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的分类
蛇毒的分类
简介:
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主要成份是毒性蛋白质,约占干重的90%至95%。酶类和毒素约含二十多种。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等。蛇毒成分十分复杂,不同蛇毒的毒性、药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点。
介绍:
毒蛇产生的用于致猎物于死地的剧毒物质,它并非生存逼迫它们产生的,而是大自然神秘莫测地在它们身上调制而成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型毒液,其中神经性毒液主要由一种非洲树眼镜蛇分泌,溶血型毒素主要由蝰蛇(蝮蛇)和响尾蛇产生,溶血型毒液比神经性毒液更加有效,对诸如鼠类地猎物,它几乎立即会起作用。
性质:
蛇毒是毒蛇分泌出来的一种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也是毒蛇咬人后引起中毒反应的物质。新鲜的蛇毒为略带腥味的蛋清样粘稠液体,呈黄色、淡黄色、绿色,甚至无色。新鲜时呈中性或弱酸性反应,放置稍久可变成碱性,含水量50%~75%,比重在1.030~1.080之间。新鲜毒液接触空气易产生泡沫,室温下放置24小时易腐败变质,丧失其毒性。冰箱中可以保持15~30天,在-40℃保存时间较久,经过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处理后的蛇毒可于室温下保存20~30年,但毒性强度和一些酶的活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遇水仍能溶解。蛇毒经紫外线及加热后毒性消失。凡能使蛋白质沉淀变性的强酸、强碱及重金属盐类,均能破坏蛇毒。蛇毒还易受氧化剂、还原剂、蛋白水解酶类等的分解、破坏,从而失去其毒力。经甲醛处理后也会丧失其毒性,但抗原仍能保留。
蛇酒的功效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注意日常身体的保健了,蛇酒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现代医学证明,蛇酒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奇效,不但治疗效果出奇的好,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此外,蛇酒还可以治疗偏头疼、中风、口眼歪斜等病症,此外甚至还有很好的壮阳的效果,因此蛇酒素有百药之长的美誉。
蛇酒,顾名思义,就是将蛇泡在酒里,使蛇体内的药物成分进入到酒中,从而使饮酒的人得到保健和治病的作用。当然了,具体的制酒方法要比这复杂得多,所用的酒多为白酒,同时配以红糖、蜂蜜等调味剂,使酒的口感更佳。蛇酒虽然有很高的医疗和保健功效,但毕竟是酒,所以千万不可贪杯,否则,不但起不到预想的保健作用,反倒伤了身体。对于儿童,则更不应让其饮用。
用来制作蛇酒的蛇分为有毒蛇甚至是剧毒蛇,如:竹叶青、眼镜蛇、金银蛇、蝮蛇。还有一类是无毒蛇。虽然酒精对蛇毒有一定的分解作用,但对于用毒蛇泡的蛇酒,大家不管是内服还是外用都要谨慎。有些朋友会问,那要怎么选择蛇酒呢?方法就是一定要购买经过了国家卫生防疫部门检测的获准生产上市的蛇酒,可千万不要自己泡蛇酒饮用,不然,由于普通老百姓对蛇类知识的欠缺,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蛇咬伤后,残留DNA可鉴别毒蛇种类 毒蛇致上万人死亡
如今每年成千上万人死于毒蛇攻击。给中毒者注射抗毒血清的速度决定着他们的生死。但是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无法辨别攻击他们的毒蛇种类。这就让医疗者只能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判断种类和采取治疗手段。
呼吸道感染的检查
体检: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陷窝口常见白色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等上呼吸道局部炎症改变及眼部表现。
1.血象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 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 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4.病因诊断 有赖于病毒分离、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
蚤休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主痈肿疮毒;咽肿喉痹;乳痈;蛇虫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
①《本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②《唐本草》:醋摩疗痈肿,敷蛇毒。
③《日华子本草》:治胎风搐手足,能吐泻瘰疬。
④《滇南本草》:消诸疮,无名肿毒,利小便。
⑤《纲目》:去疟疾寒热。
⑥《生草药性备要》:补血行气,壮精益肾,能消百毒。
⑦《本草求原》:益脾汁,升胃之清气,上行于肺,以益血行气壮精益肾,已痨嗽内伤。活血,止血,消肿,解毒。
⑧《分类草药性》:治痔、疔疮。
⑨《现代实用中药》:治扁桃体炎。
莲房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解毒
莲房有能消肿解毒,可用于皮肤湿疹、黄水疮和野菌毒。《分类草药性》:"消毒,去风,治背花。"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
上呼吸道感染的检查
白细胞偏低,早期中性粒细胞稍增高。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4、病因诊断有赖于病毒分离、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
煤气中毒分类
(1)轻型: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2)中型: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3)重型: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引起中毒,日上三竿才被发觉,此时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死,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呆、瘫痪,丧失工作、生活能力。
毒蛇咬伤后怎么办 分辨有毒的蛇
有毒的蛇其头呈三角形,尾巴短而钝,身体一般斑纹色彩鲜明,在唇腭上有一堆毒腺和毒牙;被咬伤者可在被咬部位见到压痕,毒蛇的牙痕较为粗大并且较深,间距较宽,一遍有1-2厘米,呈八字型。
蛇咬伤后,残留DNA可鉴别毒蛇种类 蛇DNA比对研究
研究者们从749位被蛇咬伤者的伤口采集样本,采集点设立在尼泊尔的3家健康中心。研究者们将蛇DNA分离出来,给DNA排序,然后与蛇的DNA库序列进行比对。最终发现,他们能鉴定194种蛇,其中87种有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