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瘤的治愈率
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瘤的治愈率
1.乳头状腺癌占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约60-70%,女性及40岁以下患者较多。恶性度低,病程发展慢,预后好。经手术治疗后几乎90%以上可以长期存活。2.滤泡性腺癌占甲状腺癌的15-20%。多见于中年女性,易远处转移,恶性度中等,手术治疗后长期使用甲状腺素,治愈率可达80%。3.髓样癌占5-10%,有时可出现与本病临床表现完全不要相关的症状,如腹泻、面部潮红多汗、哮喘、头痛。这是由于癌细胞分泌生物活性物质所致。其他表现与一般甲状腺癌相似。预后较好。4.未分化癌高度恶性,占甲状腺癌的8%左右,发病以老年人为多,平均年龄60岁以上。特点是颈前肿块突然增大,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嘶等症状。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不同类型甲状腺肿大患者的饮食宜忌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患者的饮食适宜:
由于缺碘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饮食上宜常吃含碘的食物,宜吃加碘的盐,宜吃海鱼水产品,宜食贝类海鲜,也宜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忌吃有抑制人体对碘吸收作用的食物。
海带
有人称海带为“碘之王”,在每100克海带中含碘量为240毫克,常吃海带可纠正由缺乏碘而引起的甲状腺肿,促进新陈代谢,使甲状腺能维持正常功能。海带所含碘化物内服吸收后,还能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物被吸收,并能使病变的组织崩溃和溶解,可纠正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不足,
紫菜
紫菜性寒,味甘咸,有化痰软坚、清热利尿功效。《现代实用中药》就指出:“紫菜治甲状腺肿。”据现代研究,碘质在海草类中含量极高,紫菜亦含较多的碘,每1000克紫菜中含量为18毫克,所以,气瘿患者宜用紫菜经常熬汤服。
海藻
又称羊栖菜。性寒,味苦咸。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就载:“主瘿瘤气”。《本草蒙筌》亦称:“消颈下瘿囊”,它有软坚,消痰,泄热的作用,古今医家治疗气瘿之病皆用之,所以,单纯性甲状腺肿者,宜常食海藻汤。
海蜇
性平,味咸,有清热、化痰、消积的作用。古代医家虽然很少言及治气瘿之病,但海蜇亦含丰富的碘,在1000克干海蜇中含碘1320微克,所以,单纯性甲状腺肿者,或用之凉拌,或煨汤饮,皆宜。
甲状腺恶性肿瘤能治好吗
很大一部分的甲状腺肿瘤是可以治好的,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的,良性的甲状腺肿瘤目前推崇切除治疗,如果良性的甲状腺肿瘤不加以治疗会形成恶性的甲状腺肿瘤,恶性甲状腺肿瘤治疗起来难度会变大,除了切割之外,还需要后续的化疗观察。良性的甲状腺肿瘤发展的较慢,治疗稍容易,能够正确的治疗很快就会痊愈。但恶性的生长得迅速,还有可能病变成甲状腺癌,更难以治疗。
早期甲状腺癌症症状
甲状腺癌一般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如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还有一些少见的恶性肿瘤,如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转移癌及甲状腺鳞癌等。通常分化型甲状腺癌多见,发展缓慢,病人可发现颈部有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被自己或体检无意中发现,或在B超等检查时发现。在病变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
甲状腺癌早期症状有:
1、注意甲状腺肿大的形状。甲状腺肿大的形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呈蝴蝶形,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另一类是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出现一个圆形肿块,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也包括甲状腺癌。
2、注意肿块的大小。肿块若呈弥漫性肿大或多发性结节性肿大,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一般良性肿瘤或囊肿的单个结节直径多在2厘米左右;直径超过2厘米时,应疑为甲状腺癌。
3、注意肿块的光滑度和软硬度。用拇指及食指仔细触摸肿块表面。表面光滑一致者,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表面不很光滑者,由甲状腺炎的可能性大;呈单个结节肿大,但表面光滑、均匀者可能为腺瘤;单个结节肿大,表现不光滑,呈实体感者,应疑为癌肿。
4、注意肿块的生长速度。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呈缓慢增大,病程可达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良性肿瘤及囊肿病程可为数月至数年;甲状腺癌的肿块增长明显,速度较快,可在十几天或一、二个月内明显增大。
5、注意肿块周围是否可触及淋巴结。若在甲状腺周围颈部能触摸到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则应高度怀疑是甲状腺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1.全身症状
甲状腺结核可有结核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或弛张型高热,较少伴寒战;病人感乏力和食欲减退盗汗消瘦等。
2.局部症状与体征
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结核,局部症状和体征略有不同。
(1)粟粒型 为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起病急,身体其他部位同时患有结核。甲状腺无肿大但甲状腺组织内可找到粟粒型结核结节。生前无法发现大多数在病解时证实,故临床上无单独诊断意义之表现。
(2)干酪型 临床比较多见。甲状腺肿大出现无痛性包块,其时间也由1个月至10余年不等,大多为孤立性结节,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能随吞咽上下活动。如寒性脓肿形成时,包块出现张力,轻度触痛,重者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粘合成块,固定不动。
(3)弥漫纤维型 甲状腺明显肿大,表面不光滑,呈现高低不平,呈结节状,质地硬,与甲状腺肿或慢性甲状腺炎极为相似;重者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甚至皮肤黏着,易误诊为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可防可治,复发率低
随着甲状腺病病的多发、年轻化,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如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
沈美萍主任说,甲状腺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发射线接触史,雌激素分泌增加,遗传因素,或其它甲状腺良性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演变而来。分化型甲状腺癌以女性多见,常见年龄30-60岁。分化型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病人可发现颈部有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被自己或体检无意中发现,或在B超等检查时发现。体检癌肿多质硬,表面或可光滑,边界或可清楚。如果癌肿局限在甲状腺体内,则可随吞咽上下活动;若已侵犯气管或邻近组织,则较为固定。
“经过筛选甲状腺良性肿瘤尽量不通过手术治疗,但只要是甲状腺癌,也就是恶性肿瘤,不管大小都要手术切除”,沈美萍主任介绍,“我们医院30张床位专门用于甲状腺病人,这已经算是很多的了,但对于病人的需求来说还是不够,患者手术还要排队。”甲状腺癌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发现比较早,早期癌比较多,早期癌变预后良好,基本上能够治愈。这就使得早期甲状腺癌不容易发生转移,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早期甲状腺癌治愈
很多甲状腺癌的患者都想知道自己的病到底还可不可以治好?甲状腺癌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初期的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颈部的肿块。到了中晚期以后,肿瘤侵占到临近的部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主要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以及疼痛,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是血压升高。
甲状腺上出现包块通常有几种情况: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的“大粗脖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亢也可有“大粗脖”的表现;还有就是甲状腺癌了。有经验的医生通过触摸能大体上分辨出甲状腺上包块的良恶性。通常恶性肿瘤比较坚硬,中等硬度;结节性甲状腺肿摸起来为表面不平、比较柔软的包;如果是甲状腺炎,那么手摸起来就非常坚硬了,而且非常疼。
甲状腺癌发病率极低
相对于肺癌、肝癌、肠癌等,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非常低。甲状腺本身出现包块的机会就很少;而且甲状腺上就算出现了包块,绝大多数也是良性的,恶性的极少。如果是恶性的,又分好多类型,其中许多类型分化较好(即肿瘤细胞与人体正常细胞非常接近,反之为未分化好,或分化较差,这样的恶性程度高),恶性程度低,治愈率就高,患者的生存率也高;虽然分化较差的类型也存在,但它发生的几率非常小。
近80%的甲状腺癌可治愈
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提高,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手术后辅助治疗做得好,甲状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达80%以上,也可以说至少80%的甲状腺癌可治愈,所以她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害怕甲状腺癌。
恶性甲状腺癌必须手术,良性的注意鉴别
一旦发现患者甲状腺上长有包快,临床医生会首先鉴别该包块是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甲亢还是甲状腺癌。如果是甲状腺炎,就必须进行抗炎治疗,防止其继续发展。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虽然它是良性的,且几乎没有恶变的可能,但它不断生长容易压迫周围部位及组织,因此也要及时手术切除。对于其他几种良性甲状腺包块,医生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处理。对于怀疑是恶性肿瘤者,医生会在手术中先取一小块组织去做病理,如果病理结果回来证明包块是良性的,医生会将这个包块切除即结束手术;如果病理诊断结果是恶性的,医生就要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来决定手术方式,判断是切除半侧甲状腺还是全部甲状腺以及是否做周围淋巴结的清扫。
手术后,全甲状腺切除者和部分切除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需终身服用人工甲状腺素,如甲状腺片,以替代甲状腺功能,保证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行。
重视但勿过度担心甲状腺癌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甲状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我们需要警惕并重视它。在过去的30余年里,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国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翻了不止一番,数据显示发病率可达到每年每10万人中12.9例。甲状腺癌患病率因地理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世界范围内,芬兰患病率最高,其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病率高达36%,而沿海地区居民患病率高于内地居民的患病率。
如果患者不幸患上甲状腺癌,患者及其家属需要重视甲状腺癌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范围、转移情况等因素的不同(尤其是病理类型最为关键),恰当的甲状腺癌治疗方案可能有所不同。甲状腺癌一般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还有一些少见的恶性肿瘤,如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转移癌及甲状腺鳞癌等。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不同,其生物学行为(局部侵犯、复发、颈部和或远处转移的能力等)不一样,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质量就不一样。即使病理类型一致,患者预后也不完全一致。
部分甲状腺癌可能侵犯甲状腺周围组织(颈部肌肉、气管、食管、喉、颈部大血管等),也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及侧颈部淋巴结)和或全身远处转移。上述因素将导致甲状腺癌局部复发、局部转移或远处转移的几率相对增加,从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甚至多次反复治疗或姑息治疗,最终影响病友的生存时间、生存质量。
已有资料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对良好,患者的预后最好,然而,少数也可间变为恶性程度极高的未分化癌,未分化癌的预后最差,病人治愈的希望渺茫,髓样癌患者的预后也相对较差。从上述知识中,我们更能明白甲状腺癌将会影响病友的生存时间(生命),需要患者充分重视它。
然而,患者不能过分担心甲状腺癌。目前调查显示:甲状腺癌仅占总癌症死亡率的0.5%,过去30余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但其死亡率基本稳定(每年每10万人中0.5例)。可能的原因:甲状腺癌90%以上都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其治疗预后较好。因此,绝大多数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均较低,生长缓慢,甚至病人可带瘤生存数年而无任何症状。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总体生存率可达90%,低危组患者的20年生存率也可达90%,高危组患者的20年生存率相对较低。即使有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经过规范化治疗,其远期生存率也相对较高。
即使不幸罹患甲状腺癌,患者也需要保持平常心态,积极与专科医生沟通,选择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术后可能进行碘131治疗,具体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范围、转移情况及手术者技术能力等方面来决定。初次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治愈疾病有较大决定作用。另外,如甲状腺癌治疗后复发,病人切忌悲观,正确及时的二次治疗,仍有很好的疗效。
不同类型甲状腺肿大患者的饮食宜忌
甲状腺肿大,俗称粗脖子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系统的疾病,患者以女性居多,因而除了给患者身体带来痛苦的同时,在外观方面给患者也带来很大的影响,由于甲状腺肿大症状的起因有许多种,因而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大患者的饮食宜忌有所区别,要加强注意。
甲状腺肿大分为6种类型:1.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发生于缺碘的地区。2.生理性甲状腺肿,多见于青春发育期、妇女妊娠期和哺乳期。3.高碘甲状腺肿。4.甲状腺功能亢进。5.甲状腺炎。6.甲状腺肿块。
前两种患者多吃些富含碘的食物是十分有益的,但后4种患者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使病情恶化,或给诊断、治疗带来麻烦。
甲亢病人,其中甲状腺摄碘的能力是正常人的10倍,大量碘在短期内可暂时抑制甲状腺素,但碘毕竟是甲状腺素的原料,持续过多地摄入碘半个月以上者,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增加,进而促使甲亢症状恶化。
甲状腺炎患者过多地摄入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黏液性水肿。甲状腺肿的病人,应去医院检查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或饮食治疗。切莫擅自盲目进食碘剂或含碘丰富的食品。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患者的饮食适宜:
由于缺碘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饮食上宜常吃含碘的食物,宜吃加碘的盐,宜吃海鱼水产品,宜食贝类海鲜,也宜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忌吃有抑制人体对碘吸收作用的食物。
海带
有人称海带为“碘之王”,在每100克海带中含碘量为240毫克,常吃海带可纠正由缺乏碘而引起的甲状腺肿,促进新陈代谢,使甲状腺能维持正常功能。海带所含碘化物内服吸收后,还能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物被吸收,并能使病变的组织崩溃和溶解,可纠正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不足,
紫菜
紫菜性寒,味甘咸,有化痰软坚、清热利尿功效。《现代实用中药》就指出:“紫菜治甲状腺肿。”据现代研究,碘质在海草类中含量极高,紫菜亦含较多的碘,每1000克紫菜中含量为18毫克,所以,气瘿患者宜用紫菜经常熬汤服。
海藻
又称羊栖菜。性寒,味苦咸。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就载:“主瘿瘤气”。《本草蒙筌》亦称:“消颈下瘿囊”,它有软坚,消痰,泄热的作用,古今医家治疗气瘿之病皆用之,所以,单纯性甲状腺肿者,宜常食海藻汤。
海蜇
性平,味咸,有清热、化痰、消积的作用。古代医家虽然很少言及治气瘿之病,但海蜇亦含丰富的碘,在1000克干海蜇中含碘1320微克,所以,单纯性甲状腺肿者,或用之凉拌,或煨汤饮,皆宜。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甲状腺肿大患者都食用含碘丰富的食品,所以,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大患者的饮食宜忌要记清,避免胡乱补碘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创伤,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的治愈率
治疗后,几乎90%可以长期存活。临床证明,一些与内分泌有关的肿瘤早期治愈率较高,如甲状腺癌。目前甲状腺癌已成为治愈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不同类型甲状腺癌的治愈率:
同样是甲状腺癌,种类不同,其临床表现及预后也相去甚远。理解了这一点,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同样患甲状腺癌大多数病人经手术治疗后可长期存活,而少数人预后不良了。
1.乳头状腺癌
占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约60-70%,女性及40岁以下患者较多。恶性度低,病程发展慢,预后好。经手术治疗后几乎90%以上可以长期存活。
2.滤泡性腺癌
占甲状腺癌的15-20%。多见于中年女性,易远处转移,恶性度中等,手术治疗后长期使用甲状腺素,治愈率可达80%。
3.髓样癌
占5-10%,有时可出现与本病临床表现完全不要相关的症状,如腹泻、面部潮红多汗、哮喘、头痛。这是由于癌细胞分泌生物活性物质所致。其他表现与一般甲状腺癌相似。预后较好。
4.未分化癌
高度恶性,占甲状腺癌的8%左右,发病以老年人为多,平均年龄60岁以上。特点是颈前肿块突然增大,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嘶等症状。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不同类型甲状腺肿大患者的饮食宜忌
由于缺碘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饮食上宜常吃含碘的食物,宜吃加碘的盐,宜吃海鱼水产品,宜食贝类海鲜,也宜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忌吃有抑制人体对碘吸收作用的食物。
海带
有人称海带为“碘之王”,在每100克海带中含碘量为240毫克,常吃海带可纠正由缺乏碘而引起的甲状腺肿,促进新陈代谢,使甲状腺能维持正常功能。海带所含碘化物内服吸收后,还能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物被吸收,并能使病变的组织崩溃和溶解,可纠正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不足,
紫菜
紫菜性寒,味甘咸,有化痰软坚、清热利尿功效。《现代实用中药》就指出:“紫菜治甲状腺肿。”据现代研究,碘质在海草类中含量极高,紫菜亦含较多的碘,每1000克紫菜中含量为18毫克,所以,气瘿患者宜用紫菜经常熬汤服。
海藻
又称羊栖菜。性寒,味苦咸。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就载:“主瘿瘤气”。《本草蒙筌》亦称:“消颈下瘿囊”,它有软坚,消痰,泄热的作用,古今医家治疗气瘿之病皆用之,所以,单纯性甲状腺肿者,宜常食海藻汤。
海蜇
性平,味咸,有清热、化痰、消积的作用。古代医家虽然很少言及治气瘿之病,但海蜇亦含丰富的碘,在1000克干海蜇中含碘1320微克,所以,单纯性甲状腺肿者,或用之凉拌,或煨汤饮,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