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分类及原因
肥胖的分类及原因
1、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并没有特别的成因,医学上也称之为营养性肥胖或原发性肥胖,在各类肥胖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单纯性肥胖者一般除了肥胖造成行动不便,体型臃肿之外,并没有任何其它造成肥胖的关联性疾病。这类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于身体内热量的摄取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的积聚,导致体重超常,平时我们所见到的肥胖大多都属于这一类。
2、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又称病理性肥胖,这类肥胖是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是由于其它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也就是说继发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肥胖者同时还患有另一种疾病,成为原发性疾病,而且肥胖就是由这种原发性疾病所引起的。这类肥胖者并不多,约占肥胖者的2%~5%左右。这类肥胖虽然同样具有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的特征,但仍然以原发性疾病为主要的症状表现,因此肥胖的病因较为明确,当原发性疾病被治好后,继发性肥胖也明显减轻。
引起继发性肥胖症的疾病以内分泌和遗传性疾病为多,少数患者是因长期服用类固醇之类的药物所引起。根据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将继发性肥胖分为脑下垂体功能低下性肥胖、下视丘性肥胖、甲状腺机能低下性肥胖、库欣氏症侯群(Cushing Syndrome)导致的肥胖和性腺功能地下性肥胖等,这些肥胖分别是下视丘(Hypothalamus)、脑下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等疾病导致的。
3.药物引起的肥胖。有些药物在有效地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可能有使患者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气喘病等,同时也会使患者身体发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的2%左右。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情况可自行改善。遗憾的是,有些患者也会从此成为顽固性肥胖患者。
肥胖症如何分类
肥胖症分为(1)单纯性肥胖:95%的肥胖者属于单纯性肥胖,其分类又有两种: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体质性肥胖与遗传有关,获得性肥胖一般在20-25岁以后,由于运动量不足、营养过剩或遗传因素,使脂肪细胞体积肥大,但无数量的增生。(2)继发性肥胖:即继发于其他疾病。继发性肥胖可因中枢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病变而致,故又称为“病理性肥胖”。(3)遗传性肥胖:此类肥胖病,属遗传性的原因,并且与家庭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有关。据有关专家研究统计:父母双方都肥胖,他们的子女有60%-80%的可能成为胖子。父母双方中只有一人肥胖,他们的子女有4%的可能成为胖子。如果父母双方都是瘦子,他们的子女只有10%的可能成为胖子。
儿童肥胖分为哪几种
根据判断依据的不同,肥胖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发病原因的不同 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按肥胖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和极重度肥胖。
肥胖的分类
1、单纯性肥胖症
1)体质性肥胖症(幼年起病型肥胖症)
自幼肥胖直至成年,有肥胖家族史,食欲良好,全身脂肪分布均匀,脂肪细胞呈增生肥大,限制饮食及加强运动疗效差,对胰岛素较不敏感。无肥胖病因可查。
2)获得性肥胖症(成年起病型肥胖症)多于20~25岁起病,由于营养过度、活动量减少及遗传因素而肥胖,脂肪细胞肥大无增生,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肥效果较好,体重减轻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恢复。
2、继发性肥胖症
1)下丘脑性肥胖症
①下丘脑综合征 多种病因累及下丘脑所致的疾病。
(1)病因:①肿瘤最多见,国内70例本症中有53例为肿瘤,其中颅咽管瘤最多附(25例),其次为松果体瘤(11 例),丘脑肿瘤6例,第三脑室肿瘤4例、室管膜瘤2例,嗅沟脑膜瘤、灰结节肿瘤、异位松果体瘤、鞍上肿瘤、星形细胞瘤各1例。文献报道尚有白血病、转移性癌肿、血管瘤、肪瘤、错构瘤、畸胎瘤、浆细胞瘤神经纤维瘤产经节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皮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瘤等。②感染和炎症:结核性或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脑炎、脑脊髓膜炎、天花、麻疹、水痘、狂犬病疫苗接种、组织胞浆菌病等,国内70例本症中炎症6例;③脑创伤、手术及放射治疗。④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原因致脉管炎;⑤肉芽肿及退行性变如结核瘤。结节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嗜酸性肉芽肿。慢性多发性黄色瘤、结节性硬化、脑软化产 经胶质增生等。⑥急性间隙发作性血叶琳病、二氧化碳麻醉、口服避孕药、氯丙酸利血平引起的溢乳一闭经综合征。⑦精神创伤、环境变迁所致功能性障碍等。
(2)临床表现:由于下丘脑体积小、功能复杂,病变常损害多个核群而累及多个生理调节中枢,表现为复杂的临床症群:①多食而肥胖,由于病变累及下丘脑腹内侧核或结节部附近所致,常伴生殖器发育不良(称肥胖生殖无能营养不良症即frohlich综合征人多数表现嗜睡,甚至发作性嗜睡强食症(Kleine-tevlll综合征人患者表现不可控制的发作性睡眠,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醒后暴饮暴食而致肥胖。②内分泌功能紊乱,由于一种或数种下丘脑释放激素或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紊乱致内分泌功能亢进或减退,如性早熟或者性功能减退,女性闭经,男性肥胖、生殖无能、性发育不全和嗅觉丧失症群;溢乳一闭经,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尿崩症等。③发热或体温过低。④精神障碍如哭笑无常、定向障碍、幻觉及翩等症。⑤下丘脑性癫痛、头痛、多汗或汗闭、手足发组、括约肌功能障碍、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及偏盲、血压波动(忽高忽低人瞳孔散大。缩小或两侧不等。)诊断依据①病史中有多食、嗜睡胖、多种内分泌功能紊乱、体温调节异常、汗液分泌异常。②头颅CT、MRIJ线拍片、脑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显示颅内病变部位及性质。③垂体前叶激素测定。④肾上腺皮质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检查。⑤胰岛功能检查。③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还可考虑’IRH。LRH兴奋试验。①脑脊液检查观察颅内压及白细胞(炎症时白细胞升高人③脑电图。
2.垂体性肥胖症
1)空泡蝶鞍综合征 因鞍内或鞍旁肿瘤经放射治疗或手术后发生者为继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非手术或放疗后引起者为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病因不明,国内报道以鞍区的蛛网膜粘连所致者居多(约占 50%人鞍区的局部粘连使脑脊液引流不畅,正常搏动性脑脊液压力作用下冲击鞍隔,使其下陷、变薄、开放(缺损)、蛛网膜下腔及第三脑室的前下部可疵人鞍内,致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多次妊娠,妊娠期垂体呈生理性肥大(可增大倍人多次妊娠后垂体增大致鞍隔孔及垂体窝撑大,于分娩后垂体渐回缩,使鞍隔孔及垂体窝留下较大的空间,蛛网膜下腔疵人鞍内,致垂体损伤。垂体瘤或颅咽管瘤发生囊性变,囊破裂与蛛网膜下腔交通致空泡蝶鞍,或垂体瘤自发性变性坏死也可致空泡蝶鞍* 床上多见于女性,常有头痛、颅压增高、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用胖、部分患者可呈轻度性腺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但垂体后叶功能多正常。诊断依据:头颅X线拍片示蝶鞍扩大呈球形或卵圆形,蝶鞍骨质可有吸收;头颅CT可显示垂体窝扩大,垂体萎缩,窝内充满低密度的脑积液;MRI可示垂体组织受压变扁,紧贴于鞍底,鞍内充满水样信号的物质。鞍底下陷。
2)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或增生 分泌生长激素(GH)过多,引起全身软组织、骨骼及内脏的增生肥大伴内分泌代谢紊乱,临床上以面貌粗陋、手足肥大、皮肤粗厚、头痛眩晕、蝶鞍扩大等。青春期前发病者为巨人症,青春期后发病者为胶端肥大症,青春期前发病持久不愈至青春期后则表现为肢端肥大性巨大症。本症体重增加非脂肪增多。
3)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腺瘤 大多为微腺瘤、腺瘤分泌过量ACTH,促使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量皮质醇导致脂肪、蛋白质、糖代谢紊乱、临床表现向心脏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菲薄、紫纹、痤疮、高血压。精尿病症群、骨质疏松等。
4)垂体泌乳素瘤 为垂体瘤中较多见的一种,大多为女性,由于腺瘤分泌过量的泌乳素(PRL)而致高泌乳素血症。临床上表现溢乳、月经紊乱或闭经、不育、肥胖、水肿、视力减退等;男性患者少见,表现有阳痿、头痛、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诊断依据;①病史;②PRL测定一般持续大于4.55 nmol/L正常女性0.046~1.14nmol/L,男性 0.046-0.97 0.97nmol/L,如 PRL>0.046~1.14nmol/L有助于本症诊断;③兴奋试验:静脉注射TRHO.5mg或口服甲氧氯普胺(灭吐灵)10mg、奋乃静 8 mg、氯丙喷25 mg后,PRL的反应峰值均<基值的2倍;④头颅X线拍片、CT、MRI有助诊断。
3.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
1)病因
①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病):人约占本病总数的 70%。由于垂体 ACTH细胞瘤或下丘脑一垂体功能紊乱,分泌ACTH过多,刺激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和分泌皮质醉过多所致。
②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肿分泌大量皮质醇 其分泌功能多呈自主性,不受垂体ACTH调节。肿瘤分泌的大量皮质醇反馈抑制ACTH释放,致肿瘤组织以外的同侧或对侧肾上腺皮质常萎缩。
2)临床表现 大量皮质醇引起脂肪、蛋白质、糖代谢紊乱及多种器官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有多血质面容、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痤疮、多毛、高血压、糖尿病症群、骨质疏松等。
3)诊断依据
①临床表现:典型临床表现常一望而知,但病程早期常不典型,需借助实验室检查。
②实验室检查:①24 h尿 17一羟皮质类固醇(17一羟,皮质类固醇(17-OH CS)>55.2 mol/24 h,>69mol/24h时诊断意义更大(正常值男性13.8~41.9mol/24h即 5~15 mg 女性11 ~27.6mol/24h 24 h尿 17一酮皮质类固醇(17一酮,17一回)>69.4 mol/24h,日20mg如明显升高常提示癌肿可能。②24h尿游离皮质醇>3036nmol/24h,正常值28~276nmol/24 (10~100mg/24h)。③血浆皮质醇正常成人早8时均值为442±276(16±μg/dl),下午4时均值为221±166 nmol/ L(8±6μg/dl),午夜最低。本病时早晨血浆浓度增高,午夜时无明显降低,昼夜节律消失。④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2mg/d)不被抑制,单纯性肥胖者能被抑制。⑤午夜单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于夜23:30分服地塞米松lmg,于服前月后晨8时采血测血浆皮质醇,正常人及单纯性肥胖者血浆皮质醇被抑制至对照值的50%以上,而本症者不被抑制。⑥血浆ACTH测定正常人早8时均值为1.1-11pmol/(5~50 pg/mL),垂体瘤或下丘脑一垂体功能紊乱所致肾上腺皮质增生者血浆ACTH浓度轻度增高,肾上腺皮质肿瘤者则降低,异位ACTH综合征时明显增高。
③器械检查:B型超声、X线拍片、CT、MRI、肾上腺扫描等对库欣综合征病因诊断有助。
4.胰岛病性肥胖症
1)胰岛素瘤 又称胰岛B细胞瘤,由于肿瘤分泌大量胰岛素致反复低血糖发作,因多食而肥胖。低血糖症多于晨空腹或运动后发作,发作时血糖<2.76mmol/L,供糖后迅速缓解。诊断依据见本章第四节“低血糖症”。
2)型糖尿病(NIDDM) 肥胖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肥大的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患者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增高,空腹时可达30 min/L,可达200~300 Mu/L,致多食而肥胖。空腹血糖可正常,餐后血糖常≥ 11.1mmol/L(200mg/dl),耐量减低或临床糖尿病。诊断依:糖尿病: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和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mmol/L,或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 ≥ 7.8 mmol/L,2 h ≥ 11.1mmol/L/糖耐量减低:餐后2h 血糖>7.8~<11.1mmol/L。
3)功能性自发性低血糖症 常因多食而肥胖,多见于中年女性。诊断依据见低血糖症一节。
5.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肥胖症
由于代谢率降低致热量消耗降低,部分伴有肥胖,大部分患者体重增加由效液性水肿所致。表现有面容虚肿、皮肤苍白、皮肤干而粗糙、怕冷、食欲缺乏、便秘、心率减慢、反应迟钝等。诊断依据:①病史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常由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所致,可有甲状腺肿大史。部分患者有甲状腺手术史或放射治疗史。②体征支持甲状腺功能减退。③血清T3、T4增高,甲状腺摄131I二率增高,且多数高峰前移,FT3、FT4几增高等。
6.性腺功能减退性肥胖症
1)多囊卵巢综合征 可有肥胖、多毛、月经不规则或闭经、不育,基础体温呈单相,长期不排卵。双侧卵巢增大。可行B型超声、局部CT、腹腔镜检查确诊。血浆LH水平增高,hH水平较低,LH/ThH比值>3。
2)绝经后肥胖症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对下丘脑及垂体反馈性抑制减弱致精神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食而肥胖,同时伴脂肪代谢失常。
3)男性无睾或类无睾症 性腺功能减退常伴有肥胖。切除性腺或放射线照射损伤性腺后也往往出现肥胖。性腺功能丧失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是肥胖发生的基础。因同时伴有性腺病变较易鉴别。
7.其他
1)水钠滞留性肥胖 是特发性水肿伴单纯性肥胖的综合征。好发于中年女性,水肿多活动、站立位及经前加重,休息、平卧、清晨及月经期过后减轻,早晚体重差达1~1.5kg(正常平均0.5 kg)以上。体重增长迅速,常伴月经少或闭经,口渴而尿少。易有情绪不稳、嗜睡、头痛、面部及肢端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立位性低血压等。立卧位水试验显示有明显的水钠潞留可助诊断。
2)痛性肥胖 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其痛觉阈降低。特征为肥胖、疼痛性皮下脂肪结节,多见于颈腋部,结节可持续多年。患者常有停经过早、性功能早衰。
3)Prader-Willi综合征 又称三低肥胖综合征,主要表现肥胖伴肌张力低下、智力低下、性腺功能低下。于婴儿期至幼儿期有明显多食性肥胖,身躯矮小,躯干及大腿部多脂肪而呈短粗胖体态。由于高度肥胖而影响呼吸功能。至青春期后常有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诊断依据:除病史及临床表现外,对张力低下肌肉做活检示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萎缩。
4)颅骨内板增生症(Morgagni-Stewart-Morel综合征)本病罕见,几乎全是女性,多见于绝经之后。约半数患者有肥胖,以躯干及四肢近端为主,常伴有剧烈头痛、精神失常、多毛、月经过少或闭经。基础代谢率降低及糖代谢障碍。颅骨X线拍片示额骨及其他颅骨内板增生。
5)性幼稚一色素性视网膜炎一多指(趾)畸形综合征(Laurence-Moom-Biedl综合征)本病少见,常见于同一家族中的男性成员。主要表现有肥胖,多指(趾)畸形,色素性视网膜退行性变,身材矮小,卷发,长眉毛及长睫毛,生殖器发育差,智力低下等。
8.药物性肥胖
精神病及某些疾病的患者长期使用氯丙唤、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制剂、糖皮质激素。息斯敏等药物,使患者食欲亢进、多食而肥胖。
肥胖症的分类
垂体及下丘脑病变可引起肥胖,称为肥胖性生殖无能症,但其体脂有特殊分布,以颈、颏下、乳、髋及大腿上部最为明显,手指部尖细,还有颅内病变及生殖腺发育迟缓。由于颅脑外伤所致的间脑损害,也可出现一般肥胖,但有尿崩、性功能低下及其他植物神经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体脂积聚主要在面、颈,常伴有粘液水肿,生长发育明显低下,基础代谢率与食欲都低下。
肾上腺皮质肿瘤和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都可引起柯兴氏综合征,包括两颊,颏下积脂较多,形成特异面容,胸、背体脂亦较厚,常伴有高血压、皮肤红紫、毛发加多和生殖器早熟现象。腹部有时可触及肿块,X线腹部平片可见钙化阴影。有些糖尿病儿及卵巢功能异常如Stein-Leventhal 综合征也可见肥胖。
糖原累积肝脏可见面容肥硕,下腹部及耻骨区积脂尤甚。Prader-Willi综合征是另一种先天代谢病,从婴儿晚期开始肥胖,还有肌张力低下、体矮、小手足、智能低下及生殖腺发育不全、斜视等症状,往往到青年期并发糖尿病。Lauience-Moon-Biedl综合征是一种多发性畸形,包括指趾畸形、肥胖、视觉障碍及智力低下等。
头痛有什么办法缓解 头痛分几种类型
要找出头痛的原因,首先要了解不同的头痛种类。根据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标准,头痛可以分两大类——原发性头痛和续发性头痛。前者没有明确的致病原因,最常见的有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和颈椎病变性头痛。
后者则是源于头部创伤、脑血管畸型、脑肿瘤或其他病因。而最常见的头痛都是原发性头痛。亦有女性会在生理期临近时出现偏头痛的情形,但无论是哪种头痛,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懂得利用有效的方法,才会有显著和更好的纾缓效果。
什么是先天畸形
据资料显示,人类具有较高的出生缺陷率,国外发病率约15%。,国内发病率约为l3.7‰。出生缺陷发生顺序依次为:无脑儿、脑积水、开放性脊柱裂、脑脊膜膨出、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腹裂及脑膨出。
先天畸形的分类,可分3大种:发生时期分类、原因分类、内脏分类。
一般以内脏分类较易了解,最多的是循环器官的畸形,此外,常见畸形还有下面各项:消化器官:兔唇、舌带短小、口盖裂、食道闭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症、横膈膜气、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症等;心血管系: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无脑症、脑积水、脊髓膨出、小头症等;肌骨骼系:多指症、合指症、先天性股关节脱臼等;泌尿系:肾积水、隐睾、尿道畸形、两性畸形等;眼:无眼珠、小眼珠、单眼症、白内障;皮肤:母斑、血管肿胀。
何谓病理性肥胖
病理性肥胖又称为继发性肥胖,是由于同时合并其他健康问题所发生的 肥胖,也就是说是有因可查的肥胖。病理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3%~ 5%。根据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将病理性肥胖分为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 胖、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库欣病导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性肥胖、药物 性肥胖等,分别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疾病和药物而致。另 外,还有一些伴有肥胖的综合征。
肥胖的原因及分类
一、肥胖的原因及分类
肥胖在中医而言,可以简单区分为实胖与虚胖两类,虚胖又可分为脾虚湿阻和脾肾阳虚,实胖则有胃热痰瘀及所滞血瘀。
中医的观点,肥胖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及外因两种。内因为“真阳不足,脾气虚弱,痰湿内停”所致。外因则是饮食过量,运动过少所造成。
二、虚胖表现
1、平时很少运动,肌肉松松垮垮。
2、脸色偏白或带青,皮肤白皙,讲话虚弱无力,冬天怕冷,夏天易流汗。
3、手脚容易感觉肿胀,特别是蹲下时,觉得小腿肿胀感强烈;与上半身比较,下半身更肥胖点。
4、身体容易疲累。
5、食量不大,东西吃得并不多。
6、解出的尿液颜色清淡。
肥胖的分类
在医学上根据肥胖产生的原因,通常将其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物引起的肥胖。
1、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并没有特别的成因,医学上也称之为营养性肥胖或原发性肥胖,在各类肥胖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单纯性肥胖者一般除了肥胖造成行动不便,体型臃肿之外,并没有任何其它造成肥胖的关联性疾病。这类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于身体内热量的摄取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的积聚,导致体重超常,平时我们所见到的肥胖大多都属于这一类。
2、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又称病理性肥胖,这类肥胖是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是由于其它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也就是说继发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肥胖者同时还患有另一种疾病,成为原发性疾病,而且肥胖就是由这种原发性疾病所引起的。这类肥胖者并不多,约占肥胖者的2%~5%左右。这类肥胖虽然同样具有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的特征,但仍然以原发性疾病为主要的症状表现,因此肥胖的病因较为明确,当原发性疾病被治好后,继发性肥胖也明显减轻。
引起继发性肥胖症的疾病以内分泌和遗传性疾病为多,少数患者是因长期服用类固醇之类的药物所引起。根据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将继发性肥胖分为脑下垂体功能低下性肥胖、下视丘性肥胖、甲状腺机能低下性肥胖、库欣氏症侯群(Cushing Syndrome)导致的肥胖和性腺功能地下性肥胖等,这些肥胖分别是下视丘(Hypothalamus)、脑下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等疾病导致的。
3.药物引起的肥胖。有些药物在有效地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可能有使患者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气喘病等,同时也会使患者身体发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的2%左右。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情况可自行改善。遗憾的是,有些患者也会从此成为顽固性肥胖患者。
萝卜腿主要类型
基本上,萝卜腿分成三大类型,形成原因皆不同,瘦腿秘诀也不一样,须先找出问题,才有效甩掉萝卜腿。
肌肉型
小腿肚很硬,几乎捏不出任何赘肉,大多发生在运动员身上,或是运动量较高者。走路时,萝卜腿很明显,像个结球形,肌肉结实有力。保养须着重运动前、后的暖身操,以减低肌肉细胞过度肥大的现象。
脂肪型
大多出现于体型较肥胖者,属肥胖造成的身体脂肪过多现象,整个腿看起来肉肉、软软的,如同赘肉一般。保养关键点在于饮食控制、多快步走,或利用抬腿运动消耗腿部热量。一般并没有因为肌肉过多而造成肥胖,因为肌肉细胞是一种会帮人体燃烧多余热量的瘦肉组织,肌肉型肥胖是我们以肥胖形成原因来做肥胖分类时所给的简易分类型式。在女生的身上因为没有男性荷尔蒙的支持,即使在大量运动下所形成的肌肉在没有持续的保持下也会轻易的萎缩消失,一般所说的肌肉型肥胖是指不当运动后所造成的乳酸废物堆积过多所造成肌肉细胞不正常肥大,这样的情形可藉由局部的按摩、适当的缓和运动及瑜伽或伸展操来达到改善线条的效果;但另外有些人是因为停止原有运动习惯后仍保持旧有饮食方法及份量,在热量供过于求的状况下,脂肪细胞就自然取代了原有的肌肉细胞,虽然感觉上外形没变,但身体组成上脂肪已悄悄攻占人体组织了!
水肿型
多数人属于此类,水肿型萝卜腿无关高、矮、胖、瘦,主要为血液循环不良所造成,大多与职业、怀孕、腿部活动量、遗传,及药物服用有关。其特征包括:腿上血丝或血管较明显,如同“萝卜丝”;另外,腿肚或脚踝处肿大如萝卜形,碰触肌肉时缺乏弹性,且腿易感酸痛等。
由于“水肿型萝卜腿”为静脉曲张的前兆,故须以正确方式保养双腿,才能有效调整腿型及循环问题,否则,不仅甩不掉萝卜腿,反而加速血管恶化,愈肿愈严重,最后造成静脉曲张。
肥胖该如何分类
依照肥胖的形成原因分: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1单纯性—— 营养超标、运动不足、心理行为等95%比例
2继发性——源 自某种疾病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疾病5%比例
3依照脂肪分布分类: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
4腹部型肥胖危险>;臀部型肥胖
5腹部型肥胖——男多
6臀部型肥胖— —女多
7依据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分: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
8多细胞性肥胖——发生儿童期,数量增加2~4倍,约4200万-1.06亿
9大细胞性肥胖——细胞体积增大,与正常人大小差别为40%,成人多。
女性肥胖的原因分析 青春期肥胖
女性进入青春期之后,卵巢和肾上腺皮质发生机能性变化,因此会产生雌激素和雄激素,其中雌多雄少, 而卵巢排卵会自然合成孕激素,使女性外在体型发生变化,如体格迅速生长,体内脂肪增多等,这个时间段长胖是正常现象。
药品分类原则
按照四分开原则就可以了 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存放,易串味的药品与一般药品应分开存放。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分柜摆放。特殊管理的药品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存放。危险品不应陈列。如因需要必须陈列时,只能陈列代用品或空包装。危险品的储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存放 拆零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防止混药。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 药品应根据其温湿度要求,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存
一、药品与非药品分开;二、处方药(Rx)与非处方药(OTC)分开;三、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四、易串味药品与一般药品分开;五、拆零药品要集中存放;六、危险品不能陈列;七、药品包装相近的或不同批号的要分开;八、特殊药品要单独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