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的症状有哪些
脑胶质瘤的症状有哪些
1、头痛。
2、呕吐:常在早上发生,或在疼痛剧烈时发生,多呈喷射状,多无恶心感,与饮食无关。
3、视觉障碍:因勒内压增高,因乳头水肿所致。
4、精神症状:记忆了减退,反应迟钝,思维力、理解力、定向力下降。
5、抽搐或癫痫样发作,部分病人表现运动障碍,一侧肢体功能障碍。
6、其他表现:头晕、走路不稳、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语音迟钝或失语,月经失调、肢体麻木、偏瘫及内分泌失调等。
突发癫痫可能患脑胶质瘤
一周前,32岁的张先生在工作时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僵硬,大约5分钟后情况好转。单位同事将他送到医院,医生说这是癫痫发作。张先生一向身体健康,家族中没听说有癫痫病人。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做了脑部核磁检查,却意外地发现了脑胶质瘤。
一般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颅扩大(儿童期)和生命体征改变等。
神经外科张世荣主任指出,脑胶质瘤容易被误诊为癫痫、老年痴呆、脑血管疾病而延误治疗。如果没有癫痫病史,家族中也没有癫痫病人,突发癫痫要特别警惕脑胶质瘤。老年人出现反应迟钝、单侧肢体麻木也要及时进行脑核磁检查以排除脑胶质瘤。
目前核磁共振是脑胶质瘤最重要的诊断手段。脑胶质瘤的治疗比较困难,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显微外科新技术、基因免疫学的快速发展,脑胶质瘤的诊疗水平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什么是恶性胶质瘤
什么是脑胶质瘤:
是一类瘤细胞起源、病理结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症状都很特殊的肿瘤。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为3~10/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肿瘤发生后治疗生存期在8~11个月。
脑胶质瘤病理特征:
脑胶质细胞瘤的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脑胶质瘤产生原因:
1、职业因素:化学工业的从业职员。包括化学毒物、放射线、电磁辐射(包括长期的手机磁场辐射)的接触等;
2、病毒感染:如致瘤病毒、细菌毒素等,有学者认为胶质瘤与潜在的病毒感染有关,如在一些脑胶质瘤患者的脑组织中检测出SV-40病毒T抗原等;
3、遗传因素: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结构异常和遗传因素;
脑胶质瘤生存期:
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多数在3个月之内,70-80%多在半年之内。脑胶质瘤早期发现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命。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手术:手术治疗基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理论上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则根本不能手术,所以手术的适应症为: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量,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延长生命。
放疗: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疗效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有观察认为放疗与非放疗者预后相同。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化疗:原则上用于恶性肿瘤,但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疗效尚不肯定,常用BCNU、CCNU、VM-26等有效率均在30%以下。
γ-刀—均属放射治疗范畴,因肿瘤的部位、瘤体大小(一般限于3厘米以下)及瘤体对射线的敏感程度,治疗范畴局限,目前认为胶质瘤,特别是性质恶性的星形Ⅲ-Ⅳ级或胶质母细胞瘤均不适合采用R-刀治疗。
长期偏头痛需当心脑胶质瘤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近30年来,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高达1.2%,其中老年人群尤为明显。
“从临床治疗来看,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其中以50岁以上的病人居多。”漆松涛教授表示,脑胶质瘤从人一出生开始就有可能发生,55岁是发病的高峰期,处在峰值位置,往后又呈现出下降趋势。统计资料显示,脑胶质瘤的患者男性多过女性。
据漆松涛教授介绍,目前胶质瘤的发病机理尚不明了,但胶质瘤作为一个典型的恶性肿瘤,跟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例如紧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一直以来民间流传着“手机致癌”的说法,业界也有观点认为手机辐射和脑胶质瘤之间存在关联,对此,漆松涛教授表示,虽然在动物血试验中,确实有迹象表明电磁辐射会对脑胶质瘤造成影响,但并不能由此认为两者之间一定存在联系。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可以证明手机辐射和脑胶质瘤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漆松涛教授表示,脑胶质瘤发生率的增加,恰巧碰上了手机被广泛使用的时代,因此会造成大家的假想。但单说手机辐射导致脑胶质瘤,这是不成立的。
头部不适应早做检查
作为治疗脑肿瘤的常用手段,伽马刀是否也适用脑胶质瘤?对此,漆松涛教授表示,伽马刀对治疗肿瘤有效果,但对胶质瘤而言,它的治疗代价高,效益较低,所以首次治疗不要用伽马刀。
“患者切忌有病乱投医,听信网络上的虚假宣传,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据漆松涛教授介绍,目前,手术、放化疗依旧是治疗脑胶质瘤的标准方法。采取个性化综合治疗,优化和规范治疗方案将会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作为老百姓最关心的一点,脑胶质瘤是否可以预防吗?对此,漆松涛教授表示,脑胶质瘤的预防虽然没有特征性的方法和措施,但是胶质瘤跟其他疾病一样,与生活环境、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系。选择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平时注意保持舒缓的心情,对于预防胶质瘤的发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头部不适的人都应该做检查。”漆松涛教授提醒道,恶性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可以合并颅内压增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还有一部分患者可出现抽搐、轻偏瘫和语言障碍等。符合上述条件者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避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胶质瘤有哪些表现
【1】头痛:头痛常是早期脑胶质瘤症状之一,初期常为间歇性、搏动性钝痛及胀痛,以后随着肿瘤增大,头痛加剧,时间延长,可以变成持续性。头痛可以是局限性或全头痛,常发生于清晨或起床后空腹时,白天逐渐缓解,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头痛可减轻。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喷嚏、大便等均可使头痛加重。当肿瘤囊性变、肿瘤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使头痛加剧,当患者头痛突然加剧、坐卧不安、大声呼痛或两手抱头,甚至叩击头部,伴有喷射性呕吐,继之昏迷,这是急性颅内压增高危象的先兆信号,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2】呕吐:呕吐也经常是首发胶质瘤症状,多发生在清晨空腹时,呕吐前可有或无恶心,且常伴有剧烈的头痛、头晕。有时呈喷射性,多因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小儿颅后窝肿瘤出现呕吐较早且频繁,常为唯一的早期症状,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故小儿出现频繁呕吐时,应做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以防漏诊。
【3】癫痫:癫痫发作多由于肿瘤的直接刺激或压迫引起,发生率约30%。一般生长缓慢的低级别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瘤以癫痫为首发或主要症状,生长快的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癫痫发生率低。
胶质瘤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1、危害视觉神经:视神经细胞脑胶质瘤,肿瘤好发于视神经孔段和视交叉段,瘤体主要位于眼球后半,视神经孔可因肿瘤的生长而扩张,视交叉处的肿瘤可累及视交叉,波及三脑底和下丘脑区,甚至突入或压迫三脑室使两侧侧脑室积水,肿瘤亦可累及整个视神经,而使视神经呈弥漫型变粗与增厚。
2、危害运动神经:临床少枝细胞脑胶质瘤大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症状到就诊平均为 2-3 年,癫痫是本病首发症状,肿瘤广泛浸润可见,情感异常和痴呆精神症状,颅内压增高出现较晚肿瘤侵犯运动,感觉区则相应地产生偏瘫,偏身感党障碍及运动感觉性失语等。
3、容易形成其他肿瘤:肿瘤常见于青少年或青壮年,发病率低,恶性程度较高脑胶质瘤可起自视神经和视交叉的胶质细胞,起自视神经的脑胶质瘤多发生于儿童,起自视交叉的脑胶质瘤可向下丘脑浸犯;起自下视丘的脑胶质瘤也可向视交叉蔓延。视神经脑胶质瘤多为毛细胞性星型细胞瘤,属较良性肿瘤。视交叉部脑胶质瘤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常轻微囊变,有或没有蛋白物质积聚,产生粘液瘤样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脑胶质瘤的危害介绍,通过专家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脑胶质瘤的危害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专家提示:如果患者有脑部肿瘤,一定要慎重选择治疗方法,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脑胶质瘤症状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个时期
1、无症状期
2、仅有局部症状期
3、颅内压增高器
4、意识障碍期
5、昏迷症状期
在这五个时期,前两个期都容易被忽略,只有出现颅内压增高时,才有较明显的症状表现。那么脑胶质瘤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对于还未确诊的患者,以下症状如果经常性出现,就必须要及早就医了。
1、头痛。
2、呕吐:常在早上发生,或在疼痛剧烈时发生,多呈喷射状,多无恶心感,与饮食无关。
3、视觉障碍:因勒内压增高,因乳头水肿所致。
4、精神症状:记忆了减退,反应迟钝,思维力、理解力、定向力下降。
5、抽搐或癫痫样发作,部分病人表现运动障碍,一侧肢体功能障碍。
6、其他表现:头晕、走路不稳、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语音迟钝或失语,月经失调、肢体麻木、偏瘫及内分泌失调等。
中医治疗脑胶质瘤
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对于中医治疗脑胶质瘤很多人也是比较关注的,脑胶质瘤这个疾病的危害很大,所以我们要采用副作用小的疾病治疗,那么中医如何治疗脑胶质瘤呢?我们看看中医是如何介绍的,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脑胶质瘤病人选择正确的治疗,这些治疗能够通过用药和手术切除达到消除局部脑胶质瘤的目的,但如果配合中药治疗,患者将会收到更好的疗效。以中医中药治疗脑胶质瘤的病人,可分为以下5种情况。
第一、不适合手术者,如年龄大、脑胶质瘤部位险要(在脑干、深部)或脑胶质瘤弥漫而无法手术,也有难以确诊的,这都可进行中医保守治疗。中医辨证治疗以汤剂为主,也可配合适当的中成药。中药保守治疗通过调理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补虚泻实,可减轻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寿命。对于疑似脑胶质瘤者,定期复查,起到积极防御的作用。
第二、手术后调理,颅脑手术后可出现多种症状,如脑水肿、发热、消化不良、呃逆、排尿异常等。选用中药治疗,分别给予清理湿热、运脾和胃、降逆和胃、温阳化气等方法,有助于术后的康复。
第三、术后治疗可有效的防止复发。大脑是特殊的部位,很难将肿瘤完全切除,复发的可能较大。除了有选择的的放化疗,术后长期坚持用中药辨证治疗,可以减少脑胶质瘤的复发。
第四、可以改善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皮肤粗糙脱屑,失眠或嗜睡。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放化疗造成的白细胞减少,全面改善白细胞减少引起的各种症状,帮助患者完成放化疗疗程,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五、患者本人害怕手术,不想做手术,或者是害怕术后复发,白花钱。这都可进行中医保守治疗。
脑胶质瘤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我们身边被很多了解,脑胶质瘤是肿瘤科的疾病,所以我们就要对这个疾病进行深入的认识,只有我们知道疾病如何治疗了,脑胶质瘤患者才可以更加放心的接受治疗,如果在生活中患上了疾病之后我们要及时的就医。
脑胶质瘤不治疗能活多久
恶性脑胶质瘤也是这样。一般而言,低级别混合型胶质瘤中位生存期约为6-7年,5年和10年 生存率为60%、35%。高级别混合性胶质瘤中位生存约为3-5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30%。
脑胶质瘤不治疗能活多久和治疗方法有关:
1、脑胶质瘤化疗: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化学治疗倾向于几种药物联合用药,其目的是增加疗效,降低毒性。临床根据细胞动力学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特异性选用药物,如亚硝基类药物与VCR、PCB联合应用,或与VM26、ADM、MTX(甲氨喋呤)、BLM(博来霉素)等联合应用。
2、脑胶质瘤放疗: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无论恶性脑瘤的恶性程度如何,凡能在手术后予以放射治疗,其生存时间均高于单纯手术者,在放疗期间或放疗之后,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该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因此,放射治疗宜在手术后一般状况恢复后尽早进行;一般在手术后1周~2周即可开始。
3、脑胶质瘤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脑瘤。早期脑瘤较小又位于适当部位者,可争取全部切除。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改善症状、减轻脑瘤负荷、清除坏死及缺氧组织,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
脑部胶质瘤是什么
1、精神异常: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胶质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因此精神异常是脑胶质瘤的常见早期症状。
2、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时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淤血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致视力下降,这在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中非常常见。
3、单侧肢体感觉异常: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专管感觉,该部位脑胶质瘤瘤常会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
4、呕吐: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一般的头痛有别于脑胶质瘤疾病引起的头痛。
5、头痛: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头痛是所有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中最典型的。
6、巨人症:多见于脑垂体瘤。表现为病人生长迅速,出现肢端肥大症(大下巴、大鼻子、口唇、舌头均肥大、手足异常粗大),经临床发现,很多巨人症患者有垂体瘤疾病。
7、幻嗅:颞叶部肿瘤可在其刺激下出现幻嗅,即可闻到一种并不存在的气味,如烧焦饭或焦橡胶等气味,这是颞叶脑胶质瘤的常见早期症状。
8、幼儿生长发育停止:常见于颅咽管瘤。临床表现为十五六岁身材只有五六岁高,性征亦不发育,肚皮上堆满脂肪等。
9、偏瘫或踉跄步态:小脑部病变更具特异性,即患者常在头痛、呕吐、视物障碍之后,出现偏瘫或踉跄的醉酒步态,出现这种患者也需警惕脑胶质瘤的发生。
10、耳鸣、耳聋:此种多在打电话时发觉,即一耳能听到,另一耳则听不到。该表现多是听神经瘤的先兆,也是脑胶质瘤的常见早期症状之一。
脑胶质瘤的分级与治疗和预后
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
低级别胶质瘤(WHO 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而言,还是不错。
高级别胶质瘤(WHO 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较差预后。
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胶质瘤的分级系统,但是最为常用的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根据这一分级系统,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 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
按肿瘤所处的位置划分
脑胶质瘤可以根据其在大脑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小脑幕(一层包裹小脑的结缔组织)将脑组织分为幕上和幕下区域。据此,脑胶质瘤也为为幕上胶质瘤和幕下胶质瘤。
幕上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上,主要是大脑半球,为成人最常见脑胶质瘤(70%)。
幕下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下,主要是小脑半球,为儿童最常见脑胶质瘤(70%)。
桥脑胶质瘤:位于脑干。脑干包括间脑、桥脑和延髓三个部分,其中桥脑控制了。
包含呼吸等重要的功能。在桥脑进行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