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腺癌的中期症状有哪些

乳腺癌的中期症状有哪些

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

乳癌的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初为散在无痛质硬数目较少可被推动;以后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互相粘连成团与皮肤或腋窝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少数病人可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乳腺癌症状 疼痛

早期出现的为无痛性肿块。乳癌合并囊性增生病时,可有胀痛、钝痛。晚期乳癌疼痛常提示肿瘤直接侵犯神经。

乳腺癌早期症状 乳腺癌有哪些症状

乳腺癌,虽然高发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女性患者中发病率最高,但死亡率仅排第5,相比肺癌、肝癌等高死亡率的癌症简直小巫见大巫。

而且大多数乳腺癌可以治愈,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发现的乳腺癌治愈了达到90%以上,发现一个早期乳腺癌对患者的意义远大于目前任何治疗方案。

早期,早期,早期,对,关键就在这个“早”字。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唯一希望。

早发现早治疗,重在筛查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呢?

自检和去医院进行定期筛查,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母亲或姐妹得了乳腺癌的人;乳房比较结实的人;有特异的乳腺增生的人;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绝经晚于55岁的人;以及胸部因为其他疾病接受大剂量放射的人。

要知道,这些是很容易被乳腺癌盯上的高危人群。

有研究表明,乳腺自查虽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但有助于发现小的或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也能降低间期癌的发生率。自查发现异常到专科医院复查,可作为早期发现乳腺癌的一种较经济的方法。

检查时间

每月一次,时间为每次月经干净后一周进行,此时是乳腺最松软、触痛最轻微的时期。已经绝经的妇女,可固定每月最易记住的时间进行。

检查方法看——视诊 上半身袒露,直立于镜前。 一看:乳房各部分是否对称,大小是否改变,有无肿胀、萎缩、膨出、皮肤凹陷等情况。 二看:两侧乳头是否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乳头有无凹陷、朝向偏移等情况。 三看:乳头有无分泌物溢出,不能忽略更换下来的内衣和胸罩,观察其乳头相应位置有无水渍或血迹。 摸——触诊

平卧在床上,将枕头或毛巾折叠后垫于肩部下面,使肩部抬高。

左手指并拢,平坦放在右乳房表面,利用指端掌面轻柔平贴触摸乳腺,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检查一圈,然后缩小圆圈半径再检查2~3圈,触摸是否有肿块; 接着轻挤乳头,观察有无溢液; 最后检查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

同法用右手检查左乳房。

当然,自检不一定就能发现乳腺癌,毕竟我们都是非专业的医生,所以,要靠谱,还是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份乳腺癌筛查时间表,各个年龄层以及不同风险女性应根据下表时间定期到医院检查,才能防范于未然。

20岁≤年龄<40岁:

每年临床乳腺检查一次,或加乳腺超声检查一次

40 岁≤年龄<60岁:

每年临床乳腺检查一次,乳腺X线检查一次,致密型乳腺(乳房里脂肪组织少,乳腺组织多)妇女可联合乳腺超声检查

年龄≥60岁:每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 高风险女性

三类女性风险高: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没有基因突变的乳腺癌家族史者;曾有组织学诊断为乳腺不典型增生者。

年龄<25岁:

每年临床乳腺检查一次

25岁≤年龄<35岁:

每6~12个月临床乳腺检查一次,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年龄≥35岁:每6~12个月临床乳腺检查,每1~2年作一次乳腺X线检查,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推荐补充进行乳腺核磁共振检查。

乳腺癌治疗有什么注意事项

1、涂抹止汗药会增加乳腺癌患病危险。美国癌症协会表示,这种说法尚没有科学依据;

2、乳腺癌总是以包块的形式出现。除了包块之外,乳腺癌的症状还包括:肿胀、皮肤刺激或凹陷、乳房或乳头疼痛、乳头收缩(凹陷)、红肿、起鳞、乳头或乳房皮肤增厚、出现异常分泌物、腋下淋巴结肿大等;

3、父系乳癌家族史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事实是,父系和母系乳腺癌的家族病史同样重要,都不可掉以轻心;

4、每年接受乳房X光检查带来的辐射会增加患乳腺癌危险。乳房X光检查会产生很小辐射,但不足以致癌。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女性年过40之后,每年就要接受1—2次乳房X光检查。

患乳腺癌的女性易并发其他癌症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患侵袭性乳腺癌的女性,同时患其他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39%。而西班牙格拉纳达癌症注册中心的研究人员对5897位患侵袭性乳腺癌的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0岁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第二种癌症的概率几乎是其他女性的两倍,5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患其他癌症的风险也有29%,患子宫内膜癌概率更是其他女性3倍之多;年轻女性患有乳腺癌肿瘤,再被诊断患卵巢癌风险的概率,是其他女性的5倍。

研究人员称,从数据上可以得知,在诊断乳腺癌后的前5年内,是再被诊断出其他癌症的高危险期,这段期间患癌概率是平常的3.5倍。研究人员推测,患乳腺癌的女性之所以易并发其他癌症,其原因可能是源自于体内存在引发癌症的基因,或是在治疗乳腺癌时引起的后遗症。

​母乳喂养可预防乳腺癌

美国癌症协会表明,对孩子母乳喂养的时间长短是影响妇女患乳腺癌发病几率的重要因素,甚至超过了遗传因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四分之三的女性不知道,妇女如果对自己的每个孩子母乳喂养超过六个月以上,就可以降低患乳腺癌几率5%。

目前,对于母乳喂养这一特异性机制的原因,科学家还需进一步研究。生活中,很多女性认为乳腺癌的唯一症状就是乳房中出现或软或硬的肿块。自我检查就可预防癌症。但是很多乳腺癌在早期没有肿块,摸不到肿块就以为平安无事,往往掩盖了真实病情。

对于新母亲来说,哺乳对绝经前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保护作用证据非常充分。哺乳婴儿时间更长的母亲的癌发率可能更低。哺喂母乳可以减低母亲体内和癌症有关的荷尔蒙水平,同时,哺喂母乳后,身体还会把乳房内遗传基因受到破坏的细胞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患上乳腺癌的风险。

得了乳腺癌会出现什么症状

乳腺癌症状1:乳房长“湿疹”

湿疹样乳腺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乳腺癌,症状与湿疹很相似,乳头、乳晕附近会出现发红、瘙痒,长皮屑等症状,病人很容易被症状迷惑而延误治疗。乳房湿疹多发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哺乳期女性,女性一旦发现乳头和乳晕周围出现长期不愈合湿疹时,就应及时进行活检,排除乳房湿疹样癌的可能。

乳腺癌症状2:乳腺增生时间长

虽然乳腺增生癌变率不高,但也不能忽视它的变化。单纯的乳腺增生经过长期发展之后转而变成囊性增生,这种非典型增生,也被称为“癌前病变”。不过,这种“癌前病变”是可以干预和控制的。乳腺增生患者如果乳腺增生时间较长,增生的结节很多而明显,而且多处于40-60岁癌症高发期的女性就要多加警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乳腺癌症状3:乳头无故凹陷

如果癌组织侵犯了乳头的支撑组织,支撑组织就会发生挛缩而牵扯乳头回缩,因此,如果女性发现乳头渐渐回缩且不能回复正常的归位,并伴有乳房肿块的情况下,则要高度警惕乳腺癌。当然,有些女性会说,我的乳房是天生凹陷的,怎么检测?事实上后者常可用手拉出,无固定现象。

乳腺癌症状4:乳房表皮像“猪皮”

正常的乳房皮肤附近应该是光滑的。如果发现乳房皮肤附近出现很多点状凹陷,看起来像桔皮、猪皮样的外形,则要多加注意,这是因为癌组织在侵犯了皮下淋巴管网以后,引起的皮肤淋巴回流障碍,在皮肤毛囊处形成许多扩大的点状小孔造成的“猪皮”现象。专家表示,猪皮、桔皮现象往往是晚期乳腺癌的表现,不过,事实上乳房患有急性炎症时也可能出现桔皮现象,患者一旦发现乳房表皮出现异样,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乳腺癌症状5:乳房颜色变深

乳晕的颜色与女性身体的激素水平相关,女性乳晕变黑,一般是因为细胞老化、雌性激素分泌,导致乳头表皮组织的黑色素沉淀,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一些女性乳头、乳晕附近的皮肤颜色由浅红色到深红色,同时伴有皮肤水肿、增厚,表面温度升高,而且如果数周内乳房迅速增大,则需警惕炎性乳癌的可能。

乳腺癌症状6: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并不常见,其发生很可能是乳房存在病变的表现。如果非哺乳期的女性发现单侧乳头出现乳汁样、水样、脓性的液体溢出,更甚者有血性液体溢出时,患乳腺癌的几率更高。溢液一般呈现无色透明、偶有粘性、不留痕迹,颜色或鲜红、咖啡、淡黄、褐色等,处于50岁以上的女性若发现乳头溢出血色液体,60%以上是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症状 肿块

为95%乳腺癌病人的乎发症状。形态偏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一般较硬。肿块增大较快,早期可有活动度。

女生左手臂酸痛是癌症吗

一般来说,手臂酸痛不适,要考虑是否感冒受凉,或者是关节炎导致。不要过于敏感,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症下药,也可以选择做一个常规的全身检查,排出癌症的可能。

女性癌症的早期症状

乳房接触疼痛,警惕乳房肿瘤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癌症,每年世界上约有5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所以,每位女性都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乳房,当你的乳房在接触时会感到疼痛,或者用手掌按压乳房发现有小硬块的时候,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

乳头溢乳,可能是乳腺癌早期症状

在女性非哺乳期,乳房不明原因溢乳、或按压时溢乳,这个时候要警惕脑垂体微腺瘤。如果乳房还有血性分泌物排出的话,则有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症状征兆。

下腹隆起,警惕卵巢肿瘤

在平时平躺的时候,若下腹隆起的比较明显,用手按压的时候会摸到硬的块状物,这就要警惕卵巢肿瘤。

乳腺癌症状

常见症状

一隐性乳腺癌

指临床上触不到肿块,乳腺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常为X线检查等方法发现或以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应与副乳腺癌相鉴别。治疗上,现在一般认为,一旦诊断为隐匿性乳腺癌,若无锁骨上及远处转移,应行根治术治疗。多数报道其疗效优于或相似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二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见,发病率为乳腺癌中1%,为男性恶性肿瘤中0.1%。发病年龄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岁。

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20%病人有乳头内陷、结痂、排淮,肿块边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肤或胸肌粘连,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现与女性乳腺癌相似,绝大多数是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乳腺无小叶组织,因而病理上未有小叶原位癌的报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组织较小,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术方式应以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

对晚期或复发病例应用内分泌治疗,效果比女性乳腺癌为好。主要治疗方法是双侧睾丸切除,有效率可达50%~60%,之所以如此高疗效率是由于近84%的肿瘤组织ER阳性。有效期平均持续12月。如果病人不愿接受睾丸切除,或既切除后病情再发,尚可服用女性激素、男性激素或TAM而获得好效,类此添加性内分泌疗法在病人已显示睾丸切除术无效的情况下将产生佳效,这种二线内分泌疗法的显效率界于30%~50%之间,化疗仅在内分泌治疗,包括祛除性和添加性,失败后方宜开始,其用药和给法相当于女性乳癌。

三炎性乳癌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热、痛和水肿明显。发病呈爆发性,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

本病的诊断要点为

①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

②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

③早期皮肤呈典型的紫罗兰色,呈斑片状水肿,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毛孔粗大如桔皮样改变,红肿范围大于乳腺的1/3以上,消炎治疗1周后红肿不见消退。

④在红肿乳腺组织内有时能触及质地硬韧的肿块。

⑤同侧腋窝多能触及质地较硬的淋巴结。

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切片能提供诊断依据。

炎性乳腺癌以往应用手术或放射治疗的预后很差,平均生存期为4~9个月,因而对炎性乳腺癌不主张用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作者对炎性乳腺癌均采用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即先用3~4疗程化疗后作放疗,放疗后再作化疗。

四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

乳腺癌发生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约占乳腺癌病例中0.75%~31%,妊娠期及哺乳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使肿瘤的生长加快,恶性程度增高。同时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组织的生理性增大、充血,使肿瘤不易早期发现,同时易于播散。

妊娠期乳腺癌的处理原则与一般乳腺癌相似,但治疗方法的选择还决定于肿瘤的病期及妊娠的不同时期。早期妊娠时是否中止妊娠应根据不同的病期,病期较早时可不必中止妊娠,病期是Ⅱ、Ⅲ期或估计术后需要化疗及放疗者则宜先中止妊娠能提高生存率,相反常由于中止妊娠延迟了手术治疗,反而影响治疗效果。

哺乳期乳腺癌的治疗首先应中止哺乳,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与一般乳腺癌相似。预防性去除卵巢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相关推荐

乳腺癌症状

主要症状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 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肿块 乳腺癌肿块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若乳腺出现肿块,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

乳腺癌更易找上吸烟女性

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为“拒绝烟草,远离癌症”。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4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乳腺癌名列全球癌症发病率第二位,每年新增约120万患者。正常女性的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0%,而有吸烟习惯的女性患病几率要高出5-10个百分点。 乳腺癌专栏 近10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乳腺癌已成为威胁中青年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且,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过去乳腺癌在45岁左右发病,现在提前到35-40岁。 “乳腺癌患者越年轻,治疗难度越大。”专家指出,现在不少年轻女性有吸

乳腺癌的典型症状介绍

乳腺癌症状中,处于早期和晚期是有所不同的,早期乳腺癌相对来说不是特别严重,有治愈的几率,但是晚期就未然,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为乳腺肿块。乳腺癌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乳腺有肿块,大部分患者也是以该症状就诊,如果乳腺出现肿块,还需到医院进一步的检查。皮肤改变。乳腺皮肤出现发红、水肿、皮肤浅表以及粘连等改变,晚期乳腺癌患者还会出现皮肤溃疡,一旦合并细菌感染,气味难闻。若癌细胞浸润到皮内并生长,会形成皮肤卫星结节类。乳腺疼痛。一般见于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其它患者是很少见的,并伴有腺体增厚的症状。乳头溢液。这种病理性的

甲状腺癌症状 乳头状癌症状

乳头状癌患者多没有明明显不适,而且肿瘤生长缓慢,恶性度较低。肿瘤多单发,少数为多发或者双侧发病,边界不清楚,活动度一般,瘤体较大则常有囊性改变,穿刺时可吸出棕黄色液体。晚期可累及气管软骨或周围软组织而是肿瘤固定,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不适等症状。病灶可以侵袭到甲状腺以外或转移到淋巴结。

警惕早期乳腺癌四大症状

乳腺癌症状 乳腺癌一开始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细心的女性有时会发现自己的乳房问题。如出现无痛性肿块、凸起的像皮疹的红色肿块、乳头溢液或是乳头内陷等。 乳房的自我检查 女性曾经一度被建议要定期对乳房进行自我检查。但研究表明,乳房自我检查其实很难发现肿瘤。女性对乳房的自我检查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己的乳房,并关注它的变化。要真正发现乳房疾病,还是应该去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发现乳房有肿块时怎么办?首先,不要惊慌。乳房肿块,80%的不是癌。肿块往往变成无害的囊肿或与您的月经周期变化相关,但发现肿块时还是应该

乳腺肿瘤怎么治疗

一: 以毒攻毒法 1: 这种方法是最常见的中医治疗乳腺癌的方法,被历代医学家在治疗癌症中所采用。利用其开结拔毒的功效,逐步消灭残余的癌细胞,但临床上必须慎重掌握,适可而止。 二: 活血化瘀法 1: 中医专家认为,肿瘤与瘀血有关,瘀血是乳腺癌的病理病因之一。活血化瘀药的应用,不但能改善乳腺癌病人的“高凝状态”,使癌细胞处于抗癌药物及病人自身免疫活性细胞抑制之下,而且能降低血小板凝聚,减少肿瘤的转移,有利于癌症的控制和癌灶的清除。 三: 清热解毒法 1: 这也是中药常见的治疗癌症的原则之一,许多中药本身就具有

乳腺癌会传染吗

乳腺癌会传染吗?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

长期上夜班乳腺癌风险加倍

上夜班者患乳腺癌几率增加40%;如果一周至少上3个夜班,持续至少6年,患乳腺癌几率翻番;既上夜班又喜欢早起的人患乳腺癌风险最高,比不上夜班者高近4倍;自称“夜猫子”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也翻倍。 在现代社会当中,有很多女性的事业心非常的强,所以如果长时间的上夜班或者熬夜加班,都会对身体带来一些常见的危害。相关专家介绍,很多时候,夜班可能是早恒癌症最直接的问题,也有研究显示,一周上两个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增加。 常上夜班 女易患乳腺癌男易患前列腺癌 研究人员发现,上夜班者患乳腺癌几率增加40%;如果一周至

乳腺癌转移的症状 乳腺癌骨转移症状

骨转移以胸、腰椎和盆骨最多,其次为肋骨、股骨等;多数为溶骨性改变,少数为成骨性;长骨转移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脊柱转移时由于脊髓受压可引起截瘫,临床上有进行性加剧的疼痛。 骨转移这种乳腺癌转移症状表现为:各种类型的骨转移都可能引起疼痛,比如骨骼疼痛、局部压痛、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颅底的骨转移会压迫颅内神经而导致相应的感觉异常或瘫痪。

乳腺癌症状 皮肤改变

常见为浅表静脉怒张,酒窝征和桔皮样皮肤。炎性乳癌病人胸部皮肤可大片颜色变暗,呈硬结、增厚,杂以癌性斑块和溃疡呈铠甲状胸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