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患者植入支架后为什么还会胸痛
心肌缺血患者植入支架后为什么还会胸痛
植入支架后如果出现胸痛一般见于以下情况:
1.血栓形成,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并发症;24小时内为急性血栓、1个月内为亚急性血栓、1年内为迟发性血栓、超过1年为极晚期血栓。
2.血管痉挛,植入支架后由于支架牵张血管可诱发冠脉痉挛导致胸痛,为一过性,一般1-2周可消失。
3.残余病变,有时患者为多支多处病变,支架仅用于解决严重狭窄病变,但狭窄较轻的病变也可能发生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出现胸痛。
4.分支受影响,常见于分叉病变在主支植入支架后导致分支开口受压狭窄、或原狭窄加重导致术后出现胸痛症状,往往表现为活动开始时出现胸痛、随着活动量增加胸痛逐渐消失。
5.支架内再狭窄,往往出现在支架植入后3个月至1年内,主要表现为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6.非心源性胸痛,即胸痛与冠脉无关的胸痛,比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等。
心肌缺血的症状
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可缓解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心肌缺血的症状还包括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等表现。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这些也可能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这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一定要留心哦!为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心肌缺血不一定会胸痛
心肌缺血时间短、程度轻
根据临床上对心肌缺血的病理和生理变化观察结果发现,当患者的冠脉血液流量减少后,出现心室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电图变化后,即会诱发胸痛症状。短时间内,如果患者的症状程度较轻,可无任何胸痛感觉。
痛觉感受及神经传导系统异常
部分心肌缺血患者发病时间长,程度严重,但仍然无任何胸痛症状,这可能与患者的童珺神经异常有关,但这一理论尚缺乏有利直接的证据。
内源性镇痛物质水平差异
研究指出,无明显症状出现的心肌缺血患者,他们血浆内存有内源性镇痛物质,也就是说他们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水平较高。但也有资料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些差异性可能与病例选择、测定方法缺乏统一等因素有关,因此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老年人心肌缺血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1.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2.心肌缺血的症状还包括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3.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也可能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4.心肌缺血患者还会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5.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这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6.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心脏支架的寿命只有十年吗
●选择支架还是搭桥
湖南读者王先生问:我今年78岁,半个月前因胸痛到医院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且病变段较弥漫。医生说如果放支架至少得3个,费用较高,而且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鉴于我偏高龄,搭桥手术也有一定风险。请问我究竟应该选择哪种治疗方法?
解答:支架手术优点是风险相对较低、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具有可重复性,缺点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严重复杂病变。搭桥手术优点是可以处理复杂的、不适 合支架手术的病变,对于糖尿病合并多支病变可能会改善预后。搭桥手术需要开胸,相对创伤较大,手术风险相对高,可重复性差,很难二次开胸搭桥。桥血管也有 闭塞的问题,动脉桥血管10年畅通率可达到90%左右,但是静脉桥血管畅通率约为31%~71%,部分中青年患者10年后不得不面对桥血管闭塞,症状复发 的问题。选择搭桥还是支架手术,主要根据冠脉造影病变的特点以及病人的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支架的寿命是十年吗
天津读者高女士问:听说支架的使用寿命通常为10年,10年后支架咋处理?要二次手术吗?
解答:目前冠状动脉内植入的支架均为金属支架,在支架植入时通过球囊高压扩张,使其与血管内膜紧密结合,然后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对损伤的血管内膜进行修复, 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再内皮化”过程。“再内皮化”后的支架与患者自身的血管融为一体,因此,并没有所谓的“支架使用寿命”这一说法。
支架植入后需服用常规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若出现再狭窄并伴有心绞痛,应再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在原来的支架植入部位再次植入一个新的支架。某些特殊部位的支架再狭窄有可能需要心血管外科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治疗。
●术后如何控制运动强度
北京读者崔先生问:我今年85岁,有冠心病和高血压,服用氯沙坦钾片和依姆多(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14年5月放了两个支架,术后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我以前每周打四五次太极拳,但术后每次打拳都感到特别疲劳,请问我该如何控制运动强度?
解答:快走、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有治疗作用,可改善冠状动脉弹性和血管内皮功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稳定斑块。建议每次运动 20~40分钟,每周3~5次。比较方便的运动强度评价方法有目标心率法和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目标心率法是指停止运动心率在静息心率的基础上增加 20~30次/分钟。也可通过自我感觉运动时用力的程度来判断运动强度,控制在“轻度用力”或“有点用力”或“用力”的程度均可。此患者已是85岁高龄, 术后运动需量力而行,每周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以不感觉过度疲劳为宜。
●不稳定型心绞痛要手术吗
安徽读者韩先生问:我今年72岁,患糖尿病、高血压已多年,一直坚持用药控制。今年以来多次出现胸痛,稍一活动就症状加重,歇一歇就缓解了。去看过医生,说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建议放支架。请问我这种情况能否不放支架?有什么药物可以代替手术?
解答: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支架介入治疗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减少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手术可明显减少心绞 痛的发作次数和频率。因此,对于症状明显的心绞痛患者,如果规范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明显狭窄,则应该考虑支架手术。建议您做冠脉造影, 根据血管狭窄情况来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支架手术。药物治疗可以部分缓解心绞痛患者的症状,但是绝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支架手术来改善心肌缺血。
●进口支架更好吗
山东读者周女士问:我大哥今年69岁,有冠心病,医生建议放支架。据说三甲医院基本都用进口支架,费用比国产的贵一倍,为什么进口和国产价格差那么多?国产支架的质量有保障吗?手术可以医保报销吗?
解答: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国产支架在我国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比例明显高于进口支架,国家未强制要求三甲医院必须使用进口支架。国产支架与进口支架的临床 疗效已不相上下,是否使用进口药物支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病变因素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进口支架与国产支架均属医保报销范围,但在报销比例上 各个地区可能略有差别。
●术后用药何时可以减量
新疆读者雷先生问:我今年81岁,1997年和2009年分别放了两个支架,第二次放支架时发现1997年的支架,其中一个出现60%的狭窄,另一个是40%的狭窄。我一直在吃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请问药量是否可以减少?国产药的效果比进口药差很多吗?
解答:1997年植入的支架应该是普通的金属裸支架,早期的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率比较高,如果合并糖尿病,再狭窄率会更高。新一代冠状动脉支架的再狭窄率 已大幅降低,如果没有糖尿病,再狭窄率仅为4%~5%。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是两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血栓形成。目前的指南 建议,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需规律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至少一年,一年后可停用氯吡格雷,但需终生服用阿司匹林。
从2009年植入支架至今已6年,应该可以停用氯吡格雷。但除了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外,还需服用他汀类药物。高龄患者合并多种疾病,应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目前国产药物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术后服用他汀注意什么
安徽读者王先生问:我今年78岁,2012年放了3个支架,2013年出现新的血管堵塞就又放了一个。我一直在吃阿司匹林和他汀,听说辅酶Q10能够减轻他汀的副作用,是真的吗?哪些药不能和这两种药同时使用?食物有忌口吗?
解答:辅酶Q10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以及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主要用于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辅助治疗,他汀类药物确实有肝酶异常 的副作用,但是肝功能异常并不是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禁忌症,因为他汀类药物导致的严重肝损害非常罕见。应用辅酶Q10来预防他汀的副作用不仅没有必要,而且 徒增经济负担。
下列药物或饮食可能会加重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或影响其疗效:贝特类(尤其是吉非贝齐)、烟酸类(罕见)、环孢霉素、吡咯抗真菌药、红霉素和克拉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维拉帕米、胺碘酮、大量西柚汁及酗酒等。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出血,所有可能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的药物与阿司匹林联用均可增加出血的风险,如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等。另外,饮酒也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并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
●放支架后要终生服药吗
吉林读者毛先生问:我今年70岁,糖尿病已10年,每天打一次胰岛素,口服二甲双胍。两年前突发心绞痛,放了3个支架,术后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他 汀,坚持一年多后逐渐没再吃药了。前段时间又出现胸闷胸痛的感觉,赶紧又恢复了用药。难道放了支架后就要终生服药吗?
解答:糖尿病与冠心病是“姐妹病”,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论是否植入支架都需要长 期、规范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植入支架后除了更为严格的血糖控制外,还需终生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并控制好血压,以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 展。如果再次出现胸闷胸痛,应进一步明确是支架出现了再狭窄还是其他血管出现了新的病变。
●术后嗓子疼怎么回事
湖北读者孙女士问:我今年70岁,半年前放了两个支架,医生给我开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一个月前出现嗓子疼,时有干咳的症状。请问嗓子疼是什么原因?该如何缓解?
解答:嗓子疼的原因比较多,不一定与植入支架有关,主要应考虑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嗓子疼,如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其次要考虑可能与某些药物的使用有关,如心血管内科常用的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也可能会导致干咳,此时可停药或换一种降压药。
患者植入支架仅半年,如果干咳加重需及时就医,以避免因干咳加重可能导致的出血,影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应用。
心肌缺血要进行搭桥手术吗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一段位于腿部的自体大隐静脉或其他血管,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堵塞病变的远端之间搭桥,使主动脉的血液通过移植的血管供应到冠状动脉的远端,以恢复相应心肌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状态,解除心绞痛症状。简单地说,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医生搭一个“桥”通常只需6~7分钟。
这种技术存在许多优势:创伤小、恢复快;有30多年的临床积累;术后远期恢复好,能保持至少10年的通畅性。
适应人群:对于药物治疗效果差,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有局限性或阶段性狭窄的患者。
心肌缺血患者,如果造影发现,一条冠脉闭塞但心肌并没有坏死,说明这部分心肌有较好的侧支循环,理论上讲相当于这根血管有90%以上的狭窄,如增加心肌对氧的需求,如运动时就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发生心肌梗死,如有条件可行支架植入术或搭桥手术,如果闭塞时间不是很长血管有可能开通,现有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率很低,可考虑使用,如血管确实不能开通,再考虑搭桥。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冠脉狭窄只是导致心肌缺血的众多因素之一,不应仅根据冠脉没有狭窄就排除发生心肌缺血的可能,也不能仅靠改善冠脉狭窄来预防、治疗心肌缺血。只有综合性的、全面的防治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心肌缺血对健康的危害。因此,心肌缺血搭桥与否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谨慎决定。
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表现
(1)心肌缺血患者在疲劳,或者是精神紧张的情况下,会有胸骨后或者是心前区闷痛的症状出现,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这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2)心肌缺血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活动,但一定要根据自身病情,量力而行。但部分心肌缺血患者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3)心肌缺血患者还会出现一部分与运动有关的症状,如头痛、牙痛、腿痛等。
(4)人们在饱餐、寒冷,或者是在看惊险影片的同时,部分会出现胸痛、心悸的表现,也可能是心肌缺血的症状。
(5)对于心肌缺血患者来说,大部分患者在夜晚睡觉时,枕头低的情况下,会感觉到胸闷憋气,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6)部分人在性生活或者是在用力排便时,会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者是胸痛不适的感觉,很可能是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
心肌缺血怎么医治
治疗心肌缺血的症状药物治疗上多是采用一些抗血栓和预防动脉栓塞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可以使心脏耗氧减少,从而让心肌缺血的症状得到很有效的改善。药物要长期的使用。
心肌缺血的情况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就是在心脏的地方植入支架,让血液更好的供给到心脏的地方。保证心脏的血液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心脏支架手术寿命 心脏支架使用多久
支架是终身的,没有使用年限一说。但是植入支架的血管可能会出现再狭窄。所以植入心脏支架后要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治疗来避免或者延缓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相当一部分冠心病的病人术后还会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平时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激动、暴饮暴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