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肉瘤多发于哪些部位

骨肉瘤多发于哪些部位

骨肉瘤主要生长在膝关节周围,占70%到80%,其中股骨的远端也就是膝关节以上的部位肿瘤要多一些,接近三分之二,膝关节以下的部位发病率略少,占三分之一多一点。肩关节的发病率占骨肉瘤的15%左右,其他各处骨骼都可发病,如手指上也发现过,脊椎上也发现过,但是发病率比较小。因为这种病人大多都是年轻病人,活动量比较多,询问病史时发现50%的病人都说受过外伤,比如摔过跤等等,所以病人或者家长甚至医生都可能认为疼痛等不舒服的症状是损伤所致,这是引起误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有很多病人问骨肉瘤发病和摔伤是否有关,其实是没有关系的。但有可能是患者本身已经出现了骨肉瘤,患病部位力量或平衡能力变差,容易摔倒,受伤后拍了片子才发现了这个病。

骨癌能活多久

骨癌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肿瘤其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如骨瘤和骨血管瘤多发于颅骨和颌骨;骨样骨瘤和成骨细胞瘤多见于胫骨;软骨瘤多见于手骨;一般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生在四肢的长骨,如骨肉瘤、尤文氏肉瘤都好发生在膝关节的上下,即股骨的下端或胫骨的上端;脊索瘤多发生在骶骨;骨髓瘤多发生在颅骨和脊柱;继发性骨肿瘤多见于骨盆、脊柱和股骨等。在许多脏器恶性肿瘤的远位转移中,骨转移占第一位,在女性骨转移中,70%来自乳腺癌,其余30%为肾癌、甲状腺癌及其它肿瘤;男性骨转移中,前列腺癌及肺癌占80%。骨恶性肿瘤总的预后不佳。诊断后不经治疗的自然生存期为数月至1年。

骨癌活多久,治疗方法是关键

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风险较大,容易转移和复发;化学治疗分全身化疗、局部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及大剂量氨甲喋呤,但药物的作用选择性不强,肿瘤细胞在分裂周期中不同步,都影响化疗的效果;放疗方法对骨癌的治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可见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骨癌并没有理想的效果,而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应用生物免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骨癌能活多久,特别是到了骨癌的晚期,很多患者都是没有办法的,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接受治疗,保持好的心态,这对于所有的被确诊癌症的患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有很多的癌症患者都是被自己的心里打败的,被吓死的,面对癌症,要有积极的心态。

恶性肉瘤治疗方案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多发生于皮肤、皮下、骨膜及长骨两端。骨肉瘤以青年人为多,好发于四肢长骨之两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最多见。

骨肉瘤发展迅速,病程短,开始在皮质内生长,可逐渐向骨髓腔发展,有时向外突破骨膜,侵入周围软组织,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肉瘤的症状有:1.局部症状。局部疼痛和肿胀或伴有局部皮肤红、热,关节积液,肢体或关节活动疼痛和受限等。2.全身症状。可出现低热、疲乏、全身不适,及相关部位功能障碍,肉瘤属于恶性肿瘤病变。

成人肉瘤是恶性肿瘤疾病,患了此病尽快治疗才好,若不积极的进行治疗,等病情恶化后,患者的情况就危急了。建议肉瘤患者生物治疗,以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减少复发和转移。

骨癌分类及其特征

(1)骨瘤为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从组织学上表现为纤维化骨的产物,故主要成分为成骨性的结缔组织内形成丰富的新骨组织。好发于颅骨与下颌骨,一般不引起任何症状,仅有局部隆起。如发生在颅骨内板则肿瘤突入颅腔可产生颅内压迫症状。(2)骨样骨瘤其性质有过不少争论,目前被确认为属骨良性肿瘤的一种。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小,一般直径在1cm左右;周围骨组织有反应性增生硬化,肿瘤在其中被称为核心。肿瘤呈红棕色,间或夹杂有黄色或白色砂砾样斑点。镜检为血管丰富的成骨性结缔组织及不同比例的骨样组织与新生骨。x线表现为一透明区,周围骨组织一般均有反应性骨质硬化,尤其在皮质骨者更为明显。本肿瘤一般好发于11~25岁,男∶女为2∶1。任何骨均能发生,但以股、胫骨的骨干为多见。病程缓慢。疼痛为主要症状,由轻到重,由间歇到持续,夜间尤为明显。服用水杨酸钠类药物后可明显缓解。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某些部位不能手术者可考虑放射治疗。手术后复发或恶变的尚未见报道。(3)骨母细胞瘤(良性骨母细胞瘤)已往曾被命名为“成骨性纤维瘤”、“巨型骨样骨瘤”等,目前均已被废弃。本病很少见。肿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血管丰富的骨样组织,新生骨质以及大量骨母细胞。随着肿瘤发展上述组织可相继引起各种变化,因此难与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鉴别。过去本病一直被认为属良性肿瘤,近年有肺部转移病例的报道,但其组织学检查在此时仍无明显恶变,面其生物行为可能发生恶变故认为有潜在恶性变可能。发病年龄多数在10~25岁之间,女多于男,发生部位以脊柱最多见,手足部次之,其他部位偶尔发生。起病缓慢。大多数患者仅感轻度疼痛。发生在脊柱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x线表现 可因肿瘤的钙化或骨化程度而呈各种透明阴影,甚至密度增深阴影。一般肿瘤与周围骨组织分界清晰,两者之间常有明显骨质硬化。在骨皮质时皮质常变薄并有一层骨膜新生骨。治疗以手术抓刮植骨为主,病变在脊柱手术不能彻底可在减压后加用放射治疗。(4)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为一结缔组织性肉瘤,其发展过程中可形成大量肿瘤性骨样组织及骨组织。根据其新生骨的存在与否或多少而有溶骨性和成骨性的区别。病变常见于四肢长骨(胫骨上端或股骨下端)。10~25岁占发病者的大多数。(5)皮质旁骨肉瘤特征是发生于骨的表面,与骨膜及皮质旁结缔组织有密切关系。其恶性程度较骨肉瘤为低,预后亦佳。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及肱骨次之。发病年龄以30岁左右为多见,病程发展缓慢,症状轻微。(6)软骨瘤好发于手足短管状骨,其次是长管状骨如股骨、胫骨、肱骨等。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位于骨中央的称内生软骨瘤,在皮质外的称外生软骨瘤。多发性又称内生软骨瘤病。如发生在单侧肢体合并肢体畸形称为ollier病,如合并有皮肤或内脏血管瘤称为maffucci综合症。其病理特征是含有成熟软骨,外观呈分叶状,可件有钙化或坏死。有恶变可能,且多发性的较单发性的恶变可能性大。(7)骨软骨瘤(骨软骨性外生疣)最为常见,有单发性与多发性。多发性多为遗传性多发性骨疣,如合并肢体发育障碍而产生畸形称遗传性畸形性软骨异常增殖症。肿瘤项端有软骨帽,其生长活跃故有可能转变为软骨肉瘤。在手术切除时必须将软骨帽切除,以免复发或恶变。(8)软骨母细胞瘤(良性软骨母细胞瘤、骺软骨母细胞瘤)多见于青少年管状骨,以肱骨上端为好发部位,手术刮除后可复发但恶变较少见。(9)软骨粘液纤维瘤多发生于20~30岁,多见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呈偏心性位于干骺端或骨干,皮质骨有扩张。其病理特征为含有丰富的粘液样或软骨样基质的梭形或星形细胞。手术切除植骨能治愈。 (10)软骨肉瘤好发部位为躯干骨,以骨盆为多见,亦可于四肢长管状骨的近侧。扁平骨的软骨肉瘤多自中央开始后破坏皮质穿入软组织。长管状骨起自干骺端,在髓腔内蔓延同时穿破邻近皮质到软组织,可出现codman三角和不规则的放射状骨针与骨肉瘤相似。软骨肉瘤的组织学结构和生物行为是多变的,有生长缓慢分化好与生长迅速分化差两种类型。(11)骨巨细胞瘤(巨细胞瘤)为常见肿瘤,多发生在20~40岁,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桡骨下端。肿瘤为偏心性逐步发展至整个骨端。以往从组织学上以细胞丰富和多数核分裂象来作为肿瘤恶性程度的依据。目前认为应随时考虑其潜在的恶性行为。应按临床表现、x片及病理三者结合来制订方案。(12)ewing肉瘤较为少见、多见于10~25岁的青年,长管状骨中部以股骨、胫骨和肱骨为好发部位。x线的特征是溶骨性症灶伴有斑块状反应性骨或骨外膜骨。即一般所谓葱皮样表现。ewing肉瘤诊断较为困难,须与常见的骨肉瘤及转移性肿瘤相鉴别。(13)骨髓瘤好发于40岁以上,多见于扁平骨、骨盆、颅骨、脊柱及股、肱骨近端。病变初期可为单发的,但最终仍是多发的。病理性骨折是常见的并发症,亦可以是早期症状。治疗以全身支持疗法、解除疼痛与处理并发症为主。有报道放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与延长病程。(14)血管瘤在骨内的血管瘤少见。好发于颅骨、脊柱(占60%),长骨次之,髂骨等更少见。脊柱中以胸、腰椎多见,常合并脊髓压迫症。对颅骨与脊柱的血管瘤用放射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其他部位的可行肿瘤切除。(15)成纤维性纤维瘤好发于骨端,在骨内一般无偏心倾向;个别可有偏心倾向,其周围可增厚有清晰界限。肿瘤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及损伤无关。症状轻,仅有轻度疼痛与肿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16)纤维肉瘤是骨肉瘤中最少见的一种。好发于30~40岁,多见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本肿瘤有少数继发于良性的骨肿瘤如骨巨细胞瘤。多发性纤维异常增殖症和畸形性骨炎。 (17)脊索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肿瘤,起源于退化的脊索的残余。最多见于骶尾椎,次为颅底,再次为其他脊柱。肿瘤生长缓慢。肿瘤局部切除后可复发但很少转移,仅在少数多次切除的患者才可能有转移。(18)孤立性骨囊肿常见于肱、股、胫骨干骺端。好发于儿童也见于青年。肿瘤随着年龄的生长逐渐移向骨干。病理性骨折常是最早的症状。(19)动脉瘤样骨囊肿多发于青少年的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刮除植骨术后均能治愈,对放射亦敏感。(20)非骨化性纤维瘤于1945年hutcher指出,实质上是干骺端纤维性皮质缺陷的后果。(21)嗜酸性肉芽肿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以颅骨、肋骨、髂骨及脊柱处多见,而长得少见。一般为单骨性,在骨内无特殊好发部位。单骨性般都能吸收自愈,如在活组织检查时可顺便搔刮病灶。多骨性者由于病变范围广泛,在明确诊断后可考虑放射治疗。(22)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病变,由车轮状排列的纤维组织和不成熟的非板层骨的骨小梁所构成。x片表现为磨砂玻璃样是其特征。个别症例可出现恶变。治疗以搔刮植骨为主。

臀部肉瘤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肉瘤多发生于皮肤、皮下、骨膜及四肢长骨两端,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骨肉瘤,以青年人比例最大。骨肉瘤作为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好发于10~30岁的青少年,常见发病部位为膝关节周围,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

同样,儿童期也有发病高峰,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多发于肢体、躯干和腹膜后间隙,常见的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和脂肪肉瘤,恶性程度较高,如不及时、系统地治疗,5年存活率仅有30%左右。

由于骨与软组织肉瘤发病较隐秘且不易被察觉,许多患者及孩子家长缺少肉瘤防治知识,或误认为是生长疼,常常贻误病情。

一旦错过最佳时机,病人往往要面对较大的手术甚至截肢。骨肉瘤早期症状表现为疼痛,起初为间断性疼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其以夜间为甚,有经验的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使70%的病人获得正确的诊断。当年轻人有膝关节的骨端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应高度重视。

骨肿瘤的好发病位在哪里

骨肿瘤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肿瘤其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

如骨瘤和骨肿瘤血管瘤多发于颅骨和颌骨;骨样骨瘤和成骨细胞瘤多见于胫骨;软骨瘤多见于手骨;一般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生在四肢的长骨,如骨肉瘤、尤文氏肉瘤都好发生在膝关节的上下,即股骨的下端或胫骨的上端;脊索瘤多发生在骶骨;骨髓瘤多发生在颅骨和脊柱;继发性骨肿瘤多见于骨盆、脊柱和股骨等。

在许多脏器恶性肿瘤的远位转移中,骨转移占第一位,

在女性骨转移中,70%来自乳腺癌,其余30%为肾癌、甲状腺癌及其它肿瘤;

男性骨转移中,前列腺癌及肺癌占80%。骨恶性肿瘤总的预后不佳。诊断后不经治疗的自然生存期为数月至1年。

除了上面的介绍,更有专业数据表明,良性骨肿瘤大多数都是可以治好的,其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小。恶性骨肿瘤根据其严重程度不同也不尽相同。人人都希望自己家人健康长寿,有高品质的生活。的确,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享受生活带来的美好,才能为人民服务,生命是宝贵的,珍爱生命。

骨癌的分类

(1)骨瘤

为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从组织学上表现为纤维化骨的产物,故主要成分为成骨性的结缔组织内形成丰富的新骨组织。好发于颅骨与下颌骨,一般不引起任何症状,仅有局部隆起。如发生在颅骨内板则肿瘤突入颅腔可产生颅内压迫症状。

(2)骨样骨瘤

其性质有过不少争论,目前被确认为属骨良性肿瘤的一种。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小,一般直径在1cm左右;周围骨组织有反应性增生硬化,肿瘤在其中被称为核心。肿瘤呈红棕色,间或夹杂有黄色或白色砂砾样斑点。镜检为血管丰富的成骨性结缔组织及不同比例的骨样组织与新生骨。x线表现为一透明区,周围骨组织一般均有反应性骨质硬化,尤其在皮质骨者更为明显。本肿瘤一般好发于11~25岁,男∶女为2∶1。任何骨均能发生,但以股、胫骨的骨干为多见。病程缓慢。疼痛为主要症状,由轻到重,由间歇到持续,夜间尤为明显。服用水杨酸钠类药物后可明显缓解。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某些部位不能手术者可考虑放射治疗。手术后复发或恶变的尚未见报道。

(3)骨母细胞瘤(良性骨母细胞瘤)

已往曾被命名为“成骨性纤维瘤”、“巨型骨样骨瘤”等,目前均已被废弃。本病很少见。肿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血管丰富的骨样组织,新生骨质以及大量骨母细胞。随着肿瘤发展上述组织可相继引起各种变化,因此难与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鉴别。过去本病一直被认为属良性肿瘤,近年有肺部转移病例的报道,但其组织学检查在此时仍无明显恶变,面其生物行为可能发生恶变故认为有潜在恶性变可能。发病年龄多数在10~25岁之间,女多于男,发生部位以脊柱最多见,手足部次之,其他部位偶尔发生。起病缓慢。大多数患者仅感轻度疼痛。发生在脊柱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x线表现 可因肿瘤的钙化或骨化程度而呈各种透明阴影,甚至密度增深阴影。一般肿瘤与周围骨组织分界清晰,两者之间常有明显骨质硬化。在骨皮质时皮质常变薄并有一层骨膜新生骨。治疗以手术抓刮植骨为主,病变在脊柱手术不能彻底可在减压后加用放射治疗。

(4)骨肉瘤

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为一结缔组织性肉瘤,其发展过程中可形成大量肿瘤性骨样组织及骨组织。根据其新生骨的存在与否或多少而有溶骨性和成骨性的区别。病变常见于四肢长骨(胫骨上端或股骨下端)。10~25岁占发病者的大多数。

(5)皮质旁骨肉瘤

特征是发生于骨的表面,与骨膜及皮质旁结缔组织有密切关系。其恶性程度较骨肉瘤为低,预后亦佳。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及肱骨次之。发病年龄以30岁左右为多见,病程发展缓慢,症状轻微。

(6)软骨瘤

好发于手足短管状骨,其次是长管状骨如股骨、胫骨、肱骨等。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位于骨中央的称内生软骨瘤,在皮质外的称外生软骨瘤。多发性又称内生软骨瘤病。如发生在单侧肢体合并肢体畸形称为ollier病,如合并有皮肤或内脏血管瘤称为maffucci综合症。其病理特征是含有成熟软骨,外观呈分叶状,可件有钙化或坏死。有恶变可能,且多发性的较单发性的恶变可能性大。

(7)骨软骨瘤(骨软骨性外生疣)

最为常见,有单发性与多发性。多发性多为遗传性多发性骨疣,如合并肢体发育障碍而产生畸形称遗传性畸形性软骨异常增殖症。肿瘤项端有软骨帽,其生长活跃故有可能转变为软骨肉瘤。在手术切除时必须将软骨帽切除,以免复发或恶变。

(8)软骨母细胞瘤(良性软骨母细胞瘤、骺软骨母细胞瘤)

多见于青少年管状骨,以肱骨上端为好发部位,手术刮除后可复发但恶变较少见。

(9)软骨粘液纤维瘤

多发生于20~30岁,多见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呈偏心性位于干骺端或骨干,皮质骨有扩张。其病理特征为含有丰富的粘液样或软骨样基质的梭形或星形细胞。手术切除植骨能治愈。 (10)软骨肉瘤好发部位为躯干骨,以骨盆为多见,亦可于四肢长管状骨的近侧。扁平骨的软骨肉瘤多自中央开始后破坏皮质穿入软组织。长管状骨起自干骺端,在髓腔内蔓延同时穿破邻近皮质到软组织,可出现codman三角和不规则的放射状骨针与骨肉瘤相似。软骨肉瘤的组织学结构和生物行为是多变的,有生长缓慢分化好与生长迅速分化差两种类型。

(11)骨巨细胞瘤(巨细胞瘤)

为常见肿瘤,多发生在20~40岁,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桡骨下端。肿瘤为偏心性逐步发展至整个骨端。以往从组织学上以细胞丰富和多数核分裂象来作为肿瘤恶性程度的依据。目前认为应随时考虑其潜在的恶性行为。应按临床表现、x片及病理三者结合来制订方案。

(12)ewing肉瘤

较为少见、多见于10~25岁的青年,长管状骨中部以股骨、胫骨和肱骨为好发部位。x线的特征是溶骨性症灶伴有斑块状反应性骨或骨外膜骨。即一般所谓葱皮样表现。ewing肉瘤诊断较为困难,须与常见的骨肉瘤及转移性肿瘤相鉴别。

(13)骨髓瘤

好发于40岁以上,多见于扁平骨、骨盆、颅骨、脊柱及股、肱骨近端。病变初期可为单发的,但最终仍是多发的。病理性骨折是常见的并发症,亦可以是早期症状。治疗以全身支持疗法、解除疼痛与处理并发症为主。有报道放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与延长病程。

(14)血管瘤

在骨内的血管瘤少见。好发于颅骨、脊柱(占60%),长骨次之,髂骨等更少见。脊柱中以胸、腰椎多见,常合并脊髓压迫症。对颅骨与脊柱的血管瘤用放射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其他部位的可行肿瘤切除。

(15)成纤维性纤维瘤

好发于骨端,在骨内一般无偏心倾向;个别可有偏心倾向,其周围可增厚有清晰界限。肿瘤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及损伤无关。症状轻,仅有轻度疼痛与肿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16)纤维肉瘤

是骨肉瘤中最少见的一种。好发于30~40岁,多见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本肿瘤有少数继发于良性的骨肿瘤如骨巨细胞瘤。多发性纤维异常增殖症和畸形性骨炎。 (17)脊索瘤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肿瘤,起源于退化的脊索的残余。最多见于骶尾椎,次为颅底,再次为其他脊柱。肿瘤生长缓慢。肿瘤局部切除后可复发但很少转移,仅在少数多次切除的患者才可能有转移。

(18)孤立性骨囊肿

常见于肱、股、胫骨干骺端。好发于儿童也见于青年。肿瘤随着年龄的生长逐渐移向骨干。病理性骨折常是最早的症状。

(19)动脉瘤样骨囊肿

多发于青少年的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刮除植骨术后均能治愈,对放射亦敏感。

(20)非骨化性纤维瘤

于1945年hutcher指出,实质上是干骺端纤维性皮质缺陷的后果。

(21)嗜酸性肉芽肿

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以颅骨、肋骨、髂骨及脊柱处多见,而长得少见。一般为单骨性,在骨内无特殊好发部位。单骨性般都能吸收自愈,如在活组织检查时可顺便搔刮病灶。多骨性者由于病变范围广泛,在明确诊断后可考虑放射治疗。

(22)纤维结构不良

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病变,由车轮状排列的纤维组织和不成熟的非板层骨的骨小梁所构成。x片表现为磨砂玻璃样是其特征。个别症例可出现恶变。治疗以搔刮植骨为主。

骨肿瘤的高发期是在什么时候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

骨肿瘤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01%。在骨肿瘤中:良性占50%,恶性骨肿瘤占40%,肿瘤样病变占10%左右。

骨肿瘤一般发生的部位以大腿骨和小腿骨最多,如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等。发生躯体肿瘤较少,如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及软骨肉瘤等。

从发病的年龄上看,有两个高峰阶段,第一个高峰是在10到20岁,一般多为原发性骨肿瘤;而第二个高峰是壮年以后,主要为转移性骨肿瘤。二分之一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人发生在10到20岁,尤其是骨肉瘤病人,三分之二发生在这个年龄段内,说明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危害较大。一般来讲年龄越小,恶性骨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而且目前在治疗上还没有很大的突破。

骨癌能活多久

骨癌晚期能活多久

骨癌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确切病因不明,骨癌晚期和其他癌症一样会通过淋巴和血液转移,死亡率较高,骨癌晚期到底能活多久成为患者及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请大连210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郭淑珍主任为我们详细解答一下。

专家详解骨癌

骨癌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肿瘤其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如骨瘤和骨血管瘤多发于颅骨和颌骨;骨样骨瘤和成骨细胞瘤多见于胫骨;软骨瘤多见于手骨;一般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生在四肢的长骨,如骨肉瘤、尤文氏肉瘤都好发生在膝关节的上下,即股骨的下端或胫骨的上端;脊索瘤多发生在骶骨;骨髓瘤多发生在颅骨和脊柱;继发性骨肿瘤多见于骨盆、脊柱和股骨等。在许多脏器恶性肿瘤的远位转移中,骨转移占第一位,在女性骨转移中,70%来自乳腺癌,其余30%为肾癌、甲状腺癌及其它肿瘤;男性骨转移中,前列腺癌及肺癌占80%。骨恶性肿瘤总的预后不佳。诊断后不经治疗的自然生存期为数月至1年。

骨癌活多久,治疗方法是关键

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风险较大,容易转移和复发;化学治疗分全身化疗、局部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及大剂量氨甲喋呤,但药物的作用选择性不强,肿瘤细胞在分裂周期中不同步,都影响化疗的效果;放疗方法对骨癌的治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可见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骨癌并没有理想的效果,而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应用生物免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什么是尤文肉瘤

尤文肉瘤又称骨未分化网状细胞肉瘤,多发生于四肢长骨,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骨 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

尤文肉瘤是低分化肿瘤,骨干是最 常发病的部位。影像学表现为患骨溶骨破坏。骨膜反应典型,被称为“洋葱皮”。

尤文肉瘤 患者和大多数骨肉瘤患者均因局部疼痛或肿胀而就诊。与其他骨肉瘤不同,发病时患者还 可出现发热、体重减轻和疲劳的症状。

异常实验室结果为血清LDH及白细胞升高。肺、骨、 骨髓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近1/4的患者可出现转移。

相关推荐

恶性肉瘤能治好吗

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多发生于皮肤、皮下、骨膜及长骨两端。骨肉瘤以青年人为多,好发于四肢长骨之两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最多见。 骨肉瘤发展迅速,病程短,开始在皮质内生长,可逐渐向骨髓腔发展,有时向外突破骨膜,侵入周围软组织,易引起病理性骨折,常见的还有平滑肌瘤、淋巴肉瘤、滑膜肉瘤等,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肉瘤属于恶性肿瘤病变。 恶性肉瘤的患者,会有局部疼痛和肿胀或伴有局部皮肤红、热,关节积液,肢体或关节活动疼痛和受限等。也可出现低热、疲乏、全身不适

为什么长肉瘤

多发生于皮肤、皮下、骨膜及长骨两端。如纤维肉瘤生长迅速,骨肉瘤以青年人为多,好发于四肢长骨之两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最多见。 你身上的是骨肉瘤的可能较大,骨肉瘤发展迅速,病程短,开始在皮质内生长,可逐渐向骨髓腔发展,有时向外突破骨膜,侵入周围软组织,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由于思虑过度或饮食劳倦伤脾,脾气不行,津液聚而为痰,痰气郁结而成肉瘤。 肉瘤的中医治疗治法:健脾祛湿,化痰散结。方药:二陈汤加减。西医中小的可以不处理,但有明显增大趋势,或伴有疼痛,或瘤体较大者,宜行手术切

骨肉瘤要如何检查

除根据临床表现外,主要靠X线、CT作出初步诊断,最后其要依靠病理活检才能确定。据文献报告,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为30%-50%。 1、多发于15-25岁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管骨干端。膝关节上下部位最常见。 2、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初为间歇性隐痛,迅速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 3、局部皮温高,静脉怒张,肿块生长迅速,压痛,可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可有病理性骨折,关节功能障碍。 4、全身毒性反应,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最后衰竭,出现恶液质。 5、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快,碱性磷酸酶增高。 6、X线摄片之特征。 7

骨肉瘤的临床表现

有明显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股骨(尤其是近端)、骨盆、肱骨近端、肩胛骨、胫骨近端。软少发生的部位有躯干的其它骨、桡骨、尺骨、足和手(软骨瘤常见于手,少见于躯干骨)。 在长骨的中心性软骨肉瘤通常起源于骨干的一端或干骺端,由于患者一般是生长软骨已消失的成人,肿瘤常侵犯骺端,有时可侵及关节;起源于骨干中段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很少见,在诊断时,肿瘤可已侵犯整个长骨的1/3、1/2或更多;骨盆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好发于髋臼周围区域(髂骨,坐骨或耻骨);肩胛骨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好发于喙突—关节盂区域。骨盆和肩胛骨的中心性软骨肉瘤

关节痛会引发什么疾病

1)滑膜骨软骨瘤病:本病是关节滑膜的慢性疾病主要累及漆关节。这是一种滑膜组织转化为软骨组织,形成多发性软骨瘤分离脱落,游离关节内,骨化后形成骨软骨性结节。 2)色素绒毛性结节性滑膜炎:本病关节穿刺有助于诊断可抽出暗褐色血浆样液体,但最后常靠滑膜组织病理检查来确诊。 3)局限性结节性滑膜炎:本病一般侵及膝关节与绒毛型不同,很少出现绒毛突起或深浓的色素沉着,故命名为局限性结节性滑膜炎膝关节痛,运动受限,关节可出现交锁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移动性节。 4)关节部位肿瘤:关节部位的肿瘤可以表现关节痛而且股骨远端胚骨近端

怎样应对软骨瘤

软骨瘤是良性骨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从骨面向外生长,称为外生软骨瘤;另一种是向骨内生长,称为内生软骨瘤。多发性软骨瘤称为Ollier病,伴有多发性血管瘤者,称为Maffucci综合征。 软骨瘤的临床特点: (1)好发的部位为手、足的长管状骨,也可以发生扁骨,如肩胛骨或髂骨; (2)患处肿胀,轻微的创伤就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3)X线检查可见:单发性内生软骨瘤为椭圆形的透明暗区,边缘整齐,骨膨胀变薄,瘤内散在砂砾样钙化斑点,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可引起骨骼畸形; (4)病理检查在大体标本上

子宫平滑肌肉瘤为何可出现于皮下

平滑肌肉瘤发生部位较广,多发生于胃肠道及子宫,发生于软组织的平滑肌肉瘤较少。 平滑肌肉瘤也可发生于皮肤及皮下组织,有些人误认为平滑肌肉瘤不应发生于体表及四肢,因这些部位无平滑肌成分。实际上皮肤的平滑肌肉瘤多来源于皮肤汗腺的立毛肌,皮下的平滑肌肉瘤也可起源于血管的平滑肌。因此,在躯干、四肢也可发生平滑肌肉瘤。 平滑肌肉瘤多发生于50~70岁,在四肢伸侧。大腿、膝部多见。一种位于皮内,可侵犯皮下组织,体积较小,平均小于2厘米,表面皮肤变色,可形成溃疡。另一种皮下肿瘤,生长较快,体积较大,皮肤隆起改变。皮肤来源

骨肉瘤性质骨癌的X线表现

骨肉瘤(Chondrosarcoma)是发生于软骨细胞的恶性骨癌,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来自骨内或肌腱附着处残存的软骨细胞,后者来自骨软骨瘤或软骨瘤等良性软骨来源肿瘤的恶变。它主要由分化与钙化程度不同的肿瘤性软骨细胞组成。好发年龄为30岁以上的成年人,好发部位为四肢长骨,以股骨、肱骨及胫骨最常见,其次为髂骨,依其发病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类型,X线表现分别为: 1、中央型 此型多发生于长骨的骨髓腔内,出现骨质破坏,呈单发或多发透光区,其中可见不规则的钙化,骨皮质轻度向外膨胀、变薄或破坏,有时可

肉瘤的特征

1.肿块患者常以无痛性肿块就诊,可持续数月或一年不等。肿块大、小不等,恶性肿瘤生长较快,体积较大,直径常大于5厘米。位于深层组织的肿瘤边界多不清晰。 2.疼痛高分化肉瘤因生长较快,常伴有钝痛。肿瘤如果累及邻近神经则疼痛为首要症状,出现疼痛则预后不好。保肢成功的病例仅27%出现疼痛,而施行截肢手术的疼痛则高达50%。 3.硬度肿瘤中纤维、平滑肌成分较多者则质地较硬,血管、淋巴管及脂肪成分较多者则质地较软。 4.部位纤维源性肿瘤多发于皮下组织;脂肪源性肿瘤多发生臀部、下肢及腹膜后;间皮瘤多发生于胸、腹腔;平滑

骨肉瘤是怎么导致的

骨肉瘤是从软骨细胞或间胚叶组织发生,并起源于躯体任何软骨内化骨的骨骼,Giovanni Tallini等学者研究发现软骨骨瘤患者常常会多一条7号染色体,GⅢ软骨骨瘤患者常有17p1的异常,提示CerbB-2癌基因异常表达,7号染色体的增多,17p1的改变可能与软骨肉瘤的发生有关。 二、软骨肉瘤的发病机制: 1.软骨肉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实验性病理认为软骨肉瘤与病毒感染有关,而边缘型软骨肉瘤与遗传因素有关。 2.大体病理:软骨肉瘤多数瘤体较大,一般肿瘤最大直径均超过4cm,大的可达到20cm以上,有报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