那么3-5厘米的水量是大不相同的,一般量的药,可以参考一个加水量:600毫升-750毫升,大约相当于一般大小饮料瓶的一瓶再多些。

如果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药适当增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时,加水量可以稍减。煎药时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如不慎将药弄糊,应弃去,不可加水再煎后服用。

3.浸泡

煎药之前,宜先将药材泡透。因为中药大多数是干品,且含有淀粉、蛋白质,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质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可以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有效成分易于析出。一般复方汤剂加水搅拌后浸泡30-60分钟。

以花、叶、草类等药为主的方剂,需及浸泡20-30分钟;以根、茎、种子、果实类等药材为主的方剂、需浸泡60分钟。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变。另外,煎药前不可用水洗药,因为某些中药含有糖和苷类等易溶于水的物质;还有些中药是经过炮制的,如添加蜜、醋和酒等,若用水洗,会丧失一部分有效成分,降低药效。

4.煎药

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有“文火”和“武火”之分。如《本草纲目》曰:“先武后文,如法服上,未有不效者。”武火是指大火急煎,文火是指小火慢煎。

一般以“先武后文”为原则,即在煎药开始用武火,后用文火,并保持在微沸状态,既可减慢药物的蒸发,又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以防药物挥发;滋补药宜先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久煎,是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煎药时间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而定。煎药时间从水沸后开始计算;一般药物一煎需要20-30分钟,二煎需要10-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物,一煎需要15-20分钟,二煎需要10-15分钟;受热易变性的药物,如钩藤、大黄等,应待其他药物煎好前5-10分钟加入;滋补类药物,一煎40-50分钟,二煎30-40分钟;有毒性的药物,如附子、乌头、狼毒等需要久煎,约60-90分钟。

中药喝热的好还是冷的好

中药煎好后,放到药液不冷不热时叫温服,一般患者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服药,但是其实不同的疾病服中药,服法是不同的,有些汤药需要冷服,有些汤药须热服。服用中药的时候,应遵循温药热服,凉药冷服的原则,这是中医根据疾病的寒热性质决定的,注意中药冷服与热服,不但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药煎服有益于妇科炎症的消退

中医上常有一句话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确实如此,中药一般都是很苦的,而它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非常有成效,可以让患者在摆脱病魔的同时,让自己的身体得到内部的调理,就拿妇科炎来说,中药煎服就比较有益于炎症的消退。

大多数患者经过局部用药治疗后,症状会很快改善或消失,但这并不说明炎症已痊愈,而是病原体暂时受到了抑制。患者千万不要就此停药,而是应该遵照医生嘱咐,完成治疗疗程,月经期可以暂停用药,然后在月经干净后到医院做妇科检查和阴道分泌物的显微镜检查,阴性者属于近期痊愈。如果需要,还将继续治疗。

只有连续三个月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均无异常,才算完全治愈。有些患者不遵守用药规则,症状稍有好转即擅自停药,不久症状又出现,就再用药治疗一段时间,症状一消失又停止用药。如此用用停停,会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药物疗效,导致炎症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给患者生活上带来不便,还会产生精神压力。

虽然说妇科炎症很常见,也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是病就得医,就得吃药或是打针,可是说到底,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也能害人,它在治好病人某一方面的毛病的同时,也会伤害到病人的另一方面机能,所以注意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腰椎间盘突出疾病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

中药内服--培肾通洛汤

材料:熟地15g,川断10g,狗脊10g,补骨脂10g,骨碎补10g,怀牛膝10g,当归10g,桂枝10g,独活10g,红花6g,鸡血藤20g。有外伤史患者,加炙地鳖虫10g,自然铜10g,苏木10g;屈伸明显不利患者,加白芍30g,木瓜10g,伸筋草10g。

制法和服法:药煎2次,取药汁400ml,早晚各200ml。每日1剂。

中药外敷--骨增散

材料:川乌10g,草乌10g,生南星12g,骨碎补6g,松香10g,生半夏12g,当归10g,红花10g,威灵仙10g,北细辛5g,羌独活各10g,冰片3g,樟脑10g,大黄12g,桃仁10g,白芥子5g。

制法和服法:将上述药物研制成粉末(药粉一般现研现用,以保持其芳香走窜之性)。准备一个纱布袋,长约20cm,宽约15cm。将制成的药物粉末用醋调和,糊状最佳,放入锅中炒热(不宜太热,谨防烫伤),然后装入纱布袋。以腰部压痛点为中心熨敷,每次半小时,每日2次。本药可反复使用1周。

喝凉茶好吗 凉茶怎么喝好

暑热湿重者多表现为发热、汗出不畅、头重身困、心烦气闷等症状。

宜喝的凉茶:选用佩兰、藿香、荷叶、苡仁、扁豆、莲子、西瓜皮等具有清热、除烦、祛湿、调畅汗液作用的中草药煎服或泡茶饮用。

阳虚者多有自汗、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平时易患感冒,三伏天出汗较多等症状。

宜喝的凉茶:选用人参、西洋参、黄芪、党参、白术等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作用的中药煎服或泡茶饮用。此类药则宜于清晨至午前服用,中医认为,这“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肝阳上亢者大多有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心浮气躁、声若洪钟等肝火旺盛的症状。

宜喝的凉茶:选用龙胆草、莲子心、三七、射干、桅子、柴胡、玉米须等具有平肝潜阳、清心降火作用的中草药煎服或泡茶饮用。如伴便秘,可加适量生大黄或胖大海。

风热感冒者多有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出汗口渴等症状。

宜喝的凉茶:最好选用连翘、金银花、荆芥穗、薄荷、淡豆豉、牛蒡子、桔梗、甘草、淡竹叶、芦根等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用的中草药煎服或泡茶饮用。此类药则宜放至稍温凉后服用。

神经衰弱者多有精神不振、失眠多梦等症状。

宜喝的凉茶:最好选用远志、柏子仁、砂仁、益智仁、酸枣仁、五味子、知母、茯苓、甘草等具有养血安神、清心除烦功效的中草药煎服或泡茶饮用。此类药则应在睡前空腹服用。


黄精对肾脏有害吗 黄精怎么吃最好

黄精和其他中药一样,一般入汤药煎服效果最好,这样能够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完全的析出,有利于发挥黄精最大的效果,此外,也可以用黄精泡水喝,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只是可能药效没有煎服好,适合平时饮用。


中药喝热的好还是冷的好

中药煎好后,放到药液不冷不热时叫温服,一般患者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服药,但是其实不同的疾病服中药,服法是不同的,有些汤药需要冷服,有些汤药须热服。


中药喝热的好还是冷的好 服中药的注意事项

1.不要服用发霉的中药:发霉的中药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这是一种致癌物质,只有在280°C的高温条件下才能被破坏曲解,一般煎煮破坏不了黄曲霉素,所以发霉的中药有可能致癌,不宜再服。

2.不要服用煎服的中药:煎服的中药其有效成分已经被破坏,起不了治疗作用,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而且煎糊的中药还含有致癌物,服用后有可能诱发癌症,故煎服的中药不要服。

3.不要服用隔夜的中药:煎好的中药隔夜放置,其中各种化学成分之间容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物,沉淀物越多,相应的有效成分减少,药效就会减小,所以过夜的中药汤剂不宜服用。

4.服用中药不要过量:中药相对西药来说副作用小一些,但中药中也有含毒的药材,如服用过量也可以引起中毒。

5.服中药要注意忌口:根据辩证施治的服药原则,寒证需要服用温中食物,忌吃生冷食物;热证应服清热药物,忌食辛辣食物;虚证需服滋补药物,忌吃破气食物;实证需服攻破药物,忌服肥甘油腻,辛辣刺激,滋补食物;服中药时注意忌口,可使药物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缓解嗓子一咽口水就疼的中药小药方

嗓子保健饮品之一玄参3克 麦冬3克 胖大海2枚服法:开水浸泡,课前课后,代茶频饮 。适用于慢性咽炎兼有大便干燥者。

嗓子保健饮品之二玄参 沙参 金银花各3克服法:开水浸泡,课前课后,代茶频饮 。适用于慢性咽炎兼有干咳烦热者教师嗓子保健饮品之三甘草2克 桔梗3克 金银花5克服法:开水浸泡,课前课后,代茶频饮 。适用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者,严重者可药量加倍,当汤药煎服。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一种外用药防治慢性咽炎的方法,就是漱口的药。咽喉保健外用漱口方黄连10克 生栀子12克 金银花12克 生甘草3克服法:放入水中小火煎煮 5-6 分钟,课前课后及饭后口中含漱。此法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

要注意坚持室外活动,以增强肌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避免咽炎、喉炎的发生。

其次是养成咽喉部卫生习惯。饭前饭后要作咽部清水含漱,平时多喝茶,保持咽部清洁。抽烟、喝酒要适度,否则会刺激咽喉部组强而产生慢性炎症。

相关推荐

小孩磨牙要吃什么药 中药食疗

鲜枸杞菜(连梗先煲)半市斤、黄花菜20条(去蒂)、蜜枣2-3个、猪胰腺1条,煲汤。每晚睡前吃一块生桔皮或者用陈皮泡水,连吃2--3天,可治小儿睡觉磨牙,对早期磨牙刚刚发生时尤其有效。中医认为夜间磨牙多与胃热有关,可用芦根30g,茯苓12g,黄连1.5g,夜睡不安加夜交藤10g;消化不良加炒谷芽10g。用以上中药煎汤,每日服一剂。针刺合谷等穴位也有一定效果。生地黄1两、泽泻3钱、灸甘草3钱、乌梅3钱

小儿中药煎煮方法

煎煮中药是中医的一种特色,中药煎煮方法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因此,正确掌握煎药方法十分重要。小儿的中药量通常为成人的1/3-1/2,煎药时,先洗一洗中药,以除去药中泥沙,再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1、一周岁内小儿的中药加水量为两碗(200ml/碗),煎至小半碗;2、一周岁至7岁小儿的中药用三碗水煎至大半碗;3、7岁以上患儿的中药用三碗水煎至一碗。解表清热药宜猛火急煎,滋补药宜慢火熬煎,煎药过程

五味子泡水一次放几颗

一次用量在10克左右,大约是10-15粒。五味子是临床上特别常用的一味中药,具有止汗、止泻、止咳、安神、涩精止遗等功效,应用时五味子可以入汤药煎服,也可以泡水喝,泡水时加入适量的开水,浸泡15-20分钟左右就可以口服,一次用药10克左右,一直泡到没有味道没有颜色为止。

如何正确煎煮、服用中药

1、煎药工具怎么选?最好用砂锅。陶罐、搪瓷、不锈钢亦可,但忌用铝锅、铁锅、铜锅、带油垢的锅及其它金属器皿。因为铝铁铜等金属器皿会与中药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服后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2、中药饮片是否需清洗?一般不需要。虽然很多中药饮片看起来表面会有些灰黑,其实在供货前都经过了加工炮制,所以煎煮之前一般无需清洗。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以及一

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中药要盖盖子吗

中药要加盖熬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逸出。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植物类中药,如木兰科、芸香科、菊科等植物都含有挥发油。挥发油在医学上具有驱风、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

中药的正确方法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

三七粉什么时候吃效果好 三七粉怎么吃效果好

三七粉是中药三七经过粉碎加工后所得到的,入汤药煎服,浪费比较多,而且效果不是特别的好,使用三七粉口服,这样效果非常好,也比较适合一些慢性病长时间的调理,一般生活中服用三七粉建议每次3-5克,每天早晚空腹时服用,效果是最好的。

利水渗湿药有哪些 赤小豆利水消肿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具有轻身减肥,利水消肿,健脾胃,解毒排脓等功效。主要用于脾肾两虚型形体肥胖,水肿,腹满,脚气浮肿,热毒等病证。日常应用:治疗水肿,胀满,泄泻,赤小豆为健脾利水之要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即取其利水除湿之功;常服赤小豆粥,赤小豆汤,有利于轻身减肥,或配伍其他减肥中药煎服。

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中药要多长时间

中药所需时间因药性而有所不同,如解表药不能久煎,通常煮沸后15分钟即可;味厚滋养的补益药,煎煮的时间宜长,煮沸后要再用文火熬1小时左右,以使 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于水中。另外,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经慢火久煎后,可以减低或消除其毒性,如附子、生半夏等,煎煮的时间也要稍长一些。药熬好后要趁 热将药汁滤出,每剂药一般只煎两次。

外阴白斑吃什么好

1.枸杞子、苡仁各适量,乌蛇适量。水煎服,每日2次。2.白果适量,土茯苓适量,木瓜适量。水煎服,每日2次。3.黄柏、蛇床子、防风各适量,水煎。黄酒为引,空腹服。用于阴痒。4.地肤子适量,蒲公英、补骨脂、百部各适量,枯矾、雄黄、鹤虱各适量。上药水煎,外洗患部15分钟,每日冲洗2次,此为外阴白斑的食疗偏方之一。5.土槿皮、蛇床子各适量,白鲜皮适量,苦参适量,青黛、川椒、防风、荆芥各适量,仙灵脾适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