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趴着睡会骨质增生
OL趴着睡会骨质增生
枕着胳膊趴着睡:骨伤科医生不推荐
“趴着睡很不好,害处太多,我不推荐,特别是枕着胳膊睡。”正常人的颈椎是向前弯曲,有一个生理弧度,生理弧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但这个弧度会受到长期不正确的坐姿、睡姿以及椎间盘退变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趴着睡对颈椎的伤害和伏案工作是一样的。
当颈椎的生理弧度消失时,患者容易出现头、肩、颈等部位的酸痛。头晕、眼花、呕吐、走路眩晕是由于颈椎长期处于弯曲压迫状态,致使颈部肌肉痉挛、缺血,压迫颈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等周围组织引起的。
“当一个姿势持续30-45分钟后,应换一换,或者起身活动一下。像伏案工作学习的人,可适当转动一下脖子,多做后仰的动作。”
费医师还补充了趴着睡的另两个危害,吃完饭就趴着睡,会增加肠胃负担,不利于肠胃蠕动,影响食物消化;枕着胳膊睡,会压迫手臂神经,短时间可能感觉不出问题,但长此以往将来患手臂肘关节疼痛的几率会增加。
办公室午睡建议买个U形枕
费医师说,午睡好是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睡,理想的姿势是仰卧或者侧卧,以保证更多的血液流到消化器官和大脑,供应充足的氧气和养料,有利于大脑功能恢复和帮助消化吸收。
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30分钟后,多数人会进入深睡眠。此时,大脑的各中枢神经的抑制过程加深,脑组织中许多的毛细血管暂时关闭,流经脑组织的血液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少,突然醒来的话,身体会感到不舒服,整个人会昏沉沉,反而影响了下午的工作学习。
办公室没有床或沙发怎么办?“买个U形枕,戴上眼罩和耳塞靠在椅子或墙壁上睡,以让颈部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但枕头的松紧度要适宜,太紧的话容易升高血压,易引起脑部缺氧,特别那些脖子粗的人。戴眼罩和耳塞是为了避免外界干扰,使人容易入睡。”费医师说,如果连背靠的地方也没有,那就买个抱枕,趴在抱枕上睡。通过抬高头部,可减轻颈椎的负重,抱枕的高度以10厘米左右为宜。
骨质增生≠骨质增生症
骨质增生是指在骨关节边缘上增生的骨质,即人们常说的骨刺。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慢性退行性改变,是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长期受到磨损和刺激而出现的新骨。骨刺越多,说明该处软骨破坏越严重。骨质增生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代偿功能,增生的骨刺限制了骨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减少骨关节磨损和防止骨关节活动过度造成新的损伤,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关节的作用,这是有利于人体的一面。而当骨质增生压迫了周围的血管或神经产生了相应的症状,就称为骨质增生症,这就是一种病了。
软骨的磨损不仅会造成骨质增生症,还可能导致骨性关节炎。当关节软骨破坏后,一些软骨微屑掉入了关节间隙,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引起无菌性炎症,炎症刺激导致关节疼痛,这就是临床上所说的骨性关节炎。同时,滑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出现增厚、渗出,进而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等症状,称为骨性关节病。
由于X线检查的普遍应用,发现骨质增生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有人曾解剖过1万例尸体的脊柱,发现20岁以下的未见骨质增生,21岁~30岁增生约为11%,31岁~40岁约为36%,41岁~50岁约为78%,51岁~60岁约为93%。可见骨质增生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化。它的形成与年龄、骨关节及椎体承受的压力、解剖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
临床实践也证明,人体有骨质增生并不都会出现临床症状,在出现临床症状者中,骨质增生的有无、大小、多少与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也不成正比。所以不必因为有骨质增生而惊慌。仅有骨质增生而无临床症状,就不必进行特殊治疗。骨刺是已经形成的正常的骨质,靠药物是不能消除的。只有确认骨质增生是造成病痛的主要原因时,才需要有针对性地治疗。近年研究表明,中医药在缓解骨质增生症的症状方面有显著作用。
骨刺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补钙会诱发、加剧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需要补钙吗?相信,没有专门了解其相关知识的网友,都不知道需要不需要补钙!
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说:“不能补钙、喝骨头汤,因为会促进骨骼的生长,容易得骨质增生”。
正确观点:骨质增生需要适当补钙
骨质增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体内缺钙所致,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补钙,有可能还会引发骨质疏松。
饮食中钙不足、雌激素缺乏、室外活动减少等因素,均会使体内血钙含量下降,而使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增加,降钙素含量也增加。甲状旁腺素可促进骨质溶解 ,骨钙入血,使血钙增高,从而加重骨质疏松。
降钙素则促进成骨活动,加速新骨形成 ,但由于新骨形成常局限在关节部位 ,且这种代偿性骨质增生远不能填补骨质丢失,所以使得体内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现象共同存在。”
误区二:骨质增生需要切除
有一些病人查出自己有骨质增生,虽然并没有产生其他症状,就会担心骨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生长,就想做手术进行切除。
正确观点:单纯性骨质增生不需要切除。
骨质增生在人体内不会无限发展,骨质增生如果没有引发其他的症状,就不要担心。
单纯性骨质增生没有引发其他后果的话,可以维持人体的平衡。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量较大的关节软骨,在没有特别血管供给营养时很难修复,于是就生长出代偿性软骨增长,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形成骨质增生。
除非骨质增生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椎体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骨刺形成小关节内聚, 引起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根、脊髓,造成走路不稳,瘫痪、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才切除。
误区三:使用消骨贴可消除骨质增生
治疗骨质增生的小广告满天飞,他们打着“民间的药方”旗号,宣传声称把消骨贴贴在骨质增生的地方就可以把多余的骨头消除,有一些患者会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购买。
正确观点:骨质增生不能消除
所谓的消骨贴是骗人的,试一下,骨质增生能够消失的话,正常的骨骼也会消失,所以不要相信小广告和非正规医院、医生的宣传。
治疗骨质增生要到正规医院治疗骨质增生的方法有许多,例如中药、针灸、火罐、推拿、微创等,虽然以上的手段并不能消除骨质增生,但是这些治疗手段是有效的。
骨刺和骨质增生一样吗
骨质增生,一般指增生性骨关节病,是指由于关节退行性变,以致关节软骨被破坏而引起的慢性关节病。又称退化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肥大性关节炎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关节软骨被破坏、变形、变性等等,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刺、增生。
正确认识骨质增生
首先骨质增生不是病,是一种退变表现,如同人老了头发变白、皮肤松弛、出现老年斑一样,都是正常自然规律的表现。所以不必为此担忧。
其次骨质增生一般不会引起症状。由于骨骼在退变过程中为了代偿异常应力而产生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有反映了存在异常应力。重要的是它一般不会引起疼痛或功能问题,往往是在体检拍片过程中发现了骨质增生。临床上许多人骨质增生很严重但没有症状,即使疼痛消失了,但骨质增生依旧。也有病人疼痛很重,但并没有骨质增生或骨质增生很轻微,所以骨质增生与症状不一致,不是正比关系,更不是一种病。不要将疼痛等问题归于骨质增生,这样既耽误了病情,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再者骨质增生不会因为吃一些药物而消失,目前各类所谓的抗骨质增生药物可能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但不能也不会消除骨刺,许多广告的疗效并不可信。临床上许多患者因为服药后骨质增生没有消失或变小而就医,白白增加了经济和心理负担。
骨质增生与骨刺的区别
骨质增生是人体骨骼形态异常的表现,但是骨刺则是骨质增生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说骨刺就是骨质增生,但是骨质增生并不单纯就是指长骨刺。
比如老年人在行骨骼的X线片检查时,常常可以看到在某些骨头的边缘出现带尖的骨突起,也常听医生提起骨质增生、骨刺这个名称。因为这些突起的结构是由于骨组织形成的,形态像刺,所以医学上称之为“骨质增生、骨刺”。
骨质增生除了表现为骨质增生、骨刺的形态以外,还由于存在的部位和产生骨质增生的原因不同,可以表现为圆形,波浪形,梭形和不规则形。
而且骨质增生的方向也不相同,可以向骨骼外面生长;骨质增生、骨刺是属于向骨骼外侧生长的骨质增生,使骨头变形、变粗。
正确认识骨质增生 它与骨刺有什么区别
骨质增生与骨刺有什么区别?骨质增生,一般指增生性骨关节病,是指由于关节退行性变,以致关节软骨被破坏而引起的慢性关节病。又称退化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肥大性关节炎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关节软骨被破坏、变形、变性等等,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刺、增生。
正确认识骨质增生
首先骨质增生不是病,是一种退变表现,如同人老了头发变白、皮肤松弛、出现老年斑一样,都是正常自然规律的表现。所以不必为此担忧。
其次骨质增生一般不会引起症状。由于骨骼在退变过程中为了代偿异常应力而产生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有反映了存在异常应力。重要的是它一般不会引起疼痛或功能问题,往往是在体检拍片过程中发现了骨质增生。临床上许多人骨质增生很严重但没有症状,即使疼痛消失了,但骨质增生依旧。也有病人疼痛很重,但并没有骨质增生或骨质增生很轻微,所以骨质增生与症状不一致,不是正比关系,更不是一种病。不要将疼痛等问题归于骨质增生,这样既耽误了病情,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再者骨质增生不会因为吃一些药物而消失,目前各类所谓的抗骨质增生药物可能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但不能也不会消除骨刺,许多广告的疗效并不可信。临床上许多患者因为服药后骨质增生没有消失或变小而就医,白白增加了经济和心理负担。
骨质增生与骨刺的区别
骨质增生是人体骨骼形态异常的表现,但是骨刺则是骨质增生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说骨刺就是骨质增生,但是骨质增生并不单纯就是指长骨刺。
比如老年人在行骨骼的X线片检查时,常常可以看到在某些骨头的边缘出现带尖的骨突起,也常听医生提起骨质增生、骨刺这个名称。因为这些突起的结构是由于骨组织形成的,形态像刺,所以医学上称之为“骨质增生、骨刺”。
骨质增生除了表现为骨质增生、骨刺的形态以外,还由于存在的部位和产生骨质增生的原因不同,可以表现为圆形,波浪形,梭形和不规则形。
而且骨质增生的方向也不相同,可以向骨骼外面生长;骨质增生、骨刺是属于向骨骼外侧生长的骨质增生,使骨头变形、变粗。
颈椎骨质增生要注意颈椎病
33岁的刘先生最近半年发现一转动脖子就能听到“咔咔”的响声,但并没有疼痛或其他感觉。刘先生去一家骨科医院检查后被初步诊断为颈椎骨质增生,如果发展严重有可能演变为颈椎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副组长唐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骨质增生”也称“骨刺”,它是关节软骨退变后出现的代偿反应。40岁以后,人体内几乎所有承重关节如颈椎、腰椎、髋和膝关节及跟骨等都可能会骨质增生。
现今,像刘先生这样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IT行业的从业人员、网络店铺的工作者、手机一族和喜欢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睡高枕及爱坐着睡觉等人群。唐海认为,脖子转动时有声音主要是由于颈椎平面关节的骨质增生,所以转动脖子时会发生摩擦出现声音。脖颈上的肌肉,生长方向是向上的,长期低头工作会让肌肉长时间向同一方向固定,久而久之,就会造颈椎关节骨质增生和肌肉劳损。
唐海说,现代社会愈来愈多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颈椎不适,但骨质增生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病,它只是一种生理的组织反应。仅有骨质增生而无临床症状,不必刻意进行治疗。大多数的骨质增生并不引起颈椎病,我们说的颈椎病不能和骨质增生划等号。
单纯的骨质增生是不需要治疗的,除非骨质增生发生得比较严重,特别是伴有椎间盘的改变,造成脊髓神经或者一些血管的影响,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这个时候才构成疾病,才需要一些相应的治疗。
唐海建议读者,在寻求治疗时,一定要找正规的医院,不可过分相信偏方和秘方。中医推拿只能起到缓解病症的作用,但起不到根治的效果,如果有必要,还需要借助药物或手术进行治疗。
如果增生的骨质压迫了周围的神经,引起肢体麻木、无力,外科医生可以切除增生的骨质为神经减压,缓解症状。如果仅仅是单纯的增生,提示有关节不稳定或者关节炎,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理疗来缓解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打断疼痛引起的恶性循环,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而不是通过这些治疗措施来“消骨刺” 和“治愈骨质增生”。
在发生明显的骨质增生后,患者仍要进行适量运动,但要避免长期剧烈运动,以免骨骼及周围软组织受力不均、负荷过重,加重疼痛病情,同时要把握运动的强度,注意防寒保暖。
骨质增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需要澄清的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冤枉了骨质增生,让骨质增生背上了恶名。骨质增生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生理变化现象,本质是人体骨骼的一种“衰老”适应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关节和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的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关节和脊柱的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关节和脊柱的不稳定。机体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恢复新的平衡状态,就会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的表面积,减少骨骼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使脊柱或关节更加稳定。可以说,骨质增生现象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机体的一种本能。
有关研究表明20岁以下的罕见骨质增生,21岁~30岁年龄段的人发生骨质增生的概率约为11%,31岁~40岁年龄段的约为36%,41岁~50岁年龄段的约为78%,51岁~60岁年龄段的约为93%。可见骨质增生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化。
骨质增生一般分为原发性骨质增生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原发性骨质增生是由于年龄增长、长期劳累,导致脊椎、关节退行性改变、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关节的周围形成骨赘。继发性骨质增生多因关节创伤、发育畸形等导致关节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
大家谈到骨质增生往往就会认为这是一种不良的病症,而忽略了骨质增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保护现象,原因在于有时增生的骨质较大,或者生长的位置不好,压迫了周围的血管或神经,或者造成了局部组织的无菌性炎症,那么就产生了相应的症状,如疼痛、肿胀、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这时候,人们才能把骨质增生作为疾病来看待治疗,大多时候骨质增生不需要治疗,大家没有必要谈虎色变。
绝大多数的骨质增生并无临床症状,骨质增生的存在与临床症状的产生不是平行的关系。虽然骨质增生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骨质增生的程度是有限度的,不会无限制的发展下去。我们知道,骨质增生是机体恢复新的平衡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新的平衡建立,脊柱或关节重新恢复到稳定状态时,骨质增生自然会停止。
由于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如果无明显的不适,不用刻意去治疗骨质增生。需要指出的是骨质增生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我们感觉到疼痛或功能障碍往往是突然间发生的,临床症状的产生往往存在诱发因素,对于骨质增生累及了神经、血管,或引起了关节的损伤,造成了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的患者,我们可以针对病因,诱发因素及对症治疗。也就是说,我们只是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临床症状,而不是骨质增生本身。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目前尚无有效去除骨刺的方法,医生和患者能够做到的只是缓解症状,远离痛苦,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目前尚未发现有什么药物或仪器能够将增生的骨质(即x光片上表现出来的“骨刺”)消掉。原因很简单,增生的骨质和人体原有的骨骼结构相似,成分相同,骨赘是已经形成的正常的骨质,如果真能将增生的骨赘“消”去或“化”掉,那么,人体所有骨骼岂不是同时也“消化”掉了。现在社会上有一些“江湖医生”,标榜自己可以去除骨刺,这都是无稽之谈。
不过,在这里有必要指出,那些药物和治疗仪器虽不能将增生的骨赘消去,却并非毫无作用。这是由于其中活血化淤、行痹通络、抗炎镇痛等药物抑制了骨质增生,同时伴有的骨关节炎病理过程减缓,有的药物还能延缓、遏制骨质增生的发展。对于那些骨质增生很厉害,造成神经受压、关节活动不良等严重症状的,还可以施行手术治疗。
趴桌午睡致颈部骨质增生
骨伤科医生最不推荐
“趴着睡很不好,害处太多,我最不推荐,特别是枕着胳膊睡。”市红会医院骨伤科费骏副主任医师说,正常人的颈椎是向前弯曲,有一个生理弧度,生理弧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但这个弧度会受到长期不正确的坐姿、睡姿以及椎间盘退变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趴着睡对颈椎的伤害和伏案工作是一样的。
当颈椎的生理弧度消失时,患者容易出现头、肩、颈等部位的酸痛。头晕、眼花、呕吐、走路眩晕是由于颈椎长期处于弯曲压迫状态,致使颈部肌肉痉挛、缺血,压迫颈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等周围组织引起的。
费医师建议:“当一个姿势持续30-45分钟后,应换一换,或者起身活动一下。像伏案工作学习的人,可适当转动一下脖子,多做后仰的动作。”
费医师还补充了趴着睡的另两个危害,吃完饭就趴着睡,会增加肠胃负担,不利于肠胃蠕动,影响食物消化;枕着胳膊睡,会压迫手臂神经,短时间可能感觉不出问题,但长此以往将来患手臂肘关节疼痛的几率会增加。
办公室午睡建议买个U形枕
费医师说,午睡最好是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睡,理想的姿势是仰卧或者侧卧,以保证更多的血液流到消化器官和大脑,供应充足的氧气和养料,有利于大脑功能恢复和帮助消化吸收。
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30分钟后,多数人会进入深睡眠。此时,大脑的各中枢神经的抑制过程加深,脑组织中许多的毛细血管暂时关闭,流经脑组织的血液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少,突然醒来的话,身体会感到不舒服,整个人会昏沉沉,反而影响了下午的工作学习。
办公室没有床或沙发怎么办?“买个U形枕,戴上眼罩和耳塞靠在椅子或墙壁上睡,以让颈部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但枕头的松紧度要适宜,太紧的话容易升高血压,易引起脑部缺氧,特别那些脖子粗的人。戴眼罩和耳塞是为了避免外界干扰,使人容易入睡。”费医师说,如果连背靠的地方也没有,那就买个抱枕,趴在抱枕上睡。通过抬高头部,可减轻颈椎的负重,抱枕的高度以10厘米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