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就是癌症元凶
生活方式就是癌症元凶
生活方式疾病就是指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1.不合理的膳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步入可单纯追求味觉享受的误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或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是一种典型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吸烟:吸烟是人类的一种不良行为,它对健康可以构成多种危害,不仅会导致癌症,而且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3.心理紧张和压力: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预言它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研究热点。心理因素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生活实践和应付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缺少运动: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被脑力劳动所代替。电子计算机和电视的发明,几乎改变了一代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现在人们出门有汽车,上楼有电梯,办公现代化,家务劳动社会化,乃至于现代人走路都越来越少。所以科学家们不得不呼吁:生命在于运动。
什么是子宫颈原位癌
原位癌为癌症和非癌症的临界点。如果把子宫颈病视为一条前进的直线,最最开始的病症可能只是“发炎”,接着是轻度子宫颈上皮细胞病变、中度病变,然后是重度病变,再然后是子宫颈原位癌。
这整个疾病的过程从“发炎”到原位癌可经历10余年时间,在原位癌之前的病变阶段,严格来说都还不算是癌症,可以完全被治愈。一旦跨过了原位癌阶段,病程就会加速发展,可能在短时间就扩散出去,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子宫颈浸润癌:恶性肿瘤除呈膨胀性生长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生长方式,就是浸润生长,即恶性肿瘤细胞沿组织间隙、淋巴管向周围组织浸润。
由于这种浸润的生长方式,恶性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没有明确的分界,所以肿瘤的实际范围往往超过肉眼所能观察的范围,在做外科切除时,应把肉眼所见的肿瘤连同周围相当范围的组织或有关的淋巴结一并切除。如切除不净,可造成手术后的复发。
干细胞是癌症元凶
癌症干细胞产生的机理
生物学家还无法确定癌症干细胞产生的机理。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干细胞本身发生突变或DNA结构的改变,使得干细胞中控制自我更新能力的系统发生了紊乱,无法正常工作;还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祖细胞发生了基因损坏,使得这些祖细胞没有正常发育成人体所需的体细胞,而是获得了与干细胞一样的自我更新能力。
自我更新能力是干细胞独有的重要特性,它是指干细胞能够不对称地进行细胞分裂。一般细胞都像祖细胞一样分裂成两个新的子代细胞,而干细胞则分裂成一个新的干细胞和一个祖细胞,祖细胞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而获得了分化成组织所需的成熟体细胞的能力。
经过这种不对称分裂后,在一个干细胞消失的同时,另一个干细胞又会生成,所以组织中的干细胞数会保持不变,干细胞在生成组织所需的新细胞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重生。这些负责维持组织或器官生存的干细胞必须能够控制自己的数量。科学家们认为,干细胞控制数量的机理可能是化合物的交换,只有控制数量的机制正常运转,干细胞才能保持功能正常,而干细胞一旦癌变,它们就会失去对自己的数量规模进行控制的能力。
膀胱癌能活多久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癌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涨。所以,很多人会有患上癌症的担心。目前,作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癌症,膀胱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增长。虽然是常见的癌症,但是癌症的危害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膀胱癌也是不例外。那么,膀胱癌能活多久呢?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其实,积极的接受治疗,膀胱癌患者的是可以延长生命的。
1膀胱癌是常见的癌症,目前治疗方式也比较多,其中不乏人们熟知的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光动力治疗、放疗和化疗。这些方式对于膀胱癌的治疗效果都是比较好的,只是不同患者的病症,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2对于很多人来说,患上癌症就认为这意味着生命即将终结。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可否认,癌症是会危及生命,但是积极的接受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疼痛,延长生命。当然,及时的接受治疗才能给有机会。
3除了要积极的接受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饮食营养和运动调理等,例如需要多吃西兰花等抗癌的食物,平时不吃辛辣的食物,同时积极的参加运动。当然,不能从事劳心劳力的工作,也是患者需要注意的。
4在很多人看来,中药治疗是癌症最好的治疗方式,因为副作用小,还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事实上,中药治疗对于癌症来说是有效的,只是效果并不能确保。中药治疗主要是为了提高身体的机能,达到抗癌的目的。
抽烟过多易患肺癌
肺癌是癌症杀手榜中占据前三一直的癌症,很多人都死在肺癌的枪口之下。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肺癌要远离烟酒。下面去来了解一下肺癌找上门之前身体会出现哪些信号。
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长期身处二手烟环境、工作中长期接触烟雾灰尘的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当然,临床上也遇到过生活方式都很健康、没有家族史的人患上肺癌。其实,每个人都携带癌症基因,是否发病与自身免疫功能、空气污染等都有关系。但总的来说,高危人群更容易患上肺癌,因此,建议大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远离烟酒,保证睡眠,多做运动,以降低肺癌风险。
医学上用吸烟指数来表示累积吸烟量与肺癌的关系,吸烟指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年数。假如一位烟民每天抽20支烟,连抽了20年,那么他的吸烟指数就是20×20=400,若吸烟指数》400,就应被列入风险人群了。如果一年按365天算,也就意味着,抽了7300包烟后,也就是146000个烟,患肺癌风险将大大增加。
什么肿瘤最难发现
得了癌症≠宣告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6年就将癌症列为慢性病,而不是大家认为的突发性死亡疾病。癌症研究界有“3个1/3”的说法,即1/3 以上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通过治疗可减轻或缓解症状,1/3的癌症经过治疗可以延长寿命甚至治愈。以临床常用的5年生存率为例,甲状腺癌、大肠 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生存率已经很高了,经过治疗也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中国是癌症高发国家,肺癌和 肝癌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 235.23/10万,死亡率为148.81/10万。中国城市居民癌症死亡率呈稳定降低趋势,而农村地区没有呈现这一趋势。胃、食管、鼻咽及宫颈部位肿 瘤的死亡率正在下降,肺癌及乳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可见,中国癌症防控之路任重道远。
防癌要盯紧“灰色地带”。肿瘤的生长靠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间最快为40天,最慢是400天。因此,癌细胞也分“勤快人”和“懒汉”。以肺癌 为例, 研究发现腺癌的体积倍增时间是180天,一个0.5厘米的肿瘤要经过4年多才能长到3厘米以上,这就为肺癌早诊断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其实,人在有病与没病 之间有个“灰色地带”。在此期间,如果能注意生活细节,调整生活方式,就能不生病。
防癌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有人说,隔壁邻居抽了一辈子烟也没得肺癌,自己从不吸烟怎么还得癌症了?这是因为,患癌因人而异,不可随
预防癌症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受社会、家庭和个人条件的影响。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使生活幸福、美满,还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为此,必须有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生活地点,生活地点、工作环境若有辐射、石棉、高毒性化学物质,对身体损害较大,必须定期接受防癌检查,特别要做好防护工作和进行预防性治疗,尽可能减少有害因素对人体的损害。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是公认的。如果不吸烟,适量喝些低度酒,尚没有什么大害处,但若同时进行,则会增加患癌的危险性。
某些不良性活动与某些癌症高发有联系。比如女性性生活开始年龄太早、有多个性伙伴者,患宫颈癌的机会较多。男性性生活开始得早,且频繁无节制者,患前列腺癌的机会较多。某些病毒可以通过性生活引起男女生殖器的溃疡。有专家认为,宫颈炎、宫颈癌的病因与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有密切关系。因此,提倡一夫一妻制,杜绝卖淫嫖娼,有助于消除某些癌症的发生。
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与生活富裕、选择生活方式不当有关。因此防止肥胖,除了选择高纤维素、低脂肪、低糖饮食外,还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根据自己工作和身体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于健康和防癌是大有益处的。
介绍直肠癌的鉴别诊断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绝大多数基因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所以饮食,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
诊断
1、排便习惯及性质改变。
2、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知名发现在直肠内质硬不规则之包块取组织深入病检可证实。
食用有益的食物防癌,有可能使癌痒的发病率下降30%-60%。每日饮食中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食物等碱性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是十分重要的。
未生育的女性为什么会得宫颈癌
为什么会得子宫癌?
患癌症主要是生活饮食习惯不良造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食物类别空前的丰富.....回顾当今的绝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人们已经彻底地忘记了自己的动物属性只注重感官享受,在互相影响和传染的推动下,使饮食习惯已经产生了彻底的革命——人属于违反自然属性的非肉食非素食不伦不类的动物!这是各种炎症和癌症的生成土壤,也是癌症正快速走入年轻化的根源!
喜欢过多食用鸡鸭肉蛋、喜欢吃油煎炸烧烤、喜欢吃腌制的酸菜和酱类、喜欢腊制品、喜欢吃糖和甜食、喜欢喝牛奶、经常以纯淀粉类为餐的嗜好(显酸性),缺乏足够的绿色活性维生素、叶绿素、纤维素的摄入量(显碱性),这是绝大多数癌症患者的饮食喜爱,也是致病的根源(在此不作过多的生物化学及病理的机理推导解释)。
宫颈癌的形成:
通过细心调查发现,易患宫颈癌以及其他癌症的患者,基本都有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不良的情况。
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会使生殖道频频受感染,而饮食不良则是促使自身免疫抵抗力低(体征偏酸性,即热性),是最终发展到宫颈糜烂和宫颈癌变的双重成因。
有些性格是癌症催化剂
我们的性格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也包括癌症,虽然精神因素不是癌症的致病因素,精神因素是癌症的出发因素,促使癌症发展,或者诱发它加速,是个催化剂。
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胃癌患者一丝不苟,自我压力,很少会有人向人倾诉,不愿意和人倾诉,心理太敏感了。
食道癌性格老大粗,喝茶也喝得快,喝酒也喝得快,然后做事节奏也快,说话也快,什么都快,脾气暴躁,食道癌患者都是这样,食道癌被认为是贫癌。生活方式比较粗的,当然食道癌的发病率在城市里直线下降,在中国食道癌发病率直线下降。
卵巢癌往往是很细腻的,生活压力比较重的,性格比较黏的那些人,性格很爽快的不多。
乳腺癌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是林黛玉型,多情善感,情绪不稳定,长期失眠,什么都想明白,然后很细腻,一点事情就变成巨大的风浪,像林黛玉。林黛玉类型的人一般是50多岁左右,因为她长期情绪不稳定,到那个时候就出问题了。还有一种类型就是特别好胜,好强,特别好胜的女性乳腺容易受伤。
甚至于癌症的细胞类型和性格也有关系,比如说胃癌当中,乳腺癌当中有一种黏液性癌,黏液性癌中我们观察表明很少有,特别爽快,往往性格比较黏糊,他本身的病程也比较黏糊。还有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的患者一般来说性格相对比较开朗。所以不要小看性格,性格和很多疾病,包括细胞的类型都有某种关系,值得我们重视。
所以说,防癌首先要治心,也就是对于我们性格弱点的修正。但千万不要恐惧癌症,把它当做一种慢性病,通过正规的治疗手段,与它和平共处是完全有可能的。
怎样预防脑癌 良好生活习惯很重要
脑癌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又称颅内肿瘤,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大都可产生头痛、颅内高压及局灶性症状。脑瘤的发生率约为1.9~5.4人/(年·10万人),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3%。
虽然癌症的病因尚且不明,但是仍然有办法降低癌症发生的概率。肿瘤虽可怕,但通过努力达到预防肿瘤或延长肿瘤生存期效果是可能的。1/3的肿瘤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可能获得治愈;另外1/3的癌症病人可通过姑息治疗来减轻病人的痛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预防得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将减少60%~70%,在全世界范围内可减少300-400万肿瘤的发生。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肿瘤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地区以及国家层面上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降低因酗酒、不健康饮食和缺乏体育运动等导致的癌症发生有很大的作用。
吸烟酗酒和肥胖是癌症高危因素
作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吸烟与71%的肺癌死亡病例和22%的所有癌症死亡病例有关。按照目前的趋势来估计,吸烟在21世纪将造成10亿人口的死亡。
同样,酗酒是癌症的危险因素也众所周知,其与口腔、咽、喉、食管、肠道和乳腺的癌症风险增加有很强的关联性,并且会增加女性肝癌和肠癌的发病风险。
超重和肥胖率正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其中包括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与肠道、乳腺、子宫、胰腺、食管、肾及胆囊癌发病风险的增加有很强的关联性。
以上就是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怎样预防脑癌的内容。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怎样容易得癌症
1、得癌症的原因不是单一的
也就是说多数情况下不是某一个原因就会导致癌症的发生,而一般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机体自身的因素与外在的环境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外在的环境因素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即化学方面的因素、生物方面的因素、物理方面的因素。内因机体自身的因素则包括机体的遗传特性、性别年龄、性格心理、免疫状况等。
2、癌症是身心疾病
现代医学不再只限于肉体的生物因素,而是强调身心合一,强调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说得简单一点,也就是说,病是“身病”,也是“心病”,看病不能只看病本身,也要看心。癌症的发生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看,癌症可以说是一种身心社会疾病。生物因素也就是机体的肉体因素,就是组织器官等可见的肉体生理出了问题;精神因素也就是诸如情神、情绪和心理甚至是性格等,人是有精神情绪的,不良和负面的精神情绪会削弱机体免疫力,最终会损害肉体生理机能,产生疾病,乐观快乐的人总是比较少得病;而社会因素是从更大的方面着手,人不只是有精神的人,也是社会的人,生活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影响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对人的精神和肉体均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反之则会导致不良后果而发生疾病。
3、癌症是生活方式病
多数癌症的病因是外源性的,而不是先天的或遗传的,所谓外源性的,也就是外在环境的,包括客观的大小环境,比如空气、水、食品等,也包括机体自身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习惯,如吸烟、饮酒、不当饮食等,而这些外在环境和不良生活方式是可以通过努力进行改变的,正因为如此,尽管癌症真正的病因并没有弄明白,但多数癌症仍是有可能预防的。有的人认为得不得癌是命中注定好的,其实是他的生活方式注定好了的,有些人长期吸烟、长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他就注定容易得癌,特别是肺癌,这也是一种“注定”。
4、癌症是某种意义上的现代病
尽管癌症古代就有,但那个时候还是相当少见的,只是到了近现代,癌症的发生率才大幅上升,这显然与近现代的工业化发展、人口老龄化、环境受到污染、烟草消费、以及现代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癌症也算是一种现代病,更具体地说是现代环境病、现代生活方式病,认清这一点,也有助于我们更有效进行癌症防治。
5、癌症是基因病
现代医学已经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癌症的研究也不例外,研究表明,多数的环境致癌因素最终都可能是通过影响基因而起作用的,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基本原因。外在的环境因素或机体内在因素,导致基因发生突变、变异,细胞生长失控、异常分裂增生,最终形成癌症。癌症从根上说是人体的基因发生了问题,是基因病。
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城市肺癌发生率剧增。
调查结果:去年一年的肺癌患者比往年增加,病区约30%的肿瘤患者为肺癌病例。从临床情况看,肺癌的患病情况与性别没有必然趋势,以前以男性居多,但现在随着环境污染、汽车尾气等原因,女性肺癌患者也在增多。
可引起肺癌的不良生活方式:除去大气污染外,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会破坏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导致细胞的癌变。还有一些食物易致癌。
专家建议:预防肺癌,戒烟是首要,其次,饮食中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避免进食霉变食物、硝制火腿及熏烤食品、农药污染的食物等致癌饮食。
警惕年轻人得胃癌
调查结果:20多岁的年轻人正值花季年龄却患上胃癌,这样的病例,仅鼓楼医院就接诊了10多例。并且,这些年轻患者平时仗着年轻力壮,偶有上腹部不适、隐痛等症状时也不加注意,小病拖成大病后才来就医,而到医院一查就已经是癌症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可引起胃癌的不良生活方式:过去因为黄曲霉素、亚硝酸盐导致的胃癌病例正在呈下降趋势,但不良生活方式又导致新的胃癌高发人群。喜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进食时情绪紧张,饮酒无度,新鲜蔬菜、膳食纤维进食过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过多,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等都会诱发胃癌。
癌症到底会不会传染 为什么“癌症会传染”的误区很普遍
因为在生活中,似乎发现某些地方甚至某个村子里的人特别容易得某种癌,将范围再缩小,似乎有一种现象,很多家庭里有多个成员或者夫妻同时或相继得癌,而且甚至可能是得同一种癌,这些现象难道不是癌症会传染的证据吗?看起来,这个误区似乎有理有据,让人不能不信,难怪“深入人心”,看来有必要重点分析。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目前为止,可以肯定地说,癌症本身不会传染。传染是指某种疾病从某人身上通过某种途径渠道传播给另一人或别一些人身上,也就是传染必须要满足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染的源头(也就是具有传染性的源头,这个源头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传播的途径渠道(也就是传染需要借助的媒介,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比如空气、飞沫、血液、体液等)、易感人群(也就是容易被传染到的人或动物),这三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那它就不能算是传染病。显而易见,癌症根本不满足这些条件,没听说过也根本没有证据说癌症会通过呼吸的空气或吐出的飞沫,或者血液体液直接传给另一个人,果真如此的话,肿瘤医院就是传染病医院,肿瘤科就是传染科。
可这似乎仍不能消除大家的疑虑和顾虑,因为很多人认为:医生不是说很多癌症是由于病毒甚至是细菌引起的吗?医学上不是已经肯定病毒和细菌是会传染的吗?这不验证了癌症会传染吗?不可否认,某些癌症的发生确实与某些病毒或细菌有关,比如鼻咽癌与EB病毒有关、乙肝病毒与肝癌有关、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有关、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及胃淋巴瘤有关。但必须要知道,上述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只是与某种癌症的发生相关,是癌症的病因,要说传染,最多只能说这些病毒或细菌会传染,而不是癌症本身会传染,更何况,感染了这些病毒细菌也不是一定会得某种癌。
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癌症列为传染病,没有哪个医院对癌症病人采取隔离措施。而且你肯定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肿瘤科的医生在对癌症病人进行诊疗活动时根本不会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有时医生在诊疗活动中戴口罩只是出于其他的医疗目的需要,根本不是为了防癌症,不只是肿瘤科的医生,任何一个专业的医生在进行某些诊疗操作时也要戴口罩帽子。另外,事实上,肿瘤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肿瘤科的医护人员,其癌症发病率也不比一般人群高,由于他们更懂得肿瘤防治知识,他们得癌症的概率反而可能还会更低一些。
真相是:生活在同一个地区或同一家庭的人更容易患癌或倾向于患同一种癌,癌症似乎有“传染”嫌疑,但其实所谓癌症“传染”只是相同或相似环境所致,也就是他们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致癌环境中,同一地区有着相似生活方式或经受同样的环境污染;夫妻有着高度相似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或环境污染等因素,正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不是癌症会传染,而是他们暴露在相同或相似的致癌环境中,从而相对集中地发病得癌。
所以请大家切记,如果您的家人或亲朋好友不幸得了癌症,请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不要歧视,多给他们细心的呵护和照顾护理,不要防着躲着,别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别给他们带来双重的身心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