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长期住养老院老人易患老年抑郁症

长期住养老院老人易患老年抑郁症

近期,研究表明,长期住在护理院、养老院等养护机构的老年人中,44%的人患有抑郁症症状,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都不理想。研究显示,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严重问题。

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这些抑郁症调查,这些老年人都长期居住在护理机构或养老院,有专人照顾饮食起居。对老人的统计调查发现,这些老年人中已有26%的人被确诊患有抑郁症,另有18%的人有持续愤怒、泪眼汪汪、反复焦虑等抑郁症症状。

研究显示,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严重问题。例如,相比没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行为过火、与家庭成员或工作人员发生冲突、退出兴趣活动、睡眠紊乱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等问题。

长期住养老院的老人由于养老院的特殊环境等因素影响,在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一些问题,这久而久之就会让老人形成老年抑郁症,所以家人也应当积极关心老人,让老人避免抑郁症的发生。

老年人抑郁症要清楚6个方法

1、注意饮食:老年抑郁症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排便情况。

2、加强老年人的生活照顾: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

3、老年人抑郁症要注意坚持服药: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最重要的部分。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为老人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

4、老年人抑郁症要预防意外: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老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

5、注意要和老年人抑郁症患者心灵沟通:老年抑郁症护理不单是对老人生活上的照顾,还应包括对老人心理上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家属平时应多与患者沟通,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并进行鼓励和开解,帮助老人树立治愈的信心。

6、老年人抑郁症要注意转移注意。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让他们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养老机构推出候鸟式养老

候鸟式养生,好潮

昨日上午11时,一架从海南飞往广州的飞机徐徐降落在白云机场。

机上有一批白发苍苍的老人,这批老人是广州首批体验“旅游养生”养老模式的“候鸟”,在海南“窝巢”一段时间后,他们重回广州。

“海南天气好,空气好,对老年人很有好处。”近来,广州一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发觉有不少入住的老人动了迁居海南的念头,便尝试号召一批“老人”到海南休闲度假,很快得到上千名老人的响应,通过身体方面等综合因素筛选,首批38名老人于5月26日登上南去海南的飞机,并于昨日平安返穗。他们平均年龄超过74岁,当中最大年龄的是89岁的夏明,他还为此行作了一首七言诗抒发愉悦心情。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家养老机构已联盟海南、昆明、哈尔滨、南京四地的大型养老机构,长期提供这样经济、安全的新潮养老方式来满足老人的需求。老年人可以通过办入住手册,自由选择入住养老院的时间与地区。他们希望,今后老年人养老,不再是单一的锁定一间养老院房间度余生,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一年四季在全国各地巡回养老。

随友去度假,好玩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老年人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和生活,不愿“居家养老”。于是,其中不少人选择住进养老院,同时他们也梦想能四处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和海南明媚的阳光一样!”今年76岁的容伯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他退休前是老师,退了休无所事事,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在一处养老机构疗养了一段时间,每天有很多老人一起聊天、打牌及娱乐,不用猫在家里看电视,感觉精神好了很多。听到其他老人议论到椰树下、碧海边听着海浪声,欣赏夕阳红时,他羡慕不已。“现在上了年纪,有时间,有积蓄,应该好好享受人生。”经过反复了解,他觉得“旅游养生”这种方式最适合自己。在征得儿女的同意后,他报名“候鸟老人”体验了第一次“试飞”,也实现了自己有生之年坐一次飞机游海南的梦想。

谈起海南度假生活,老人们一脸幸福。70岁的尹伯最开心的是,此行与20年没有见面的老同事结伴同游同玩同乐。他们还相约等广州天气炎热起来,再结伴去北方城市避暑。

细算经济账,好抵

精明的徐姨算了一笔经济账,这次去海南白金海岸养生半个月,欣赏了海滨风光、参观了名胜景观,住的五星级宾馆,吃的是营养套餐,天天有保健医生跟踪。如果独自一人旅游的话,按同样的标准,再省至少也要花4000元以上。而和同住养老院的老人们结伴旅游,半个月旅程花费才2250元,相比同期养老院的入住费贵不了多少。

“花钱买开心,舒舒服服养养病,很划算!”徐姨说,这种新式的候鸟养老模式便于自己根据身体和经济状况选择入住养老院和外出旅行的时间,可谓划算又方便。

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州这家养老机构率先在全国推出“旅游养生”养老模式,很受新潮老人欢迎。他们说,其实“候鸟一族”早有先例,历代帝王冬天住暖阁,夏日则到山庄避暑。如今的“候鸟老人”,大都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好山好水好养老。

精神病老人可住养老院吗

北京一律师指出,精神疾病患者只能在专业机构治疗康复。精神疾病与其他疾病不同,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在有专业人员和符合康复条件的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治疗康复。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第17条明确规定,养老服务机构收住老年人应当要求其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和体检证明,不得接收传染病人和精神病患者。

而一些养老院,特别是民办养老院,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本身虽不具备接收精神疾病患者的条件,但仍违反有关规定,擅自接收精神疾病患者住养,这样不仅使养老院存在巨大的赔偿风险,还使精神疾病患者和养老院内其他老人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老年抑郁的病因

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还有许多患慢性病的老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也易引起抑郁症。此外,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患病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其子女的发病率也高,说明此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老年人退休后对于角色转变在心理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如职业生涯的结束、生活节奏放慢、经济收入减少等,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导致情绪低落。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年抑郁的常见病因,案例中的两位案主都存在这个问题。亲友的离世,特别是配偶的去世往往对老年人形成较大的精神创伤,容易诱发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人的人格因素也很有关系。一般来说,素来性格比较开朗、直爽、热情的人,患病率较低,而性格过于内向、或平时过于好强的人易患抑郁症。这些老年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时会变得心情沉闷,或害怕绝症、或恐惧死亡,或担心成为家人累赘,从而形成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压力,引起抑郁。

老年人反应慢可能是抑郁或致痴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研究员指出,在老年抑郁患者中,认知功能下降是常见表现;而在认知障碍症患者中,又常常出现抑郁的早期表现,但两者还是有以下3点区别:

认知障碍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不可逆的全面遗忘,而抑郁症患者则是暂时性、部分性的遗忘。比如问认知障碍症患者早餐吃的什么,他一定会说错,或答非所问;而老年抑郁症患者则会说“不知道”或“记不起来”,治疗后会好转。

症状上,患老年抑郁症初期身体会不舒服,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等,而情绪低落不太明显;认知障碍症患者则不会,晚期还可能性格改变,如原本和善的老人变得性格怪僻等。可以说,抑郁老人就像个内向沉默的成年人,而认知障碍症患者就像个天真的孩子。

病程上,认知障碍症从早期出现记忆减退到完全失智、失能、人格改变有可能持续10余年之久,而抑郁的发生、发展往往历时很短,多由家庭矛盾、经济拮据、亲人去世等引起。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现如今,老年人一半以上是处于空巢的生活状态。孤独、无助、无望、自卑、自责,是空巢老人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来看一下。

1、老年抑郁症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很多80后从小就享受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甚至成人、工作后还享受着父母的照料。不少父母都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养老积蓄“奉献”出来,为孩子买房、买车,然而,对孩子如此的关爱,换来的却是“独守空房”,老人的心理落差自然很大,尤其是在生病或出意外时,由于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会因此产生被遗弃的心理,或感到孤苦伶仃而自悲、自怜等。

“家里静悄悄,没有一点生气,空巢老人有心里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这样的老人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感到孤独、精神寂寞、觉得生活没意思、经常回想往事、悲观厌世。有的老人甚至会产生自杀行为。”朱建忠提醒,空巢老人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老年抑郁症。

长期住养老院老人易患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也是如今老人的一种多发症状。尤其是长期住养老院的老人更是高发人群,下面给大家就这点详细说说,让大家有更多的认识。

长期住养老院老人易患抑郁症

近期,研究表明,长期住在护理院、养老院等养护机构的老年人中,44%的人患有抑郁症症状,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都不理想。研究显示,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严重问题。

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这些抑郁症调查,这些老年人都长期居住在护理机构或养老院,有专人照顾饮食起居。对老人的统计调查发现,这些老年人中已有26%的人被确诊患有抑郁症,另有18%的人有持续愤怒、泪眼汪汪、反复焦虑等抑郁症症状。

研究显示,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严重问题。例如,相比没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行为过火、与家庭成员或工作人员发生冲突、退出兴趣活动、睡眠紊乱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等问题。

长期住养老院的老人由于养老院的特殊环境等因素影响,在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一些问题,这久而久之就会让老人形成老年抑郁症,所以家人也应当积极关心老人,让老人避免抑郁症的发生。

老年痴呆难进养老院

昨日早6时30分左右,一位77岁大爷晕倒在河北区盐坨桥下的新开河边,眼看河水就要漫过他的身子,消防和急救人员赶到,将大爷救出。据了解,这位大爷是老年痴呆症患者,这已经是他近期第二次走失了。

目击者介绍,当时大爷穿着一件蓝色雨衣,晕倒在河堤边,水漫过了他的身体,只剩下口鼻还露在外面。早上遛弯的市民发现情况后,赶紧帮忙报警,消防队员赶到后将大爷及时抬到河岸上,急救人员对大爷进行抢救后,将其送往第四中心医院救治。医生介绍,大爷无生命危险,只是因在外流浪时间较长,身体比较虚弱。现场大爷的哥哥说,大爷今年77岁,是聋人,他是在前一晚走失的,他们找了一夜,早上才接到了民警电话。

据大爷先前住过的养老院负责人介绍,大爷之前在她的养老院待了两个月,这已经是大爷近期二次走失了。“大爷患有老年痴呆症,之前还有过一次走失的经历,差不多3天才被找到。”正因为这样,养老院不再收老人了,主要是养老院现有五六十名老人,像大爷这样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比较难以照顾和管理,一旦走失,养老院要耗费人力物力寻找,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没想到大爷刚被亲友接回家没多久,便再度走失。

记者咨询了多家养老院,发现只要一听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负责人大多不愿意收,个别几个愿意接收的养老院也要求加一些费用才行。对此,老年人护理专家认为,照顾痴呆老人,需要一定的爱心。截至2008年年底,本市老年痴呆患者已超过12万人,对专业的老年痴呆症服务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全国还没有一所专为老年痴呆患者开设的养老院,老人入院难,给家庭成员造成了巨大压力。对此,专家希望社会多给予老年痴呆症患者一些理解,也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完善老年痴呆症患者医疗和护理体系。

老年抑郁的发生和识别

如今,老年抑郁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很多抑郁程度都很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家对老年抑郁的识别率比较低,那么老年抑郁是如何发生的?该怎样识别老年抑郁症呢?

老年抑郁症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继发于各种躯体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等等。一些患者在家庭刺激下诱导起病,也有许多患者发病没有明显病因。

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任何应激状态都容易引起抑郁等心理障碍。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患抑郁症的发病率占5.7%,英国的一项研究是12%。可见患老年抑郁症的大有人在。但老年抑郁症的患者有时患病多年,程度很重甚至数次自杀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其原因在于社会和医生对该病的识别率低。

患者的抑郁情绪多被视为“小心眼”、“想不开”,或者视为对不良生活事件的“正常”反应。有时老年抑郁症患者合并焦虑情绪,经常心烦好发脾气,子女惟恐避之不及,结果又恶化了患者的情绪。老年抑郁症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诉说各种身体不适,例如头痛、头晕、食欲降低、体重下降、胸闷、疲惫无力、尿急尿频等等。所有上述单个症状都会误导医生进行大量的内科检查。

要识别老年抑郁症并不困难,只要发现老年人具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悲观、焦虑情绪,伴有下述9项症状中的任何4项以上者,都可能是老年抑郁症。这9项症状包括:

1、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动作明显缓慢,焦虑不安,易发脾气;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严重感到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5、思维迟缓或自觉思维能力明显下降;

6、反复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7、失眠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老年抑郁的发生是有原因的,只有了解了这些原因,以及症状,才能正确识别是不是老人抑郁,才能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这样才有利于老人的晚年生活。

相关推荐

老年人抑郁症的家庭护理方法

一、是预防意外。老年抑郁症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 二、是转移注意。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是什么?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使之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三、是饮食禁忌。老年抑郁症护理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者的

老年人的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老年抑郁症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精神性疾病。老年抑郁症的症状很多,主要表现在经常感觉心烦意乱,苦恼,忧伤,感到生活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老年抑郁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而治疗老年抑郁症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老年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1、老年抑郁症者普遍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用,是子女的累赘,无价值感,内疚、自责。这就是典型的老年抑郁症的症状。 2、有相当一部分者总是会焦虑不安,心里不踏实,总是担忧,如为子女不按时归家而惶恐不安,唯恐遭遇车祸。终日担心自己

老年抑郁与痴呆的区别

1、老年人中抑郁症,多过痴呆症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方亚明告诉记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疾病发病率的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会变得更加常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老年人口中,抑郁症老人约占7%—10%;在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伴有抑郁症。而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在老年人群体中,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老年痴呆症。 方亚明指出,如果家中的老人经常情绪低落,失眠、健忘、吃饭没胃口,同时不愿参与各种活动,那么他有可能上了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的高

老年抑郁症三个表现

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或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易引起抑郁症。此外,此病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如丧失工作、收入减少、亲友离世、缺乏人际交往等等,常可让老人心情沮丧,若得不到很好的缓解,则可引发抑郁症。 一般来说,性格过于内向、或平时过于好强的人易抑郁症。这些老年人在身体不适时容易心情沉闷,或害怕死亡,或担心成为累赘,而形成一种强大持久的精神压力,引起抑郁。

家里有老年抑郁症者怎么办

家里有老年抑郁症者怎么办?家属要学会老年抑郁症者的护理: 第一,是生活照顾。这是老年抑郁症者的护理的基础工作。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总之24小时都不应离人。护理注重劳逸结合,避免老人久坐、久立、久卧。 第二,是饮食禁忌。老年抑郁症者的护理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者的排便情况。 第三,是坚持服苭。这是老年抑郁症者的护理最重要的部分。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为老

不要把老年抑郁症当做痴呆

年轻的儿女为了让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好,总是会忽视自己家里老人的照顾,平时也感觉只要是老人有钱花就够了,不需要自己陪伴。因此在老人出现了不爱说话等情况的时候,都会认为是上了老年痴呆症,却没有考虑到这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从而进行了错误的治疗。 其实老年人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但是很多人都感觉老年人经过一辈子的风风雨雨,对于什么时候都看的很开,是不会上抑郁症的。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其实老年人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老伴的去世等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老年抑郁症发生。 老年人面临突然出现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时间内出现

老年人抑郁症该注意什么

1、坚持服药 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喂老人服药。比如:自然之宝快乐圣约翰草,就是一款抗抑郁,缓解焦虑症不错的产品。 2、加强生活照顾 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老年抑郁症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 3、转移注意力 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让他们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4、注意饮食 老年抑郁症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者的食物和水分

老年人抑郁症的三大明显表现

老年人抑郁症和退、离休后无所事事;子女不在身边陪伴,感到孤寂;失眠等有莫大的关系。任何类型的抑郁症后果是极其严重的,那就是自杀。 而老年抑郁症不仅拥有抑郁症的共同特点,还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身体疾病。因此一定要熟悉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做好预防工作或在发病初期就接受有效治疗,这样才能把危害降到最低。 老年抑郁症的症状: 心理症状: 1、老年人经常健忘,者虽然也可能出现与老年痴呆症相似的健忘问题,但它们最大的分别在于痴呆症者是真的忘记一切,而抑郁症者只是坚信自己已忘记。 2、抑郁

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

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养老院是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那么,你知道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吗?下面小编将为你详细介绍。 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 养老院一般指敬老院。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入敬老院应符合以下条件 (1)无传染病、精神病,能适应集体生活的老人自愿且家属同意即可入养老院。 (2)有身份明确且具民事能力的经济担保人(指亲

如何护理老年抑郁症者呢

抑郁症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比较多发的疾病,尤其是老年抑郁症,为了老人能有个幸福的晚年生活,要注意老年抑郁症的出现,对于老年抑郁症的护理更是重要,好的护理能使者早日康复,那么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护理老年抑郁症者呢? 一、预防意外。老年抑郁症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 二、转移注意。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是什么?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