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 管理传染源

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 管理传染源

对家庭饲养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社会应加大管理流浪动物。对可疑因狂犬病死亡的动物应当报告相关部门及时将其焚毁或深埋,禁止剥皮或食用。

如何预防狂犬病

切断传播途径:重要的是防止猫、狗咬伤,教育小孩不要戏弄它。狂犬病人的污染物、分泌物和住处,应彻底消毒。

管理传染源:家中尽量不养猫、狗之类动物,如养了应经常保持动物清洁。严格管理家犬,消灭野犬。可疑狂犬、狂猫时立即杀死,不剥皮,不食,要焚烧或深埋。

保护易感人群:要紧的是被咬伤后预防注射和及时正确的处理。

经常接触可疑病犬、病猫者和实验人员,应进行预防接种,分别于1、7、21日各肌注2ml,以后每隔1-3年再加强免疫1次。

立即预防注射:凡被猫、狗以及其他兽畜咬伤的当天,以及其后的3、7、14、30天各肌肉注射2ml狂犬疫苗(初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重者肌肉注射3m1/次/日。

狂犬病防治知识

(一)管理传染源:

捕杀所有野犬,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的病猫时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仍存活的动物可确定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死亡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进食。

(二)伤口处理:

早期的伤口处理极为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免疫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三)预防接种:

接种对象为:①被狼、狐等野兽所咬者;②被发病随后死亡(包括观察期内)或下落不明的犬、猫所咬者;③为已被击毙和脑组织已腐败的动物所咬者;④皮肤伤 口为狂犬唾液沾污者;⑤伤口在头、颈处,或伤口较大而深者,如咬人动物(指非流行区而言)5日后仍安危无恙,注射即可中止;⑥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为狂犬 病病人沾污者等。近年来,国内已发现一些被咬伤发生狂犬病而死亡的病列,而犬却安然无恙,经证实该犬的唾液内带毒,故流行区被犬咬伤者均应接种。表 11-8示狂犬病预防接种的适应证。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

传染源在发展中国家、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 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 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 肤损伤处进人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此外,亦有 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传播途径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 猎手尤易遭感染。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 节。

狂犬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远离以下几点

在患上狂犬病的人正在治疗期间时,想及早的康复,对于日常护理也是不能够少的,日常护理也是康复的一个关键过程,狂犬病的日常护理都是什么呢?在哪些方面做好护理工作呢?首先在饮食上要注意到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在生活方面要使病人的室内保持安静,防止音、光、水和风等刺激性,这个要进行隔融,做到这些才会有利于狂犬病患者的康复。

1、管理传染源。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病猫立即击毙。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焚毁或深埋,切忌剥皮或进食。

2、伤口早期处理。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如果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除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外,还应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

3、预防接种。凡被犬或其他可疑动物咬伤、抓伤,或医务人员皮肤伤口为病犬唾液沾污者均应作暴露后预防接种。对于兽医或动物管理人员以及山洞探险等高危人群应作暴露前预防接种。

4、被污染的衣物管理。狂犬病毒不耐强酸、强碱及高温,50℃15min,60℃5min,100℃2min即被灭活,告知伤者被动物撕裂的衣服应及时更换煮沸,以防止再接触皮肤和黏膜发生“非咬伤性接触感染”。

总之,虽然狂犬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疾病,且影响狂犬病的危险因素众多,但目前积极的预防仍是首要的措施。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探索与研究,采取最有效的护理手段,为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做出贡献。

怎样预防病毒性肝炎 管理传染源

对于急性甲型肝炎进行有效隔离直至传染源消失,慢性肝炎以及无症状、HBV、HCV携带者禁止献血及从事餐饮工作、幼托等工作,HBV阳性者,依据其症状、实验室结果,进行治疗和管理。

跳蚤会不会导致狂犬病

①传染源 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发达国家由于狗狂犬病被控制,野生动物如狐猩、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无症状带毒)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

②传播途径 患病动物唾液50%~90%含狂犬病毒,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

③易感人群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被病兽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病率达15%~60%。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④流行特征:本病为恒温动物的传染病,公布广泛,国内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本病全年都有发生,但冬季发病率略伺。患者以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

动物咬伤后应该如何处理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是一种人、兽(畜)共患的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人狂犬病一般由己感染(或发病)的动物(狗、猫、狼、狐狸、蝙蝠等)咬伤或抓伤人体皮肤后,病毒由伤口到达局部肌肉增殖,再沿神经束上行至神经节,最后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人患了狂犬病后,临床上会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加强对家庭养狗、猫等宠物的管理,定期给予注射兽用狂犬疫苗能有效地减少人群的感染、发病。

一旦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立即去正规医院进行扩创、清洗伤口,并及早全程注射足量的狂犬疫苗,根据伤情在必要时加用抗狂犬人血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地阻止发病。家里养宠物或是亲朋好友养宠物者,以及医务人员和经常接触到动物的高危人群要加强预防,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疫苗。

被动物咬伤后具体的处理方法:

一洗:尽快用肥皂水冲洗被咬伤口,冲洗半小时,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

二挤:能挤压的伤处,要边冲水边挤压,不让病毒吸收到人体内。

三消:冲完后,马上用75%的酒精擦洗消毒伤口内外,尽可能杀死狂犬病病毒。

四伤口周边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注射的剂量按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

五注射狂犬病疫苗:被咬后,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

相关推荐

狂犬病应该怎么预防

控制传染源 对野犬野猫通过投喂含口服狂犬疫苗的诱饵实现控制。对饲养的猫狗、警犬及实验用猫狗等温血动物,应进行登记,并强制性接种狂犬疫苗。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才带毒。已经发作狂犬症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此时需要尽快打狂犬病疫苗预防。发现已染病的温血动物,应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对咬过人的可疑的狗或猫需要隔离观察10天,在此期间如果动物不发病死亡,被咬伤的人可以不要或中止免疫预防。 伤口处理 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

狂犬病日常的预防

鉴于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故应加强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蔓延,预防接种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严格执行犬的管理,可使发病率明显降低。 (一)管理传染源捕杀所有野犬,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的病猫时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仍存活的动物可确定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死亡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进食。 (二)伤口处理早期的伤口处理极为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

预防狂犬病不是打了疫苗就没事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热潮席卷城乡,而被狗咬伤者也逐年增多。许多人知道被狗咬伤后要注射狂犬疫苗,但不少人误以为只要注射了狂犬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种看法比较片面,缺乏对狂犬病及狂犬疫苗的科学认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人狂犬病基本上是被唾液中含有病毒的狂犬病动物(为犬)咬伤而感染。该病的潜伏期因被咬伤的部位及伤口的深浅、大小而有所不同。咬伤部位在颈部以上且伤势重者,潜伏期可短至数日,咬伤部位在四肢远端且伤势轻者,潜伏期较长,

狂犬疫苗的接种对象

可分为两种 :一为暴露后(咬伤、抓伤后)预防,二为暴露前(无咬伤,抓伤)预防。 ⑴咬伤后(暴露后)预防。 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如被犬、猫、狐狸、狼、臭鼬、浣熊和吸血蝙蝠等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即使很轻的抓伤),破损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本疫苗。 ⑵无咬伤(暴露前)预防。 在疫区有咬伤的高度危险或有接触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如疫区兽医、动物饲养管理人员、畜牧人员、屠宰人员、狂犬病毒实验人员、疫苗制造人员、狂犬病人的医护人员、岩洞工作人员,以及与其他哺乳动物接触频繁人员及严重疫区儿童、

我被狗隔裤子咬了,没伤口需要打狂犬疫苗吗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这种情况来看体被动物咬伤了,但是没有出血的话是不需要注射疫苗了,不用担心。给你的建议就是,你可以以后不要再被动物咬伤并且注意好个人皮肤的一些调整,可以外用碘伏进行消炎。

临床上哪些疾病要和狂犬病相鉴别

本病应与病毒性脑炎、破伤风、格林-巴利 综合征、脊髓灰质炎、假性恐水症、接种后脑脊髓炎、神经官能 症等疾病相鉴别。对患者的可能预后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预防对兽医、动物管理人员、猎手、野外工作者及可 能接触狂犬病毒的医务人员应做预防接种。对被狼、狐、狗、猫 等动物咬伤者,也应做预防接种。

宝宝打疫苗时间 狂犬病疫苗

接种作用:世界上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所以,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都应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 接种时间:宝宝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因此狂犬病疫苗一般是在被动物咬伤后注射。

狂犬病传播方式主要有哪些

由于近年来的“宠物热”使一些地区狂犬病的发病率上升,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另外,还有许多野生动物都可传播狂犬病。有时动物并没有发病,但因其带有狂犬病病毒,这些貌似“健康”的带毒动物咬了人也可使人患狂犬病,甚至还有个别未被狗咬却感染了狂犬病的病例,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人们特别注意的: 1、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2、接触带病毒的狗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3、处理动物的皮毛、接触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4、狂犬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过去认为,狂犬病只能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人与

外伤如何处理 动物咬伤

如果是被普通的动物咬伤,可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再涂抹碘酒予以消毒,然后送至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如果是被毒虫、毒蛇咬伤,注意用纱布固定伤口上端,减少血液流动,并立即送医治疗。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检疫3周。 2.被动免疫 给予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3.自动免疫 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接种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偶有在接种后1周发生腮腺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