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色素痣应该做哪些检查?
虹膜色素痣应该做哪些检查?
虹膜色素痣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眼科检查
一、检查:
1.组织病理学表现:色素痣多位于虹膜浅基质层,可稍微向前房内隆起。大多数虹膜色素痣为分化良好的小梭形痣细胞组成,或掺杂少许小圆形痣细胞,细胞内含有不同数量的黑色素颗粒。此种形态的色素痣称为梭形细胞色素痣。少数虹膜色素痣体积较大,深黑色,其主要由大圆形黑色素细胞组成,胞质内含有丰富的黑色素颗粒,此类细胞组成的色素痣又称为黑色素细胞瘤或大细胞样痣。梭形痣细胞之间通常黏附比较紧密,不易脱落。但大圆形黑色素细胞之间黏附疏松,易发生自发性坏死、脱落或累及虹膜角膜角组织,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2.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有助于与虹膜黑色素瘤相鉴别。虹膜痣UBM表现为虹膜异常隆起,边界清晰但不规则。内反射均匀,部分病例表面呈“脐样”改变或称为“火山口”样改变。病变后界欠清晰,可有轻度的声衰减。
以上是对于虹膜色素痣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虹膜色素痣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虹膜色素痣易混淆疾病。
虹膜色素痣如何鉴别?:
一、鉴别:
虹膜痣需与虹膜黑色素瘤和眼黑色素细胞增生症(ocular melanocytosis)相鉴别。
1.虹膜黑色素瘤:主要靠定期观察,UBM检查有助于与虹膜黑色素瘤鉴别。虹膜痣内回声较虹膜黑色素瘤强,边缘清晰锐利,病变较小局限。当病灶直径超过3mm,厚度超过1mm,或伴有晶状体混浊、继发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睫状体受累并眼前段色素播散时,应高度警惕虹膜黑色素瘤。
2.眼黑色素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累及表层巩膜、结膜、角膜、睑板、虹膜、虹膜角膜角、脉络膜等眼部多处组织的黑色素沉积病。部分病例可发生恶性变。
儿童虹膜色素痣诊断
一、雀斑见于鼻、两颊、手背和躯干上部。皮损为淡黄色,黄褐色或褐色斑点,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如针尖至粒大小。斑点不融合。主要病理改变为基底细胞层的黑色素增多,而黑素细胞的数目不增加。
二、脂溢性角化病为扁平而境界清楚地斑片,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瘤状,可形成一层油脂性厚痂。毛囊角栓是重要特征之一,有时甚至很小的早期皮疹即已看得很清楚。
三、恶性黑素瘤常不对称,边界不清楚,边缘不光滑,颜色不均匀,发展迅速,容易破溃、出血,可形成不规则瘢痕,组织学显示痣细胞异型。
虹膜色素痣治疗
虹膜痣很少恶性变,可定期观察,最好定期进行裂隙灯照相。一般不需治疗。
1、一般不需要治疗。
2、弥漫膜痣合并青光眼者需行手术治疗。
3、局灶虹膜痣明显增大者,可行虹膜节段性切除术。 药疗是根本,而食疗能辅助药物的治疗,那么虹膜色素痣的食疗和饮食又是怎么样的。
虹膜色素痣诊断
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即可确定虹膜痣的诊断,比较容易。 鉴别诊断: 虹膜痣需与虹膜黑色素瘤和眼黑色素细胞增生症(ocularmelanocytosis)相鉴别。
1.虹膜黑色素瘤 主要靠定期观察,UBM检查有助于与虹膜黑色素瘤鉴别。虹膜痣内回声较虹膜黑色素瘤强健康搜索,边缘清晰锐利,病变较小局限。当病灶直径超过3mm,厚度超过1mm或伴有晶状体混浊、继发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睫状体受累并眼前段色素播散时,应高度警惕虹膜黑色素瘤。
2.眼黑色素细胞增生症 是一种累及表层巩膜、结膜、角膜、睑板虹膜虹膜角膜角、脉络膜等眼部多处组织的黑色素沉积病。部分病例可发生恶性变。 治疗: 虹膜痣很少恶性变健康搜索,可定期观察,最好定期进行裂隙灯照相。一般不需治疗。弥漫性虹膜痣合并青光眼者需行手术治疗。局灶性虹膜痣明显增大者,可行虹膜节段性切除术
白眼仁有黑点会很严重吗
一般情况而言,如果在白眼仁上有小黑点从专业的角度看,可能是巩膜或者球结膜的色素斑或色素痣。这就如同人身上长雀斑或者长痦子一样。医学角度上是不影响任何事情的。也不需要治疗。如果这个黑点生长速度很快 就需要到医院检查或治疗。
眼球壁大致分3层,由外向内分别称之为结膜、巩膜、色素膜.色素膜是黑色的,巩膜白色,结膜是透明的,因为小儿眼球壁较薄,有的部位可以透见色素膜,看起来是蓝黑色,呈现黑点一样的状态,这是正常的,不必担心,随着年龄增加就看不见了。
还有一种原因可能导致白眼仁有一点,那就是在虹膜上或者是在球结膜上血管畸形发育,这种现象在儿童阶段比较常见,此种现象应该去检查,如果不存在恶变的可能,则当长大成人过后这种血管畸形会慢慢的消失,或者是变得越来越淡。所以说白眼仁有黑点也不要过分担心,平时注意保护眼睛,用眼不要过度,要时常远眺,并且定期到医院检查眼睛。
虹膜色素痣的偏方
偏方一
配方一:芥菜30克,煎汁、滴眼,每日2—3次。
或:荠菜根30—60克,煎汤温服,每日2—3次。
配方二:老黄瓜1根,金银花4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偏方二
配方一:霜桑叶30克,草决明20克,茶叶3克,水煎服,每日2—3次。
配方二:秦皮15克,鲜丁香花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偏方三
配方一:野菊花20克,黄芩15克,桃仁12克,水煎服,每日2—3次。
配方二:柴胡、桂枝、丹皮、菖蒲、鲜姜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同时用1%阿托品液点眼。
配方三:盐黄伯、盐知母各30克,晒干,共研细末,每晚用温开水、送服9克。同时用1%阿托品液点眼。保持眼瞳子充分散大。
患者想要在生活中治疗虹膜色素痣这种疾病,最好是根据通过食疗的方法来治疗它,因为食疗对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少的。虹膜色素痣这中国疾病一般是不会恶化的,如果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眼睛视力,建议患者不要通过手术去治疗它。
虹膜色素痣的饮食保健
1、虹膜病变患者不宜吃的食物
不吃瓜子、花生、不吃辣椒。
2、虹膜病变患者食疗偏方
1)芥菜30克,煎汁、滴眼,每日2—3次。或:荠菜根30—60克,煎汤温服,每日2—3次。
2)老黄瓜1根,金银花4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3)霜桑叶30克,草决明20克,茶叶3克,水煎服,每日2—3次。
4)秦皮15克,鲜丁香花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5)野菊花20克,黄芩15克,桃仁12克,水煎服,每日2—3次。
6)柴胡、桂枝、丹皮、菖蒲、鲜姜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同时用1%阿托品液点眼。
7)盐黄伯、盐知母各30克,晒干,共研细末,每晚用温开水、送服9克。同时用1%阿托品液点眼。保持眼瞳子充分散大。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下虹膜色素痣的饮食保健,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还是要及时的发现自己身体的问题,然后去医院进行检查的。
什么是虹膜色素痣
虹膜色素痣(nevus of iris)是虹膜浅基质层内异常的色素细胞的聚集,临床上比较常见。虹膜痣属于一种错构瘤性病变,是由具有良性细胞学形态的黑色素细胞组成的肿瘤性团块。色素痣一般比较稳定,无明显生长倾向。偶可发生恶性变。原因不明,多为先天性。白种人比有色人种多见。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常伴有多个虹膜痣。虹膜色素痣一般不需治疗,可定期观察,最好定期进行裂隙灯照相。弥漫性虹膜痣合并青光眼者需行手术治疗。局灶性虹膜痣明显增大者,可行虹膜节段性切除术。
组织病理学表现:色素痣多位于虹膜浅基质层,可稍微向前房内隆起。大多数虹膜色素痣为分化良好的小梭形痣细胞组成,或掺杂少许小圆形痣细胞,细胞内含有不同数量的黑色素颗粒(图1)。此种形态的色素痣称为梭形细胞色素痣。少数虹膜色素痣体积较大,深黑色,其主要由大圆形黑色素细胞组成,胞质内含有丰富的黑色素颗粒,此类细胞组成的色素痣又称为黑色素细胞瘤或大细胞样痣。梭形痣细胞之间通常黏附比较紧密,不易脱落。但大圆形黑色素细胞之间黏附疏松,易发生自发性坏死、脱落或累及虹膜角膜角组织,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虹膜色素痣的治疗原则
虹膜痣很少恶性变,可定期观察,最好定期进行裂隙灯照相。一般不需治疗。弥漫性虹膜痣合并青光眼者需行手术治疗。局灶性虹膜痣明显增大者,可行虹膜节段性切除术。
治疗原则
大多数良性黑素细胞肿瘤无须治疗,总原则是不治则已,治则彻底。
1.普通后天性色素痣和普通蓝痣治疗 无须治疗,若发生于易摩擦和受损的部位,最好行手术切除,小的皮损亦也可采用超脉冲CO2激光和(或)Q开关激光治疗。普通CO2激光、冷冻、超高频电、化学剥脱等较难掌握其深度,易留瘢痕或治疗不彻底。
2. 尽量手术切除,由于恶变一般发生于30岁以后,所以切除的时间可待成年后。
3.先天性巨痣治疗 由于恶变率较高,而且恶变的一半发生于5岁以前,所以应于出生后尽早切除。
4.疑有恶变应采取手术治疗 全部切除的痣均应做病理检查,发现恶变应扩大切除并酌情治疗。
治疗措施
一般不需治疗。对常蹠、甲床的色素痣要予以注意,平时不要随便刺激,不要滥涂腐蚀性药物,以免诱发激惹其恶变。若痣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色泽加深变黑,边缘发红不规则,表面出血、破损以及周围出现卫星状损害,表明痣有恶变征象,应予手术切除,现时送病理检查。
治疗方案
面部较大的痣无恶变证据者,可考虑分期部分切除,容貌、功能保存均较好,但无适用于有恶变倾向者。也可采用全部切除,邻近皮瓣转移或游离皮肤移植。如怀疑有恶变,应采用外壳手术一次全部切除活检;手术应在痣的边界以外,正常皮肤上作切口。必须小的痣切除
儿童虹膜色素痣饮食
1、虹膜病变患者不宜吃的食物不吃瓜子、花生、不吃辣椒。
2、虹膜病变患者食疗偏方1芥菜30克,煎汁、滴眼,每日2—3次。或:荠菜根30—60克,煎汤温服,每日2—3次。2老黄瓜1根,金银花4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3霜桑叶30克,草决明20克,茶叶3克,水煎服,每日2—3次。
4秦皮15克,鲜丁香花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5野菊花20克,黄芩15克,桃仁12克,水煎服,每日2—3次。
6柴胡、桂枝、丹皮、菖蒲、鲜姜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同时用1%阿托品液点眼。
虹膜色素痣
虹膜色素痣(nevusofiris)是虹膜浅基质层内异常的色素细胞的聚集,临床上比较常见。虹膜痣属于一种错构瘤性病变,是由具有良性细胞学形态的黑色素细胞组成的肿瘤性团块。色素痣一般比较稳定健康搜索,无明显生长倾向。偶可发生恶性变。原因不明,多为先天性。白种人比有色人种多见。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常伴有多个虹膜痣。
虹膜色素痣(nevusofiris)是虹膜浅基质层内异常的色素细胞的聚集,临床上比较常见。虹膜痣属于一种错构瘤性病变,是由具有良性细胞学形态的黑色素细胞组成的肿瘤性团块。色素痣一般比较稳定健康搜索,无明显生长倾向。偶可发生恶性变。原因不明,多为先天性。白种人比有色人种多见。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常伴有多个虹膜痣。
虹膜色素痣的诊断
虹膜色素痣的检查化验
组织病理学表现:色素痣多位于虹膜浅基质层,可稍微向前房内隆起。大多数虹膜色素痣为分化良好的小梭形痣细胞组成,或掺杂少许小圆形痣细胞,细胞内含有不同数量的黑色素颗粒(图1)。此种形态的色素痣称为梭形细胞色素痣。少数虹膜色素痣体积较大,深黑色,其主要由大圆形黑色素细胞组成,胞质内含有丰富的黑色素颗粒,此类细胞组成的色素痣又称为黑色素细胞瘤或大细胞样痣。梭形痣细胞之间通常黏附比较紧密,不易脱落。但大圆形黑色素细胞之间黏附疏松,易发生自发性坏死、脱落或累及虹膜角膜角组织,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有助于与虹膜黑色素瘤相鉴别。虹膜痣UBM表现为虹膜异常隆起,边界清晰但不规则。内反射均匀,部分病例表面呈“脐样”改变或称为“火山口”样改变。病变后界欠清晰,可有轻度的声衰减。(图2)
虹膜色素痣的鉴别诊断
虹膜痣需与虹膜黑色素瘤和眼黑色素细胞增生症(ocular melanocytosis)相鉴别。
1.虹膜黑色素瘤 主要靠定期观察,UBM检查有助于与虹膜黑色素瘤鉴别。虹膜痣内回声较虹膜黑色素瘤强,边缘清晰锐利,病变较小局限。当病灶直径超过3mm,厚度超过1mm,或伴有晶状体混浊、继发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睫状体受累并眼前段色素播散时,应高度警惕虹膜黑色素瘤。
2.眼黑色素细胞增生症 是一种累及表层巩膜、结膜、角膜、睑板、虹膜、虹膜角膜角、脉络膜等眼部多处组织的黑色素沉积病。部分病例可发生恶性变。
白癜风的鉴别诊断
白色糠疹
可能和皮肤干燥及日晒有关,表现为色素减退斑,边缘不清楚,表面有少量白色鳞屑。
无色素痣
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病,皮损为局限性淡白斑,边缘呈锯齿状。
花斑癣
损害发生于躯干、上肢,为淡白色圆或椭圆形斑,边界不清,表面有细鳞屑,真菌检查阳性。
白化病
为先天性非进行性疾病,常有家族史,周身皮肤、毛发缺乏色素,两眼虹膜透明,脉络膜色素消失,易和白癜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