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纤维瘤
怎么判断纤维瘤
(一)本病好发于正值发育时期的年轻女性以及 25 岁以前 的青年妇女,一般为单发,但大约有 10% 的患者可多发,肿块通常呈球形、卵圆形,亦可呈盘状或分叶状,大小不等,一般直径在 1~3 厘米左右。肿块一般较坚实,常有硬橡皮样的弹性感,有时可能较软韧。表面光滑,边缘清楚,活动性很大,常在扪诊的手指下滑脱,这是本病的鉴别特征。乳腺增生症伴发的腺纤维瘤则由于瘤体可能埋在增生组织中,所以边缘可以不清,活动性稍差。
(二)本病须与纤维腺病的纤维腺瘤样结节相鉴别。后者的结节呈条索膨大形,或橄榄形肿块,有时两端与条索相连,表面不光滑,略有粗糙感,常在月经前较硬、肿块增大,而在月经后则变软,肿块缩小,活动度亦较腺纤维瘤要差。有时术前诊断这两种病较难,常在切除后的标本活组织检查中证实。乳腺纤维腺瘤 本病常见于20?25岁的青年女性,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所以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为乳腺良性肿瘤,少数可发生恶变。
纤维瘤的诊断要点
1.可见于全身各部,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呈现头状,可自由推观。
2.亦可见有带蒂者,增大可至数公斤,多松弛悬挂,触之柔软,有色素沉着。
3.据其组织成分与性质,又有软、硬两种特殊类型:软纤维瘤又名皮赘,多见于面、颈及胸背部,有蒂、大小不等、柔软九弹性;硬纤维瘤多发于20—40岁女性,以腹壁多见。为坚硬、无痛、无移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肿物,生长缓慢,无包膜而呈浸润生长。切除后易夏发,且可恶变。
4.病理切片可确定肿瘤性质。
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增生病: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实。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以单侧单发者较为多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无痛感及触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多见;乳腺增生病的肿块以双侧多发者较为常见,可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较软或硬韧,肿块常有明显痛感及触痛,且可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月经前整个乳房常有胀感,经后可缓解,发病年龄以 30岁以上者多见。必要时可行有关辅助检查予以鉴别,如乳房钼靶X线摄片,乳腺纤维腺瘤常可见到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其周围可见有一圈环行的透明晕,据此可与乳腺增生病相鉴别。
(2)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肿: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的乳房肿块,多为单侧单发,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质地较囊肿稍硬韧,无囊性感,活动度较囊肿为大,且发病年龄以18~25岁最为多见;乳腺积乳囊肿的肿块有囊性感,活动度不似腺瘤那样大,且多发于妊娠哺乳期,乳腺单纯囊肿则除囊肿外尚有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特征。此外,可行肿块穿刺予以鉴别,腺瘤为实性肿块,无液体;而囊肿则可抽出乳汁样或浆液性的液体。
(3)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乳房肿块,多为单发。乳腺纤维腺瘤的乳房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质地韧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生长缓慢,一般以1~3cm大者较常见,超过5cm者少见,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为多见;乳腺癌的乳房肿块可呈圆形或卵圆形,亦可呈不规则形,质地坚硬如石,肿块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可迅速生长,可呈无限制地生长而长至很大,同侧腋窝淋巴结常有肿大,发病年龄以35岁以上者多见,尤以中老年妇女多见。乳房钼靶X线摄片,纤维腺瘤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及其周围的环行透明晕;而乳腺癌可见肿块影、细小钙化点、异常血管影及毛刺等。必要时针吸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提供组织学证据进行鉴别。
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增生病: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实。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以单侧单发者较为多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无痛感及触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多见;乳腺增生病的肿块以双侧多发者较为常见,可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较软或硬韧,肿块常有明显痛感及触痛,且可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月经前整个乳房常有胀感,经后可缓解,发病年龄以 30岁以上者多见。必要时可行有关辅助检查予以鉴别,如乳房钼靶X线摄片,乳腺纤维腺瘤常可见到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其周围可见有一圈环行的透明晕,据此可与乳腺增生病相鉴别。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肿: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的乳房肿块,多为单侧单发,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质地较囊肿稍硬韧,无囊性感,活动度较囊肿为大,且发病年龄以18~25岁最为多见;乳腺积乳囊肿的肿块有囊性感,活动度不似腺瘤那样大,且多发于妊娠哺乳期,乳腺单纯囊肿则除囊肿外尚有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特征。此外,可行肿块穿刺予以鉴别,腺瘤为实性肿块,无液体;而囊肿则可抽出乳汁样或浆液性的液体。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乳房肿块,多为单发。乳腺纤维腺瘤的乳房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质地韧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生长缓慢,一般以1~3cm大者较常见,超过5cm者少见,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为多见;乳腺癌的乳房肿块可呈圆形或卵圆形,亦可呈不规则形,质地坚硬如石,肿块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可迅速生长,可呈无限制地生长而长至很大,同侧腋窝淋巴结常有肿大,发病年龄以35岁以上者多见,尤以中老年妇女多见。乳房钼靶X线摄片,纤维腺瘤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及其周围的环行透明晕;而乳腺癌可见肿块影、细小钙化点、异常血管影及毛刺等。必要时针吸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提供组织学证据进行鉴别。
神经纤维瘤的诊断
1.NFI诊断标准(美国NIH,1987)
6个或6个以上牛奶咖啡斑,青春期前最大直径>5mm,青春期后>15mm;腋窝和腹股沟区雀斑;2个或2个以上神经纤维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一级亲属中有NFI患者;2个或2以上Lisch结节;骨损害。
2.NFⅡ诊断标准
影像学确诊双侧听神经瘤,一级亲属患NFⅡ伴一侧听神经瘤,或伴神经纤维瘤、脑(脊)膜瘤、胶质瘤、Schwann细胞瘤中的两种,青少年后囊下晶状体浑浊。
神经纤维瘤病无法彻底治愈。听神经瘤、视神经瘤等颅内及椎管内肿瘤可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用放疗,癫痫发作者可用抗癫痫药治疗。怀孕可加速听神经瘤的生长。Ketotifen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治疗30~40个月,部分病人瘙痒和局部压痛症状可缓解。
乳腺纤维瘤诊断要点
(一)常见于青春发育期女性,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病人局部有刺痛感,但与月经无关。
(二)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象限,多为单发,亦可同时或相继在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多个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广质坚硬,可推动,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不粘连。生长较缓慢,妊娠期可迅速增大。腋窝淋巴结不肿块。
(三)x线钼靶摄片:肿块边缘清楚而光滑,肿块显示均匀。
(四)活检:纤维瘤外有包膜,质坚硬,切面呈灰白色,有光亮,肉眼可见许多排列不整齐的裂隙。
骨纤维肉瘤的诊断
依据病史、好发部位、临床表现、X线检查,应考虑到本病,最后诊断将依靠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鉴别诊断: 组织学上对梭形细胞类肉瘤作鉴别时应考虑以下瘤种
1.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主要为单纯肿瘤性成纤维细胞成分,但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特点是除存在肿瘤性成纤维细胞外还同时有肿瘤性组织细胞,后一种成分异形性显著,分化更差。
2.骨原发平滑肌肉瘤(LMS)与横纹肌肉瘤(RMS)这两种肿瘤多见于软组织,原发于骨极为少见,其外形均属梭形但LMS细胞短肥,核更卵圆形,两端平齐如同雪茄烟。Massontrichrome特染肌原红染,而纤维肉瘤中胶原纤维为绿染可鉴别。MalloryPTAH特染,平滑肌(-),横纹肌可见蓝黑色横纹用电镜及免疫组化法可进一步帮助鉴别。
3.骨成纤维性纤维瘤分化较好的纤维肉瘤有时需与骨成纤维性纤维瘤鉴别,但前者仍可找到异形细胞及核分裂相,后者为良性肿瘤,虽然临床上显示局部侵袭性生物行为,但组织学上呈良性。
神经纤维瘤的诊断
1.NFI诊断标准(美国NIH,1987)
6个或6个以上牛奶咖啡斑,青春期前最大直径>5mm,青春期后>15mm;腋窝和腹股沟区雀斑;2个或2个以上神经纤维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一级亲属中有NFI患者;2个或2以上Lisch结节;骨损害。
2.NFⅡ诊断标准
影像学确诊双侧听神经瘤,一级亲属患NFⅡ伴一侧听神经瘤,或伴神经纤维瘤、脑(脊)膜瘤、胶质瘤、Schwann细胞瘤中的两种,青少年后囊下晶状体浑浊。
鉴别诊断
应与结节性硬化、脊髓空洞症、骨纤维结构不良综合征、局部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等相鉴别。
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增生病: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实。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以单侧单发者较为多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无痛感及触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多见;乳腺增生病的肿块以双侧多发者较为常见,可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较软或硬韧,肿块常有明显痛感及触痛,且可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月经前整个乳房常有胀感,经后可缓解,发病年龄以 30岁以上者多见。必要时可行有关辅助检查予以鉴别,如乳房钼靶X线摄片,乳腺纤维腺瘤常可见到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其周围可见有一圈环行的透明晕,据此可与乳腺增生病相鉴别。
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
(2)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肿: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的乳房肿块,多为单侧单发,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质地较囊肿稍硬韧,无囊性感,活动度较囊肿为大,且发病年龄以18~25岁最为多见;乳腺积乳囊肿的肿块有囊性感,活动度不似腺瘤那样大,且多发于妊娠哺乳期,乳腺单纯囊肿则除囊肿外尚有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特征。此外,可行肿块穿刺予以鉴别,腺瘤为实性肿块,无液体;而囊肿则可抽出乳汁样或浆液性的液体。
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
(3)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乳房肿块,多为单发。乳腺纤维腺瘤的乳房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质地韧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生长缓慢,一般以1~3cm大者较常见,超过5cm者少见,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为多见;乳腺癌的乳房肿块可呈圆形或卵圆形,亦可呈不规则形,质地坚硬如石,肿块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可迅速生长,可呈无限制地生长而长至很大,同侧腋窝淋巴结常有肿大,发病年龄以35岁以上者多见,尤以中老年妇女多见。乳房钼靶X线摄片,纤维腺瘤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及其周围的环行透明晕;而乳腺癌可见肿块影、细小钙化点、异常血管影及毛刺等。必要时针吸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提供组织学证据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