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
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
有明显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股骨(尤其是近端)、骨盆、肱骨近端、肩胛骨、胫骨近端。软少发生的部位有躯干的其它骨、桡骨、尺骨、足和手(软骨瘤常见于手,少见于躯干骨)。
在长骨的中心性软骨肉瘤通常起源于骨干的一端或干骺端,由于患者一般是生长软骨已消失的成人,肿瘤常侵犯骺端,有时可侵及关节;起源于骨干中段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很少见,在诊断时,肿瘤可已侵犯整个长骨的1/3、1/2或更多;骨盆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好发于髋臼周围区域(髂骨,坐骨或耻骨);肩胛骨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好发于喙突—关节盂区域。骨盆和肩胛骨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同样可以侵犯骨的大部分。
症状轻且发展缓慢。病史较长,有时表现为一个局部手术后复发的“软骨瘤样”肿瘤。主要症状是深部疼痛,不剧烈,非持续性。由于肿瘤尚未膨胀到软组织中,常不能触及骨外团块,而仅有轻微的骨增大;在肿瘤的进展期,可形成大的球形骨外团块。
如中心性软骨肉瘤位于脊椎、骶骨、肋骨或骨盆部位,可压迫神经干,引起剧烈的疼痛,有时有放射性疼痛。
部分病例生长迅速,侵袭性强,早期即可破坏皮质骨,侵入软组织中,形成较大的软组织肿块。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好发于什么部位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与成软骨细胞瘤相似,是一种少见的亚型,恶性程度介于Ⅰ-Ⅱ级中心性软骨肉瘤之间。本病好发于股骨近端、肱骨近端、扁平骨和短骨的骨骺或骨凸,其发病年龄和性别与软骨肉瘤相似。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疼痛、积液和活动受限。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易复发,极少转移。
此病的临床表现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好发于股骨近端、肱骨近端、扁平骨和短骨的骨骺或骨凸,其发病年龄和性别与软骨肉瘤相似。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积液和关节活动受限。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检查和诊断可以通过X线所见与发生于骨骺的成软骨细胞瘤相似,表现为(至少在初期是这样)有明显的溶骨界限区。病变可在刮除术后复发,有相当的侵袭性。肿瘤内可见不透X线的钙化。肿瘤生长缓慢或非常缓慢。
此外,治疗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通常无效。其生物学行为缓慢,易复发,极少转移。
总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好发于人体的股骨近端、肱骨近端等部位,及时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是最好的确保办法。
骨肉瘤都有哪些诊断方法
骨肉瘤发病率略低于软骨肉瘤,占骨生肉瘤的2/5弱,发病机理不明骨组织的任何部分均能产生骨肉瘤,但以骨膜深层为最易。当肿瘤发生或蔓延之骨膜下时,骨膜即被肿瘤由骨面剥离而产生反应性新生骨,骨纹呈日光放射样。肿瘤与骨干相连接处,新生骨呈三角形。由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所组成,是起源鱼成骨性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发病率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
除根据临床表现外,主要靠X线、CT作出初步诊断,最后其要依靠病理活检才能确定。据文献报告,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为30%-50%。
1、多发于15-25岁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管骨干D端。膝关节上下部位最常见。
2、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初为间歇性隐痛,迅速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
3、局部皮温高,静脉怒张,肿块生长迅速,压痛,可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可有病理性骨折,关节功能障碍。
4、全身毒性反应,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最后衰竭,出现恶液质。
5、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快,碱性磷酸酶增高。
6、X线摄片之特征。
7、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软骨肉瘤能治好吗
1.放射治疗 过去认为软骨肉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因而很少采用放疗作为单独的治疗软骨肉瘤的手段.近年来有少量报道,认为一部分软骨肉瘤仍对放射治疗有一定的敏感性.在采用放射治疗的同时如能注射增敏剂,可提高对软骨肉瘤的治愈率.但所报道的数字小,确切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2.化疗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化疗迅速发展,但采用治疗骨肉瘤的化疗方案治疗软骨肉瘤无效.这是因为即便在高度恶性的软骨肉瘤中,DNA的合成速度也很低,软骨肉瘤的增大主要是基质合成的结果,而不是DNA的复制.因此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软骨肉瘤的化疗方案.
3.最有效的方法为手术切除.待明确诊断后,分别按具体情况考虑作局部大块切除节段截除或截肢术.对多数软骨肉瘤的外科手术应以力求局部彻底切除为主,对复发性者或原发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的病例始作截肢或关节离断术,对于低度、中度和重度恶性软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3%和22%.
骨肿瘤诊治的一些基本问题
骨科医生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骨病和骨肿瘤很像,对这一类疾病,确定它是不是骨肿瘤,如果是骨肿瘤,它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掌握好骨肿瘤的基本知识,才能在临床中游刃有余地进行鉴别诊断。
1、非骨肿瘤(瘤样病变、假瘤)
疲劳性骨折、致密性骨炎、骨化性肌炎、骨髓炎、代谢性骨病、硬化性骨病、血友病假瘤、骨梗死等。
2、骨肿瘤的分类
骨肿瘤按来源分类可分为:成骨来源、软骨来源、纤维来源、脉管性病变、小圆细胞性病变、转移性瘤、其他来源(GCT、SBC、ABC、成釉细胞瘤、脊索瘤)等。
(1)良性骨肿瘤骨瘤、骨样骨瘤、成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代谢性骨病;
(2)恶性骨肿瘤 骨肉瘤、邻皮质骨肉瘤、继发性骨肉瘤、软组织(骨外)骨肉瘤;
其中,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表面型骨肉瘤这四大类为低度恶性骨肉瘤,其治疗方式与其他类型骨肉瘤不同。
(3)软骨肿瘤
良性软骨肿瘤:①内生性:软骨瘤(孤立、多发、内生软骨瘤、内生软骨瘤病)、软骨母细胞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②外生性:骨软骨瘤、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病;③其他:成软骨细胞瘤、滑膜软骨瘤病。
恶性软骨肿瘤:①原发性软骨肉瘤:髓内软骨肉瘤、间充质软骨肉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去分化软骨肉瘤、骨膜软骨肉瘤、软组织软骨肉瘤;②继发性软骨肉瘤。
(4)骨肿瘤纤维性病变
良性病变:纤维皮质缺损和非骨化性纤维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结构不良(单骨、多骨)、骨膜硬纤维瘤、硬纤维瘤;
恶性病变: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5)骨肿瘤小圆细胞病变
良性病变:Langerhans细胞肉芽肿(嗜酸性);
恶性病变:Ewing肉瘤(尤文氏肉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瘤)。
(6)骨肿瘤脉管病变
良性病变: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球瘤;
恶性病变:血管内皮、外皮细胞瘤、血管肉瘤。
(7)骨肿瘤其他病变
骨巨细胞瘤、骨囊肿、动脉性骨囊肿、骨内脂肪瘤、造釉细胞瘤、脊索瘤、滑膜软骨瘤病、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腱鞘巨细胞瘤、滑膜(血管瘤、肉瘤、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软骨肉瘤——威胁人类疾病的又一重磅杀手,基本基于当代都市生活的不健康习惯,从而易于在人们心里上留下疏忽的空隙。正确对待它是我们解决肿瘤杀手的关键一步,下面我们便谈谈什么是软骨肉瘤
放射治疗
过去认为软骨肉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因而很少采用放疗作为单独的治疗软骨肉瘤的手段。近年来有少量报道,认为一部分软骨肉瘤仍对放射治疗有一定的敏感性。在采用放射治疗的同时如能注射增敏剂,可提高对软骨肉瘤的治愈率。但所报道的数字小,确切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化疗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化疗迅速发展,但采用治疗骨肉瘤的化疗方案治疗软骨肉瘤无效。这是因为即便在高度恶性的软骨肉瘤中,DNA的合成速度也很低,软骨肉瘤的增大主要是基质合成的结果,而不是DNA的复制。因此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软骨肉瘤的化疗方案。
手术切除
待明确诊断后,分别按具体情况考虑作局部大块切除节段截除或截肢术。对多数软骨肉瘤的外科手术应以力求局部彻底切除为主,对复发性者或原发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的病例始作截肢或关节离断术,对于低度、中度和重度恶性软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3%和22%。
根据以上详细的剖析,相信大家对软骨肉瘤有了一个透彻的了解,它不再是传统肿瘤疾病的根治手段可以解决的,解决好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才是当务之急,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显著的效果。也希望咱们患者及其家属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
软骨肉瘤的症状
[病因病理]
软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之一。但少于成骨肉瘤。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后者可由软骨瘤、骨软骨瘤恶变而来,这也是发病年龄较晚的原因之一。肿瘤多见于成人,30岁以下少见,35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男性多于女性。发生于髓腔者为中心型,发生于骨膜者为骨膜型,另有少数可发生于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与骨盆,亦可见于椎骨、骶骨、锁骨、肩胛骨和足骨。
[临床表现]
原发性软骨肉瘤以钝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由间歇性逐渐转为持续性,邻近关节者常可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局部可扪及肿块,无明显压痛,周围皮肤伴有红热现象。
继发性软骨肉瘤一般为30岁以上成年人,男性多见。好发于骨盆,其次为肩胛骨、股骨及肱骨。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病程缓慢、疼痛不明显,周围皮肤无红热现象,临近关节时,可引起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如刺激压迫神经则可引起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位于胸腔和骨盆的肿瘤,一般难以发现,直至肿瘤压迫内脏,产生相应症状后才被发现。[1]
[影像学表现]
1.发生于髓腔的软骨肉瘤可出现斑片状、虫蚀状和囊状溶骨性破坏。尤其是发生于骨干髓腔者可呈大囊状骨破坏区,骨皮质内缘吸收,如肿瘤生长较慢时,可使骨皮质变薄、膨胀、当骨皮质被穿破时,可引起骨膜下新生骨,但一般较轻,偶见皮质旁有针状骨。
2.肿瘤软骨钙化是最基本且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当肿瘤局限于髓腔时,瘤软骨钙化较少,如突破骨皮质向软组织内生长时,则很快出现软组织肿块,其中可见密度不等的钙化。继发于骨软骨瘤者,瘤软骨钙化多,密度不等。
瘤软骨钙化呈环状、半环状、屑状以至点状。钙化是分化较好的瘤软骨细胞基质内钙盐沉积。已钙化的瘤软骨可被周围生长活跃的瘤细胞破坏,从而缩小或消失。骨软骨瘤恶变为软骨肉瘤时,常见骨旁有密度很高的分叶状钙化带,是原骨软骨瘤的钙化;而恶变后的肿块中,其钙化少而分散,且模糊。
3.继发性软骨肉瘤可出现象牙质样瘤骨。发生于软骨瘤和骨软骨瘤恶变者,瘤骨位于原发肿瘤和恶变为软骨肉瘤的交界处。
4.当原发软骨肉瘤突破骨皮质后,继发于软骨瘤者,软骨肉瘤切除术后复发者均可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其中常见数量不等、密度不同的瘤软骨钙化。
[鉴别诊断]
需与软骨瘤、骨软骨瘤 、骨肉瘤鉴别。
软骨瘤内常有散在沙砾钙化点,但较软骨肉瘤少而小,骨皮质多保持完整,无肿瘤性软组织肿块。
骨软骨瘤为附着于干骺端的骨性突起,形态多样,软骨帽盖厚者亦可见肿瘤端部有菜花样钙化阴影。而继发于骨软骨瘤的软骨肉瘤,软骨帽增厚更明显,并形成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多量不规则絮状钙化点。
骨肉瘤易与中央型软骨肉瘤混淆,特别当软骨肉瘤内并无钙化时颇与溶骨性骨肉瘤相似,但若见骨肉瘤具有的特征性肿瘤骨化,以及骨膜反应显著者可于区别。
软骨肉瘤能活多久
1.软骨瘤内常有散在沙砾钙化点,但较软骨肉瘤少而小,骨皮质多保持完整,无肿瘤性软组织肿块。
2.骨软骨瘤为附着于干骺端的骨性突起,形态多样,软骨帽盖厚者亦可见肿瘤端部有菜花样钙化阴影。而继发于骨软骨瘤的软骨肉瘤,软骨帽增厚更明显,并形成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多量不规则絮状钙化点。
3.骨肉瘤易与中央型软骨肉瘤混淆,特别当软骨肉瘤内并无钙化时颇与溶骨性骨肉瘤相似,但若见骨肉瘤具有的特征性肿瘤骨化,以及骨膜反应显著者可于区别。
治疗
软骨肉瘤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明确诊断后,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作局部大块切除、节段截除或截肢术。多数软骨肉瘤的外科手术应力求局部彻底切除,对复发者或原发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的病例作截肢或关节离断术。
预后
软骨肉瘤生长缓慢,局部复发和转移可以在术后10年发生,所以对软骨肉瘤的随访的时间应比其他脊柱原发肿瘤长。随访时间至少不能短于3年。低度、中度和重度恶性软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3%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