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如何预防小儿先心病
妈妈如何预防小儿先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多是多发性的,所以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现在大多数病因尚不明了的情况下,预防工作更是要及早开始,力求细致。有专家研究指出,先天性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不够,所以,预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应从孕前及孕期开始。
孕前保健很重要,想要宝宝的夫妇应该实施严格的预防措施:孕前合理膳食、禁烟限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适量补充叶酸;女性应在妊娠前适当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半年后再妊娠;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的女性应加强防护措施; 不用或少用四环素、磺胺和激素类药物,不用含激素的化妆品。
孕期按时进行产检,对胎儿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缺陷及时做出诊断。
此外,建议糖尿病、癫痫等病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怀孕以及怀孕的时间。
早发现,早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紫绀型及非紫绀型。紫绀型即出生后婴儿口周及四周末梢出现青紫,尤以哭闹时明显;非紫绀型婴儿早期无症状,往往在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经超声波检查后确诊。
为了尽早发现异常,年轻父母应注意以下情况:
如果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轻,早产、临产时有过窒息,经抢救后发现面色青紫或有心脏杂音,应考虑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观察婴儿出生后皮肤是否持续紫绀;孩子是否反复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是否经常感冒,呼吸道、支气管、肺部有无反复感染;喂奶是否困难;平时呼吸是否急促;是否发育迟缓、消瘦、多汗。
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吃奶、进食、啼哭或排便时,常有发作性缺氧、呼吸困难、青紫加重,甚至出现抽风而失去知觉,严重的患儿可发生突然死亡,这种情况往往出现于出生后三四个月。
患儿稍稍长大一些后,学爬行及端坐的时间比正常孩子晚,独立站立的时间也短,睡眠时喜欢侧卧位,同时胳膊和腿都弯曲着,像一只“大虾”;等年龄再大一些的时候,在跑、跳或游戏时,体力明显不如同龄儿童;有的患儿活动一会感到疲劳后,喜欢下蹲片刻再起来活动,而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得蹲下来休息,医学上称之为“蹲踞现象”,这种姿势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缺氧状况;有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时并无青紫,长大后才逐渐出现,同时手指和脚趾的末端增粗呈鼓槌状,称为“杵状指”。
不论是何种表现,一旦出现异常,都应该去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包括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超声波心动图等辅助检查,这样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一般情况下,患有严重先心病的小儿在婴儿期(1岁以内)就可表现出症状,如果到了3岁还未表现出什么症状,那么即使有先心病,也是轻微的。心脏手术既有危险也有很大的希望,至于是否做手术、何时做,请家长一定听从医生的建议。有条件的话应该到专业的心脏病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防先心病从准妈妈做起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类疾病,据研究报道我国现存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约200万,每年新增约15万患有各种先心病的新生儿。这个庞大的数字引起了很多准妈妈的担心,宝宝会不会有先天性心脏病呢?怎样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呢?
尽管目前先天性心脏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目前认为是环境因素所致,这些高危因素主要有:早期的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感染、腮腺炎等;与大剂量的放射线接触,如孕期照X光片;有服药史,如服用抗癌药、降糖药、抗癫痫药等;有代谢紊乱的疾病或引起宫内缺氧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钙血症;妊娠早期酗酒、吸毒、抽烟等。
由于心脏的胚胎发育主要在胎儿期的3-8周完成,在这段极为关键的时间里,如果准妈妈有以上高危因素常可导致胎儿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因此,准妈妈在怀孕初期应尽量避免接触上述有害因素,若家族中有相关的遗传病史应进行基因检测,在怀孕中期应进行胎儿心脏彩超检查,以利于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近年来,在早期排查的方法上已经有了重大进展,准妈妈在怀孕早期进行唐氏筛查常可发现部分患儿。
准妈妈如何预防胎巨大儿
当怀孕四个月以后,早孕反应没有了,胃口大开,一些准妈妈们要大补特补,这时就开始进食大量甜品,这是最要不得的,孕期一定有意识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保证母婴的安全。
一般来说,胎儿出生体重大于 4000克者称为巨大儿。巨大儿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关,父母身材高大,胎儿较大。巨大儿多见于经产妇,胎儿体重随分娩次数增多而增重。过期妊娠、患糖尿病的孕妇均可分娩巨大胎儿。
胎儿巨大无论对母体还是对孩子的将来,都有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巨大的胎儿在生产时,虽然此时的产力、产道及胎位均正常,但由于胎儿过大及胎头变形差,当胎头以及胎肩娩出时,常感困难,需行手术助产,如处理不当,可发生子宫破裂,胎儿常因窘迫或手术损伤(如颅内出血)而死亡。产妇因盆底组织在分娩过程中过度伸张或撕裂,易造成子宫脱垂。对胎儿来讲,出生体重过大,在成人后,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较大,许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均与肥胖有关,所以预防成人疾病应从胎儿做起。
因此,在孕中晚期,准妈妈在摄取足够营养的同时,应尽量控制过多摄入高脂肪及高热量的饮食,以预防胎儿巨大。如果发现胎儿生长发育过快,可向医生咨询,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另外,在孕中晚期,准妈妈应适度锻炼,如散步就是很好的活动方式,不要整天在家躺着或坐着,这也是预防巨大儿的良好方式。
小儿先心病的病因是什么
1、胎儿发育环境的因素以子宫内病毒感染最为重要,其中又以风疹病毒感染最为突出,其次为柯萨奇病毒感染。母亲如在妊娠初三个月内患风疹,则所产婴儿的先心病患病率较高,已为大家所公认;其中以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口狭窄为多。这是由于胎儿心脏大血管的发育在妊娠第二、三个月中形成,而此时子宫内病毒感染足以影响到胎儿心脏发育之故。其他如羊膜的病变 、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等,都有使胎儿发生先心病的可能。
2、早产早产儿患心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者较多,前者与心室间隔在出生前无足够时间完成发育有关,后者与早产儿的血管收缩反应在出生后还不够强有关。出生时体重在2500g以下者尤易患先心病。
3、高原环境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和心房间隔缺损较多。我国青海高原本病患病率远较平原地区高。高原氧分压低是主要因素;
4、遗传因素在一个家庭中,兄弟姊妹同时或父母子女同时患先心病,以及不少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同时有心脏血管畸形的事例,说明本病有遗传因素存在。遗传学的研究认为,多数的先心病是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5、其它因素高龄的母亲(35 岁以上)产患法乐四联症婴儿的危险性较大。有些先心病有显著的男女性别间发病差异。
对于小儿先心病的预防,主要还是要靠准妈妈们注意以上导致小儿先心病的原因,注意避免诱因,特别是怀孕早期,孕妇一定要注意避免导致胎儿畸形的诱因,预防小儿先心病的发生。
预防小儿便秘妈妈有巧招
宝宝便秘了,大人不要着急,要冷静下来,给孩子合理的喂养,相信宝宝的便秘是可以治愈的。
1、吃牛奶的小婴儿,可适当多加一些糖,还可加些米汤,同时可给桔汁、菜汤等以防大便过干、过硬造成便秘。
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多样化,少吃生冷食物,食量不能过少,食物不能过于精细,应富含纤维素。
3、避免长期使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及氢氧化铝等。
4、要让孩子每天按时坐盆排便,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5、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神上避免持续高度的紧张状态,尤其对学龄儿童来说,学习紧张,睡眠不足均可引起便秘。
小儿先心病有哪些较为明确的病因
目前,小儿先心病的病因尙未完全明确,但是有几点是比较明确的:
1、病毒的作用:在心脏胚胎发育早期,尤其是妈妈妊娠1个月内(这时是胎儿心脏发育的关键时候),如果妈妈有感冒或感染了病毒,肯定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
2、药物的作用:在心脏胚胎发育早期,妈妈服用了某些药物,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
3、基因的作用:小儿先心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目前还不是很确切。
小儿先心病并非绝对遗传,但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国外曾有报道,不同类型先心病的同胞再发风险率为2%-3%,子女再发风险率为5-10%,均较普通人高。不同于遗传因素,化学(药物、环境化学物质)、物理、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各类环境因素,是可以通过人为避免而预防小儿先心病发生的。受精后3-8周是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最易受药物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致畸。受精8周后,即停经10周后,各器官已分化完成,孕妇用药引起畸胎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但是某些药物如乙醇和烟草,对胎儿的危害是贯穿整个妊娠阶段的。咖啡因可以通过胎盘,但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显示咖啡因与小儿先心病的发生有或无相关性。
做好孕前准备工作防止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胚胎在母体内形成2周时,心脏发育开始,约在第四周即有循环作用,到第八周心脏外表已有心房、心室形成。在胚胎发育的这个关键时期,任何影响心脏发育的内在或外在因素都能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障碍,从而形成各种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所以,预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应从孕前及孕期开始。
做好孕前四大注意,可有效防止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一大注意:孕前应适当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
二大注意: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半年后再妊娠。
三大注意: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的女性应加强防护措施。
四大注意:不用或少用磺胺和激素类药物,不用含激素的化妆品。
孕中检查:超声检查,最有效
孕期头三个月是胎儿心脏形成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感染流感、风疹、腮腺炎等病毒,接触x射线、同位素、放射性元素等放射性物质,或服用致畸药物,过度饮酒或缺乏某些营养素等,就有可能影响胎儿心脏发育,导致先心病。
预防小儿便秘妈妈有巧招
1、吃牛奶的小婴儿,可适当多加一些糖,还可加些米汤,同时可给桔汁、菜汤等以防大便过干、过硬造成便秘。
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多样化,少吃生冷食物,食量不能过少,食物不能过于精细,应富含纤维素。
3、避免长期使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及氢氧化铝等。
4、要让孩子每天按时坐盆排便,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5、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神上避免持续高度的紧张状态,尤其对学龄儿童来说,学习紧张,睡眠不足均可引起便秘。
小儿先心病的五项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一:孕妇们某些子宫内的病毒感染所致先天畸形多伴小儿先心病,如风疹(如何治疗风疹)病毒综合征。因此妊娠期尤其妊娠早期预防病毒感染是重要措施。
预防措施二: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的妇女必须加强防护措施,不用或少用四环素、孕酮类、雌激素类、抗惊厥(如何治疗惊厥)药和激素类药物,不用含激素的化妆品。
预防措施三: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半年后再妊娠,以预防小儿先心病。
预防措施四:爱喝酒的孕妇,婴儿可患酒精中毒综合征,常伴发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等,因此夫妻双方都应戒烟戒酒以预防小儿先心病。
预防措施五:糖尿病、癫痫等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结婚、怀孕时间。女同志应在妊娠前适当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抗小儿先心病能力。
准妈妈如何预防巨大胎儿
1、饮食量要控制
准妈妈孕早期因为妊娠反应往往食欲不佳,到了中期,食欲有所好转,胎儿的发育也需要妈妈补充充足的能量,但也不意味着妈妈可以放开来吃。主要是限制米、面、薯类食物,每日在5-6两左右。不要贪吃进食含糖高的食物,含糖高的食物进食过多可导致血糖过高,诱发妊娠糖尿病。
2、要少吃多餐、食用富含纤维素、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食物品种应该多样化,以蔬菜、豆制品、瘦肉、鱼、蛋、奶为主。孕中期后可以每天吃5-6顿,每顿八分饱最好。
3、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一些蔬菜补充维生素,经常吃一些含铁和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皮、蛋黄以补充矿物质。
4、脂肪供给要适量
由于主食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供给减少,脂肪进食要适量增加,以维持每天的供热量。并可适量进食一些坚果,增加供给脂肪。
5、蛋白质的供给要充足
蛋白质的进食量不能少,特别要多吃一些豆制品和五谷杂粮,增加植物蛋白质。胎儿的发育和大脑的发育主要是优质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