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
精神病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
1、精神萎靡,自诉头痛头昏,失眠心烦。谈话时往往前言不搭后语,有头无尾,支离破碎,或欲言不止,或百问不答,或喜欢使用自己创造的新词、新字、使人费解。
2、活泼好动的青少年,逐渐变得孤僻离群、生活懒散,对外部事物不感兴趣,注意力涣散,不专心听课、学习成绩下降,或是常发呆发愣,或蒙头睡觉,衣衫不整,污秽不堪,或对镜发笑,自言自语。
3、整日叫喊不停,独自对空说话,甚至语不成句,情绪与言语内容常不相协调,如说有人要伤害他,但面部表现却很高兴;或为了一点点小事而勃然大怒。4、情绪低沉,悲观厌世,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往往自我贬低、自我谴责、自卑、多疑、忧伤、焦虑、话少、反应迟钝。
5、想入非非,遐想终日。妄想内容多离奇古怪、荒诞无稽,如无中生有地认为饭菜内有人放了毒药,或认为别人咳嗽、吐痰、搔头等都是要对他采取行动的某种“特别信号”;有的感到自己的思想、行为、身体受到电波、仪器的控制等等。
精神分裂症症状
1.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个体之间症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症状。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而幻听最为常见。
(2)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是以思维联想过程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包括思维联想活动过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维联想连贯性及逻辑性等方面的障碍。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据估计,高达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如被监视、被排斥、担心被投药或被谋杀等,在妄想影响下患者会做出防御或攻击性行为,此外,被动体验在部分患者身上也较为突出,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产生影响。
(3)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情感症状,此外,不协调性兴奋、易激惹、抑郁及焦虑等情感症状也较常见。
(4)意志和行为障碍 多数患者的意志减退甚至缺乏,表现为活动减少、离群独处,行为被动,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减退,不关心前途,对将来没有明确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计划和打算,但很少执行。
(5)认知功能障碍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缺陷的发生率高,约85%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信息处理和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学习、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认知缺陷症状与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如思维形式障碍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阴性症状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认知缺陷可能与某些阳性症状的产生有关等。认知缺陷可能发生于精神病性症状明朗化之前(如前驱期),或者随着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而急剧下降,或者是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步衰退,初步认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更明显。
2.临床分型(1)偏执型 这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幻觉、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
(2)青春型 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以显著的思维、情感及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典型的表现是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情感、行为反应幼稚,可能伴有片段的幻觉、妄想;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本能活动亢进,如食欲、性欲增强等。该型患者首发年龄低,起病急,社会功能受损明显,一般预后不佳。
(3)紧张型 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患者可以表现为紧张性木僵、蜡样屈曲、刻板言行,以及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冲动行为。一般该型患者起病较急,部分患者缓解迅速。
(4)单纯型 该型主要在青春期发病,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如孤僻退缩、情感平淡或淡漠等。该型治疗效果欠佳,患者社会功能衰退明显,预后差。
(5)未分化型 该型具有上述某种类型的部分特点,或是具有上述各型的一些特点,但是难以归入上述任何一型。
(6)残留型 该型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之后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性格的改变或社会功能的衰退。
精神分裂症第二次发作什么意思
患者在遇到高压环境的时候,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外界的社会因素和自身的心理因素下,可能会发生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情况。当然,这些情况是可以避免的。精神分裂症症状在得到有效的控制的三年内,患者还必须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虽然患者本身看起来快要好了,但是患者的大脑可能还存在思维混乱的情况,这时患者又遇到一些烦心事,可能就会出现第二次发作的情况。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停药。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可以给患者制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家庭环境,给患者带来好的休息。家属多多注意患者的情绪,有任何异状,可以向主治医师咨询。患者可以定期去看心理医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周围环境协调能力。
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辅助的治疗手法也可以用中医疗法、食物疗法等,不过,都需要经过医生的同意。患者可以吃香蕉来补充人体大脑所需要的5-羟色胺物质;进行中医疗法,可以去除吃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达到标本皆治的目的。如果精神分裂症经常反复发作,患者需要终身服药。用药的剂量、要用的药物、次数都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也不可以擅自停药或减少药的剂量。
抑郁症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
在国际疾病分类- 20中,抑郁发作不包括发生于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状态。因此,抑郁发作只包括首次发作抑郁症或复发性抑郁症。
国际疾病分类- 20规定的抑郁发作一般标准有3条:
g1.抑郁发作须持续至少2周。
g2.在病人既往生活中,不存在足以符合轻躁狂或躁狂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
g3.需除外的最常见情况:此种发作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或任何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抑郁发作的症状分为两大类,可以粗略地将之分别称为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
二、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可存在某些精神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三、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本抑郁发作标准仅适用于单次发作的诊断。
(1)轻性抑郁症(mild depression):除了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外,发作符合抑郁发作的全部标准。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depression without psycholic symptoms)除了在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2)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depression with psychotic symptoms):除在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3)复发性抑郁症(recurrent depression):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并在间隔至少2个月前,有过另一次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的发作;以前从未有符合任何一型躁狂、双相情感障碍或环性情感障碍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抑郁发作。
精神分裂到底会治好吗
精神分裂症分为偏执,紧张,青春,单纯,残留,未分化型。
国外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美国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统计手册DSM-Ⅳ-TR、WHO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国内常用的诊断标准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精神分裂症通常需要和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强迫性神经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注意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一般推荐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作为一线药物选用。第一代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部分急性期患者或疗效欠佳患者可以合用电抽搐治疗。
10%~30%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无效,被称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精力疾病,精神病终身只患一次,不复发的病例很少,在缓解期能恢复到病前正常形态的占8%,精神病治愈的确不容易。但是,要降低精神病患者的复发率,进一步缓解是有可能的。
精神病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
1、精神萎靡,自诉头痛头昏,失眠心烦。谈话时往往前言不搭后语,有头无尾,支离破碎,或欲言不止,或百问不答,或喜欢使用自己创造的新词、新字、使人费解。
2、活泼好动的青少年,逐渐变得孤僻离群、生活懒散,对外部事物不感兴趣,注意力涣散,不专心听课、学习成绩下降,或是常发呆发愣,或蒙头睡觉,衣衫不整,污秽不堪,或对镜发笑,自言自语。
精神分裂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国外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美国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统计手册DSM-Ⅳ-TR、WHO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国内常用的诊断标准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个体之间症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症状。精神分裂症通常需要和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强迫性神经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精神分裂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他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足量,及时,并且要在医嘱之下进行,不要私自服药,以免发生意外情况。好了,关于精神分裂治疗方法的讨论就是这些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科学家识别出导致精神分裂症的8种基因
研究人员最近识别出了8种在基因方面有所不同并能够造成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这个发现对以往认为“只有一种精神分裂症存在”的说法进行了反驳。
该研究已经于2月3日发布在了《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据研究作者介绍,在精神病遗传学经历了长达10年的挫折后,他们此次进行的工作主要是对基因之间的互动进行识别,以及识别在健康人或者已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体内这些基因的微妙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决定的就是精神分裂症的各种不同种类。
来自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校区的研究人员对接近4200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基因网络系统进行了调查,另外还有3200名病人为作为对照组参与研究。
研究人员根据病人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将精神分裂症对象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小组,接着他们把病人的症状进行分类,根据症状背后潜在的DNA网络得出了8个不同种类的疾病类型。
科学家们目前已经了解到有80%的精神分裂症是遗传得来的,但我们还未定位出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特定基因。在过去,研究人员只在单个基因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联方面进行探索。不过在最近的研究里,科学家们发现有42个基因群组与一系列的精神分裂症症状有关,他们在两个独立的精神分裂症人群样本中对这些基因群组进行了确认。
据介绍,在这些基因群组组成的基因网络之间存在的互动能够以70%到100%的风险规模帮助预测精神分裂症的出现,研究人员表示,这意味着具有这些基因变异的个体几乎无法避免精神分裂症。
研究的共同作者,格拉纳达大学的研究人员Igor Zwir表示,通过识别这些基因网络以及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的症状表现,在不远的将来人们或许能够针对一些引起精神分裂症的特定通路进行局部性治疗。
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别介绍
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包括多种精神障碍。诊断神经症时,患者的精神症状至少要包括恐惧、强迫症状、惊恐、焦虑、躯体症状、疑病症状和神经衰弱症状中的一项,其症状需严重到影响人的社会功能,或觉得无法摆脱精神痛苦,促使患者就医。精神障碍一般至少要持续3个月以上才能考虑诊断,并且必须首先排除器质性精神病、药物或成瘾物质导致的精神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后才能诊断。
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患者也可表现为神经症样症状,出现头痛、失眠、学习工作效率下降、情绪低落、出现一些强迫行为、紧张或焦虑的症状,易被误认为是精神症。这时就需要将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进行鉴别。对有神经症症状的患者,要仔细寻找有无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别是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懒散、孤僻、少语、意志力减退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差,对于自己的症状不关心,缺乏治疗的愿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比神经症患者重,常不能进行正常的交谈,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出现障碍。如果存在幻觉、妄想等典型的神经分裂症症状,更易于确定精神分裂症。
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别是怎样的?神经病属于精神病的一种,大家在治疗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自己疾病的症状,不要盲目治疗,此外选择正规的医院非常重要,要尽量的少走弯路,尽快将疾病治好。
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服药吗
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服药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不断通常是慢性疾病,是精神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精神分裂症可以,如果长期或反复复发病例被治愈,患者就会想到贫穷,冷漠,缺乏意志等不良症状。
需要精神分裂症的初始药物治疗,初始药物治疗是非常明显的,药物治疗是治疗方法被经常使用,但很少完全恢复患者的药物治疗,药物往往只精神分裂症症状控制,长期用药往往取决于病人的药物,和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抗病能力。
但在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也往往采取瘾治疗方法,很多医院都没有专业人士,提醒服药的病人,以稳定和控制发作的症状疾病。专业医生说病人:精神分裂症可以彻底治愈的,并不需要药物维持。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即使治愈,具有非常高的复发率相比,药物控制长期而复杂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可用。
温馨提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幸福的,在生活中不要给自己和家人太大的压力,当一个家庭中有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仅患者本人非常痛苦,整个家庭也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后我们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