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听觉发育指标

新生儿听觉发育指标

以前人们认为,新生儿刚生下来都是耳聋的。但是事实上宝宝在胎儿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胎儿听觉感受器在胎儿6-7个月时就已经基本成熟,超声显像可以观察到胎儿对外界声音刺激会有眨眼的反应。那么,新生儿听觉发育指标是什么呢?

5-6个月的婴儿由于言语声的刺激,开始进入牙牙学语的初期,可以反复无意识地重复言语声对各种声音都感兴趣,会转头主动寻找声源。

7-9个月的婴儿已经可以很好地控制头颈部活动。在安静的环境中,当有人呼唤他时,会把头转向说话的人,也会直接去探寻发出声音的物体。

9-13个月的婴儿开始对自己的名字和其他感兴趣的声音作出反应,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言语声,学习简单的言语,开始学叫“爸爸”“妈妈”这样简单地词语。

1-2岁的幼儿听觉能力已经基本接近成人水平,言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发展,有的已经学会了简短的句子,学会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想法。

新生儿也需教养

1、利用一切机会与新生儿说话,说的内容与生活内容相结合。如吃奶喽渴了吗宝宝真漂亮妈妈来了等。

2、经常抚摸新生儿前额和全身皮肤,经常搂抱孩子,喂奶或换尿布时要充满感情地望着孩子,不停地对他说话,以满足婴儿心理需求,加深母子的相互信赖和感情。

3、促进新生儿视觉的发育。用红气球,经常移动位置给婴儿看;用富于感情的目光注视孩子,不仅可促进婴儿视力,还可促进婴儿大脑发育。

4、锻炼新生儿听觉。可用铃铛在头部的前后左右各方向轻轻摇动,使孩子追随铃声活动头部,也可选优美的乐曲给新生儿听。孩子哭闹时,将其抱在怀中紧贴母亲心脏部位,当新生儿听到熟悉的母亲心跳时,会立刻安静下来。

新生儿黄疸拖延不治当心损伤听力

3月3日是第18个全国爱耳日,笔者获悉,数据统计显示,广州新生儿中神经性耳聋的发生率在万份之四至万分之五。新生儿听力初筛已经纳入免费项目,但通过初筛并不能高枕无忧,病理性黄疸等也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伤,应该引起家长重视。

新生儿听力初筛不通过,不代表孩子听力就一定有问题,可能只是发育波动的问题,家长无需太着急去复查。以广州去年出生25万新生儿为例,未通过新生儿听力初筛的约2万名,其中达到中重度听力损伤需要做人工耳蜗手术的患儿不足百例,“绝大部分新生儿听力没问题”。按照筛查流程,一般出生3天时初筛,42天时复查,3个月才会做明确诊断。

而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是新生儿黄疸导致的听力损害。6个月的宝宝敏儿(化名),出生时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未当回事;轻度黄疸长达近两个月,家长也未加重视。直到6个月时到医院做听力测试时,才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中度的听觉神经损伤。

市妇儿中心专家一项研究发现,伴黄疸早产儿是听力损失的高危人群,其听力损失程度与出生体重、胎龄呈负相关。长时间病理性黄疸产生的某些物质可能会有毒性累积,影响听觉神经,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伤,如果错过了治疗时机就非常可惜。

有家族遗传史、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母亲孕期感染等,都是新生儿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专家建议,这些婴儿即使通过新生儿听力初筛,也应该每半年做一次听力测试,一直跟踪到3岁。

此外,家长需要留心中耳炎对孩子听力的损害。小婴儿不要躺着喝水喝奶,避免呛奶呛水,也容易导致中耳炎;学龄儿童则要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的中耳炎,如果孩子经常鼻塞流涕睡觉打呼噜,就要及时就医。中耳炎导致的听力损伤往往是轻度的,对语言发育没什么影响,孩子容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讲话、看电视开很大声、学习成绩出现明显下降等。

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通过一种客观、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都是无创性的。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正常耳蜗可以产生一种很轻柔的声音,经过听骨链和鼓膜传导到外耳道,并可以被检测到。如果婴儿有蜗性听力损失,就不会产生耳声发射,用耳声发射(OAE)检测就通不过。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可以反映外耳、中耳、耳蜗及蜗神经通路的功能,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通不过,说明听觉通路上可能有问题。

一般在宝宝睡眠安或静状态下,将大小合适的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耳朵。OAE或AABR通不过,都需要复筛或转诊。

新生儿听力筛查测试的项目包括:诊断性OAE,1kHz声导抗测试,短声及短纯音ABR,AERP,ASSR和骨导ABR、小儿行为测听(BOA、VRA、PA、PTA),言语检测及听觉言语发育评估等。

新生儿听觉的特点

1、具有一定的定向能力。在宝宝醒的时候,如果用器具在他耳边轻轻摇动,发出声音,他会转动双眼,把头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如果将他的头恢复到正前方,然后又摇动器具,他又会自动搜索声源。新生儿的耳朵像是自动天线,能自动地转动到接受声音的最好方向。他不但听,而且看声源物,说明他的眼和耳两种感觉器官已由神经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了,这种联系使宝宝能更好地感受外来的刺激,更好地适应环境。2、喜欢听高调但不尖锐的声音。宝宝喜欢听高调声音,所以父母和宝宝谈话时要提高声调,但是宝宝不喜欢听过强尖锐的声音,当听到这类噪音时,他的头会向相反方向转去,以示远离声源或以哭吵拒绝干扰。3、喜欢听人特别是妈妈的声音。宝宝喜欢听人的声音。在他醒的时候,轻轻地不断地呼叫他并说话,他的眼和头会慢慢转向你,并亲热地看着你,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如果在另一侧耳旁说话,他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如果一边是父亲的声音,一边是母亲的声音,多数婴儿更喜欢自己母亲的声音,将头和眼转向母亲的一边。

新生儿听觉是什么

研究已表明,人的听觉在妈妈子宫里就已经开始形成,而发育的关键期则是在婴幼儿阶段。所以宝宝的听力开始得很早,甚至起始于胎儿期。听觉不仅使宝宝辨认周围环境中的多种声音,而且凭此掌握人类的语言,婴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听觉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新生儿听觉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喜欢听高调但不尖锐的声音。当环境中有尖锐的声音的时候,宝宝的头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去,或以哭吵来拒绝干扰。

2、喜欢听人特别是妈妈的声音。一般新生儿在哭闹的时候,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变得安静起来,转过头去看自己妈妈的脸。这可能是因为宝宝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就听惯了妈妈声音。

3、具有一定的定向能力。在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爸爸妈妈如果用摇铃在宝宝耳边轻轻地摇动,发出悦耳的声音,男女会转动双眼,并把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这就说明新生儿对声音有定向能力了。

影响宝宝听力的几大因素

1、遗传因素:如果男女双方或亲属中有遗传性聋家族史,婚后生育聋儿的发生率就高。

2、孕期保健不好:母亲在怀孕期间病毒感染,接触了苯、甲醛、放射线等有害物质,使用了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都可以影响胎儿的听觉发育。

3、宝宝患了易引起听力损伤的疾病:如出生时的窒息、产伤,出生后严重的黄疸、中耳炎、细菌性脑膜炎、腮腺炎等。

尤其值得一提是准妈妈的孕期保健。母亲孕期感染是与新生儿听力损伤密切相关的重要高危因素。最易发生在怀孕初期的3个月内,常导致孩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新生儿感觉的发育

新生儿感觉的发育,新生儿的感觉发育最早,感觉是新生儿的最初心理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1)听觉:出生后对突然的响声有反应,会受惊,停止手脚乱动。2周后出现明显听觉,且听觉集中,听到母亲的声音能停止哭声并安静下来。

(2)视觉:出生时新生儿视觉模糊,但对光有眨眼反应。由于眼肌控制能力差,虽然睁开眼,但视线不会停留在任何物体上。经过光和物的刺激感受后,视觉开始集中注视眼前的物体。满月时,目光能注视近距离缓慢移动的物体。新生儿喜欢注视色彩鲜艳的物体,对红色和蓝色有不同的反应,喜欢注视轮廓线较多和曲线物体的图像。

(3)味觉:新生儿的味觉很敏感,已能对不同的味道作出不同的反应。喜甜味,尝后出现吸吮动作;不喜苦、酸、咸味,尝后出现闭眼、皱眉、苦脸而转头避开。

(4)嗅觉:新生儿嗅觉发育得较早。首先会通过嗅觉寻找母亲的乳头,喜闻乳香气味,并很快学会分辨不同的气味,如喜闻果香味,不愿闻臭气。

(5)肤觉:新生儿的肤觉感受发育得最早,很多无条件反射都是和皮肤相联系的。如新生儿的嘴唇和嘴的周围皮肤受到刺激,就会出现吸吮反射;鼻黏膜受刺激,就会引起打喷嚏;刺激眼毛和角膜,就会引起眨眼反射;刺激手掌,会引起抓握反射。新生儿的嘴唇、手掌、脚掌、眼睑等是特别敏感的部位。

新生儿的冷觉、温觉和痛觉也很发达,感受非常灵敏。如出生时,感觉到母体外较冷而哭叫,放到温暖的地方就不哭。又如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吃到太冷或太热牛奶时就扭头,吐出奶头而大哭。新生儿出生时就具有痛觉,遇到痛的刺激后立刻引起全身的反应。痛觉的敏感性会与日俱增。

1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听觉发育

1个月的宝宝,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不仅听力较好,而且能记住熟悉的声音,听到亲人的呼唤,可以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新生儿喜欢什么样的声音

新生儿听到声音,但是他们不知道声音从何而来,也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这时他们的听觉反射是简单的“惊吓反射”。所以新生儿听到声音后惊哭不用太紧张,只是正常的神经反射而已,并不是异常行为。
大量的实验证实,新生儿钟爱柔和、缓慢、醇厚的声音,通常听到时会安静或者微笑。对于尖锐、杂乱无章的声音则表现出烦躁、不安或者哭闹。则可能与新生儿在胎儿期每天听妈妈的心跳声有关,这种声音能给新生儿安全感。

什么是胎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主要是检查宝宝听力方面有没有问题,是新生儿出生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做的。因为正常的新生儿在胎儿时期听力就会形成,婴幼儿时期会渐渐发展到正常人的水平,但听力有问题的新生儿表现并不明显,往往很容易被爸爸妈妈忽略,从而造成新生儿一生的遗憾事,所以一定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1. 初步筛查过程( 初筛):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2. 第2次筛查过程( 复筛):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 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所有3岁内的婴幼儿在保健专家或家长感到异常时,都应使用有效的评估手段进行整体发育评估,包括各发育阶段指标的常规监测、听力技能及双亲所关心的问题等。

对于听觉及言语发育观察表检查或简易听力计测听未通过,或双亲及监护人对其听力或言语感到有问题的婴幼儿,都应推荐到当地指定的耳鼻喉科或听力学中心进行听力学评估和言语-语言评估。

新生儿听觉训练

新生儿最先应该开发的就是听觉。新生儿的听觉是十分灵敏的,因为两个月左右的婴儿耳朵内的羊水就会消失,他开始具备和成人一样的听力了,但是,婴儿在10个月以前,视觉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全,和外界的交流和接触主要是依靠听力来传输。有人认为孩子的听觉和视觉是自然形成的,在这方面不需要花太多的功夫,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主要通过对婴儿听觉的训练使他感知外界,并在接收大量信息的过程中充分刺激其听觉神经进一步快速发育。专家认为通过早期的训练可以使婴儿的听觉发育得更快。

新生儿最初的玩具应该是能发出声响的,如小铃铛、小拨浪鼓等等。婴儿最理想的玩具莫过于音乐盒了,看起来是个装饰品,事实上它却集开发婴儿的听觉能力、视觉能力于一身,是孩子与外界接触的重要桥梁。妈妈们可以给孩子们买一些能发出声音的小玩具,用声响来引导孩子,促进孩子的听觉能力,还可以给孩子听一些柔和的音乐,也是训练听觉的有效方法。

如何培养胎儿对声音的兴趣

胎儿的听觉发育最早,也最灵敏。实验结果表明,新生儿只选择自己母亲的录音,因为他在胎儿阶段听惯了母亲的声音。如果让新生儿母亲给自己的孩子唱“胎歌”,会发现婴儿在母亲唱歌时聚精会神。母亲之所以能用“胎歌”平息闹情绪的婴儿,是因为他早在胎儿时期便对这些曲调耳熟能详、心领神会。

更重要的是,胎儿在母腹内长期听某种声音,不仅可以使胎儿对声音有良好的反应,促进胎儿听觉的发育,而且可以影响他出生后对声音的兴趣。为了证实这种看法,国外研究人员在进一步的试验中,让16位孕妇在临产前一个半月,每天两次朗诵一首诗,待婴儿出世之后妈妈就对他们朗诵同一首诗和另一种韵律的诗,并观察他们吮吸奶头的情况。结果发现,婴儿听到胎儿阶段就听熟的诗,吮吸奶头的速度就快,而听另一种韵律的诗时吮吸奶头的速度就慢。这说明,婴儿对某种声音的兴趣,在胎儿阶段就训练有素,胎儿对声音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但是,有些人认为胎儿听不到声音,更不会对声音发生兴趣,这是很大的误会,表明他们对胎儿听觉发育的情况和特点很不了解。而忽视胎儿的听觉发育和听觉能力,不利于胎教。

相关推荐

4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视觉发育

4个月的孩子,视线灵活,头眼协调能力好,两眼能随移动的物体从一侧到另一侧,移动180度,能追视物体,如小球从手中滑落掉在地上,他会用眼睛去寻找。并对看到的物像有记忆能力,能够认识记住爸爸妈妈和亲人的脸,能够认识玩具。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对婴儿的视觉潜能进行开发。

一岁宝宝发育指标 他们的发育标准是什么

1、宝宝1岁发育指标 男孩:体重7.68-11.93kg;身长71.2-82.8cm;头围43.2-48.4cm。 女孩:体重7.34-11.18kg;身长70.2-81.4cm;头围42.2-47.2cm。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2、宝宝1岁发育指标详解 牙齿:大多数宝宝长出6-8颗乳牙。 动作:能够把小球放入盒子中,并能拿笔涂鸦,几页几页地翻开书本。 听觉:宝宝能对指令做正确反应。。 语言:可以指着图片回答问题。 认知:会模仿成人;可以识图识字。 语言:

2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视觉发育

两个月的婴儿最佳注视距离是15~25厘米,太远或太近,虽然也可以看到,但不能看清楚。两眼的肌肉已能协调运动,能够追随亮光和移动的物体,喜欢看颜色鲜艳的东西。对看到东西的记忆能力进一步增强,看到妈妈爸爸的脸时,会表现出欣喜的表情,眼睛放亮,显得非常兴奋。

十二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视觉发育

12个月的宝宝,随着月龄的增长,能够有意识地注意某一件事情,已经具备了看书的能力,他们可以认识图画、颜色、指出图中所要找的动物、人物。当然,这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协助。

0-6岁宝宝视觉发育指标

1个月内: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 8 至 15 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在宝宝头部上方的位置出示一个环,作垂直方向的移动,观察宝宝能否立即用眼睛追随红环。一周后,可以看见3米处的物体,他也将学会跟踪运动的物体,并且喜欢看人的面孔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两只眼睛运动还不够协调。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 2个月: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

三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听觉

他能在稍响的声音中捕捉到妈妈的声音 3-4个月的宝宝在听觉上,发展较快。他能在稍响的声音中捕捉到妈妈的声音,并具有一定的辨别方向的能力。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很高兴,头也会顺着响声转动180度寻找妈妈的身影。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技能”有感情地讲故事给宝宝听,温柔好听的声音会引起宝宝微笑,晃动手脚等积极反应。

听力发育指标

1个月:宝宝已有了听觉,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一周后,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在宝宝身旁说话,宝宝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2个月:对声音的反应十分敏锐,不论对熟悉或陌生的声音,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大人可以轻声和宝宝说话,或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在宝宝的不同方向发出声音,宝宝会向声源处转动头部。 3—4个月:能区分大人的讲话声,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很高兴。有感情地讲故事给宝宝听,温柔好听的声音会引起宝宝微笑,晃动手脚

新生儿发育标准 新生儿的触觉

婴儿从生命的一开始就已有触觉。习惯于被包裹在子宫内的婴儿,出生后自然喜欢紧贴着身体的温暧环境。当你抱起新生儿时,他们喜欢欢紧贴着你的身体,依偎着你。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痛都有触觉感受能力,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物体。

6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视觉发育

6个月的婴儿,视野扩大了,视觉灵敏度已接近成人水平。能区别亲人和陌生人,开始认生了,人抱起时,宝宝会不高兴;妈妈抱起时会高兴。此期的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增强,他要在看的过程中,获得认识事物的能力。

9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视觉发育

9个月的婴儿,开始能认识颜色了,父母可以不断教宝宝:”这是红气球,这是黄气球,这是绿气球。”宝宝能记住;宝宝能认识父母的长相;喜欢看会动的物体,如钟摆,奔跑的汽车,移动的昆虫等,也喜欢看迅速变幻的电视广告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