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诊断标准
过敏性哮喘诊断标准
一、 临床诊断依据:
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用平喘药能明显缓解症状。或上述症状可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 )昼夜PEF变异率大于等于20%符合1-4条或4 5 条者可以诊断支气管哮喘。通过随诊治疗后的反应符合哮喘的规律,可以确定诊断。
二、协助哮喘确诊的检查:
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和体征),应按具体情况选择下列检查,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结合平喘治疗能明显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可以确定诊断。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常采用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吸入法。吸入组织胺累积剂量7.8?mol或乙酰甲胆碱浓度8mg/ml以内,肺通气功能(FEV1)下降?20%者为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持支气管哮喘的有力证据,一般适用于通气功能在正常预计值的70%或以上的患者。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2激动剂后15分钟,或强化平喘治疗(包括激素的使用,故亦称激素试验)1-2周后,EFV1增加15%以上,且绝对值增加>=200ml为阳性,适用于发作期,EFV1<60%的正常预计值者;
3、PEFR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三、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和严重度分级:
根据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急性发作期是指在4周内哮喘的症状间有发作。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支气管哮喘病情的评价:哮喘患者的病情评价应分为两个部分:
1、非急性发作期病情的总评价:许多哮喘患者即使就诊当时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总是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咳嗽、胸闷),因此需要依据就诊前一段时间的发作频率、严重程度、需要用药物和肺功能情况对其病情进行总的估价。
2、哮喘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的评价: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加重,常有呼吸困难和喘鸣,伴有呼气流量降低。对病情严重程度作出正确评估,是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的基础。对重症哮喘的认识,是避免哮喘引起死亡的关键。
过敏性咳嗽的诊断标准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常表现为长期咳嗽,这种与感冒、支气管炎症状相类似的疾病很容易使人忽略,日常生活中也常有人说感冒是不用治疗的,可以靠自己的抵抗力治愈的,但这种过敏性是哮喘的一类,如若长期难愈,是会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的,因此要引起各位的关注。
以下几条可作为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参考标准:
1、咳嗽反复发作持续1个月以上,以干咳为主;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运动后加重;
2、咳嗽多与接触刺激性气味、冷空气、接触变应原或运动过度有关;
3、可有过敏性鼻炎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家族史,过敏原检查呈阳性反应或IgE水平增高;
4、 气道反应性增高;
5、抗生素或对症治疗2周以上无效,而对抗过敏治疗或支气管扩张剂有效;
6、排除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诊断措施,在遇到仅主诉为长期咳嗽(时间大于两周)的患者时,应当考虑到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在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总结临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以下方法可以确诊:
1、若患者就诊时测定的FEV1或PEFR低于正常值的70%,可令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2%舒喘灵200μg,15分钟后复测上述指标,如FEV1和PEFR改善率≥15%,可确诊本病。
2、如果患者就诊时FEV1及PEFR≥70%正常预计值,可谨慎地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具体做法及诊断标准参见第 章。
3、连续三天测定24小时内PEFR昼夜变化,是诊断这类支气管哮喘简单而有效的筛选方法,若PEFR变异率≥20%,可确诊本病。
4、试验治疗。对于可疑患者,可以试用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受体兴奋剂,茶碱类,如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则支持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如疗效不显著,可改用泼尼松 (30~40mg/d),多数咳嗽性哮喘可在1周内症状明显缓解,少数患者需治疗2周才见效。
5、排除其他可以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
虽然肺功能指标的测定是早期发现这类哮喘的有效手段,但有人研究发现昼夜咳嗽的频率与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并不相关。
小儿肺炎哮喘的诊断标准
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①年龄<3岁,哮喘发作≥3次。②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④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性史。⑤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凡具有以上①,②,⑤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息发作2 次,并具有第②,⑤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具有第③和(或)第④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2、小儿哮喘诊断标准:①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②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喘鸣音,呼气相延长。③支气管扩张剂有明显疗效。④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对各年龄组疑似哮喘同时肺部有哮鸣音者,可作以下任何一项支气管扩张试验:①用β2受体激动药的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剂量及方法参考上述支气管扩张试验);②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0.01ml/kg,每次最大量不超过0.3ml,在作以上任何一项试验后15min,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或FEV1改善≥15%,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可作哮喘诊断。
3、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断标准: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痰少,与闻到刺激性气味,气候改变,运动等有关。②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③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皮试阳性可辅助诊断。④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或PEF日变异率或周变异率≥15%。⑤支气管扩张剂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过敏性哮喘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即反复发作性气喘,胸闷,咳嗽和两肺可闻哮鸣音, 发作有某种诱因,症状可因用支气管扩张药或自行缓解,并排除其他疾病,可初步诊断,肺功能检查,FEV1降低,提示气流阻塞;支气管扩张试验,吸入支气管 扩张药后,降低的FEV1恢复15%为阳性,可作为哮喘的诊断依据,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FEV1或PEF较吸药前降低20%以上,表示气道反应性增高。
此外,目前常采用皮内试验和点刺试验或通过体外测定血清中特异性IgE来检测和确定过敏原,但均有一定局限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对职业性哮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
过敏性哮喘应注意与喘息性支气管炎,左心衰竭产生的心源性哮喘,由于大气道肿瘤产生气道梗阻的呼吸困难,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以及小儿细支气管炎引起的喘鸣相鉴别。
宝宝过敏咳嗽哮喘怎么办
小儿过敏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是慢性过敏炎症引起的肺和气管的疾病。如果你的宝宝患有小儿过敏性哮喘,在过敏原的刺激下,他的气管就可能会发生肿胀,从而影响宝宝的呼吸功能,这就是小儿过敏性哮喘发作。医生们把小儿过敏性哮喘定义为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也就是说其他人对某些物质的刺激没有明显反应,而得了小儿过敏性哮喘的宝宝则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哮喘等症状。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得了小儿过敏性哮喘?
患有小儿过敏性哮喘的宝宝哮喘发作时会呼吸急促、咳嗽、气喘或发出哮鸣音。宝宝的鼻翼有可能会扇动,每次呼吸时肋骨周围皮肤都会内陷,或是皮肤开始变紫。不过,如果你的宝宝还不足2岁,你很难判断他是不是患有小儿过敏性哮喘,因为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很可能也会导致宝宝出现类似症状。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是,如果宝宝在接触尘螨、花粉、烟雾、某种食物或某种药物后咳嗽和气喘的症状明显严重了,那他很可能就患有小儿过敏性哮喘。
如果你的宝宝经常咳嗽,有过敏反应或湿疹,而且家族中有哮喘、过敏反应或湿疹病史,特别是如果你和你先生都有这些病史,那他患小儿过敏性哮喘的风险就会比别人高。
医生会怎样诊断小儿过敏性哮喘?医生会仔细听宝宝气喘时发出的声音。此外,医生还会仔细询问宝宝的病史,比如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可能还会询问你和你丈夫的过敏病史。宝宝可能还要做几项检查,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宝宝类似症状的原因。
小儿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果你的宝宝得了小儿过敏性哮喘,医生通常会建议你注意宝宝所处的环境,尽量减少他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医生给宝宝开的药主要是抵御过敏的抗组胺药和缓解过敏症状的糖皮质激素,也许还有降低过敏反应的色甘酸钠。
要知道的是,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的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现在,医生会建议你利用各种吸入装置,将药物喷雾直接送到宝宝的病变部位,这样起效快、用药剂量小,副作用也会减少。如果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医生可能会建议免疫疗法,不过要等到宝宝4~6岁时才能开始。免疫疗法治疗时间长,但目前来看效果相对较好。
不管是药物疗法还是免疫疗法,一旦宝宝得了小儿过敏性哮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按照医生的指导为宝宝治疗。如果你看到宝宝的症状得到缓解就停止治疗,宝宝的哮喘就会反复,病情也会加重,可能影响他肺部的功能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变异性哮喘的诊断
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此点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检查是诊断CVA的关键方法。
诊断标准:
(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
(3)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表现,主要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一个月,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表现,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往往有个人或家族过敏症。
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如下:
(1)咳嗽反复发作1个月,夜间或清晨咳嗽加重。
(2)没有发炎的明显的证据,抗生素治疗无效。
(3)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4)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治疗主要吸入β2激动剂,丙酸倍氯松、丁地去炎松、控释荼碱类药物等。
(5)此病是遗传性过敏体质对环境过敏造成的。
在临床上,咳嗽变异性哮喘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些很典型的病例,由于诊断不清,一直按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治疗,并因为治疗不满意,抗生素应用不断升级,影响到了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所以,对于有长期慢性咳嗽的患儿,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一鉴别诊断。治疗过敏性咳嗽的原则与哮喘相同,因发病机制与哮喘病相同,都是存在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病理改变,所以,较长期地应用控制药物--吸入激素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取得较好疗效,疗程可较治疗哮喘时间短。虽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抗炎作用没有激素强,但对于不愿意应用吸入激素治疗或病情轻的患儿可推荐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已被用于2岁以上患儿。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哮喘患儿的胸部x线检查通常是正常的,少数病人可出现肺气肿征象。
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有助于哮喘的诊断,但年幼儿童难以配合,故对此两项检查受一定限制,此外皮肤变应原试验也可作辅助诊断。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1993年制定的试行方案)
(一) 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计分法)
1.计分法
凡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
① 喘息发作>3次(3分);
② 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
③ 喘息突然发作(1分);
④ 其他特应性病史(1分);
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2.评分原则
(1) 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
(2) 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可疑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如肺部有喘鸣音可作以下任意一试验:
① 1%肾上腺素每次0.01ml/kg,皮下注射,15~20分钟后喘息缓解,或喘鸣音明显减少者加2分。
② 以舒喘灵气雾剂或舒喘灵溶液雾化吸入,观察喘息或喘鸣音改变情况,如减少明显者可加2分。
(二) 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
2.发作时肺部闻及喘鸣音。
3.平喘药有明显疗效,疑似病例可选用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o.olml/kg,最大量不大于o.3mi/次,或以舒喘灵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15分钟,观察有无明显疗效。
(三)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2.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3.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呈高反应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等可作辅助诊断。
(四) 病情分度 如 >5岁儿童可同时参考最大呼气流速(pef)及pef变异率。
1.轻度 短暂发作<1~2次/周,夜间发作<1~2次/月,发作间期无症状,pef或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l)>80%预计值,pef变异率<20%。
2.中度 发作>1~2次/周,夜间发作≥2次/月,pef或fevl为60%~80%预计值,pef变异率20%~30%,活动受限制。
3.重度 经常发作及夜间发作,pef及fev<60%预计值,pef变异率>30%,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症状诊断标准
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3次。
(2)发作时肺部有哮鸣音,呼气延长。
(3)有特应性体质(湿疹,过敏性鼻炎)。
(4)有哮喘家族史。
(5)除外其他喘息性疾病。有以上第(1)、(2)、(5)条即可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2次,并具有第(2)、(5)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如同时具有第(3)和(或)第(4)条时,可考虑给予治疗性诊断。
2、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
(2)发作时两肺有哮鸣音,呼气延长。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
(4)除外其他原因的喘息、胸闷和咳嗽。
(5)对各年龄组疑似哮喘同时肺部有哮鸣音者,可作以下任何一项支气管舒张试验:用β2受体激动药的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0.01ml/kg,最大量不大于0.3ml/次,15min后,观察有无明显疗效。
3、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夜间,清晨,运动,痰少,无感染)。
(2)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必须标准)。
(3)皮肤变应原试验阳性,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气道呈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5)除外其他慢性咳嗽原因。
小儿哮喘的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寻找致敏原,了解家族及本人的过敏史,结合患儿呼气性吸困难,肺部的哮鸣音,诊断并不困难。但必须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及其他引起喘憋及呼吸困难的疾病相鉴别。实验室检查可见血中嗜酸粒细胞及嗜碱粒细胞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水平增加。
哮喘患儿的胸部x线检查通常是正常的,少数病人可出现肺气肿征象。
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有助于哮喘的诊断,但年幼儿童难以配合,故对此两项检查受一定限制,此外皮肤变应原试验也可作辅助诊断。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1993年制定的试行方案)
(一) 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计分法)
1.计分法
凡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
① 喘息发作>3次(3分);
② 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
③ 喘息突然发作(1分);
④ 其他特应性病史(1分);
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2.评分原则
(1) 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
(2) 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可疑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如肺部有喘鸣音可作以下任意一试验:
① 1%肾上腺素每次0.01ml/kg,皮下注射,15~20分钟后喘息缓解,或喘鸣音明显减少者加2分。
② 以舒喘灵气雾剂或舒喘灵溶液雾化吸入,观察喘息或喘鸣音改变情况,如减少明显者可加2分。
(二) 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
2.发作时肺部闻及喘鸣音。
3.平喘药有明显疗效,疑似病例可选用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o.olml/kg,最大量不大于o.3mi/次,或以舒喘灵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15分钟,观察有无明显疗效。
(三)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2.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3.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呈高反应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等可作辅助诊断。
(四) 病情分度 如 >5岁儿童可同时参考最大呼气流速(pef)及pef变异率。
1.轻度 短暂发作<1~2次/周,夜间发作<1~2次/月,发作间期无症状,pef或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l)>80%预计值,pef变异率<20%。
2.中度 发作>1~2次/周,夜间发作≥2次/月,pef或fevl为60%~80%预计值,pef变异率20%~30%,活动受限制。
3.重度 经常发作及夜间发作,pef及fev<60%预计值,pef变异率>30%,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怎样诊断儿童哮喘呢
其实哮喘是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在1993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就制定出了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计分法)凡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①喘息发作>3次(3分);②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③喘息突然发作(1分);④有其他特应性病史(1分);⑤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评分原则: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可疑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进一步试验诊断以确诊。
(2)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①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到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有关);②发作时肺部干罗及喘鸣音;③平喘药有明显疗效,疑似病例可选用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每次0.01ml/kg,最大量不大于0.3ml/次,或以舒喘灵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15分钟,观察有无明显疗效。
婴幼儿哮喘应如何进行诊断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国际哮喘会议上呼吸科的学者专家对于哮喘的诊断治疗达成了共识,全球有了统一的哮喘诊断标准。婴幼儿哮喘是指小于三岁的小儿喘息发作,其发作多与病毒性感染相关。由于婴幼儿处于快速发育期,身体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可塑性较强,如果能早期诊断婴幼儿哮喘,并及时给与正规合理治疗,一般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后良好。
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
(1)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
(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4)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
(5)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凡具有以上第(1)、(2)、(5)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息发作2次,并具有第(2)、(5)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具有第(3)和(或)第(4)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由于婴幼儿患者常出现不典型的喘息症状,鉴别时需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如果支气管舒张试验为阳性则支持支气管哮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