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烧退了又烧反复怎么办 防止脱水
婴儿发烧退了又烧反复怎么办 防止脱水
家长还应注意让病儿卧床充分休息,减少体力的消耗。发烧后孩子食欲差,可吃些流质食物,要少吃或不吃油腻食物,多喝水,也可加少量的食盐,促其发汗,有利于体温下降和毒素排泄,防止脱水。
宝宝病毒性发烧反复需要立即就医吗
一旦发现宝宝发烧,是不是就要立即帮宝宝退烧?医学上建议不需要。宝宝发烧,代表身体正在抵抗病毒,身体会自然调节温度,所以不用退烧。
发烧常常是疾病的征兆,家长们盲目地让宝宝服用退烧药容易影响医生对于宝宝发烧原因诊断的正确性。
而当家长带宝宝就诊时切忌把重点放在宝宝烧到几度,而是要了解可能会烧多久。当宝宝发烧时,找出发烧原因,比急着帮宝宝退烧重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说宝宝发烧时不用马上退烧,但并不代表家长就可以不管发烧的原因。许多家长以为宝宝烧退就没事了,实际上有些疾病在烧退后如果没有接受完整的治疗,反而容易使疾病复发或是导致并发症的出现。
以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与肺炎来说,这两种疾病都很容易发生反复发烧的情况。因此当宝宝退烧后又再度发烧,家长们就要深入了解发生的原因,以免延误疾病的治疗!
宝宝病毒性发烧反复不一定要立即就医,家长完全可以先自行采取一些措施来为宝宝退烧。但是作为家长,也应该注意学会分辨宝宝的发烧,到底是由病毒引起的还是其它原因引起的,这样才能够不至于使病情延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宝宝发烧反反复复如何退烧 多喝水
宝宝反复发烧,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减少消耗和热量产生。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500毫升水。可以选用糖盐水、各种水果汁,如西瓜汁、梨汁、橘汁等。充足的水分能促使毒素排泄,有助于退烧。
婴儿发烧退了又烧反复怎么办 泡温水澡降温
对于体温升得过高(40℃以上)、发热烦躁、曾经惊厥过的孩子,可以试试泡温水澡。让水停留在孩子身体上,通过蒸发使体温降低,但勿使用冷水;还可以用35%的酒精擦拭颈部、腹股沟、腋窝等处,进行物理降温。
婴儿发烧退了又烧反复怎么办 注意环境温度
宝宝反复发烧时应该尽量使居室环境保持凉爽。打开窗户通风很重要。如果天气炎热,可以使用空调降温。
婴幼儿发烧反复怎么办
宝宝发烧是非常常见的,很多的宝宝都是会有这种现象的。而有的宝宝还是会反复的发烧的,这使得妈妈们非常的着急。那么你知道宝宝反复发烧该怎么办吗?6个月宝宝或是两岁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又该怎么办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1、体温38℃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2、婴幼儿体温38.5℃以上——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当其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的话可以选择柴胡或羚羊角等,西药的话可以选择百服宁、泰诺或者美林等。
3、体温39℃以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布洛芬类退烧药和扑热息痛类退烧药,这两类药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妈妈们必须明确一点,用药必须要遵照医生的指示,不可以自己乱来。
孕妇发烧的影响
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外来感染原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本质上,对人体并无伤害。但是,怀着宝宝的准妈妈,毕竟与一般人不同,因而在面对发烧时,总会有慌乱且无所适从的感觉,是像个女汉子一样硬扛还是立刻打针吃药把烧退下去呢?万一硬扛几天后没退烧反而发高烧,又或者打针吃药影响宝宝发育,似乎横竖都会影响到胎宝宝的健康,这真是让准妈妈左右为难。究竟孕妇发烧怎么办?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若只是短暂性的轻度发烧,一般来说并不会对母体或胎儿造成伤害,不过也曾有些研究发现,在怀孕5~6周期间,即神经管发育期,若孕妇的体温高过38.9℃,且持续超过24小时,就会增加胎儿发生神经管缺损(如:无脑儿)的机会,但必须强调的是,很少孕妇会让自己的体温上升这么高,并且持续如此长的时间而不做处理。
必须特别重申的是,造成发烧的病原本身对母体及胎儿的伤害,要比发烧来得更重要,所以,孕妇发烧时,重要的是找出发烧的病因,对症下药,要比单纯退烧更重要。若是搞不清发烧的原因,最好尽早就诊。
喉咙发炎高烧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咽喉痛,诊断不明确的需要做相关检查
什么时候退烧合适?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要看发烧的时间和温度.由于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白血球抵抗细菌毒素,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观察发烧的热型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所以不太高的体温是不必急着退烧的.但是,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尤其婴幼儿发烧造成水分蒸发,导致脱水;而且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故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退烧的方法
●冷敷
如果高烧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
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擦拭身体
蒸发也确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泡澡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补充液体
当你发高烧时,你的身体会流汗散热;但当你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你的身体无法散热.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应选用低钠的产品.发烧期间应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状况好转.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喉咙发炎高烧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进行的解释,希望对于一些患者是有帮助的。同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下饮食和生活作息习惯,这些都是跟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关联的。生病了也要记得及时的去治疗。
婴儿反复发烧怎么办
人体的下视丘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就像冷气机的温度设定,正常的时候,婴幼儿设定的温度比成人稍高,婴幼儿肛温大约在摄氏三十七点五度,上下变动一度左右。
成人和较大儿童口温大约摄氏三十六点八度,上下变动零点五度。如果设定温度提高,例如人体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应,产生“热素”,就会刺激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当设定温度被调到39℃时,身体藉着肌肉打颤收缩产热,或者减少出汗散热,将体温提升到39℃为止。所以发烧前,可能会发冷发抖,再突然高烧,产生某些细菌毒素,这种现象特别明显。
许多父母也观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间发高烧。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容易发烧。孩子生病的时候,体力变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喝水,当然体温升高。
造成发烧的非疾病因素
婴儿体温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若体温呈现不稳定状态,则应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造成发烧的疾病因素
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如B型链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最严重的感染疾病是败血症。所以新生儿发烧时,一定要带给医生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于3个月的婴幼儿发烧最常见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细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严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脓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无法从外表看到异常现象。此外,当小朋友有原因不明显的发烧时,验尿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频尿、小便痛,甚至于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现象。小婴儿则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黄疸等现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状,所以非常容易误诊。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为泌尿器官先天发育畸型,例如肾脏的形状不对、输尿管进入膀胱的角度不对等等,需要以手术治疗。
几度算发烧?
儿童的体温在36.2℃~38℃为正常。一般定义:肛温高于37.8℃,口温高于37.3℃,腋温高于36.8℃为发烧。现在用耳温枪的机会较多,耳温枪所量的温度与肛温相近,均称为“核心温度”(coretemperature)。
如何正确量体温?
1.测量腋温比肛温好:因肛温必须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具刺激性,腋温则较温和。
2.三岁以下宝宝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3.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4.需测量足够时间:若测量腋温需夹5分钟以上,肛温则仅需1分钟即可。
5.肛表要先润滑:测量肛温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润滑膏,然后插入肛门内2公分即可。
6.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洗澡后要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吃热的食物、大热天刚从外面进来或运动后,其体温在38~38.5℃之间,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不宜遽然诊断为发烧。
一发烧就要马上退烧吗?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诊断,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形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此外,发烧本身还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不太高的发烧是不必急着退烧的。不过,多数医生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如何自行帮宝宝退烧?
当宝宝体温达上述的发烧温度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宝宝舒服一些:1.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婴儿发烧退了又烧反复怎么办 及时就医
宝宝出现反复发烧的现象,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些传染病引起的症状,所以婴儿发烧要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在查明病因后再采相应的退烧方式。
宝宝发烧护理技巧
发烧了,先不必急着退烧。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毒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家长硬要替孩子退烧,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一般来说体温在38℃-38.5℃以下,且精神不错,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家长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
*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
*一天使用退烧药不要超过五次以上。
*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烧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时。
*不要给小朋友覆盖湿毛巾,应尽量保持干爽。
*尽量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等。
*注意水份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于浓黄。
*要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在适当的处置后,应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它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五、紧急预案:40.1℃,紧急就医指南
由于发烧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找出产生发烧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如果确定孩子是感冒,且高烧至40.1℃则建议紧急就医。其它需紧急就医的情况还包括:
*小于两个月以下的婴儿。
*宝宝哭得很惨,且无法安慰的哭,不断呜咽。
*移动或父母接触时会哭。
*幼儿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
*出现皮肤紫斑。
*排除鼻口影响呼吸之障碍物后仍感觉呼吸困难。
*幼儿流口水且无法吞咽任何东西。
*痉挛发生,而且感觉很疲倦。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发烧超过40℃(尤其是三岁以下幼儿),而且是2~4个月大的宝宝,不是由于三合一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又反复烧起来;且发烧超过72 小时,则建议在24小时内立刻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婴儿多少度算发烧 婴儿发烧需要退烧吗
婴儿发烧是需要退烧的。婴儿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但还是要适度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退烧的时间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要看发烧的时间和温度。由于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白血球抵抗细菌毒素,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观察发烧的热型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所以不太高的体温是不必急着退烧的。但是,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尤其婴幼儿发烧造成水分蒸发,导致脱水;而且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故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感冒护理三要点
一、发烧的处理。
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无论是由病毒引起的还是由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孩子一旦发烧,也是家长最着急的事。其实对于发烧,如果急性期发烧不超过38度时,就不一定要退烧。若发烧超过38.5度,或伴有抽风等症状时就应该退烧。退烧常用的方法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
用冷毛巾或冰袋敷于前额,或用酒精、白酒擦拭肘窝、腋窝、手足心、及大腿根部。
药物降温:
吃退烧药或注射退热剂,多喝些凉开水,在水中加些盐和糖,防止脱水。
二、并发症的处理。
随着病情的发展,常被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或者并发其它部位的炎症。常见的有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心肌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这时候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婴儿发烧原因及解决方法
引起婴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外在因素: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的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内在因素: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其他因素: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婴儿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因此,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婴儿发烧不会“烧坏脑子”?
宝宝一发烧,父母亲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家长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份忧心。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惟有对麻醉过敏,引起恶性发烧才可能达到如此高温。
因为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认为,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不过,多数医师和学者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