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计数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计数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 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抽血时 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3、有晕针史的客人请提前说明,我们将做特别安排。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 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手足口血常规看哪几项
主要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项。
白细胞计数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手足口病的一般病例会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这在血常规的化验单上会以上升或下降的箭头标示出来,很容易识读。
附:正常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N0.5~0.7(50%~70%)
淋巴细胞L0.20~0.40(20%~40%)
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值是多少
淋巴细胞(lymphocyte)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
前者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后者包括脾、淋巴结等。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即可形成免疫缺陷。免疫缺陷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即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是由于胸腺来纠正。某些较轻型的细胞免疫缺陷,可用胸腺素来治疗。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可采用组织相容性相近的骨髓进行接种而重建免疫。
淋巴细胞的正常值:
正常参考区间(男女均适用):
淋巴细胞百分数(Lymph%)20~40%,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1.1~3.2×10^9。
上面就是对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值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值虽然我们平时接触的比较少,最多是进行常规血液检查的时候能够用到,但是一旦出现异常的病症,要引起重视,进一步寻找病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给我们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血常规的化验单需注意哪些重点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非典型肺炎的两种检查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若淋巴细胞计数<0.9×109/L。对诊断的提示意义较大;若淋巴细胞计数介于(0.9~1.2)×109/L。对诊断的提示仅为可疑];部分患者血小板减少。
2.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
常于发病早期即见CD4+。CD8+细胞计数降低。二者比值正常或降低。
二.胸部影像检查
病变初期肺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少数为肺实变影。阴影常为多发或/和双侧改变。并于发病过程中呈进展趋势。部分病例进展迅速。短期内融合成大片状阴影。当肺部病变处于早期阶段。阴影小或淡薄。或其位置与心影和/或大血管影重合时。X线胸片可能难以发现。故如果早期X线胸片阴性。尚需第1~2天动态复查。若有条件。可安排胸部CT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轻微病变或与心影和/或大血管影重合的病变。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有关非典的知识,面对强大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我们不要畏惧,做好护理工作才能得到基本的安全保障。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淋巴细胞计数的正常值
1、淋巴细胞(lymphocyte)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
2、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后者包括脾、淋巴结等。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计数的正常值
3、细胞发育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即可形成免疫缺陷。免疫缺陷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即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是由于胸腺来纠正。某些较轻型的细胞免疫缺陷,可用胸腺素来治疗。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可采用组织相容性相近的骨髓进行接种而重建免疫。
4、淋巴细胞的正常值:正常参考区间(男女均适用):淋巴细胞百分数(Lymph%)20~40%,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1.1~3.2×10^9。
手足口病血常规能查出来吗 手足口血常规看哪几项
主要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项。
白细胞计数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手足口病的一般病例会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这在血常规的化验单上会以上升或下降的箭头标示出来,很容易识读。
中性粒细胞N0.5~0.7(50%~70%)
淋巴细胞L0.20~0.40(20%~40%)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中粒细胞绝对数偏低见于伤寒、副伤寒、病毒性感染、疟疾、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放射线照射、抗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等。
淋巴细胞偏低暗示了身体某个部位有炎症,从而产生感冒,发烧,咳嗽其都是因为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血管中嗜酸粒细胞若在百分之六以上,即为病态,见于一些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和钩虫病.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也可出现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脏器移植排异反应前期,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例,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血小板分布宽度意义不大,也不是说计数正常就正常,这还要看血小板的功能如:聚集功能,黏附功能,血小板3因子等是否正常。
淋巴细胞偏低可能是由急性淋巴结炎引起的:
急性淋巴结炎多数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源,由于化脓菌侵淋巴管侵犯淋巴结所引起的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严重时常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如处理不及时可形成脓肿. 多数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可能来源于口咽炎症,足部真菌感染,皮肤损伤以及前述的各种皮肤,皮下化脓性感染.
早期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可活动; 后期往往多个淋巴结粘连成硬块,不易推动此时表现皮肤常红,肿,压痛明显,并合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形成脓肿. 以颈,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多见. "
以上就是淋巴细胞偏低等一些症状,已经引起的一些炎症,你妈是把对我们的身体的病毒入侵起着一定的防御作用,到我们的身体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的时候,病毒就会入侵,并且所患的疾病都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所以我们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一个好的饮食习惯。
淋巴细胞计数偏高是什么原因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有几个原因, 1是病毒感染,可以高 但会有症状。2是一些慢性病。3是血液病。不知道你血常规的单子有没有 拿来看看。。骨髓穿刺是一种诊断血液病的方法 如果大夫想让你做肯定是要排除血液病的问题。
(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百日咳时淋巴细胞有数常明显增多。
(2)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常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可在正常值范围内。
(3)器官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时,特别是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数常出现增高。
(4)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时。
(5)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此时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正常生理情况下,淋巴细胞比率为:20%―40%,淋巴细胞检测属于临床化验血液常规的范畴,通过对白细胞检测并进行计数和分类即可对淋巴细胞的形态,比率进行观察.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两类.前者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后者包括脾,淋巴结等.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临床上异常的淋巴细胞比率:1)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且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也可见于百日咳,结核,布鲁病,梅毒等.此外,肿瘤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器官移植后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放射线损,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以上就是有关淋巴细胞计数偏高的问题,希望对于大家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在很多的条件之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观察自己的健康,定期的去医院做一些的检查,尤其是当自己的身体不舒适的情况之下,很多的问题都是会通过医院的检查出来的,这样就是非常的不错的。
淋巴细胞计数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1)淋巴细胞增多:
①感染: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结核病、梅毒、急性感染性疾病恢复期等。
②血液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重链病等。
③内分泌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④其他: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营养失调、急性中毒症恢复期等。
(2)淋巴细胞减少:
①感染:淋巴腺结核、粟粒结核、伤寒、肺炎、传染病早期等。
②肿瘤:嗜酸细胞性淋巴肉芽肿、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等。
③药物:应用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④放射线照射后。
淋巴细胞计数偏高是什么原因
淋巴细胞对于我们来说,它的数值是非常的关键的,这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的状况,其实,不仅仅是淋巴细胞的数值,身体的各项机能的数值都是非常的关键的,我们就需要定期的去医院做一些检查,这样的检查不仅仅是对于我们的身体有帮助的,能够对我们的生活也是非常的关键的。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有几个原因, 1是病毒感染,可以高 但会有症状。2是一些慢性病。3是血液病。不知道你血常规的单子有没有 拿来看看。。骨髓穿刺是一种诊断血液病的方法 如果大夫想让你做肯定是要排除血液病的问题。
(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百日咳时淋巴细胞有数常明显增多。
(2)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常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可在正常值范围内。
(3)器官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时,特别是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数常出现增高。
(4)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时。
(5)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此时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正常生理情况下,淋巴细胞比率为:20%―40%,淋巴细胞检测属于临床化验血液常规的范畴,通过对白细胞检测并进行计数和分类即可对淋巴细胞的形态,比率进行观察.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两类.前者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后者包括脾,淋巴结等.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临床上异常的淋巴细胞比率:1)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且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也可见于百日咳,结核,布鲁病,梅毒等.此外,肿瘤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器官移植后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放射线损,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以上就是有关淋巴细胞计数偏高的问题,希望对于大家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在很多的条件之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观察自己的健康,定期的去医院做一些的检查,尤其是当自己的身体不舒适的情况之下,很多的问题都是会通过医院的检查出来的,这样就是非常的不错的。
手足口病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
看什么: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项。
手足口病的一般病例会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这在血常规的化验单上会以上升或下降的箭头标示出来,很容易识读。
机会性感染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
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时,原本已经寄生在人体中的一些非致病性微生物可 以造成疾病的发生,或者是对致病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而发生感染。它是艾滋病 患者就诊、入院、死亡的重要原因。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发生机会性感染。但是, 在不同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上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并不一样。例如:CD4+T淋 巴细胞计数200 ~ 500/mm3时容易发生皮肤真菌感染、口腔念珠菌病、结核病、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毛状白斑、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200/mm3时容易发生肺孢子菌肺炎(PCP)、隐球菌病、弓 形体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等;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50/mm3时容易发生 隐孢子虫病、巨细胞病毒病、鸟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瘤、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等机会性感染。
淋巴细胞计数(LY)介绍
淋巴细胞计数(LY)介绍: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百分比。
淋巴细胞计数(LY)正常值:
淋巴细胞0.2~0.4(20%~40%)。
淋巴细胞计数(LY)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核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
减低: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