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么生活可长寿
老年人怎么生活可长寿
起床时间:根据自己的起居习惯每天按时的起床,当然也不能勉强自己,早晨醒来不要急着起床,可以早床上做一些简单的保健锻炼,醒来片刻之后再起床,出去晒晒太阳,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或者进行一些户外锻炼都可以。午睡以2~3小时为宜,看电视一般不超过1小时,看书报也是一样,看1小时后,应该慢步走10~15分钟。
每天早6点起床后(除了下雨、下雪、大风天气外),即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做深呼吸半小时以上,以扩大肺活量(中医理论:肺朝百脉,肺主司布,肺健、司布利则血脉通畅,通达不滞,其体健)。
做自编的保健操。双手左右甩动:由5次增至7次、9次、11次、13次、15次;同上法双手前后甩动。头部前后左右转动36次。两手搓揉后颈部(大椎穴)36次(可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及肩周炎等)。搓揉面额120次。双手搓揉耳21次。
手掌向耳窍逼拔5次。再轻拍头部(由前到后)9次(此可防高血压及眩晕症),有高血压者应重按风池、风府穴,并加拍穴位5~9次。腰部左右前后转动15次。再将双膝左右转动9次,脚踝转动5~7次。然后脚尖着地轻跳7次。此全部结束约一个半小时。
如有条件可再做反式呼吸10~15分钟:吸气时,舌抵上颚,并同时收缩小腹及二阴,至不能再吸进气为止;呼气时,舌抵下颚,放松小腹及二阴,直至不能再放松鼓动小腹及二阴为止。这样反复进行,长期下去,有增强性功能作用,防治性功能障碍,且能将长期便秘消除。
老年人喝长寿粥养生
花生南瓜玉米核桃都是很好的保健养生食品,这些食品不但营养价值丰富,老年人经常吃更是有很好的长寿健脑西功效。如果把这些食材做成粥品的话,相信营养价值更是可以充分被人体吸收,想必好处更多。其实除了这些粥品之外,苹果等水果也可以做成粥。而养胃最好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粥类,所以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能有效的帮助我们保养肠胃的粥食谱吧。
【红枣粥】
红枣性温,营养价值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铁、钙、磷等矿物质元素以及多宗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满足人的营养需求,对人体保健非常有益处
此外,红枣还能够补气养血,补益脾胃,脾胃虚弱的人常食用红枣粥,可增加食欲,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胃胀等胃炎症状。将红枣与小米一起熬粥,由于小米同样具有养胃的功效,因此其滋补养胃的效果更佳。由于红枣所含糖类物质非常高,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忌食红枣。
做法:将小米、红枣洗净,并将红枣去核,然后把小米和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一起用大火熬煮开,再转用小火熬至浓稠状,拌入适量的糖即可食用。
【鸡蛋粥】
鸡蛋被誉为“最营养的早餐”,能够给人补充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元素等营养物质。不但如此,用鸡蛋熬的粥,还是一道非常营养养胃的早餐粥。
中医理论将鸡蛋归入脾、胃经。因此,常吃鸡蛋能够补肺养血、滋阴润燥,防治阴血不足引起的肺胃损伤,补脾和胃,治疗营养不良。
做法:将蛋打在碗中,并搅拌打散;把淘洗干净的米放入锅中加水煮开之后,马上将打好的蛋糊放入粥中搅开、加盐调味即可。
【南瓜粥】
南瓜性温,归入脾、胃二经。一方面南瓜具有帮助胃消化的作用,防止消化不良、食物堆积,从而减轻胃负担、保护胃功能的功效。
另一方面南瓜还含有可以保护胃黏膜的果胶,使胃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因此,胃病患者非常适合在早上喝一碗南瓜粥。
做法:将新鲜的南瓜切皮洗净,放入蒸锅中蒸软后,将其捣成泥;将大米放入锅中加水熬煮开后,加入南瓜泥边煮边搅拌,至米和南瓜足够软烂可口即可。
【玉米粥】
从中医学角度来说,玉米归入胃、膀胱二经,因而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并可使人开胃、增加食欲,胃酸、脾胃气虚者尤为适合食用玉米粥养胃,补充营养、补足气血,改善人体营养不良的症状。
做法:将适量大米洗干净;然后把新鲜的玉米剥下洗净;最后将玉米和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慢煮二十分钟左右即可。
【燕麦粥】
燕麦在中医中被归入肝、脾、胃经,因此,食用燕麦粥具有益肝和胃的功效,进而能够治疗因肝胃不和引起的饮食减少、大便不通畅等问题。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燕麦虽有养胃功效,但也不可多食。食用过多将会引起胃痉挛或腹胀等不适,而且胃炎患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做法:将水放入锅中煮开后,把燕麦倒入水中,然后边煮边搅拌,直至再次较均匀煮开为止,也可加入点牛奶,味道更香浓。
【核桃粥】
核桃是食疗佳品,也具有不错的养胃保健功效。人们常食用核桃,可健胃开胃、使人增加食欲,对胃痛、慢性胃炎等有食疗作用。
另外,核桃还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对胃癌、食道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做法:将核桃和米分别用清水浸2小时;然后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开,熬至米开花,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
【花生粥】
花生有着很好的养胃功效。中医传统将花生归入脾、肺经,具有醒脾和胃的功效。因此,食用花生粥对胃很有好处,能够增进人的食欲,并更好吸收米以及花生中的营养,改善体弱、营养不良的身体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以及想减肥的人少喝。
做法:挑选适量的饱满的花生洗净,并沥干水,连衣捣碎;与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烧沸,再改小火同煮至烂熟,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
老年人性生活有什么好处
1、老年人性生活有利于抗衰老助长寿
禁欲破坏了机体平衡,降低了性激素的分泌,压抑了人的性本能,人体聚集的性欲望得不到释放,反而会给人的精神和肉体带来损害。
2、老年人性生活有利于防止生理性早衰
孙思邈所着《千金要方》就提到,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子应该有不同频率的性生活。如果不正常的进行性生活,还会引发早衰等生理问题。
3、老年人性生活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
性生活让骨盆、四肢、关节、肌肉、脊柱更多地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健康性爱可减少心脏病和心肌梗塞的发生,拥有和谐性生活的人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比性生活不和谐的人少10%的。假如你有激烈的运动,可对心血管系统达到良好的运动量。偶尔加速你的心跳率不会有任何害处,是舒展你的心血管系统的另一种方法。
4、老年人性生活有利于预防老年疾病
老人性生活可以持续到80岁,经常保持性生活,对老人的养生保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和谐的性生活还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5、老年人性生活让人看起来更年轻
研究发现,与每周性爱两次的人相比,每周性爱至少3次的人看上去年轻10岁。一种可能是,性爱时身体会释放多种有益健康的激素。另一种可能是,性爱频度高的人更注重外表和抗衰老,因而更可能经常锻炼和注意健康饮食。
6、老年人性生活降低女性阴道干涩几率
“GD”是女性“生殖器干涩”的简称。专家表示,绝经后正常的性生活可让女性看起来更年轻。性兴奋会增加阴道血流量,进而改善阴道壁润滑度和弹性。每周做爱两三次,有助于改善女性阴道干涩问题。
7、老年人性生活降低男性前列腺癌危险
研究发现,在46~81岁的男性中,射精次数最多(21次/月)的参试者比射精最少(不足7次/月)的参试者更少罹患前列腺癌。一种理论认为,不经常射精容易导致前列腺中致癌物聚集,而经常射精可冲刷掉体内更多致癌物,降低前列腺癌风险。
老人过性生活可以长寿吗?
丧偶或独身的老年男女若不注意调整心态也容易出现心身疾患。如一位67岁老人在爱妻去世后5年来一直头痛,多方医治无效,甚至想轻生,可是当他交上女友后,头痛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也突然容光焕发,精神抖擞。这就充分说明,老年人的恋爱、婚姻和性生活绝不是纸上谈兵,确实具有重要的个人、家庭和社会意义。
传统观念认为,人的性兴趣是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思想健全的中年人将逐渐对性生活感到厌倦,而老年人则应该根除性欲。实际上,这是违背客观事实的。
据国外一项统计,大约70%的68岁男子和25%的78岁男子仍继续保持规律的性生活。长寿老年人除了在生活上具有良好的习惯之外,大多数夫妻和睦、精神愉快、互相贴体,美满的婚姻和性生活的确是人们健康长寿的一剂良药。
人的衰老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具有普遍性和渐进性。
人到老年后难免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心境,离开工作岗位后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变得焦躁不安,对老年生活忧心忡忡。要想保持将抗长寿,尽可能减轻和延缓身体解剖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就要加倍注意心理卫生。
在健康三要素中,人们对生理变化无法抗拒。但社会因素却是通过心理作用表现出来的,而心理变化又是可以调节的。人们发现心理因素对老年人的影响往往超过生理因素,当人们的情绪愉快轻松时,内脏功能平稳、协调;当情绪消极忧郁时机体生理活动波动、异常或招致疾病。
保持乐观愉快的心境,除了思想修养,胸怀坦荡,对人生充满信心,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积极而适度的性生活。
适度的性生活刺激,能使大脑神经系统得到调节,使机体的适应性增强,生理功能保持平衡。因为性腺的分泌,除保证性功能外,还有助于造血、代谢和水电解质的平衡。反之,没有性生活,内分泌将紊乱。生理平衡遭破坏。
牛奶是老年人的长寿食品
据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中国65岁以上老人,白内障患病率68.4%,糖尿病患病率4.5%,60%~90%的老人患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患病率1.5%~3%,住院率7.6%,残疾率19.5%,老年人生存质量差说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营养很不合理。
缺钙是老年人长寿的隐患。人的骨骼,男性60岁、女性闭经以后骨质逐渐减少,骨骼变薄,松脆易折,即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据统计,在55~64岁的年龄组,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62%,女性为78%。骨质减少的早期表现为身高缩短,牙齿松动脱落,中晚期表现为腰腿痛、全身骨痛、脊椎骨变形而驼背。
老年人常见病还有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被列入最危险发病因素的是肥胖,这与高脂肪高热量饮食、高盐饮食和烟酒摄入过多等密切相关。
老年人要健康长寿,饮食营养合理、科学是第一重要的。合理营养,应遵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则,采用平衡膳食,合理选择食物,才能预防慢性疾病,促进健康长寿。
牛奶是营养丰富的食品,牛奶更是老年人最佳长寿食品,因为牛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一切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的质、量和构成比例都适合人体需要,尤其适合老年人,它吸收率高,利用率高,是即经济又安全的营养保健食品。
老年人有哪些保健常识
老人生活保健常识不少老年朋友不清楚,因此大病小病不间断的出现,想要战胜疾病,了解好老人生活保健常识很重要,建议老年朋友参加一些有益的培训和活动,配合医生的医疗,定期检查身体,发现不利迹象,应及时预防和治疗。
老年人应该避免各种不利的环境和精神刺激。老人生活保健常识:必须根据个人性格和兴趣培养乐观幸福的生活态度,例如静坐养神,和朋友聊天,去池塘边观鱼,走进森林听鸟儿的歌唱。这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更健康,生命更长寿。
心态平衡也是老人生活保健常识之一,在人生的旅途中,进入老年或退休是一个大的转折,这一转折将给人的心理状态、生理机能、生活规律、饮食起居、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等带来很大变化,其中以心理变化更为突出、重要。失落、孤独、易怒、悲观等不良情绪长期下去,将导致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免疫功能下降、老年性疾患加重,尤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衡、情绪稳定。
老年人长寿养生秘诀
一、情志开朗,恬淡虚无
情志影响寿命,情志开朗,豁达条畅,是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当然,所谓恬淡虚无,并不是指“清心寡欲、无欲无求、无所作为”,而是让人保持乐观情绪,不应为个人名利患得患失。要做到“六少一多”。即少怒、少郁、少忧、少悲、少恐、少惊,多乐,但不急乐、大乐。并要正确看待生老病死,有病应及早诊治,不要终日惶惶。
二、当有喜好,但不入迷
人老之后,当有一两种或多种喜好,这对于发展情趣、寄托感情、安排生活都是有益的。老年人的喜好,应符合老年的生理特点,以“静大于动”为好。如栽花种竹、书法绘画、吟诗作词、读书钓鱼、下棋集邮等,也可看看电视、电影等,多看一些娱乐节目。如体力较好,亦可适当地去旅游,陶冶情操。但喜好不论是一种或多种,切忌入迷。入了迷,势必劳神耗力,对健康不利。
三、性欲要节,养精宜足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过“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可见节制性欲,保藏肾精的重要了。不过,节欲不等于禁欲,老年人可根据自已年龄及体质情况适当合房。但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等症者,更要慎房事,最好能求教于医生。
四、睡眠卫生,亦要讲究
睡眠是人脑休息的最好形式。老年之后,肾虚心弱,更有赖于睡眠以修养。首先睡眠时间要掌握好,古人有“睡子午觉”的说法,意思是夜间零点和午间12点都应当在睡眠中,当然不可太机械。每天睡眠时间一般应满足8小时。年龄高者可适当减少。其中午睡在一小时左右为宜。其次,睡眠姿势也应讲究,提倡“卧如弓”,最好是右侧卧,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弯曲。老年人的床铺不宜太软、太高,枕头可稍高一点,以减轻心脏的负担。此外,睡前不可饮酒、吸烟,尤其不要有过分的情绪波动。切忌饱食或郁闷后睡眠。
五、适量运动,掌握恰当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长寿。用适量的体育活动来调节各部机能,疏通经络,活血理气,对祛病延年是有益的。但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应因人而异,一般每日早晚各进行半小时的锻炼,以运动后不感或微感疲乏为宜。老年人最好多人在一起锻炼,以便互相照顾。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肺心病等病者运动时要特别注意,最好能请教于医生。
六、饮食有节,切勿偏食
调节饮食对老年人特别重要。首先要定时定量,老年人脾胃虚弱,尤须定时定量,但次数可增加一次,每次宜吃八成饱。其次要粗细搭配,清淡可口,忌膏粱厚味,不偏食,力求多样化。少食动物脂肪和高盐食品。此外还要注意冷热适中,老年人脾胃阳虚,过食生冷则伤脾胃,过食热品则易蕴积湿热。还要讲究饮食清洁卫生,忌烟少酒。
七、衣着宽带,寒暖适宜
《内经》上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病安从来”。老年人因体温调节机能较差,穿衣要适当偏暖,稍肥大些,内衣应以棉料为宜,因棉布柔软、轻爽、吸水性强。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和衣服的厚薄等方面,亦应有所改变。春夏之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冬之节,“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八、居处宁静,阳光充足
人的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居处度过。调查表明,居住在环境优美、宽阔明亮的住宅中的老人多是长寿的。所以老年人的住处力求安静,周围环境好,噪声小(生活环境的噪声不宜超过40分贝),阳光充足,通风干燥。
九、定期查体,防微杜渐
老年人神经系统反应迟钝,患病时往往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所以老年人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症,特别对易发的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等,更要早发现早治疗。
十、服用药物,不可滥投
人老之后,身体虚弱,切不可滥用补药。须知“虚者亦有阴、阳、气、血、脏腑之不同”。所以老年人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摄生保健药物,要根据老人体质、病症,辨证地使用方药。老年人用药一般宜平和温良,慎用或不用泻下功伐之药。老年人尽量少用药,药用多了容易产生“抗药性”。用药剂量也要小,需要时可常服,但每次不宜量大。有些按摩、推拿等治疗方法,简便易行,老年人可以自己掌握,有利无弊。
老年人吃红糖可长寿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红糖”,是指甘蔗经榨汁,经过简易处理,最终浓缩而成的带蜜糖。由于未经高度精炼,“红糖”几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备糖的功能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营养成分比白砂糖高很多。而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胃口变小,摄入的营养物质难以满足身体需要,红糖正可以帮助老年人补充每日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老人在吃糖时,应多选择红糖……
此外,摄入足够的“钙”对老年人的健康也很重要。而每100克红糖中含钙90毫克,铁4毫克,还含有少量的核黄素及胡萝卜素。相比而言,白砂糖中的钙含量只有20毫克,且不含核黄素及胡萝卜素。近日,日本科研人员还从红糖中提取了一种叫做“糖蜜”的多糖,实验证明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效,对于抗衰老有明显的作用。 因此对老人来说,适当吃点红糖很有必要。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而要发挥红糖的这些功效,吃法上也很有讲究:红糖煮荷包蛋,可以使鸡蛋和红糖的营养互补,让老年人面色红润,有精神;用红糖泡桂圆干服用,对改善睡眠有着积极作用;红糖泡人参,则有调理气息,改善低血压的作用。如果您嫌麻烦,也可以每天冲杯红糖水喝。据了解,日本著名长寿县的老人,就有每天喝一杯红糖水的习惯。
老年人有哪些保健常识
老人生活保健常识不少老年朋友不清楚,因此大病小病不间断的出现,想要战胜疾病,了解好老人生活保健常识很重要,建议老年朋友参加一些有益的培训和活动,配合医生的医疗,定期检查身体,发现不利迹象,应及时预防和治疗。
老年人应该避免各种不利的环境和精神刺激。老人生活保健常识:必须根据个人性格和兴趣培养乐观幸福的生活态度,例如静坐养神,和朋友聊天,去池塘边观鱼,走进森林听鸟儿的歌唱。这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更健康,生命更长寿。
心态平衡也是老人生活保健常识之一,在人生的旅途中,进入老年或退休是一个大的转折,这一转折将给人的心理状态、生理机能、生活规律、饮食起居、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等带来很大变化,其中以心理变化更为突出、重要。失落、孤独、易怒、悲观等不良情绪长期下去,将导致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免疫功能下降、老年性疾患加重,尤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衡、情绪稳定。
老年人吃红糖可长寿
一般老年人养生是需要饮食的保健的,但是老年人适合吃什么,如何吃,怎么吃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红糖的功效吧,很多人认为,红糖适合的人群是比较特殊的,一般是适合月经不调和刚生了孩子的女性吃。但是老年人晚年养生的时候是比较适合吃红糖的。红糖更适合老人,特别是适合年老体弱、大病初愈的人吃。这是因为,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了较多维生素和矿物质。
红糖按结晶颗粒不同,分为赤砂糖、红糖粉、碗糖等,因没有经过高度精炼,它们几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备糖的功能外,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营养成分比白砂糖要高很多。
每100克红糖含钙90毫克,含铁4毫克,还含有少量的核黄素及胡萝卜素。日本科研人员还从红糖中提取了一种叫做“糖蜜”的多糖,实验证明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效,对于抗衰老有明显的作用。
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老人对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逐渐减少,平时应注意在饮食中补充,以维持正常代谢功能,延缓衰老。所以专家建议,老人在吃糖时,应多选择红糖。
其实,红糖的吃法很多。如可以加入银耳、枸杞、红枣或与红豆一起煮,有利水利尿的功效;加入桂圆、姜汁共煮,有补中补血效果;与红薯、姜汁一同煮,不仅具有养生功效,更是一道别具风味的点心。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红糖。中医认为红糖性温,适合怕冷体质虚寒的人食用。另外,胃酸高的人,包括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痛,糖尿病患者都不宜食用红糖。
巧吃红糖助长寿:
1、小米红枣粥
煮小米粥时,放十几枚红枣。待粥煮烂,吃的时候,加入红糖。古人认为小米熬粥,上面的浮油可养阴益肾,红枣、红糖补血生血,适合面色萎黄、健忘多梦的年老体弱者服用。
2、红糖枣茶
红枣加水煮烂,放入红糖,兑入少许红茶(或绿茶)后频频服用。常喝此茶,有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