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对药物敏感度高
老年人对药物敏感度高
1、 组织成分发生变化,影响药物作用
由于受自然衰老过程的影响,老年人身体的组成成分发生了改变和老化。如老年人身体组织总含水量下降,脂肪组织增加,因此许多脂溶性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也就增加,而从体内排出较慢,作用持续时间就比中青年来的长,容易造成蓄积中毒。
2、 老年人一般对药物的敏感性提高
由于老年人器官机能衰退,因此对许多药物的敏感性就提高,药物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如老年人使用“安定”镇静,只需要中青年人用量的1/3~1/2。
用吗啡镇痛,只要较小剂量即可缓解疼痛。若用一般中青年人用的剂量,则会引起过度抑制,使呼吸抑制,意识模糊。
老年人心脏病用药注意要点
强心类药物以强心甙最为常见,但大多数老年人对强心甙非常敏感而易发生中毒,典型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不一定会出现,而常见的却是精神错乱、 中毒性精神病、精神抑郁症等,这是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减少,强心甙清除率降低,相对血药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的原因,故老年人强心甙的常用 剂量是临床上的1/2或1/4。
老年人本身心血管系统已经发生了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甚至存在着某些其它老年性疾病造成的病理状态, 从而影响着心血管系统药物对老年人的药物药理效应,甚至药物作用性质的改变。临床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实践充分表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老年人的发生率远远高于 其它组病人,老年人一般同时可患多种疾病,加上健康状况各不相同甚至差异较大,故其用药不能完全按体重和年龄折算,应根据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机体生理、生 化和病理状态等特点,在加上心理状况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个别的、具体的综合考虑,从而选用适合老年人的药物的用法及用量,减少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 用。
膀胱炎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首次发作可用一般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呋喃西林等,3~7天后,大多可治愈。若膀胱炎反复发作,患者则应先作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然后根据药敏情况,使用有效抗生素。老年人应注意选用那些在肾组织及尿液中药物浓度高、肾毒性小的药物,才可能尽快有效地控制炎症。若经治疗仍反复发作,可采用长期抑菌疗法,即预防性服药法:诺氟沙星0.1~0.2克、复方新诺明1~2片、头胞氨苄0.125~0.25克等,于每晚睡前吞服,连服6个月,常可取得良好效果。二、多饮水、勤排尿(一般2~3小时一次,尿量至少每日1500毫升以上)可以促进细菌、炎性渗出物的排出,减少细菌在尿路繁殖。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保持会阴部清洁。三、若感染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应查患者的免疫功能。若确诊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应服用免疫增强药物,如中药玉屏风散;或练习气功、太极拳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老人用药也应酌减
很多药品说明书上都有“小儿酌减”字样,但许多人却不了解“酌减”规则同样适用于老人。日前,国内一些药学专家纷纷提出,老年人因用药过量而发生药物中毒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医生和病人都习惯于按“常规剂量”开处方和用药。而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代谢功能差,在药量上也应酌减,但不要随意将一粒药分成几份服用,最好选择片剂上有划痕的药物进行分割。
国外有报告指出,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比年轻人强,对许多药物反应特别敏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70岁以上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为青年人的7倍,因此老年人用药应适当减量。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标准是:60—80岁者用成人量的3/4—4/5;80岁以上者用成人量的1/2。也就是说,80岁老人的用药量与10岁儿童的用药量大致相当。
专家建议,对于处方药,老年人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按照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服药。对于那些非处方药(OTC药),老年人应减少服用剂量,但千万不要把一粒药丸割成几份服用,这种做法常令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引发毒副反应。一些药丸被分割后,药剂在体内分解速度改变,生物利用度会有明显变化,药物作用与服药量之间失去定量关系。
如何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方法
1、控制感染
(1)抗生素的选择
依据致病菌及其药敏选药:革兰阳性球菌: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一、二代,或三代喹诺酮类。革兰阴性菌:一般采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2)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滥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药菌的产生,应掌握以下原则:
①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微生物等活性、药动学、药效学和副作用。
②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状态合理用药。
③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长,肠蠕动减弱,易影响药物的吸收、对中、重症患者,应采用静脉给药为主,病情好转后改口服。
④及早确认病原学症状,根据致病菌及药物敏感度测定,选择用药。
⑤掌握给药方案及疗程。因老年人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故给要方法途径选择要适当。
⑥治疗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老年人易发生菌群失调,假膜性肠炎,二重感染,应及时防治。
⑦熟悉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增加毒副作用,发挥协同作用。
2、促进排痰
老年人咳嗽无力、失水等原因使痰液粘稠,容易阻塞支气管,加重感染。口服和静脉补充水分是稀化痰液最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适量。还可通过鼓励咳嗽、深呼吸,翻身拍背,使用去痰剂、超声雾化等促进排痰。
3、纠正缺氧
生理状态下的PaO2随增龄而降低,老年人PaO2的正常参考值为≥9.33kPa(70mmHg)。因此约半数的老年肺炎患者伴有低氧血正。一般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予较高浓度(40%D60%)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者应采取低浓度<30%给氧;Mendelson综合症应采用呼气末正压给氧。
老年膀胱炎怎么治疗
1.首次发作。老年人膀胱炎首次发作一般就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选择的抗生素包括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呋喃西林等,一般用药3—7天后大多可治愈,但是具体到某一个老年患者应该选择什么药物,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反复发作。若是老年人膀胱炎反复发作的话,此时在治疗上医生让患者做尿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等,然后根据患者药敏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老年人患者来说医生大多选择药物浓度高、肾毒性小的药物,选择这些药物是帮助患者尽快有效地控制炎症,若是治疗仍反复发作的话,就应该使用抑菌疗法进行治疗,抑菌疗法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3.若感染反复发作疗效不佳。若是老年患者出现若感染反复发作疗效不佳的话,此时在治疗上应该注意检查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建议使用中药玉屏风散等药物增强患者免疫药物功能,还应该使用练习气功、太极拳等自然疗法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膀胱炎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首次发作可用一般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呋喃西林等,3~7天后,大多可治愈。若膀胱炎反复发作,患者则应先作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然后根据药敏情况,使用有效抗生素。老年人应注意选用那些在肾组织及尿液中药物浓度高、肾毒性小的药物,才可能尽快有效地控制炎症。若经治疗仍反复发作,可采用长期抑菌疗法,即预防性服药法:诺氟沙星0.1~0.2克、复方新诺明1~2片、头胞氨苄0.125~0.25克等,于每晚睡前吞服,连服6个月,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二、多饮水、勤排尿(一般2~3小时一次,尿量至少每日1500毫升以上)可以促进细菌、炎性渗出物的排出,减少细菌在尿路繁殖。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保持会阴部清洁。
三、若感染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应查患者的免疫功能。若确诊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应服用免疫增强药物,如中药玉屏风散;或练习气功、太极拳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药物过敏
1.老年人用药较多。资料表明,85%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在靠药物维持健康,其中30%的人同时使用着4~5种以上的药物。
2.由于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的体内改变,可使血药浓度保持较高水平,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3.老年人各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敏感性均有所增高,小剂量服药也可导致相同的不良反应发生。
4.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容易发生药物变态反应,因而老年性药物过敏反应增加。
5.老年人体内自稳恒定功能不同程度减弱,易受包括药物在内的外来物质干扰,药物效力相对增强,剂量大或多种药物并用,其不良反应必然增加。
其实,老年人虽常常表现出一身数病,如果仔细分析则不难看出,有些“病”其实是一种随机体老化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如骨质疏松、腰腿痛、食欲减退、失眠等。对此,若能注意自我保健调节,通过饮食调理、开展运动、合理控制生活节奏,以及心理治疗和理疗等,是可以不服药而改善症状的。也有的表现为不同的相同独立的疾病,但相互之间是有很大联系的。例如老年人常出现的高血压与冠心病、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等。对此,要积极治疗,不可以是病就用药,多种药物一起上,合理用药,并辅以积极的非药物治疗,这些疾病是可以获得控制的。
老年朋友切莫将药物当成自己的拐杖,应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加强锻炼,不要全部依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