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淋巴结炎和腮腺炎的区别

淋巴结炎和腮腺炎的区别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 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急性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由致病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所引起,常见于颈、腋窝和腹股沟部.属中医“痰毒”范畴,包括中医的颈痈、腋痈和胯腹痈。

中医学认为淋巴结炎多感受风热湿毒等六淫之邪,或素有脏腑积热,复经金刃外伤或擦破皮肤感染毒邪,或恣食膏巢厚味,内有湿热火毒,致使气血被毒邪塞塞于皮肉之间,继而炼液成痰,痰毒互阻,结块而肿.若风毒痰火上攻,则发为“颈痈”,若肝胃积热凝聚,则发为“腋痈”,若肝胆漫热下注,则发为“胯腹痈”。

西医认为淋巴结炎的主要病原体是化脓性细苗.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当人体受到意外伤害或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时,化脓性细菌沿淋巴管侵入局部淋巴结,可引起急性炎症性病变.主要病理变化为淋巴结充血、水肿渗出,有凝固的淋巴液和细菌。

由于淋巴液是分区汇集于特定区域的淋巴结,所以一定部位的原发感染仅能造成一定部位的淋巴结炎.所以本病多发生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部。淋巴结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结周围炎,粘连成团,并可发展成为脓肿。

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鉴别方法

1、化脓性腮腺炎: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晚期有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管流出,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化脓性腮腺炎早期症状如下:腮腺区肿胀,有时突然从腮腺导管口流出稠而有咸味的液体,随之胀痛减轻,甚至消失;持续性腮腺区疼痛、不适,唾液分泌减少,口干、口臭等;进食或看见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唾液分泌量增加,导管排出受阻,即加剧腮腺区的疼痛与肿大,停食后症状又逐渐消失。一般不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2、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坚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活动。可发现与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的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急性淋巴结炎:受累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化脓后可出现波动。可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慢性淋巴结炎:局部淋巴结肿大,最初在常见部位,如:颌下、颏下、颈深上淋巴结肿大、压痛、周界清、活动无粘连。病情继续发展,淋巴结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淋巴结触诊不活动,疼痛加剧,进一步发展为腺源性蜂窝织炎。慢性淋巴结炎有反复消胀史,2—3个淋巴结,质中等硬度,活动、压痛。

耳朵上面疼是否正常

耳朵上方有疼痛的表现,与该部位的炎症有关,与局部淋巴结炎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不严重,目前你以上情况也需要多喝水,避免熬夜和疲劳过度,药物治疗可以口服蒲地蓝消炎片治疗,你以上情况可以逐步康复, 还要辨别是否是腮腺炎?腮腺炎一般不能吃酸性食物,或者,听到酸性食物这个词语就会感觉到有些酸痛。建议多饮水,吃抗病毒的药物,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看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腮腺炎和淋巴结肿大的区别 预后不同

腮腺炎:腮腺炎一旦感染几乎就不会患了,因为大多数腮腺炎是病毒感染,有终身免疫的特点,因此,预后效果都很好。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只要身体受到外界的微生物感染,就会出现免疫应答,严重时候就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因此,没有所谓的预后,经常反复出现也属于正常现象。

腮腺炎和淋巴结肿大有什么区别 治疗不同

腮腺炎:腮腺炎的治疗一般就是抗生素治疗,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首要的都是控制症状,而抗生素治疗效果最好。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的治疗不在消除淋巴结的症状,而是针对引起其肿大的病因进行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相混的疾病都有哪些

很多的患者在患上了流行性腮腺炎的时候都会有发烧的症状,在生活中这种疾病和很多的疾病都相似,我们发现了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的时候,要马上到医院做诊断才可以,下面,我们看看流行性腮腺炎相混的疾病都有哪些吧!

1.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晚期有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管流出,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坚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活动。可发现与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的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症状性腮腺肿大 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中,或应用某些药物如碘化物、保泰松,异丙肾上腺素等可引致腮腺肿大,为对称性,无肿痛感,触之较软,组织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

4.其他病毒所引起的腮腺炎 已知1.3型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A型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淋巴脉络膜丛脑膜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均可引起腮腺肿大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需作病原学诊断。

5.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 过敏性腮腺炎、腮腺导管阻塞,均有反复发作史,且肿大突然,消肿迅速。单纯性腮腺肿大多见于青春期男性,系因功能性分泌增多,代偿性腮腺肿大,无其他症状。

6.其他病毒所致的脑膜脑炎 腮腺炎脑膜脑炎可发生在腮腺肿大之前(有的始终无腮腺肿大),难与其他病毒所致者相鉴别,可借助于上述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来确诊。

腮腺炎和淋巴结肿大的区别 血象不同

腮腺炎:腮腺炎患者的血象会发现明显的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有两种情况,其中之一和腮腺炎一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明显增加,但若是病毒性感染,白细胞总数会低于正常值;另外真菌感染等还可能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血象。

霸王花汤的功效与作用 霸王花汤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霸王花汤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食用霸王花汤具有养颜护肤、养阴补虚、化痰止咳、清热润肺等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于痰热咳嗽、淋巴结炎、腮腺炎者。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流行性腮腺炎与下领淋巴结炎有什么区别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患病较多。临床特点是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腮腺肿大为主要症状,可并发脑炎,唾液腺、胰腺及青春期以后的病人的性腺也可受累。发病初期,小儿可有发热、厌食、头痛,偶有恶心、倦怠等前驱症状。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大肿胀,耳垂向上、向外推移,下颌骨后沟消失,肿胀表面皮肤不发红,轻度触痛,口腔颊黏膜腮腺管口有红肿。本病可自愈,预后良好,但易并发腮腺炎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心肌炎等,应予注意。腮腺炎在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由于本病是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属呼吸道传染病,在托幼园所易造成流行,应注意隔离患儿。 下颌淋巴结炎往往由口咽部局部炎症病灶引起,如牙龈炎、口腔溃疡、『1因峡炎、扁桃体炎等。肿大的淋巴结位于下颌骨下,局部疼痛较重,位置局限,肿胀不以耳垂为中心。口腔颊黏膜内腮腺管口无红肿。随着头面部极口咽部感染病灶的逐渐清除,肿大的下颌淋巴结可逐渐消失。下颌淋巴结炎可反复发作,无终生免疫。一般不引起并发...

相关推荐

怎样才能确诊小儿腮腺炎

怎样才能确诊小儿腮腺炎?这个相信是所有患者都十分关心的一件事,小儿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小儿腮腺炎的发病会有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因此家长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治好小儿腮腺炎,去医院治疗小耳腮腺炎首先就要确诊病情,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怎样才能确诊小儿腮腺炎? 其他病毒所致腮腺炎 现已知流感、副流感、腺病毒、肠道病毒等均可引起腮腺炎。初步鉴别可参考流行病史及临床伴随症状,最终的鉴别方法是进行病原学及血清学的检查。 化脓性腮腺炎 常多次复发,且均位于

腮腺炎的原因

病毒性腮腺炎:常见腮腺炎病毒,还可见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 急性细菌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常见病因为腮腺分泌机能减退者、腮腺导管口堵塞及腮腺淋巴结炎、邻近组织炎症波及。 免疫性:如干燥综合征、米库利奇病等可引起慢性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堵塞:主要腮腺管及分支堵塞继而引起细菌感染,多见涎腺结石、黏液栓及较少见的肿瘤,多见良性肿瘤。 病因未明:慢性非特异性腮腺炎、复发性儿童腮腺炎、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等,极少由某些药

腮腺炎的原因

1.感染性 急性细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常见病因为腮腺分泌机能减退者如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者、手术禁食者等、腮腺导管口堵塞及腮腺淋巴结炎、邻近组织炎症波及。 病毒性腮腺炎:常见腮腺炎病毒,还可见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 2.免疫性 如干燥综合征、米库利奇病等可引起慢性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3.堵塞 主要腮腺管及分支堵塞继而引起细菌感染,多见涎腺结石、黏液栓及较少见的肿瘤,多见良性肿瘤。

怎样才能确诊小儿腮腺炎

其他病毒所致腮腺炎 现已知流感、副流感、腺病毒、肠道病毒等均可引起腮腺炎。初步鉴别可参考流行病史及临床伴随症状,最终的鉴别方法是进行病原学及血清学的检查。 化脓性腮腺炎 常多次复发,且均位于同侧腮腺,应疑及化脓性腮腺炎,挤压腺体可见腮腺管口有脓液流出。局部表面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周围界限不清,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各年龄期儿童均可发生,至青春期可自然消失。用催涎剂(如咀嚼橡皮糖)使唾液流畅,抗生素治疗有效。 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 (1)在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时,腮腺可肿大。多为双侧性,轻度肿

耳朵痛流水是什么原因 脓性耳漏

是化脓性炎症的表现,常见于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疖等。此外,少见的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颈淋巴结炎等,破溃入外耳道时也可出现脓性耳漏。若脓液不多而具恶臭者,应考虑胆脂瘤的可能。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注意事项有哪些

诊断方面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化脓性腮腺炎常为一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肿块局 限,晚期有波动感,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分泌物涂片及 培养可发现化脓菌。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 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可 活动。可发现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 耳部疮疖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症状性腮腺肿大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中, 或某些药物如碘化物、羟基保泰松、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可致腮腺 肿

应该如何诊断落枕

应该如何诊断落枕? 1.炎症波及引起的颈部肌肉痉挛如淋巴结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这些疾病在引起颈部肌肉痉挛和疼痛的同时,局部与全身均有炎症反应。 2.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常性颈神经根受压的症状,上肢串麻.颈部活动或咳嗽时疼痛加重,并多向患侧上肢串痛。x线片有较明显的改变。 3.斜颈,头颈歪斜、面部畸形。 4.颈椎后关节紊乱症,棘突上或棘突一侧韧带肥厚,压痛明显,可出现棘突偏歪,并局限在一二个棘突上。x线片有的可见到后关节两侧不对称或关节间隙模糊。

应该如何诊断落枕

1.炎症波及引起的颈部肌肉痉挛如淋巴结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这些疾病在引起颈部肌肉痉挛和疼痛的同时,局部与全身均有炎症反应。 2.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常性颈神经根受压的症状,上肢串麻.颈部活动或咳嗽时疼痛加重,并多向患侧上肢串痛。x线片有较明显的改变。 3.斜颈,头颈歪斜、面部畸形。落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所以这个问题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落枕往往是睡醒后突然起病,也可在一个突然的急速动作后发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并出现一侧肩臂部疼痛头部被迫采取强制体值. 4.颈椎后关节紊乱症,棘

腮腺混合瘤可能是哪些疾病

(1)急性腮腺肿胀: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主要见于脱水(高热、进食困难、恶液质等)至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等情况下,由于全身抵抗力下降,细菌经腮腺导管逆行感染而致,病原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单侧患病,患者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腮腺区疼痛剧烈,肿胀,触痛明显,脓肿形成后,相应部位有可凹性水肿。 腮腺淋巴结炎:是腮腺被膜下或腺体实质内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相似,但病情较轻,腮腺导管口无脓性分泌物,有时可在腮腺周围找到原发灶。如磨牙根尖周炎、外耳道的化脓性感染等。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

腮腺炎如何鉴别

1.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坚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活动。可发现与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的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1)急性淋巴结炎: 受累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化脓后可出现波动。可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2)慢性淋巴结炎: 局部淋巴结肿大,最初在常见部位,如:颌下、颏下、颈深上淋巴结肿大、压痛、周界清、活动无粘连。病情继续发展,淋巴结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淋巴结触诊不活动,疼痛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