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莫昔芬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我国用于治疗乳腺癌的
他莫昔芬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我国用于治疗乳腺癌的
他莫昔芬是一种非留体类药物,在人体内主要通过拮抗雌激素发挥作用。他莫昔芬很可能是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抑制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另外,他莫昔芬对人体几个系统还表现出雌激素作用,如子宫内膜、骨骼和血脂。1988年我国开始用于治疗乳腺病。 他莫昔芬持续给药法:每次10毫克,每日2次,连续给药1〜2个月。周期给药法:月经干净后2〜5天每次10毫克,每日2次,连续用药15〜20日后停药,第二个月经期后再如上述用药。一般累积100片为1个疗程(每片相当于他莫昔芬10毫克)。
女人乳腺增生症该怎么治
1.中医治疗 目前国内多采用此法。按疏肝理气止痛原则,给予中成药如乳癖消片、乳结消颗粒、乳康片等治疗,或给予以药煎服。
2.碘制剂治疗 碘剂作用于垂体前叶,可使其产生黄体素,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缓解其对乳腺的刺激作用,恢复卵巢正常功能,减缓乳腺增生,改善患者乳痛症状。用法:5%碘化钾10ML,3次/D,口服。此治疗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造成体内激素紊乱,还可影响甲状腺功能。
3.激素治疗
(1)达那唑:又名炔睾醇,为17D-乙炔睾醇的衍生物,可作用于丘脑下部、垂体及卵巢,抑制卵巢功能,减少促卵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分泌,并能降低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每次200~300MG,口服,2~3次/D。1个月后减量为每天100MG,治疗2个月有效者,可继续减量为隔天100MG或仅在黄体期内用药。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痤疮、多毛和月经失调等。
(2)他莫昔芬(三苯氧胺):为合成雌激素受体拮抗药,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过高含量的雌激素对乳腺增生作用。可按周期给药,在月经后2~5天开始口服 他莫昔芬,每次10MG,2次/D。共用药15~20天。侯孝云等采用小剂量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月经后第4天至行经前1天,每天10MG,1次口服,连续服用4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总有效率为97.8%。 他莫昔芬的不良反应是月经紊乱、白带异常,并可能提高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且疗程结束后部分患者乳腺疼痛和结节复发。因此对适应证的选择、剂量和疗程,应进一步研究。
(3)溴隐亭:近年来研究认为乳腺增生症的病因与血清内泌乳素增多有密切关系。溴隐亭是一种血清泌乳素的抑制剂,它是多巴胺受体的长效激活剂,通过它作用于垂体泌乳细胞多巴胺受体,释放多巴胺来抑制泌乳细胞合成及释放泌乳素。用法:采用周期给药,即月经来潮的第11~13天,每天服溴隐亭1.25MG,自第14天至下次月经来潮时,服用1.25MG,2次/D。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本药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头晕等症状,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应引起注意。
(4)已烯雌粉:第1个月经间期,每周口服2次,每次1MG,连服3周;第2个月经间期,每周给药1次,每次1MG;第3个月经间期仅给药1次,1MG。
(5)黄体酮:月经前两周,每周2次,每次5MG,总量20~40MG。
(6)睾酮:月经后10天开始用药,每天5~15MG,月经来潮时停药,每个月经周期不得超过100MG。
子宫内膜厚的病因
1.内源性雌激素
在青春期女孩、围绝经妇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某个环节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有不排卵现象,使子宫内膜较长期地持续性受雌激素作用,导致不排卵;在肥胖妇女,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越高,造成持续性雌激素的影响导致;垂体腺的促性腺功能不正常,卵巢颗粒细胞瘤也是持续性分泌雌激素的肿瘤。
2.外源性雌激素
(1)雌激素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出现更年期综合征,表现为骨质疏松、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变化、甚至脑细胞活动的改变等。如果单有ERT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单用雌激素一年,即可有20%妇女子宫内膜增生而ERT的应用,常常是经年不断,甚至直到终生,长期如此,如若不同时联合应用孕激素,将有严重内膜增生,甚或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2)他莫昔芬的应用 他莫昔芬(TAM)有抗雌激素的作用,故被用于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在雌激素低的条件下,TAM又有微弱的类似雌激素的作用,故长期服用TAM,也可使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的具体发病原因是什么
一、外源性雌激素
他莫昔芬的应用:他莫昔芬有抗雌激素的作用,故被用于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在雌激素低的条件下,他莫昔芬又有微弱的类似雌激素的作用,故长期服用他莫昔芬,也可使子宫内膜增生,Cohen(1996)报道164例绝经后服用他莫昔芬者,有20.7%发生内膜病变,内膜病变发生率与服用他莫昔芬的期限有关,服用时间>48个月者,30.8%有内膜病变,其中包括内膜单纯性增生及复杂增生,并有个别内膜癌,因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在服用他莫昔芬期间,应对此倍加注意,Cohen(1996)组12例乳腺癌在服用TAM期间,同时用孕激素,全部病例内膜间质有蜕膜变。
雌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而有更年期综合征,同时尚可能有骨质疏松,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变化,甚至脑细胞活动的改变等,因而雌激素替代疗法逐渐被广泛应用,并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ERT单有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单用雌激素一年,即可有20%妇女子宫内膜增生(Woodruff 1994),而ERT的应用,常常是经年不断,甚至直到终生,长期如此,如若不同时联合应用孕激素,将有严重内膜增生,甚或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二、肥胖
在肥胖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脂肪组织内芳香化酶作用而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越高,因而造成持续性雌激素的影响,也会患有子宫内膜增生。
三、内分泌功能性肿瘤
内分泌功能性肿瘤是罕见的肿瘤,垂体腺的促性腺功能不正常,卵巢颗粒细胞瘤也是持续性分泌雌激素的肿瘤。
不排卵如何治疗
排卵障碍除引起不孕外,还可导致月经失调、闭经、多毛、肥胖等症状。另外,如果长期不排卵,性激素代谢紊乱,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而无周期性孕激素的对抗作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所以对排卵障碍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积极诊断及治疗。不排卵的治疗
一、雌激素或人工周期适用于体E2低子宫发育不良者。单纯雌激素促排卵率低,目前多作为辅助方法,用于克罗米芬(CC)、促性腺素治疗的前一个周期,以增加体内E2水平及卵巢对FSH、LH敏感性。
二、克罗米芬(CC)CC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口服促排卵药物,方法简单,价格便宜。CC化学结构与雌激素类似,具有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和微弱的雌激素效应。克罗米芬适用于性腺轴功能基本完整、体内有一定量雌激素无排卵或稀发排卵者(月经稀发)。低雌激素患者对CC治疗无反应。另外,CC并不能改善卵母细胞的质量,因此,对排卵正常的妇女,应用CC并不能提高其妊娠率。三、三苯氧胺又叫他莫昔芬,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其结构与CC相似,有抗雌激素作用,
对宫颈黏液影响小,副作用较CC少,疗效与CC相似,多用于对CC无效者。此疗法受孕率56%,副作用主要是致子宫内膜癌风险(长期应用)。对胎儿影响尚不清楚。
导致女性出现子宫内膜增生的原因是什么
肥胖:在肥胖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脂肪组织内芳香化酶作用而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越高,因而造成持续性雌激素的影响,也会患有子宫内膜增生。
内分泌功能性肿瘤:内分泌功能性肿瘤是罕见的肿瘤,垂体腺的促性腺功能不正常,卵巢颗粒细胞瘤也是持续性分泌雌激素的肿瘤。
外源性雌激素:
他莫昔芬的应用:他莫昔芬有抗雌激素的作用,故被用于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在雌激素低的条件下,他莫昔芬又有微弱的类似雌激素的作用,故长期服用他莫昔芬,也可使子宫内膜增生,Cohen(1996)报道164例绝经后服用他莫昔芬者,有20.7%发生内膜病变,内膜病变发生率与服用他莫昔芬的期限有关,服用时间>48个月者,30.8%有内膜病变,其中包括内膜单纯性增生及复杂增生,并有个别内膜癌,因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在服用他莫昔芬期间,应对此倍加注意,Cohen(1996)组12例乳腺癌在服用TAM期间,同时用孕激素,全部病例内膜间质有蜕膜变。
雌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而有更年期综合征,同时尚可能有骨质疏松,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变化,甚至脑细胞活动的改变等,因而雌激素替代疗法逐渐被广泛应用,并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ERT单有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单用雌激素一年,即可有20%妇女子宫内膜增生(Woodruff1994),而ERT的应用,常常是经年不断,甚至直到终生,长期如此,如若不同时联合应用孕激素,将有严重子宫内膜增生,甚或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乳腺癌用药的三大误区
1
×过分依赖中药治疗
√应以西医为基础治疗
有的病人一发现肿瘤听说要化疗或放疗就怕,转而求助于中医中药。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主任苏逢锡教授对新快报记者表示,过分依赖中药治疗,并把中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他不赞同。
他称,有位四会县的病人肿瘤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她先看了中医。由于羞怯,医生没为她触摸乳房检查,而是让她回家自拍照片,同时给她开中药。后来该患者的肿瘤已经发展成整个乳房大了,她才看西医。苏教授表示,门诊中有的患者过分依赖单一的中医治疗,有的病人吃中药就把原本吃的内分泌药物擅自停服了,这些都可能导致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
苏逢锡表示,肿瘤是严重的健康问题,会影响生存,应该以西医治疗为主要手段,结合中医治疗可达到更好治疗效果。他指出,西医治疗有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高发的欧美国家的治疗经验总结。
2
×内分泌药物吃5年足够
√5年后换药继续吃可降低复发率
刘女士在发现长乳腺癌后,她到医院找了专家看病,并拿了一份药单,医生告诉她,吃了5年药后还要再来看。5年后,刘女士擅自断了药,过了一段时间,乳腺癌复发了,她再找到了这位医生。医生叹息道,当时我就嘱咐你服药5年后来找我,怎么不来?停不停药可不该你自己决定的。苏逢锡认为,高危乳腺癌患者5年后还要继续吃内分泌药物,不过要换另一种内分泌药。
3
×一剂药持续吃下去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要换内分泌药
绝经后妇女缺乏雌激素了,那她的雌激素依赖型乳腺癌应该就没事了?其实不然。专家指出,目前使用的内分泌药物主要有他莫昔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其中芳香化酶抑制剂是目前乳癌内分泌治疗研究最活跃的部分,用于治疗绝经后雌激素依赖型的乳腺癌病人。苏逢锡指出,虽然绝经后妇女的卵巢不分泌雌激素了,但卵巢以外的雌激素仍存在。他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如果病人在刚开始接受内分泌治疗时还未绝经,可以使用他莫昔芬进行治疗,减少雌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刺激。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一旦停经,就可以换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使雄激素无法转化为雌激素。其间,患者应与主治医生密切联系,选择恰当的换药时机,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转移和复发,延长生命。
如何治疗早期乳腺癌
希罗达(卡培他滨片)
用于晚期原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和直肠癌、结肠癌的治疗,罗氏靶向化疗药物“希罗达”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完全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且临床疗效确切、服用方便,被广大患者所认可,值得应用及推广。
芙瑞(来曲唑片)
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消除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各项临床前研究表明,来曲唑对全身各系统及靶器官没有潜在的毒性,具有耐受性好、药理作用强的特点。与其他芳香化酶抑制剂和抗雌激素药物相比,来曲唑的抗肿瘤作用更强,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抗雌激素治疗的晚期乳腺癌绝经后患者。
速莱(依西美坦片)
为内分泌治疗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芳香酶来阻止雌激素生成,主要适用于以他莫昔芬治疗后病情进展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
赫赛汀(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用于作为单一药物治疗已接受过1个或多个化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与紫杉醇或蒽环类药物(阿霉素或表阿霉素)加环磷酰胺合用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未接受过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
三苯氧胺(枸橼酸他莫昔芬片)
他莫昔芬为非固醇类抗雌激素药物,其Z型异构体进入细胞内,与雌激素受体竞争结合,形成受体复合物,阻止雌激素作用的发挥,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临床用于治疗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还可用作乳腺癌手术后转移的辅助治疗,预防复发。
女人绝经是怎么回事
绝经一般是指月经永久性终止,也用于描述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卵巢合成的雌激素持续性减少。关于绝经有几条明确的定义:
1 双侧卵巢切除术后;
2 年龄》60岁;
3 年龄<60岁,停经》12个月,没有接受化疗、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或抑制卵巢功能治疗,且fsh及雌二醇水平在绝经后的范围内;
4 年龄<60岁,正在服用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fsh及雌二醇水平应在绝经后范围内;
5 正在接受lh-rh激动剂或拮抗剂治疗的患者无法判定是否绝经;
6 正在接受辅助化疗的绝经前妇女,停经不能作为 判断绝经的依据;
7 因为尽管患者化疗后停止排卵或出现停经,但卵巢功能仍可能正常或有恢复可能。对于化疗引起停经的妇女,如果考虑以芳香话酶抑制剂作为内分泌治疗,则需要进行卵巢切除或连续多次检测fsh和/或雌二醇水平以确保患者处于绝经后状态。
乳腺小叶癌早期症状
1、乳腺小叶癌早期症状
1.1、肿块肿块常为无痛性,单个,不规则,大多为实性,较硬,活动度较差。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
1.2、局部皮肤改变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是一个重要体征,由于库柏氏韧带牵扯或肿瘤与皮肤粘连所造成。当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现桔皮样水肿,部分出现静脉曲张、卫星结节。
1.3、乳头改变当乳腺病灶侵犯到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缩短。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人乳晕下,看不见乳头。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2、乳腺小叶癌的病因
2.1、雌酮和雌二醇: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 绝经后继高。
2.2、家族遗传史。
2.3、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不孕、未哺乳。
2.4、乳腺小叶上皮高度增生。
2.5、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
2.6、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北美、北欧高4倍。
3、乳腺小叶癌的治疗
乳腺小叶原位癌的治疗,我们需分情况对待,对于一般小叶原位癌患者,仅进行随访观察,每半年复查一次即可。但对于特殊的高危患者,如有乳腺癌家族史、BRCA1/2突变等,可以考虑双侧全乳切除联合或不联合乳房重建术。
鉴于小叶原位癌患者双侧乳腺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相等,所以,小叶原位癌患者若考虑全乳切除就需要做双侧全乳切除。避免原位癌向浸润性癌纵向发展,但这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因此术后还需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或肿瘤浸润情况考虑服用他莫昔芬降低浸润性癌的发生危险,可将乳腺癌危险降低约50%。而绝经后患者可以考虑应用瑞罗昔芬,它与他莫昔芬预防价值相同,但子宫内膜癌危险较低。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怎么治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一般用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辅助治疗)以及复发转移后的缓解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品种较多,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抗雌激素、芳香酶抑制剂(AI)、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和孕激素这四类,其中抗雌激素和AI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
1 抗雌激素
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阻断雌激素对其受体的作用。 1.1 他莫昔芬(TAM)
TAM于20世纪60年代合成,1977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绝经后妇女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随后的临床试验还发现,TAM可以抑制绝经前妇女ER阳性的乳腺癌生长,延长无病生存期,减少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目前,TAM已被用作绝经前后妇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而不考虑其分期因素[1,2]。TAM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月经失调、闭经、阴道出血、外阴瘙痒、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TAM也会引起血脂水平变化并潜在损害心血管系统。
听了以上小编的介绍,相信各位朋友对乳腺癌的情况也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吧,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办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的,只要大家及时的治疗,还是可能治愈的,同时平常的时候大家也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疗,90%以上的囊性增生可以使用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
⑴、乳房按摩、针灸理疗如艾灸等。夫妻和谐,丈夫关爱乳房也是一种很好的物理治疗方法。
⑵、中医中药治疗,以疏肝理气及调和的中成药或中草药为主。如岩鹿乳康片、逍遥丸、红花逍遥片、红金消结胶囊、消乳散结胶囊等等。
⑶、雌激素调节剂,这是大家常说的西医西药治疗方法。常用的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因为这些药物的说明书以提到的是治疗乳腺癌的,故常常引起女性病友的高度紧张——要么怀疑自己是癌症,要么怀疑医生开错了处方。不过,这类药物的使用必需在有经验的乳腺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常用方法:月经来潮前7-14天开始使用(也就是月经干净后7~10天左右开始),每晚他莫昔芬片20mg一次;或托瑞米芬40mg(或60mg),每晚一次;下一月经周期如此,共进行2~4个月经周期不等,较重者(如已经确诊为癌前病变的囊性增生或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等)且服用无明显副作用的,可以坚持半年至2年不等。⑷、其他药物治疗,如在月经来潮前服用甲基睾丸素5mg/次,3次/日;亦可口服孕酮,每日5~10mg;维生素E、西乐葆、维生素AD胶丸等药物亦可使用;使用方法均在月经前7~10天服用。
二、手术治疗,只有少数乳腺囊性增生需要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除以下三种情况采用手术治疗外,一般的乳腺囊性增生不需要手术,只需要定期复查和上述药物治疗。
⑴、乳腺单发囊肿且较大,手术切除基本可以治愈。
⑵、对于多发囊肿或双乳腺弥漫性囊肿的病人进行手术时,应遵照如下手术指征选择:第一,囊肿较大,如超过3cm,可能容易出现囊内出血,或反复触摸自己觉得不适。第二,不论囊肿大小,当囊壁增厚或出现钙化或囊内壁出现乳头状等突起等现象时,需要手术。第三,病人自己担心囊性增生导致癌变的心理压力巨大(如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可以考虑手术让其放心。
⑶、乳腺腺体全切除术,是指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全切除术,这是彻底治愈乳腺囊性增生的方法,并不作为常规方法使用,医生应根据以下情况才予以考虑推荐。如高度怀疑癌变,或者已经做了手术活检考虑癌前病变、原位癌的病例,极少数是有家族史的高危病人,坚持要求手术切除全部腺体。这类病人可以在腺体全切除时,即刻放置硅胶假体,使乳房外观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