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吃什么药 慎用止咳药
咳嗽吃什么药 慎用止咳药
咳嗽是机体清除呼吸道异物的反射防御保护性动作,若是炎症形成的痰液,那么只有将痰液咳出来才能有效控制炎症和病情的发展,这时候,单纯性应用止咳药,痰液是排不出去,反而会堵塞呼吸道,加重病情。
咳嗽慎用药
最近,咳嗽的患者比较多,有的人总表现为嗓音不那么清脆,不发烧也不流鼻涕。不少人以为自己上火了,便买来牛黄解毒片服用,还有人以为是伤风感冒,就自行服用一些感冒药,那么春季咳嗽应该如何对待呢?
据丹东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孙丽介绍,近日到医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很多都有咳嗽的症状。对此,孙主任说,春季是咳嗽的高发季节,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几种病因有普通感冒、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鼻炎等。如果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而且患者没有哮喘、气管炎等基础性疾病,这样的咳嗽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多注意休息,过几天就会好转。但如果是支原体病毒感染,同时又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则需要及时就医。
孙主任也特别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服用抗生素。很多人出现咳嗽症状后,习惯自行服用一些抗生素来消炎止咳,殊不知,这样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有效止咳,反而增加细菌耐药性。因此,对症治疗,仔细分析病因比盲目用药更为重要。
小儿止咳糖浆
在不少父母看来,止咳糖浆是没有什么毒副作用的,宝宝咳嗽了就可以喝一点。专家提醒,喝止咳糖浆也需辨证,更不能当作糖水来喝,否则不仅不能有效地止咳,还可能因为长期服用而造成上瘾。所以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证选用是关键
中药通常有寒、热、温、凉之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若不辨证选用,止咳的效果也就不好。因此,选用糖浆止咳的关键就是要分清小儿咳嗽是属于哪种类型,是寒证还是热证,是否有痰,痰是什么颜色等等。例如咳嗽声重,痰黄黏稠,咽喉疼痛,多属热证,需清热化痰止咳,应选用急支糖浆之类;例如咳痰清稀,色白或有泡沫,流鼻涕,喉痒,多属于寒证,需解表散寒止咳,应选用咳嗽冲剂之类;例如干咳痰少,喉痒,多属风燥咳嗽或是阴虚,需润肺止咳,应选用川贝枇杷露之类;例如早晨咳嗽痰多或有痰块,多属痰湿咳嗽,需化痰止咳,应选用半夏露之类;例如干咳、久咳不止,可适当选用镇咳药强力枇杷露等;例如反复咳嗽带痰,有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应到医院请医生诊断治疗。如果痰液特别多的患儿应该慎用止咳药,以免痰液排出受到阻碍,发生滞留于呼吸道内的现象,从而加重感染。
由此看来,宝宝咳嗽的类型有很多种,在治疗方面也需要对症进行,才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保障宝宝尽快恢复健康,不再受疾病的侵扰。
小儿感冒止咳糖浆效果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大家可以试试,如果孩子感冒不是很严重的话,那么就可以给孩子试试,不过孩子如果咳嗽或者是感冒严重的话就不只是靠这个就能够完全的治疗好,但是能够不给孩子吃药的话最好是不要给孩子吃药,期间让孩子多运动锻炼身体加强体质。
成人感冒咳嗽吃什么药
平时感冒了,往往会带有咳嗽,往往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那么感冒咳嗽吃什么药效果又快又好呢?
感冒咳嗽吃什么药之感冒咳嗽类型
从中医上来说,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选用中药止咳糖浆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须对症服用。
感冒咳嗽吃什么药之对症下药
早期咳嗽,痰可能不多,如果咳痰稀,色白或有泡沫、喉痒,夜重日轻,多属于寒证,要用解表散寒止咳药,如风寒咳嗽冲剂、消咳喘糖浆之类;如果咳黄痰,或是灰痰多为有热,属热证,要用清热化痰止咳药,如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液、复方枇杷膏、芒果止咳片、鲜竹沥(药性偏寒,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之类。
如早晨咳嗽痰多,或有痰块,多属痰湿咳嗽,要用化痰止咳药,如半夏露之类;如干咳痰少,喉痒,属秋燥咳嗽,或是阴虚,要用润肺止咳药,如川贝枇杷露之类;如为干咳,久咳不止,可适当使用镇咳药,如强力枇杷露等。
感冒咳嗽之生活调理
其实,除了吃药外,日常生活中还应选择一些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这是因为胡萝卜素具有捕捉人体内氧自由基、参与维生素A的合成等多种功能,还能增强人体巨噬细胞的活力,起到抗御感冒的作用。 比如“红色食品”就应多吃。其中红色食品是指食品为红色、橙红色或棕红色的食品,如红辣椒、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洋葱、山楂、红苹果、红枣、沙棘、柿子等。
小儿咳嗽慎用镇咳药物
在我国呼吸专业门诊,每天就诊的儿童中有70%~80%是以发热伴咳嗽或单纯咳嗽为主。针对小儿咳嗽,各种治疗方法常常难以奏效,最终导致12%的小儿会发生并发症,24%的小儿需要复诊。在小儿严重并发症中,70%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尽管会有40%至70%的小儿咳嗽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但近来的数据显示,抗生素并未减少并发症。这给儿童健康造成了伤害,也给家庭造成了经济负担。
据钟南山介绍,小儿咳嗽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原因是治疗手段长期存在误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咳痰症状及鼻后滴流是儿童咳嗽的两大主要原因。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一咳嗽就马上用镇咳药直接镇咳,这有可能给小儿带来不良影响。与成人不同,小儿咳嗽中有70%-80%都是有痰咳嗽,而且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暂时抑制了,但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不但使咳嗽加重,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造成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因此儿童有痰咳嗽早期应该先进行祛痰治疗,痰液排除后咳嗽自然会减轻。
小儿咳嗽要对因治疗
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和免疫特点,极易发生咳嗽。面对小儿咳嗽,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家长常常陷入误区,使得治疗适得其反,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胡仪吉告诉记者,70%-80%小儿咳嗽都会伴有痰液,痰液刺激咽部是咳嗽产生的一种重要机制。而且小儿支气管管腔细窄、支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差及呼吸道粘液腺分泌不足,很容易引起痰液潴留,致使咳嗽加重。此外,小儿鼻腔短小,鼻道狭窄、鼻粘膜柔软,血管丰富,容易充血引起鼻塞流涕,致使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和支气管粘膜,是引起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咳嗽首先要找出咳嗽的病因,对因治疗,慎用咳嗽药。
专家介绍,小儿一定要慎用镇咳药。像一些如愈酚伪麻口服溶液艾舒是一个相对新型的专门针对小儿的药物,这类药物相对就比较好。因为小儿一般不适合单纯服用镇咳药,特别是小儿咳嗽带痰时。目前常见的止咳药多含有强烈中枢性镇咳药成分,如可待因、福尔可定等,这类药直接作用于咳嗽中枢,止咳作用强。使用后,虽然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止咳效果,但可能导致更大的疾病隐患。因为小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一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造成大量痰液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不仅影响呼吸功能,还有可能形成深部病灶,使病情加重。此外,有些药服用一段时间后还会成瘾,对小儿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感冒怎么选择止咳药
1首先我们要查明导致咳嗽的病因,对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如肺癌、肺结核、肺炎和肺间质纤维化等。
2轻度咳嗽有助于祛痰,痰排出后咳嗽自然缓解,一般不宜单独使用止咳药物。但频繁剧烈的干咳,不仅增加体力消耗,影响休息,还可以引起其他并发症,应适当应用止咳药物。
3对有痰而咳嗽较剧烈者,祛痰药和止咳药同时使用;对痰较多的咳嗽,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应慎用止咳药,以免痰液滞留加重症状或感染。
4慎用有成瘾性的中枢性止咳药(可待因、喷托维林等),必须使用时应限制药量。
小儿咳嗽慎用镇咳药物
滥用镇咳药令小儿痰液难咳出
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指出,在我国呼吸专业门诊,每天就诊的儿童中有70%~80%是以发热伴咳嗽或单纯咳嗽为主。针对小儿咳嗽,各种治疗方法常常难以奏效,最终导致12%的小儿会发生并发症,24%的小儿需要复诊。在小儿严重并发症中,70%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尽管会有40%至70%的小儿咳嗽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但近来的数据显示,抗生素并未减少并发症。这给儿童健康造成了伤害,也给家庭造成了经济负担。
小儿咳嗽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原因是治疗手段长期存在误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咳痰症状及鼻后滴流是儿童咳嗽的两大主要原因。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一咳嗽就马上用镇咳药直接镇咳,这有可能给小儿带来不良影响。与成人不同,小儿咳嗽中有70%-80%都是有痰咳嗽,而且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暂时抑制了,但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不但使咳嗽加重,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造成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因此儿童有痰咳嗽早期应该先进行祛痰治疗,痰液排除后咳嗽自然会减轻。
小儿过敏性咳嗽为什么要慎用止咳药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咳嗽可以将痰液排出,起着清洁呼吸道使其畅通的作用,使咳嗽自行缓解。由于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对咳嗽的反射能力差,再加上支气管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痰液不易排出。
许多止咳药的作用是抑制咳嗽反射,使减少咳嗽。但是,过多地服用具有镇咳作用的止咳药,很容易造成痰液大量潴留在呼吸道内,引起气管阻塞,出现胸闷难受、呼吸困难、脉搏加快等现象,甚至继发细菌感染。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小儿过敏性咳嗽要慎用止咳药。
咳嗽止咳别进入这些误区
“痰多咳嗽,大量吃止咳药”
如果咳嗽时痰多,治疗重点是化痰。因为咳嗽可使气管内痰液排出,一味止咳会导致痰液积在肺里,使已经稀化的痰液堵塞气管,这样不仅不利于病情康复,还可引发其他疾病。
这类病患,建议选用止咳化痰的药物,如鲜竹沥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痰液特别黏稠,可选用雾化吸入剂稀释浓痰,帮助咳出。
“看了医生,就要开止咳药”
有的患者因咳嗽较重,看病时总觉得不拿回点药就不合适,如果像上面所说的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吃消炎药是没有多少治疗作用的,特别是年轻人身体条件好,只要注意喝水、休息,咳嗽症状会自行消失。
“追求药效,常吃强力止咳药”
有些强力止咳药属中枢抑制剂,可能会抑制呼吸中枢,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要谨慎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另外,β-受体阻滞剂类平喘药对心脏和血管有影响,很可能引起血压骤降和心脏骤停,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要小心使用。
“咳嗽期间,服用安定助睡眠”
有些人因为咳嗽难以入睡,所以想吃点安定帮助睡眠,但是安定属于镇静药,同样会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呼吸功能比较差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安定等药物催眠,以免在睡着后呼吸被抑制,甚至导致呼吸停止。
宝宝鼻子不通气吃什么药好得快 宝宝有炎症怎么用药
1.宝宝鼻子有炎症,症状比较轻微,除了鼻塞没有其他症状,不需要服用药物,一周左右的时间会痊愈。
2.宝宝体温超过35.5℃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退烧药。除了使用退烧药,家长还可以给宝宝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的方法给宝宝降体温。
3.宝宝咳嗽找医生查明原因,根据宝宝的情况有针对性的使用止咳药。对于频繁干咳只有少量痰液的刺激性咳嗽选用以止咳为主的止咳药,宝宝咳嗽有痰液选用以祛痰为主的止咳药。慎用抗感染药,没有明确致病菌就随意给宝宝使用抗菌药,非但没有作用还给了细菌一个“练兵”的机会,当宝宝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时,往往因为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4.而难以发挥药物的作用。并且随意使用抗生素还会使宝宝的正常菌群受到抑制,而使真菌趁机大量繁殖引起宝宝二重感染。
5.在用药时要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宝宝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各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对药物的毒副作用比较敏感,家长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老年人服止咳药的禁忌
安邦制药.清肺小课堂
咳嗽,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能把痰液等异物清除出肺和气管。因此,咳嗽并非坏事,但应分析原因,根据痰情,慎重用药。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有助于祛痰,痰去尽后咳嗽自止,无需用药。痰多呈泡沫状,则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容易阻塞气管、滋长细菌,可祛痰药与止咳药合用,或用复方甘草合剂。痰特别多并伴浓痰,忌用止咳药,应用祛痰药,中医讲究止咳先祛痰,如:银黄清肺胶囊。
老人咳嗽,多由老慢支引起,须配用四环素、青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有肺通气不良和肺气肿,需用平喘药解除支气管痉挛。
长期频繁剧咳,痰量不多而带血刚愎自用须用止咳药,以防引起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或咯血等重病。
痰黄粘稠不易咳出的咳嗽病人忌用止咳药,须用化痰药,如清气化痰丸、银黄清肺胶囊、除痰降火丸、止嗽太和丸、黛蛤散、枇杷膏等。
心功能不全伴有肺瘀血的咳嗽病人,禁用咳必清。该药对呼吸道粘膜具有麻痹作用,易致呼吸道阻塞、窒息。
青光眼病人咳嗽,忌用咳必清。因其有阿托品样作用。
结核病人咳嗽,禁用碘化钾。因能使旧结核灶复活。
胃溃疡病人咳嗽,禁用碘化钾和氯化铵,慎用中药桔梗和远志。
肝肾功能严重减退者咳嗽,禁用碘化钾和氯化铵。
肝功能减退病人咳嗽,慎用止咳散、必嗽平,否则加重功能损害,使转氨酶升高。
小儿咳嗽用药三大误区
1、咳嗽药物会成瘾。有的父母认为,宝宝咳嗽吃止咳药物会上瘾,最好不吃为佳;也有的父母为了想赶快止咳而给孩子长期使用成瘾性止咳药物。
这两种做法其实都是错误的。小儿咳嗽使用止咳药物应当非常注意是否含有可待因、罂粟壳等成分,这类药使用要十分谨慎,因为长期服用此类止咳药可导致耐药性和生理依赖性。
2、中药止咳疗效更好。有人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没有不良反应,可以随意服用。但是,科学证明不管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不良反应。在中医的理论中,咳嗽就有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之分,止咳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所以中药也要对症下药,不要随意服用。
3、咳嗽要吃抗生素。宝宝咳嗽要“对症下药”,切忌一咳嗽就想到用抗生素。从病理上而言,人体的咳嗽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两种,急性咳嗽70%~80%都由病毒引起,也就是常见的感冒导致咳嗽,由于引起这种咳嗽的是病毒而非细菌,盲目使用抗生素自然没有多少疗效。
急性咳嗽的另一种病因是由咽部的细菌引起,主要是指链球菌,这种咳嗽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往往很多家长在使用时都凭自己经验,家里有什么“先锋”、“红霉素”、“头孢”等抓过来就用,用了不见效又赶紧换一种。服用抗生素如果不规范,不但达不到疗效,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耐药性,自然会出现咳嗽久治不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