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密度是多少
花生油密度是多少
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呢?一般来说,花生油的密度为0.8kg/dm3,比水的密度还要小。
了解花生油的密度的大小,我们就可以明白,当我们把一滴花生油滴入到水中的时候,都可以看到花生油浮在水面上的原因了。由此可见,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花生油的密度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得,加上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算得花生油的密度。
我们还可以从花生的油密度来辨别花生油是否掺假,花生油的密度越大,说明其含有其他杂质就越多。
可见,了解花生油的密度,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有用。
花生油禁忌
花生油有许多好处,但是它非常油腻,夏天不宜食用。另外常吃容易上火。花生油要新鲜,因为其香味物质在制油过程内,是以吸附方式存在于油中的,极易挥发或分解,即使在保存期内也有一个自动氧化、分解过程。如果花生油放置久了,香味逐渐淡化直至消失,同时也会酸值上升,过氧化物增多,口感变差,营养成分遭到破坏。
花生油在一般贮藏条件下,会发生自动氧化酸败的过程,其变化为:自动氧化过程与季节有关,如果开始贮藏在冬季,低温能有效地延缓解脂酶和氧的作风,随着季节的变动、温度的上升,温度在15-30℃时,一方面由于解脂酶 作用,使油脂水解,酸值增高,另一方面空气中氧的浸入,会促使 油脂氧化形成氢过氧化物。
进入夏季室温和库罐温度超过30℃,如果存放于露天油罐或、露天堆场,每天受到阳光的曝晒,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因子会促 使油脂的氧化过程加速。特别是在阳光中在紫外线或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当超过50℃的辐射温度时,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将进一步分解再经:分子重排成醛、酮,使贮藏的油脂酸败。
花生油能放多长时间 花生油凝固温度是多少度
花生油约在10摄氏度以下会凝结。
花生油的凝固温度是多少,与油品中本身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结构组成,非甘三酯成分有关系,比如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的花生油就明显更抗冻,但通常当花生油在12℃以下时,会出现淡黄色或乳白色的结晶,像雪花、棉絮或颗粒状的絮状物悬浮在油中,当温度在10度以下时,花生油的半凝固状态一般会从包装瓶的瓶底开始,由于底部接触面的温度相对偏低,有时靠近底部的花生油会出现浑浊或凝固状态,色泽变成淡黄色或者乳白色,而上层仍然是澄清透明的,这是纯正花生油的物理特征。
花生油在温度3℃-4℃左右,花生油就会完全凝固,整个油品变成淡黄色或乳白色,但油品仍具有流动性,这种乳白色的油不是变质也没有有害成分生成,是可以放心吃的。
花生油酸性还是碱性 吃花生油的好处
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都属于抗氧化物质,在食用之后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缓解机体衰老,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的记忆力衰退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血液中存在大量的胆固醇,能和动物类饱和脂肪结合形成具有高粘性的低密度脂蛋白,容易在血管内沉淀,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血栓,而花生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这种反应有抑制作用,对已经形成的血栓也有清除作用,可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
纯正花生油鉴别方法 花生油多少度会结晶
一般在8-12度间会结晶凝固。
花生油的饱和脂肪酸,尤其是18碳以上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要高一些,在温度低的时候,很容易成为晶体,一般在8-12度间,就会出现絮凝的结晶,温度再低,甚至会成为固态。
食用油的凝结点温度是多少,与油品中饱和脂肪与不饱和脂肪的含量及比例有很大关系,如花生油(原料)不同的年份产地,它的脂肪酸组成会不一样,因此凝固温度也不一样,如到了8度还没出现絮凝现象,跟它的加工工艺有关系,即在加工过程中,脱掉了一些脂肪酸,而且脱脂越是彻底,则油的凝结点温度越低,越不容易随着降温而凝结。
养护心脑多吃花生
近日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了十种现代人最佳营养食品建议清单,花生等坚果类食品在这十种最佳营养食品中名列前茅。花生等坚果类食品有提高良性胆固醇的功能,并能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是预防心脏病的最佳配方。
美国心脏学会营养委员会的研究表明:花生、花生油中富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不但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坏血脂”的含量,还可以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种“好血脂”的含量。科学家认为,大脑细胞中的脂肪却高达60%—65%。这说明,脂肪是大脑工作的重要物质。而高效率的思维活动,如学生应试、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脂肪,必须及时补充脂肪消耗,尤其是多吃一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的脂肪类食物。营养学家研究又发现,强脑力劳动者多食用花生、花生油,加速处理信息和增加长短记忆,当大脑疲劳时,还能提高大脑机能的效力,花生、花生油是最佳护脑食物。因此,养护心脑,多食用花生、花生油好。
吃花生有什么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吃花生多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能减少35%。这是因为常吃能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防止冠心病和动脉硬化,让心脏更健康。
还有研究发现,如把饮食中的一份红肉换成花生,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21%。
花生中的钙质也是也很丰富的,无论孩子、孕妇,还是老人,保证每天吃一定量的花生,都可以帮助强健骨骼。
早上吃一把花生,有助于平稳一天的血糖,因为花生会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清血管、保心脏:炒菜换用花生油
炒菜可以换成花生油,或者每餐吃十几颗花生,以保证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使肝内的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促进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方法:胃部反酸时,吃5到10颗生花生,能有效缓解胃酸的情况。
花生油的营养价值
花生油的营养价值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相对密度(d20℃4℃) 0.9110-0.9180
折光指数(n20℃D) 1.4680-1.4720
粘 度(E020℃) 10-12 凝固点(℃) 0-3
碘值(g碘/100g油) 94-96
皂化值(mgKOH/g油) 188-197
不皂化物(%) 0.3-1.0
总脂肪酸含量(%) 94.96
花生油中所含脂肪酸的特点是含十八碳以上的饱和脂肪酸比其它植物油脂多,因此它的混合脂肪酸很难溶解于乙醇,在较低温度(10℃以下)发生混浊甚至凝固。 纯净花生油的脂肪酸在70%乙酸溶液中的混浊温度是39-40.8℃,用此温度可以鉴定花生油是否纯品。花生油是优质烹调油和煎炸油,在油酸-亚油酸类中,它的抗氧化稳定性较高。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药理作用用花生油每日皮下注射1次(0.05ml/100g),共3d,可使大鼠的甲状腺轻度肿大,甲状
花生油腺摄碘率增高。花生油的水气蒸馏液有微弱的抑菌作用。在大鼠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复制中,如以花生油配合其他高胆甾醇调料,可使主动脉产生与人近似的“动脉粥样变”,如以牛油代替花生油,则常产生血栓,病变与人不相似。
高血脂要多吃什么 橄榄油
为了让食物更香、口味更佳,也让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足够的,人们每天都至少要摄入一定的油脂。不过相对于大豆油、花生油、植物油等等而言,橄榄油中的脂肪含量更低,摄入橄榄油后还可以增加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浓度,降血脂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正宗花生油鉴别方法
花生油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也是继大豆油、菜籽油之后已成为国内第三大消费食用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面对零售业市场上众多品牌,消费者该如何挑选纯正优质正宗的花生油呢?
正宗花生油鉴别方法
如下:
1. 看价格
一般来说,约2.5公斤花生能榨出1公斤花生油和1.5公斤油饼,生产出1公斤花生油的最低成本约14元。故一些不良油坊主以达到赚钱的目的,一方面进廉价的发霉花生榨油;另一方面在花生油中加入价格便宜的杂油充数,花生油的凝点是摄氏0-3度,因此,夏季掺入棕榈油,冬季掺入菜籽油消费者不易识别。
2. 看感观
新鲜花生榨出来的花生油色泽自然,金黄明亮,闻起来具有花生油的天然浓郁香味。若用霉烂或过了夏天的花生仁榨出来的花生油色泽深暗。
3. 嗅其气味
用右手指沾油少许,在左手心中猛搓几下,然后立即嗅其气味,有浓郁纯正花生油香、无异常味道的,可认为是上品。而掺入香精的花生油开始有微微的花生香味,但是随着再次揉搓,这种花生香味会越来越淡。
4. 看其凝固温度
花生油的凝固点为0-3摄氏度,棕榈油为27-30摄氏度,菜籽油是零下12-零下10摄氏度。将花生油放入冰箱冷藏室10分钟左右,若油发生凝固现象,即可初步认定掺有棕榈油;放入冰箱冷藏室约30分钟左右,若油出现分层及凝固现象,即可初步认定掺有菜籽油。
5. 实际检验
优质的花生油油色在常温下呈淡黄色,清晰透明;气味、滋味正常,经加热至280度油色不变深,无沉淀物析出;劣质花生油色泽、气味、滋味发生异常,水分大、杂质多、酸败、有焦臭异味。因此,好油不会低温时就冒烟。
另外消费者还要注意辨别瓶身的非转基因和制作工艺标识。优质的花生油其原料品质高,原料品质取决于原种,非转基因、天然优质的花生能保证油原料的高品质。优质花生油只榨取第一道花生原汁,口感纯正,在选购时,消费者也可注意观察。
购买技巧
购买花生油时请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品牌食用油。不要购买散装油,因为有一些花生油可能是用发霉的花生所榨,内含黄曲霉毒素,很难鉴别。可以用以下方法鉴别花生油是否掺假:
1.观色法。买花生油时,先要观察其颜色。纯花生油密度大,油质浓,呈深黄色:掺假的花生油密度小,油质薄,呈浅黄色。
2.燃烧法。将一张纸卷成纸筒,浸入油液之中后,取出点燃花生油,燃后,如纸筒上的火焰不冒大烟。没有小水点滴落地面,纸筒上不呈现水泡,则为高品质花生油。如果情况相反,就是掺假花生油。
3.加热法。取少量花生油置于掌心。双手合并摩擦若干次。纯花生油清香味道扑鼻,掺假油则没有明显的香味。
4.冷却法。把少量油液倒入杯中,在冰箱放置24小时,再将其取出,如杯中仍为液体则是纯花生油,如变成了固体则是掺假花生油。
输卵管造影有什么伤害 可能出现腹痛
X线的输卵管造影检查为碘造影剂,40%碘化油密度大,显影效果好,但有些刺激性,少数人可能出现腹痛,可能由数种原因所致,如:原有痛经、腹膜化学性刺激、子宫角部痉挛等,更多见于输卵管阻塞者。
做输卵管造影对身体有伤害吗 造影剂带来的副作用
x线的输卵管造影检查采用碘造影剂,40%的碘化油密度大,因而其的显影效果比较好,但其的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可能会导致女性在术后发生腹痛的现象。并且,其有时还可能会引起化学性的腹膜炎,检查的时间长且吸收慢,容易引起异物反应而形成肉芽肿,而且如果过多的进入静脉还可能会引起油栓。
脂肪肝患者日常食用什么油好
①大豆油:大豆油中含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是脂肪酸构成较好的油,有显著地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脂肪肝的功效。此外,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
②米糠油:米璩油中的油酸和亚油酸的比例为1:1,这样的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米糠油中不仅含有大量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磷脂,表现为可降低血中低密度胆固醇的浓度,使高密度胆固醇上升。
③玉米油:玉米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0%以上,其中50%是亚油酸,吸收率非常高,是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国醇症、冠心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用油。亚油酸有延缓人体衰老的功效,可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强人体肌肉和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是一种胆固醇吸收的抑制剂。
④花生油:花生油可使肝内的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促使其排泄增强。花生油不仅能降低胆固醇,还能预防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玉米油适合炸东西吗 什么油最适合炸东西
油炸食品主要是利用以油为传热介质进行烹饪,低温油炸(五六成油温)大约温度是130℃至170℃左右,高温油炸(七八成油温)大约是在170℃至230℃,因此一般用于油炸的油的烟点要高于230℃。最适合煎炸食物的油有:
因为花生油的不饱和脂肪酸相比之别的食用油高温下最稳定,油炸最不易变性或分解,形成有害物质。所以花生油炸东西最健康。而且花生油有花生独特的香味,炸出的东西非常吸引人。
棕榈油主要是拿来炸方便面。因为是饱和脂肪酸很多,不容易变质。但是凝固点的温度比较高,我国秋冬季常温单一棕榈油就凝固了,但棕榈油油温烟点高,235度,所以油炸特好。
中餐标准油之一,又分板油、肥膘、背油。如果讲究,很多中餐必须用猪油做。中国的点心用猪油起酥才是正道。尤其是大饼,猪油和葱、面粉分外的搭。
很多专做炸物的店,油炸用油都要加入猪油,一般占三成比例,以有效增加香味,炸出来的东西色泽金黄口感酥脆。但猪油比例不能太高,否则冷了会很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