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乳房癌 单身晚育未哺乳
怎么预防乳房癌 单身晚育未哺乳
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30岁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目前,医学界确定的发生乳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妇女,这是因为她们缺乏孕激素的保护,更易受到过量的雌激素的刺激。此外,哺乳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九成女性有乳腺疾病隐患
压力增大造成乳腺疾病增多
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最常见,病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去遗传、激素等原因外,不少女性是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太大,导致情绪经常紧张、身体劳累、爱发火等等,造成内分泌紊乱,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就可能造成乳腺组织的增生甚至癌变。高收入女性尤其应该注重自我检测,大部分高收入女性都是在竞争激烈、压力大的单位,精神负担很重并处于亚健康状态,轻则脸上长痘、月经不调,严重的乳房就出了问题。
慎服激素类保健品和避孕药
为了应对社会竞争和保持自我的良好感觉,一些年龄稍大的女性会比较注重保健品的服用,对绝经等现象视如洪水猛兽,期望用保健产品延缓身体的衰老,推迟更年期的到来。各种针对女性延缓衰老的保健品可谓鱼龙混杂,其中不少是含有雌激素成分,甚至主要成分就是激素,而且价格不菲。保健品绝对不能随便服用,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干扰人体自身分泌,提高乳腺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除了保健品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用量也要控制,肥胖的女性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乳腺疾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脂肪和激素的联系密切,而比较罕见的男性患乳腺疾病也是由于雌激素水平过高,至于以前报道中的以激素喂养的动物更是不能食用。除了保健品和高脂、高蛋白食物外,避孕药也会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因此在采用避孕方式时应该酌情使用。
大部分女性没有定期检测习惯
90%的乳癌是通过自查发现的,但定期检测的人却不多,女性乳腺癌目前已经出现两个高发年龄段:41岁至45岁左右和60岁左右,但检出率仅为1%。一般女性前来就诊都是在出现了一定症状以后,比如乳房出现疼痛、肿块或者结节,以乳腺增生为多。另外一部分女性则是在单位体检的时候发现乳房异常,或者是在周围邻居或办公室同事被查出有乳腺疾病后,方才想起自己是否也该做个检查了。
晚育、多次人流威胁乳房健康
晚育、不哺乳对于女性乳腺健康的危害已是医学界定论,医学数据表明,女性独身或年龄超过40岁未婚、未孕或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0岁者,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婚育的妇女,而25岁以前第一胎足月生产者,乳腺的发病率仅为30岁后第一胎足月生产者的1/3左右。虽生育但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或只用一侧乳房哺乳的妇女,也可能对乳腺癌症的发生会产生影响,因此,妇女分娩后正确哺乳能保持乳腺的通畅,对乳腺癌症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如果极少哺乳或从未哺乳,易导致乳房积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在流产方面,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这是因为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致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因此,现代女性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倡晚婚晚育,但也不宜太迟,女性结婚最好在28岁以前。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科学生活方式,这些都是预防和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必不可少的。
女性患上乳腺癌的病因
1、月经: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危险性是初潮年龄大于17岁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2、婚育、哺乳: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原因主要有什么?女性独身,或年龄超过40岁未婚、未孕或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0岁者,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婚育的妇女。25岁以前第一胎足月生产者,乳腺的发病率仅为30岁后第一胎足月生产者的1/3左右。虽生育但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或只用一侧乳房哺乳的妇女,也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会产生影响。因此,妇女分娩后正确哺乳能保持乳腺的通畅,对乳腺癌症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如果极少哺乳或从未哺乳,易导致乳房积乳,容易成为乳腺癌的病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3、人工流产: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女性患上乳腺癌的病因主要有
女性患上乳腺癌的病因主要有:
1、月经: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危险性是初潮年龄大于17岁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2、婚育、哺乳: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原因主要有什么?女性独身,或年龄超过40岁未婚、未孕或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0岁者,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婚育的妇女。25岁以前第一胎足月生产者,乳腺的发病率仅为30岁后第一胎足月生产者的1/3左右。虽生育但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或只用一侧乳房哺乳的妇女,也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会产生影响。因此,妇女分娩后正确哺乳能保持乳腺的通畅,对乳腺癌症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如果极少哺乳或从未哺乳,易导致乳房积乳,容易成为乳腺癌的病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3、人工流产: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乳腺囊肿的易患人群有哪些
乳腺囊肿是困扰女性正常生活的一种常见病,由于它经常发生在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所以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其实乳腺囊肿对患者的健康还是影响较大的,建议女性朋友要定期体检,积极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乳腺囊肿的易患人群。
1、乳房异常
乳房密度高,质地较坚实的妇女易患乳腺癌。此外,青春期乳房异常肥大,未成年时过多地抚摸乳房,或者是为了保持乳房丰满和外形美在乳房内填充一些不恰当的物质来做乳房整形等,也是发生乳腺癌的原因之一。
2、经常饮酒
一个年轻妇女每周饮酒3~6次,每次按250毫升的啤酒或185毫升的烈性酒计算,其日后患乳腺癌的危险将增加30%~60%。
3、精神创伤
据调查,性格内向,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
4、饮食偏嗜
研究表明,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使乳腺癌发病提高4倍以上。
5、体形特殊
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部相近,或绝经期前身体十分瘦弱的妇女。
6、未哺乳者
据研究表明,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大1.5倍以上。
7、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
据有关资料表明,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35岁以上的妊娠初产者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30岁以下妊娠初产者的3~4倍。
8、有癌症家族史
据资料证实,有癌症家族史,特别是其父母和姐妹曾是乳腺癌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大30%左右。
9、乳腺良性疾病患者
据研究表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单纯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病变有可能恶化成癌变。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乳腺囊肿的易患人群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乳腺囊肿多发生在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另外经常饮酒、体型特殊、生育过晚的女性也容易患此疾病,希望属于上述人群的女性朋友要定期体检,警惕乳腺囊肿的发生。
为什么会得乳腺癌
诱因一:压力过大坏情绪偏多
美国研究人员实验研究发现,精神压力会造成细胞和乳房组织的改变,这增加了妇女患乳腺增生或乳腺癌的风险。何贵金告诉记者,女性压力过大、精神总紧张都会使身体的内分泌紊乱,同时女性性格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过于内向,凡事闷在心里的女性,或者脾气过于急躁,易怒的女性也同样会干扰到内分泌系统,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
诱因二:晚婚晚育甚至不生育
忙碌紧张的工作使得很多女白领选择晚育或不生育。调查显示,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要高出30%。何贵金介绍,正常健康的乳腺,需要孕激素和雌激素周期性的协同作用达到平衡,雌激素可使乳腺组织增生,孕激素可起到抑制雌激素和保护乳房的作用。而要使孕激素和雌激素达到平衡必须要经过至少一次正常的分娩和哺乳。
此外,很多白领女性表示,我并非不生育,而是晚育,这也会有影响吗?何贵金介绍,如果35岁后才生育,月经经期已经经过了太长时间的重复,乳腺很可能出现了微妙的病变,这时再怀孕,体内激素水平激烈改变,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
诱因三: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
越来越多的女白领为了工作而放弃哺乳,有些还采取各种方法抑制乳汁分泌。“女性生育后身体会产生泌乳素,这种激素需要及时通过哺乳得到释放,如果人为干预,抑制它的发展,就易造成内分泌紊乱。”何贵金说,不哺乳的危害很多,不仅局限于乳腺,像甲状腺、肝脏、子宫等也相应易出现问题。此外,母乳喂养时间的长短,也关系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高低。哺乳时间短,或只用一侧乳房哺乳,都可能诱发乳腺癌。通常来讲,哺乳的最佳时间为一年。
预防乳腺癌最关键的就是定期去医院检查,以往建议30岁以上的女性每半年做一次乳腺彩超,现在患病趋于年轻化,所以建议二十多岁的女性也最好能半年检查一次。平时在家也要学会自查,区分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包块。专家说,单纯的乳腺增生是腺体的增厚,组织多呈一片片的,面积偏大,而乳腺癌的包块多数是小面积的块状。但是很多乳腺癌不一定能摸到包块,有一些隐匿性的乳腺癌就是没有包块的,所以定期检查还是最关键的。
喝绿茶有助于防治乳腺癌
绿茶含抗癌的抗氧化物及多酚类的,早已被视为防癌之选,日本妇女罹患乳癌的比率低,绿茶可能就是其中原因,但每日一杯半杯未必有效,每天至少饮三杯以上。 防癌固然要对饮食多留意,但也不要忽略检查的重要性,无论是每日的自我检查,又或者每年定期检定,也不少得,及早发现接受适当治疗,已可大大提升乳癌治愈机会率。
八要点阻击女性乳腺增生
1、调理月经
临床发现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比其他人更易乳腺增生,调理月经,同时也能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
2、低脂高纤饮食
遵循“低脂高纤”饮食原则,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增加人体代谢途径,减少乳腺受到的不良刺激。还有,控制动物蛋白摄入,以免雌激素过多,造成乳腺增生。
3、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人体如果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或钙、镁等矿物质,前列腺素E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乳腺就会在其他激素的过度刺激下出现或加重增生。
4、好心情
没错,乳腺增生最怕的就是你心情好!因为心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会被坏情绪阻挠,孕激素分泌就不会减少,乳腺就不会因受到雌激素的单方面刺激而出现增生,已增生的乳腺也会在孕激素的照料下逐渐复原。
5、睡觉规律
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分泌,更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效的良好环境。
6、要适时婚育
要提倡晚婚晚育,但不宜过迟。女性最好28岁结婚,30岁前生育,过晚生育也不利优生。因为晚育妇女面临更多的生育危险和不利因素。
7、房事有规律
乳房对女性讲,不仅是哺乳器官,同时也是性器官。性生活时,乳房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处于性兴奋期时,乳房静脉充血,乳房增大、丰满;性持续期时,乳晕充血,乳头勃起;性高潮时,这些变化也达顶峰;性高潮后,乳晕充血迅速消退,一刻钟后增大的乳房逐渐恢复原状。
乳房的这些反应,对乳腺功能是一种调节。如果长期缺乏性活动,就会缺少这种生理性调节,便容易诱发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癌的发生。所以,夫妻之间应进行规则的性生活。
8、妊娠、哺乳
妊娠、哺乳是打击乳腺增生的好方法,孕激素分泌充足,能有效保护、修复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不易出现增生。
哪些女性容易得乳癌
有乳腺癌家族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初潮早,停经晚。初次月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以后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他们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1~2倍,因为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乳腺癌。单身、晚育、未哺乳。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30岁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目前,医学界确定的发生乳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妇女,这是因为她们缺乏孕激素的保护,更易受到过量的雌激素的刺激。此外,哺乳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哺乳时间越长,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越小。高脂肪饮食,肥胖。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研究显示,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扩散的风险高两倍。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几率则会增加30%。长期压力大,心情抑郁。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再加上经常熬夜加班,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对乳房也会造成一定伤害,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或其他激素替代疗法等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乳腺增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会恶变,但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则有可能发生恶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