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5、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
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以上1-4条或4、5条者,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以上三种试验方法分别参考词条或相关著作。
支气管哮喘诊断
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诊断标准,我们只有按照一定的诊断标准去治疗患者才能深入的治疗哮喘的患者,但是想要治疗哮喘的患者我们还需要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疾病发展,为此我们总结了哮喘以下的评价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病毒感染,运动或某些刺激物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期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排除可引起喘息或呼吸困难的其它疾病。
5,对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最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①若基础FEV1或PEF
②PEF变异率用呼气峰流速仪测定,清晨及入夜各测一次≥20%,
③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以上我们专家从几个角度给出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因素,但是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来说还需要我们不断地了解患者的疾病其他知识,因为造成哮喘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只有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治疗哮喘这种疾病,才能避免疾病并发症的出现。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病毒感染,运动或某些刺激物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期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排除可引起喘息或呼吸困难的其它疾病。
5,对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最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①若基础FEV1(或PEF)<80%正常值,吸入β2激动剂后FEV1(或PEF)增加15%以上,
②PEF变异率(用呼气峰流速仪测定,清晨及入夜各测一次)≥20%,
③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以上我们专家从几个角度给出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因素,但是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来说还需要我们不断地了解患者的疾病其他知识,因为造成哮喘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只有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治疗哮喘这种疾病,才能避免疾病并发症的出现。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5.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医`学教育网整理: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
(3)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小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方法
你能正确的判断自家孩子是否患上了小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吗?很多家长因为没有及时正确判断出此疾病,没有给孩子及时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导致病情加重后悔莫及。下面是专家给大家提供的关于小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及检查的资料,希望能帮助大家及时正确判断自家孩子的健康状况。
小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1.毛细支气管炎
此病多见于1岁内小婴儿,冬春两季发病较多。也有呼吸困难和喘鸣音,但其起病较缓,支气管扩张剂无显著疗.效。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3型。但目前气管炎也能产生特异性IgE,参予Ⅰ型变态反应。自70年代以来,在我国广西、温州、山西和北京有过几次暴发流行,但一般与典型哮喘的鉴别并不困难。
2.喘息性支气管炎
好发于1~4岁临床先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随症状炎症控制而消失。临床虽可闻喘鸣,但呼吸困难我不严重,非骤然发作和突然发停止,病程约持续一周左右;随年龄增长和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喘息次数亦减少,程度随之减轻。但近年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实质即是哮喘。
3.支气管淋巴结核
本病可引起顽固性咳嗽及哮喘样呼气困难,但无显著的阵发现象。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胸片显示肺门有结节性致密阴影,其周围可见浸润。个别患儿肿大淋巴结可压迫气管或其内有干酪性变,溃破后进入气管时可引起较严重的哮喘症状及呼吸困难。
4.支气管扩张症
在有继发感染时,支气管扩张处分泌物增加及堵塞也可出现哮喘样呼吸困难及听到哮鸣音。一般可根据既往严重肺部感染,反复肺不张及咯出大量脓笥痰液的病史予以鉴别,必要时胸部X线片及支气管造影或CT检查可以诊断。
5.呼吸道内异物
有吸入异物后突然剧烈呛咳的病史,并出现持久的哮喘样呼吸困难,并随体位变换时加重或减轻。但因异物多数阻塞在气管或较大气管,因此表现以吸气困难为主,而哮喘则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此外呼吸道异物患儿,既往无喘息反复发作病史。异物如在一侧所取长补短内,喘鸣音及其它体征仅限于患侧,有是尚可听到特殊拍击音,与哮喘病体征表现为双侧明显不同。经X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不但可明确诊断,还可取出异物。
以上是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家长们在了解过后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有此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知道这些的基础上,还希望家长们在确定自己孩子得病的时候,要多加注意有关儿童支气管哮喘如何护理的信息,配合治疗,尽早康复。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哮喘患儿的胸部x线检查通常是正常的,少数病人可出现肺气肿征象。
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有助于哮喘的诊断,但年幼儿童难以配合,故对此两项检查受一定限制,此外皮肤变应原试验也可作辅助诊断。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1993年制定的试行方案)
(一) 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计分法)
1.计分法
凡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
① 喘息发作>3次(3分);
② 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
③ 喘息突然发作(1分);
④ 其他特应性病史(1分);
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2.评分原则
(1) 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
(2) 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可疑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如肺部有喘鸣音可作以下任意一试验:
① 1%肾上腺素每次0.01ml/kg,皮下注射,15~20分钟后喘息缓解,或喘鸣音明显减少者加2分。
② 以舒喘灵气雾剂或舒喘灵溶液雾化吸入,观察喘息或喘鸣音改变情况,如减少明显者可加2分。
(二) 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
2.发作时肺部闻及喘鸣音。
3.平喘药有明显疗效,疑似病例可选用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o.olml/kg,最大量不大于o.3mi/次,或以舒喘灵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15分钟,观察有无明显疗效。
(三)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2.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3.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呈高反应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等可作辅助诊断。
(四) 病情分度 如 >5岁儿童可同时参考最大呼气流速(pef)及pef变异率。
1.轻度 短暂发作<1~2次/周,夜间发作<1~2次/月,发作间期无症状,pef或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l)>80%预计值,pef变异率<20%。
2.中度 发作>1~2次/周,夜间发作≥2次/月,pef或fevl为60%~80%预计值,pef变异率20%~30%,活动受限制。
3.重度 经常发作及夜间发作,pef及fev<60%预计值,pef变异率>30%,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在2008年制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哮喘病的诊断标准是: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5、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
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以上1-4条或4、5条者,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以上三种试验方法分别参考词条或相关著作。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肺功能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婴幼儿哮喘应如何进行诊断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国际哮喘会议上呼吸科的学者专家对于哮喘的诊断治疗达成了共识,全球有了统一的哮喘诊断标准。婴幼儿哮喘是指小于三岁的小儿喘息发作,其发作多与病毒性感染相关。由于婴幼儿处于快速发育期,身体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可塑性较强,如果能早期诊断婴幼儿哮喘,并及时给与正规合理治疗,一般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后良好。
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
(1)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
(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4)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
(5)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凡具有以上第(1)、(2)、(5)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息发作2次,并具有第(2)、(5)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具有第(3)和(或)第(4)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由于婴幼儿患者常出现不典型的喘息症状,鉴别时需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如果支气管舒张试验为阳性则支持支气管哮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