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正常大便的形状和次数

正常大便的形状和次数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每日小便次数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换纸尿裤的次数能说明问题,出生超过五天的宝宝每天至少应该尿个6~8次,尿应该不偏黄,也没有什么臭味。

2、大便形状次数

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体重变化状况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

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4、吞咽吮吸频率

如果宝宝吃着吃着,吞咽奶水或吮吸的频率明显有所变化,甚至停下来歇一歇,这就表明宝宝吃够了。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3大主要症状表现

一、便血。如果是结肠息肉的,那么最容易出现便血现象,而当出现便血时,不少患者会以为是痔疮,从而没及时进行防治,从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其实痔疮和肠息肉便血症状是不一样的,痔疮引起的便血多是在大便后滴血,血色为鲜红色,平时不会出血,不过对于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它常是混杂在大便中间的。

二、大便习惯改变。当患上肠息肉时,患者可有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或是出现便秘,不明原因的腹泻等症状,尤其是如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反复出现,或是伴有腹痛现象的,那么就要引起注意,很可能是有肠息肉,要及时就诊检查,以便确诊。

三、大便形状改变,对于正常健康的人来说,粪便应该呈圆柱形,而如果有息肉在结肠腔内,可以压迫粪便,从而导致排出的大便形状会变细,或是出现扁形,有的还会出现血痕。

判断肠子是否需要排毒

1. 排便次数:只要每天不超过 3 次,每周不少于 3 次的频率都属于正常范围。

2. 大便重量:便条直径在 2-3cm 左右,总长度约 15cm( 重约 100g) 左右,都属于正常。

3. 大便颜色:健康的大便呈黄色或黄褐色,素食主义者的大便颜色略浅,而肉食主义者的大便颜色较深。

4. 大便形状:正常的大便形状应是香蕉形,大便的含水量在 60%-75% 为正常。含水量太少容易便秘,含水过多就是腹泻。

5. 排便时间:大便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好,正常的排便时间应在 5-10 分钟之间。

便血如何避免

1、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和治疗便秘适量吃些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白菜、菠菜等,以促进肠蠕动。水果以香蕉为最佳。每天早晨饮适量凉开水,吃好早餐,有助于排便。

2、生活有规律,每日定时排便,保持肛门周围清洁,排便时不要久蹲不起或过分用力。

3、适当参加一些体力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

4、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5、劳逸结合,切忌劳累过度或者久坐、久立、久行等,长时间的一个姿势不利于血液循环,容易造成肛门附近痔静脉受压过大曲张而成痔。

6、加强肛门锻炼,主动收缩肛门,放松后再收缩,连续3次,每日3-7次。如出现痔疮肿痛、出血较多等情况时,应及时就诊治疗。

7、减少对直肠、肛门的良刺激,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手纸宜柔软、清洁。

便血也许是痔疮的前兆,如果有便血的情况要及时治疗,不要耽误了大事。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人们在发现自己大便形状、次数改变时并不在意,或发现大便有血以为是痔疮,其实有出血疼痛现象并不是痔疮特有的,出血性直肠炎、克隆氏病,甚至肛管的良、恶性肿瘤及直肠癌都会表现为便血。

新生儿不正常大便次数

如果宝宝每天大便5—10次,而且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没有黏液,就属于蛋花汤样大便,这是不正常的大便。这种情况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宝宝。如果是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大多数宝宝能自然恢复正常。

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就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爸妈可以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以适当地给宝宝喂些含糖盐水,也可以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孩子的大便仍然不正常,爸妈就要请医生诊治了。

鼻子过敏怎么办 从大便也能知道鼻子好不好

鼻部健康、气很顺畅则阳气足,则大便会干湿正常,大便形状也会软,并且会使直肠产生热量,水蒸气足够,就不会出现腰痛,男性前列腺就正常,女性子宫卵巢也会健康,则性功能好;所以,大家在大便之后多看一眼,如果大便都正常,代表气很顺畅,就可以健康且有活力的多活好几年。

正常大便的形状和次数

对于吃母乳的宝宝来说,他们的大便是金黄色的,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带有一点的绿色哦,质地比较均匀,没有汽包。宝宝每天排便次数在两到五次这个。

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少父母都喜欢将自己的宝宝和别人的宝宝做对比,这是不好的,没个孩子的成长是不同的,每天的排便次数也是不一样的哦。

婴儿消化不良腹泻

1.小儿消化不良腹泻的症状表现在大便次数上。一般小儿正常大便次数是每天1—2次,呈黄色条状物。而小儿消化不良腹泻时排便次数就会比正常情况下增多,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甚至数十次。

2.小儿消化不良腹泻症状表现大便形状上。小儿消化不良腹泻时小儿排便为稀水便、蛋花汤样便,有时是黏液便或脓血便。宝宝同时还会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

婴儿出现消化不良造成腹泻的情况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在饮食上做些调整。全母乳阶段的宝宝,多吃前半部分较清的母乳,增加喂奶次数;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选择有止泻功能的奶粉;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喂煮熟的苹果或是胡萝卜,有止泻的作用,同时辅食添加的种类不宜过多,过频,循序渐进的进行。

相关推荐

肠癌的早期症状及表现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1、大便中有脓血、粘液。 2、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里急后重。 3、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4、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变稀、变扁或带槽沟。 5、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6、突发的体重减轻。 7、原因不明的贫血。 8、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9、肛门部或腹部有肿块。 10、发现有多发性息肉或乳头状腺瘤。

如何鉴别痔疮和肠癌

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不少人出现便血、大便次数增多时并未引起重视,而这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误。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出现便血的患者可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辨别: 1.便血颜色不同: 痔疮造成的便血颜色鲜红,便纸粘血,或排便时滴血、喷血,而肠癌出血主要是大便摩擦所致,所以多数粘在大便表面,或混在大便里,血色暗红,并含有黏液,呈黏液状血便,有时仅为大便表面粘血迹,但便血的现象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 2.大便形状: 痔疮患者大便形状一般不会有大变化,而肠癌患者常出现排稀烂便,大便变细

新生儿大便次数多少正常

次数都会多一点。那么究竟新生儿大便次数多少正常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人工喂养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

结直肠癌的症状 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排便次数从每天1次增加到3-4次,或是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大便呈水样或伴有血、脓,这种情况可能是肠道出现了问题,应及时就医检查。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如旅行、生活环境变化及服用土霉素等而发生便秘腹泻等肠功能紊乱,且正规治疗两周以上仍无效时,应当引起注意,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征兆。

三个月宝宝大便形状是怎样的

1、三个月大小儿的大便应该是黄色的,糊状的;如果有白色粒状的东西,说明孩子吃的奶粉有不消化的情况;如果大便发绿色,说明孩子受凉了或是喂奶的妈妈吃了凉的东西. 2、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的,现在的大便差不多是一天三四次,是稀软的大便,颜色是金黄色的,也没有什么臭味的,要到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以后,宝宝的大便形状才会慢慢的发生改变的。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会少一些。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由原来的天天一次变为两三次,每次大便完毕后有大便不尽的感觉;粪便形状开始改变,比如由粗变细;粪便变黑或暗红色,粪便变稀、有黏液;排便次数增多,但却排不出粪便。 二、黏液便和脓血便:癌肿破裂时,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液和黏液,且粪血相混;大便内有脓血或粘液血丝,便频或腹泄便秘交替;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三、贫血与消瘦:随病程进展,患者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病质,并常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与便血、摄取

孕353,大便次数两到三次,正常吗

这个正常的呀,不要紧的,嗯你可能是平时饮食上面吃的多一点了,所以会这样的,你可以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

一个月宝宝每天拉几次 一个月宝宝大便异常怎么办

宝宝大便异常,主要表现在颜色、次数形状的变化。若每天大便次数超过8次,大便呈蛋花样,水分多,有腥臭味,或大便出现黏液,脓血/鲜血,则为异常大便,应及时就诊。就诊时应留少许异常大便,带到医院化验,以协助治疗。

婴儿大便次数 婴儿大便正常颜色

1、刚出生2-3天的宝宝,大便呈深绿色,为胎便,一般4-5天后转为黄色的大便。 2、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质软呈酱状。 3、牛奶喂养婴儿大便,质干、糊状、呈浅黄色或土灰色。

从宝宝的大便看如何选择奶粉

大便异常关键是和以前情况比较 宝宝大便次数个体差异比较大,所以很难以统一的标准来评判,宝宝大便是否正常,最重要的是和之前的情况比较。例如,如果宝宝一直都是几天才拉一次,拉出来的便便也很软,那即使4天一次也没有关系。而如果宝宝本来都是一天2~3次,突然一天7~8次,而且拉出来的便便很稀很水,那就表明大便有问题了。刚出生的宝宝大便次数会比较多,随着月龄的增加,到了2~3个月的时候,大便次数会慢慢减少,1~4天拉一次都属于正常情况。 大便的颜色会受到食物的影响 宝宝大便的颜色会受到所吃食物的影响,常见的淡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