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利湿退黄药有哪些功效

利湿退黄药有哪些功效

性味多苦寒,属脾、肝、胃、胆经。苦寒能清泄湿热,因此以利湿退黄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湿热黄疸、症见目黄、小便黄、身黄等。部分药物还可以治湿疮痈肿等证。临证可根据阳黄、阴黄的湿热、寒湿偏重不同,选择适当药物配伍治疗。中医药方常用的利湿退黄药有金钱草、茵陈、虎杖、珍珠草、垂盆草、地耳草、水飞蓟、鸡骨草等。

龟苓膏有什么作用 生地

生地,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热病伤阴,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味苦,平、微寒;有清热利湿退黄;主要用于黄疸尿少,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茵陈怎么泡水喝 茵陈泡水喝的功效

利湿退黄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可用于黄疸、小便短赤、湿疮瘙痒等症状,为治黄疸之要药,可配伍大黄、栀子等同用。

解毒疗疮

茵陈中含有香豆素、黄酮类物质及多种挥发油,有利胆、护肝、解热镇痛等作用,中医认为,茵陈可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湿疮、湿疹,可单味煎汤外洗或内服,也可配伍黄柏、苦参等同用。

青叶胆的营养价值 利湿退黄

青叶胆有利湿退黄的功效,主治肝胆湿热、黄疸尿赤,取本品粗粉10g,加甲醇50ml,在60℃水浴中温浸1h,滤过。取滤液1ml,在水浴上蒸干后服用。

大黄营养价值功效 利湿退黄

大黄性寒、味苦,归胃、大肠经,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可以配伍其它中药治疗肠道湿热积滞引起的痢疾,肝胆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尿赤等病症。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利湿退黄

大黄属于苦、寒之品,归胃、大肠经,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可以配伍其它中药治疗肠道湿热积滞引起的痢疾,肝胆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尿赤等病症。

蒲公英与茵陈能一起泡水喝吗 蒲公英与茵陈泡水喝的功效

具体如下:

蒲公英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的作用的,菌陈是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的,一起泡水服用,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的。

生活中可以配合应用于湿热内盛的黄疸,肝功能异常的情况的,对于湿热引起的痤疮,或者肿毒也有一定的调理的作用的,但要是自身平时胃肠虚弱,那么一般不宜服用。

茵栀黄口服液的药性分析

方中茵陈为君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栀子味苦,性寒,为臣药,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的作用。黄芩苦寒为臣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三药相伍,加强了其清利湿热的作用,方中佐以具有清热解毒素作用的金银花,共同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蔊菜的营养价值 利湿退黄

蔊菜有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取其利湿退黄之功,常与茵陈、虎杖、栀子等药物配伍。此外,还可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小便不利。

金钱草玉米须泡水的功效

利湿退黄

金钱草有利湿退黄的功效,而玉米须能清热解暑、利尿通淋,两者一起泡水,可用于湿热黄疸、石淋、热淋等症状。

平肝利胆

玉米须、金钱草都有利胆的作用,两者搭配泡水,能促进胆汁的分泌,有利于胆管内的结石排除,可用于治疗胆结石、肾结石等结石病。

清热除湿

玉米须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而金钱草能清热除湿,两者一起泡水,有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还可用于治疗疔疮肿痛、湿热黄疸、中暑等。

新生儿肝炎的偏方

偏方一小儿肝炎方

【来源】王鹏飞,《中医杂志》(4)1985年

【组成】青黛5克,紫草12克,贯众,寒水石,焦山楂各10克,乳香6克,茜草、木瓜,绿茶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行瘀,运湿退黄,调和气血,消积止痛。

偏方二 婴儿利胆方

【来源】时毓民,《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茵陈,金钱草,郁金,赤芍各12克,当归、生山楂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解】胎黄的发生,多因乳母湿热遗留于胎儿所致。方中茵陈,生大黄,金钱草有清热利湿之功,然《张氏医通》中提到,“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无不瘀血阻滞也。”故在方中加用生山楂,赤芍,当归,虎杖,以增强活血化瘀功效。近代药理证实,赤芍可以改善肝脏微循环,扩张胆管;当归对动物实验性肝

偏方三清热退黄汤

【来源】时毓民,《中西医结合杂志》(1)1986年

【组成】茵陈,金钱草,萹蓄各12克,山栀,车前子(包煎)、广郁金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生甘草4.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同时配用西药强地松。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利胆。

【方解】方中用车前子清热利尿;萹蓄利尿通淋,祛湿退黄;金钱草利胆通淋,清利退黄,以上三药有加强茵陈,广郁金的利胆作用;山栀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大黄有清热解毒及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虎杖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通络,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及减轻炎症等,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利胆之功,故有之多效。

【主治】婴儿肝炎综合征(胎黄)。

【加减】气虚者,加太子参12克;肝脾肿大,加丹参12克,川芎6克;病程后期,SCPR的高者,加田基黄12克,五味子3~4.5克。

【疗效】治疗50例,治愈率为98%。

金钱草吃了有什么作用效果 利湿退黄

金钱草是药性偏寒的药材,入肝、胆、肾、膀胱经,因而具有很好的利湿退黄功效功效,对于外感湿热之邪,或过量食用肥甘辛辣食物,导致湿邪内生,湿邪在体内久而化热产生的肝胆湿热,临床多见于黄疸病症,合理的使用金钱草能起到较好的利湿退黄效果。

相关推荐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退

秦艽尚能利湿退黄,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可与茵陈、栀子等配伍。

胆结石不能吃什么食物 胆结石的推荐食谱

1.鲤鱼赤小豆陈皮汤。鲤鱼1条,赤小豆120克.陈皮6克。煮烂食用。清热利湿解毒。 2.鲜菱白汤。鲜菱白30克。水煎后服食,日2~3次。清热利胆退黄。 3.荸荠汤。荸荠120克。洗净削皮,切成小块,煎汤代茶,日内饮完。利湿退黄,通利小便。

黄疸食疗能帮忙

黄瓜薏米粥 [原料]黄瓜1条,薏米3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黄瓜洗净,切片。薏米、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放入黄瓜片,小火煮3分钟即可。 [吃法]分次食用。 [功效]补脾和胃,利湿退黄。 鸡骨草红枣汤 [原料]鸡骨草30克,红枣8枚。 [制法]将鸡骨草、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后去渣取汁即可。 [吃法]每天2次,温热饮用。 [功效]补脾和胃,利湿退黄。 泥鳅炖豆腐 [原料]泥鳅250克,豆腐100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泥鳅去鳃和内脏,洗净后放入锅中,加精盐、水

螃蟹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清热解毒

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结化瘀、利湿退黄、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主散诸热,治胃气,理筋脉,消食。 但注意: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治疗方法不同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补充水分热量,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退。 如果是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那么找出具体疾病病因,针对性的治疗疾病去除病因,病因消除后黄疸自然就会消褪。 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相应的退黄药物进行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以达到消除黄疸的目的。 还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具体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中药等进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一旦出现黄疸就可使用光疗,可到相关器械的正规医院进行光疗,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利湿退

主要适用于湿热黄疸所致的各种病症。金钱草不仅能够清肝胆之火,还能除下焦湿热,在清热利湿退黄方面确良效。在临床运用时,也可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比如在治疗湿热黄疸时,可与茵陈蒿、栀子、虎杖等中药配合使用。

肝胆湿热喝什么茶合适 茵陈蜂蜜茶

材料:茵陈10g,蜂蜜少许。 做法:将茵陈用冷开水侵泡10分钟,倒掉冷开水,加入开水,待水温降至60度左右加入少许蜂蜜即可。 功效:茵陈具清热,利湿退功效,是治疗肝胆湿热的良药。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皮肤,眼睛发黄者。

总胆红素偏高的食疗 总胆红素偏高的食疗妙方二

原料:1尺长黄鳝2条,粳米500克。 做法:粳米淘洗煮饭,黄鳝不杀,将鳝鱼体外粘质擦净,待饭将熟时,切断鳝鱼尾部约2厘米,立即将鳝鱼放入饭内,盖紧锅盖,焖好后,将鳝鱼与饭拌匀,加油盐调味。 用法:可做主食用。 功效:治疗黄疸,利湿退黄。连食数日可明显退黄,总胆红素偏高也会随之下降。

藤梨根的功效与作用 利湿退

藤梨根用于黄疸的治疗可通过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进行治疗,对于湿热内蕴,热毒炽盛,寒湿内阻等导致的黄疸很好的治疗作用,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如目黄身黄,色泽鲜明,或见发热,口渴,心中懊忧,身倦无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厌恶油腻,恶心呕吐,小溲深黄或短赤,大便秘结等。配蒲公英、田基黄等治黄疸。

金钱草怎么泡水喝 金钱草玉米须茶

材料 金钱草、玉米须。 做法 1、将金钱草、玉米须洗净,放入锅中; 2、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 3、转小火煮5~10分钟,关火; 4、倒入杯中,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暑、利湿退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