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腹泻能艾灸吗
小儿发烧腹泻能艾灸吗
1、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2、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3、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
小儿腹泻艾灸什么部位 小儿腹泻艾灸注意事项
1.为了增加艾灸的效果,每次在给患儿艾灸前可先用手心摩腹7-10分钟。
2.如果小儿脐部有损伤,炎症,或是刚吃过饭,空腹期间都不能进行艾灸。
3.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觉得有热热的感觉就可以了。
4.艾灸过后,脐部不能沾水。
宝宝可以艾灸吗 小儿艾灸保健的作用
第一清热泻火,消肿散结
孙思邈的医案中记载着用灸法给儿童清热。我们知道儿童容易发烧,发烧是我们身体的本能,用发热的方法来驱逐我们身体受到的寒气。(操作时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咨询chenssjun微信互动平台,也可以接受专业培训指导)
中医认为,发烧是机体感受外邪之后,正邪对抗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人体的气机是循环无息的,当外邪进入人体后,阻滞了气机的正常运行,郁积而化热,化热的同时,艾灸可以帮助将外邪排出体外。
秋冬季节是感冒伤风的高发期,儿童容易流鼻涕、打喷嚏,这时候坚持用艾灸调理,很快就会发现鼻涕不流了,喷嚏不打了,手也暖了。
到了夏天,这个时候很多儿童爱吃冷饮,伤了脾,造成脾不运化,身体长了湿疹,此时用艾灸祛湿效果好,见效快。
我们用艾灸最主要来防病保健、增强体质,艾灸是历代以来人们所推崇的保健养生之法。
第一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穴在人体的督脉上,人体手足三阳之气与督脉的阳气,在此汇合后上行头颈。因为穴内阳气充满、坚实如椎,所以名为大椎,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小儿常灸大椎穴可提高免疫力,能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利于儿童长高。
第二身柱穴
身柱穴位于人体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患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等,艾灸身柱穴就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身柱穴在日本医学界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儿童们艾灸身柱一个月,大多数儿童食欲和体重都有明显增加,精神气色也更好。
艾灸身柱穴常用于调理:儿童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惊风、发育不良等。
神阙位于肚脐,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儿童虚损症状。脾特别虚的儿童,更要经常灸一灸神阙穴。
艾灸神阙穴常用于调理:夜尿、拉肚子、便秘、疳积等。
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脾为后天之母,公孙穴是脾经联络各脏的穴位,艾灸此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祛湿温阳等作用,能够改善儿童先天虚寒、虚弱的体质。
现在的儿童容易吃的太多、太杂,脾的气容易瘀滞,经常艾灸公孙穴,可以使得脾经的气血充盈、补益脾胃。
尤其是那些不爱吃饭的儿童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咳嗽的儿童,家长可以灸这个穴位,这个穴位对改善儿童脾虚、积食有非常好的作用。
1.儿童保健艾灸效果很好,而且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操作,儿童没有痛苦,无副作用,非常适用于家庭使用。
2.可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施灸,一般要坚持1-6个月,直至儿童健壮为止。
3.儿童天性好动,故在施灸时要格外小心。
4.艾灸最好在空气流通,清洁干燥的房间中进行。
幼儿发烧腹泻怎么办
幼儿由病毒引起的腹泻不能滥用抗菌素,因为抗菌素不但无效,而且会杀死肠道内正常菌群,致使菌群紊乱,反而加重腹泻。也不要随便给予止泻药,以阻止病原体及毒素的排出。
如孩子拉肚子次数不多,精神好,可以在家观察一下。并暂禁饮食一顿,让胃肠休息一下。给予淡淡的茶水中少加一点盐和糖、频频喂服。饮食给予脱脂牛奶、粥及 少量酱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调护方面,强调吃饭要定时定量,寒温适宜,少食或尽量避免油腻煎炸及辛辣的食品,以免导致体内营养过剩,助湿生热;并应少喝凉饮及冰冻食品,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培养不偏食不挑食的习惯。
小孩发烧腹泻主要是大量水分、盐的丢失,中度以下脱水、无剧烈呕吐、能够进食情况下,可给宝宝喂口服补液盐水,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腹泻较重,脱水明显,就应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推拿有助治疗宝宝发烧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开天门100次、推坎宫100次、揉太阳100次等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小孩发烧腹泻能吃山楂片吗
1、小孩发烧腹泻能吃山楂片吗
小孩发烧腹泻能吃山楂片。山楂片又称为山楂饼,是以优质山楂为主要材料,经过选料、清洗、蒸熟、打浆、成型、烘干、包装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山楂片的最基本形状及为山楂片。衍生品有山楂条,夹心山楂片,果味山楂片、铁山楂、果丹皮,雪山楂等。山楂片和山楂果丹皮是最普通,最流行的品种。亦可入药,入药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的功效。
2、发烧不能吃什么食物
忌多喝冷饮。在发烧的时候尽量不要喝冷饮,因为有些发烧是由于肠胃不好引起的,所以冷饮会刺激肠胃,让发烧更加的严重。
忌多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忌多食辛辣。对于生活中的生姜,大蒜,辣椒之类的辛辣食物都不要吃,因为这些食物都不利于退烧。会加重病情。对于生活中的生姜,大蒜,辣椒之类的辛辣食物都不要吃。
宝宝发烧腹泻能吃药吗
当宝宝体温大于38℃时称为发烧。一般来说,发烧不会对宝宝大脑造成伤害,爸爸妈妈不必过分紧张。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不会嗜睡之类的,不用立即送医院,爸爸妈妈只需要随时给宝宝量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当体温升到38.5℃以上,可适当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再尽快到医院去检查。
要是宝宝发烧腹泻为感染肠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克污混悬剂或者黄连素片治疗,大便常规正常的情况下建议服用妈咪爱和思密达治疗。
如果在添加辅食应该暂停添加,或减少辅食添加,好转后再循序渐进恢复。尤其不要吃不消化的食物,严重时需要静脉补液治疗,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和盐份,可以补充口服补液盐,或白开水加点食盐,糖。糖可以促进水和盐的吸收。
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
孩子在生病之后不要着急给他们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而且孩子还小,对药物的毒性无法正常的分解代谢,时间长了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隐患。其实相比一些药物来说,中医理疗方法缓解身体不适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尤其是出现发烧或是腹泻时,可以尝试一下,那么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
小儿推拿主要是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等特点,在特定穴位上进行机械的作用,达到活血、调节经络、防治小儿某些疾病的作用。一般是针对6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有疗效。早在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受到了广泛的应用,适应症也很广,如腹泻、呕吐、便秘、发热、咳喘、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
小儿推拿对治疗秋季腹泻,有些快的仅治疗1-3天就能见效。一般在治疗小儿腹泻上,会要求家长给患儿换奶粉,停止辅食;但用小儿推拿治疗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正常饮食,经过慢慢调理,均能缓解病情。小儿推拿在针对小儿感冒发烧、消化不良、胃口差等症状有独到的疗效,家长不妨学几招,可居家对孩子进行护理。
向大家推荐以下几个治疗感冒咳嗽的小儿推拿方法:
1、清肺经:用拇指罗纹面自小儿无名指指端向指节直推,称为“清肺经”,约100次,能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2、按天突:用中指指端按胸骨切迹上缘的凹窝处的天突穴,称为“按天突”,约10次,能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
3、黄蜂入洞:用食中两指端在小儿鼻孔下缘揉动,称为“黄蜂入洞”,约100次,能发汗解表、开肺窍、通鼻心。
4、推太阳:用拇指或食指指端自前向后直推眉梢后的太阳穴,称为“推太阳”,约50次能疏风解表、止头痛。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也都很清楚了。当家人们看到孩子身体不适时,就需要尽快的调理好生活起居了,不能让病情有加重的机会。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给孩子推拿按摩也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预防一些疾病的出现。
小儿发烧腹泻喝什么粥
1、小米粥:
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2、牛奶米汤:
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不易消化的酪蛋白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3、绿豆粥:
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最适合1岁以内的幼儿食用。只需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即可。
4、葛根粥:
具有解肌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每天早晚各喝1次。制法:鲜葛根40克洗净切片与水同磨,待沉淀后取粉(现市场有售葛根粉可用)。先用粳米100克煮粥,至半成熟时加入葛根粉同煮成稀粥。
发烧腹泻能吃什么
1、最好吃一些流食,比如浓米汤、稀藕粉、杏仁霜、去油肉汤、淡茶、过滤后的果汁等;情况好转后再吃一些半流食,如挂面、面片、白米粥、蒸蛋羹等。但是,不要喝牛奶。因为牛奶虽不含食物纤维,但能在肠道中增加残渣,让病情加重。另外,还要注意少食多餐;食物温度也不宜过冷,否则会引起肠蠕动。
2、饮食宜易消化、少渣宰,并忌食生冷食物。 还有多吃水果(尤其是苹果)红枣、淮山药、栗子、扁豆、糯米、莲子肉有健脾厚肠止泻作用,不妨多吃。
3、杨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吃3枚,或饮杨梅汁半杯。杨梅消食止呕,和五脏,涤肠胃。该招能治痧气和腹痛吐泻。
4、米汤:米汤可供给孩子碳水化合物,其水分充足,便于病儿肠胃的吸收。把大米煮烂后去渣即得米汤。
5、绿豆汤:绿豆属良性,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
6、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7、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8、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