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服避孕丸胎儿易畸形
乱服避孕丸胎儿易畸形
据医院妇产科主任刘亚利介绍,每年圣诞节和元旦后,都会有不少少女前来门诊咨询关于怀孕的事宜,问题主要集中在“事后补救”上,当中大部分人承认在平安夜和圣诞当天发生性行为,而其间并没有做安全措施,有的人甚至出现轻度的心理障碍,失眠多梦,食欲不振。
“每逢这类节日都是性行为的高危期,青少年一定要警惕,不要为图一时之快而造成恶果。”刘亚利说,年轻男女发生性行为最好选择事前避孕套避孕,一旦事前没避孕,女方最好在24小时内服用避孕药效果最好。
当然在72小时内向医生求助也可以,但切勿自行乱买避孕药吃,胡乱服用不知成分的避孕丸可能会影响胎儿成长,甚至造成畸胎。
孕前服过避孕药会影响胎儿吗 不知道已怀孕而继续服药应流产
对于不知道自己怀孕了,仍然继续服用避孕药,从优生角度考虑,以人工流产为宜。因为妊娠早期是胎儿各种器官形成的时期,胎儿易受这类激素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性别异常。还有人报道,妊娠时误服避孕药出生的婴儿,其先天畸形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长期吃避孕药会导致不孕吗
长期吃避孕药会导致不孕吗?避孕药成分一般都是雌、孕激素,其副作用视个人自身情况而定,频繁服用避孕药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紊乱,引起月经不调,从而导致不能生育。避孕药是不能长期吃的。很多女性在吃避孕药的同时,也会想这个问题,不知道常吃避孕药会不会导致不孕的发生呢。
常吃避孕药会导致不孕吗:
如果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会发生萎缩,或者变得很薄。服用越久,停药以后发生的生育力下降的可能性就越小。
对于服用口服避孕药丸的大多数女性,停止用药三个月应该足够了。但是,如果我们服用口服避孕药丸的时间长于两年,或以前本来就有月经不调的问题,那么,准备怀孩子时提前3-6个月停止用药比较好,这样的话,我们就能使尽快怀上孩子的可能性上升到最高水平。
常吃避孕药会导致不孕吗?我们还必须要注意:口服避孕药还有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这对准备怀孕的女性是致命伤。体内叶酸水平的下降与口服避孕药丸有直接关系。如果您在怀上孩子前一直服用避孕药,每天可以服用0.8毫克-1.0毫克的叶酸,而不是一般推荐的0.4毫克的叶酸。
孕妇妊娠以后5周,胚胎性腺开始发育,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胎儿性器官的发育会产生不利影响。避孕药可使胎儿发生四肢畸形、内脏畸形或者脊柱、肛门、外生殖器畸形。并且口服避孕药会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尤其是染色体断裂率会显着增高。所以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如想怀孕时,应在计划怀孕前半年停服避孕药。
女性更年期避孕须得法
有人会说:更年期便是绝经期,绝了经的女性,已不理有生育能力,所以,也就无需担心意外受孕。其实,更年期的女性是否完全不必再理会避免这个问题呢?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更年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非一瞬间,女性绝经,会经过数年时间,到完全告别月经,中间还会有反覆。
这一特殊时期,女性的生育机能虽然发生了减退,但并非绝对不再有能力受孕,一旦放松了警戒心理,仍有可能受孕。这时,孕妇的身体状态、健康状态已在不如前,孕育、生产及教养下一代会成为极大的困扰。所以,更年期仍然有避孕的必要,而且,如何避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许多适合年轻女性的避孕方式并非完全适合更年期的性。
不少女性试过以口服避孕丸作为常用避孕方式。的确,口服避孕丸既方便快捷,并且,避孕的安全性也不算低。此外,口服避孕丸还能调节月经周期,更可预防卵巢及子宫内膜肿瘤,对中年女性尤其有益。 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的口服避孕丸含有大剂量雌性激素,超出接近更年期女性需要量的五、六倍,所以,更年期女性并不适宜用口服避孕丸来避孕。
至于打避孕针,虽然临床上并不认为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却会导致月经不规则,对大多数更年期女性也不适用。 用安全套是许多人乐于尝试的,只要用得其法,避孕率是相当高的,并且还可预防部分阴道感染。 但是,当女性接近绝经期时,较易产生子宫脱垂及子宫肌瘤,这类情况,在使用女性安全套时会出现一些技术上的困难。
上述并不意味着更年期女性没有任何合适的避孕方式。 有一种只含黄体酮的小避孕丸,并还含有雌性激素,它的避孕效果虽然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比较差,可是,对于接近绝经期、月经量少、经期间隔较长的女性来说,却颇为有效。其中更有少数更年期女性在服用了这一类的避孕丸之后,减少了潮热的发生。 另外一种宫内避孕装置,有些年轻的女性用后会引起盆腔感染或月经量增多。
但是,却十分适合更年期女性,多数年长生过孩子的女性,使用宫内避孕装置,并不会出现宫内避孕装置脱落的情况,也极少发生盆腔炎。当她们的月经愈来愈少,宫内避孕装置对月经的影响也就愈来愈少。 当然,也不是所有更年期妇女都适宜这一类避孕方式,月经量多且不规则的女性,以及两次月经之间有出血现象的女性,到了更年期问题会加重,所以,不该使用宫内避孕装置。
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
首先掌握的原则是不要有一点小毛病就服药,当然,也不是说得病不吃药,正确的态度是有病及时就诊,向医生说明自己已经怀孕,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药物,确保胎儿平安、健康。
孕妇要注意用药,以防胎儿发育畸形,是众所周知的。但究竟有哪些药物能影响胎儿发育呢?下面就最常用的一些药物做一介绍。
首先以抗生素最为多见:有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陛、多粘菌素E、多粘菌素B、万古霉素、磺胺类、利福平、雷米封等。以四环素为例,常规剂量就可致胎儿牙齿、骨路发育不良、牙釉质缺损、灰色牙、棕色牙或黄色牙及短肢畸形、先天性白内障等,大剂量还可诱发致命的肝脂肪变性。
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非那西丁,孕妇用后很可能造成胎儿的骨路畸形,神经系统或肾脏畸形,有的导致新生儿溶血引起头部血肿等出血倾向。
镇静安眠药如安定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眠尔通致胎儿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巴比妥类引起指趾短小、鼻孔通联。
激素类如雌激素造成上肢短缺,女婴阴道腺病,男婴女性化。孕激素可造成女婴男性化,男婴尿道下裂。考地松可致无脑儿、兔唇腭裂、低体重畸形。甲状腺素也可致畸形。
降糖药如优降糖、达美康、甲苯磺丁脲等可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
抗疟疾药如奎宁、氯奎、阿的平等可导致胎儿先天性耳聋、神经损伤及血小板减少。
抗癌药环磷酰胺导致四肢缺损、腭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会造成视网膜病变;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致手指畸形、胯裂;抗过敏药扑尔敏、苯海拉明能引起肢体缺损;避孕药能造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肢体短缺。
许多人把维生素当成安全药、营养药,但维生素能致畸胎则往往被人们忽视。维生素A可破坏胎儿软骨细胞导致骨路畸形、指趾畸形、腭裂、眼畸形、脑畸形;维生素D使胎儿血钙增高,易致胎儿智力发育低下。据报道,孕期内大量服用维生素C、B也可致畸胎。
中草药用之不当对胎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如红花、枳实、蒲黄、麝香、当归、人参等,尤其是人参作为“补药”,各种复方制剂名目繁多,如人参蜂王浆、人参精、人参膏、人参酊、人参酒、人参养荣、人参大补九、参茸精、青春宝等等;还有人参枸杞汤、人参银耳汤等,孕妇加强营养本无厚非,其不知这些中草药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可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致使胎儿发育不良或畸形。大黄、芒硝、大戟、商陆、巴豆、牵牛子、甘遂等,通过刺激肠道,反射性地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有些中草药本身有毒性,如斑蝥、生南星、附子、乌头、一枝蒿、川椒、娱蚣、朱砂、雄黄等,可直接或间接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还有些中成药如七厘散、小活络丸、牛黄解毒丸(片)、牛黄上清丸(片)、再造丸、苏合香丸、活血止痛散、冠心苏合九、龙胆泻肝九、附子理中丸等也应禁用或慎用。
综上所述,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确实不少(本文列举仅为常用部分),听起来很可怕,事实也如此。意在引起孕妇的重视,对有孕妇禁用或慎用字样的药物,一律避免使用,但许多中草药或中成药是以复方形式出现的,这就要高度警惕。
首先掌握的原则是不要有一点小毛病就服药,当然,也不是说得病不吃药,正确的态度是有病及时就诊,向医生说明自己已经怀孕,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药物,确保胎儿平安、健康。
警惕药物可致胎儿畸形
92%的孕妇至少用过一种以上的药物,而65%的孕妇曾自行购药服用。孕妇应特别注意妊娠期用药,若随意用药或导致流产、早产或胎儿畸形。
据介绍,药物的影响主要与用药时胎龄、药物的性质、剂量、疗程长短胎盘的内在因素及胎儿遗传素质有关。然而,有些孕妇却由于用药时缺乏基本知识和专业指导,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比如,一些药物会直接使子宫兴奋,如麦角新碱、催产素、垂体后叶素等,这些药物可引起子宫收缩,容易导致流产或早产,所以必须慎用。同时,有些中草药或者中成药有泻下、理气或活血化淤的作用,同样应慎用或禁用,如大黄、番泻叶、枳壳、枳实、大戟、红花、三棱、桃仁、附子、麝香、鸡血藤膏、沉香化气丸、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祛风舒筋丸、伤湿止痛膏、小活络丸、活血止痛膏等药物都要警惕使用。
而另一类药物会引起胎儿畸形。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已证实有150种药物及化学物质对人有致畸作用,应该警惕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包括阿司匹林、醋氨酚、苯妥英钠、扑痛酮、苯巴比妥等,从第3周开始到前3个月内,人类胚胎对致畸药物比较敏感,如果在此期间不同阶段服用了致畸药物,会影响相应阶段胎儿器官的分化,导致畸胎。
妊娠期用药需谨慎。不过,一些药物其治疗疾病的效果超过了药物的危害,临床上仍然会使用。因此,是否使用还是听从医生指导,权衡取舍。对于影响不明的药物,还是尽量避免使用为好。
孕妇忌用某些西药
孕妇如果用药不当,不仅对自己有害,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据调查,约有92%的孕妇在妊娠期或多或少用过药,其中65%是未经医生处方而自行服药的。对这些无处方用药,医务人员无法控制,孕妇自己也不知其害,可谓受害不知害,很难避免有害作用的发生。因此,孕妇用药应慎重,要从母子双方安全考虑,在妊娠期应忌用下列药物:
(1)抗癌药物
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嘧啶、白消安、环磷酰胺等,这些药物在妊娠早期应用,可使胎儿发生无脑儿、脑积水、脑脊膜膨出、兔唇、腭裂、四肢发育异常等畸形。如果几种抗癌药物合用,致畸作用更强。即使胎儿幸存,出生后往往智力低下。
(2)激素类药
可的松、强的松、睾丸酮、雌激素、乙烯雌酚等,可以引起早产、死产、无脑畸形、女胎男性化、女性假阴阳人、男胎女性化、脑积水、内脏畸形、脑脊膜膨出等危害。
以上两种药物肯定可使胎儿畸形,孕妇禁忌使用。下面6种药物可能使胎儿畸形,也不宜服用。分别为:抗癫痫药、抗甲状腺药、降血糖药、维生素类药、镇静安定药、口服避孕药。
可能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有:抗生素类药物、退热止痛类药、水杨酸盐类药物等。
孕期情绪不稳定胎儿易畸形
冬季,抵抗力差的准妈妈很容易患流感,但是孕妈咪除了预防流感病毒外,还要对抗坏情绪,因为它可以像病毒一样,感染着肚子里的宝宝,也会造成流产、早产、胎儿发育迟缓或畸形等不良症状。
肾上腺素分泌异常影响胎儿血氧供应
医生介绍,孕妇有个好情绪很重要,因为胎儿不仅能感受到母亲的简单情绪,并且会对简单的情绪做出反应。其生理机制主要是,孕妇体内的肾上腺素等激素上升,通过胎盘屏障传递到胎儿血液,从而对其造成影响。母体肾上腺素分泌长时间较高水平,胎儿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对胎儿的血氧和营养供应。
孕期情绪差易生兔唇儿
医生解释,孕妇情绪不佳带来的不良后果主要会影响胎儿的躯体和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例如胎儿发育迟缓或畸形、早产、低体重,以及其他合并症,还可能导致流产。
美国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部分腭裂、兔唇等出生缺陷的婴儿,其母亲在怀孕期间都曾出现过情绪不稳定。医生表示,孕妇发怒,会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体内抗病能力减弱,进而降低自身免疫功能,导致感染,诱发宝宝出生缺陷。孩子出生后,往往会出现身体功能失调,例如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情绪躁动不安,容易受惊吓,喜欢哭闹或爱睡觉等等。
丈夫要做好情绪疏导者
怀孕期间,孕妇较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医生分析说,如初次妊娠者对妊娠反应的顾虑,有过流产经历者担心保胎问题,还有职场女性自然会担心工作是否受影响,身体变化会带来自卑感,性生活质量因此大打折扣等等。
当孕妇出现情绪不安、焦躁的时候,丈夫的态度很重要。医生建议说,作为妻子最亲密的丈夫,应该分享妻子的喜悦和苦恼。当然孕妇也要学会自我调节,例如,可以把家布置温馨些,听听音乐放松,找亲朋好友交流,情况严重者要积极找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孕期妈妈太挑食易致胎儿畸形
1、都是偏食惹得祸
大鱼大肉并不能完完全全的补充营养,吃过多的甜食心情也不一定会很好。大鱼大肉和过量的甜食会令体液酸化,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出现烦躁不安。突发脾气,易伤感等消极情绪,进而使体内激素分泌失调,容易使胎儿发生唇裂,腭裂和其它器官发育畸形等。
2、用药不当也是罪
抗生素是对胎儿发育影响最大的药物之一。四环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在怀孕期间应用可致畸,还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故应避免在孕期及临产前应用。
怀孕期间对激素的使用要严遵医嘱。妊娠早期服用过量的孕酮,或睾丸酮,可使女性胎儿男性化。孕妇服用大量雌激素可使胎儿发生脑积水、脑脊膜膨出等各种内脏畸形。
催眠镇静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但是如果长期服用冬眠灵的话,可致胎儿视网膜病变;眠尔通可致胎儿发育迟缓;苯巴比妥可抑制新生儿的呼吸及胃肠道张力,还可引起肝脏损害。孕期服用苯妥英钠可引起叶酸不足而致畸胎。
女性更年期避孕须知
不少女性试过以口服避孕丸作为常用避孕方式.的确,口服避孕丸既方便快捷,并且,避孕的安全性也不算低.此外,口服避孕丸还能调节月经周期,更可预防卵巢及子宫内膜肿瘤,对中年女性尤其有益.
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的口服避孕丸含有大剂量雌性激素,超出接近更年期女性需要量的五、六倍,所以,更年期女性并不适宜用口服避孕丸来避孕.
至于打避孕针,虽然临床上并不认为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却会导致月经不规则,对大多数更年期女性也不适用.
用安全套是许多人乐于尝试的,只要用得其法,避孕率是相当高的,并且还可预防部分阴道感染.
但是,当女性接近绝经期时,较易产生子宫脱垂及子宫肌瘤,这类情况,在使用女性安全套时会出现一些技术上的困难.
孕妇感染风疹致胎儿易畸形
据了解,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明显的症状是发热,面部和颈部出现淡红色的疹子,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到全身。风疹是小病,但如果孕妇感染,则可能留下很大的健康隐患。医师表示,越是妊娠早期,病毒越易感染胎儿,引起死胎、流产或多种畸形,常见的有先天性白内障、神经性耳聋、脑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不过医生指出,并非所有准备怀孕的人都需接种风疹疫苗,孕前只需上医院做个相关检查,如显示风疹抗体阴性,最好注射疫苗使体内产生抗体,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注射疫苗后三个月内不能怀孕。怀孕期间也不能注射风疹疫苗,孕期注射疫苗反而会引起子宫内感染。
女性更年期的避孕方法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更年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非一瞬间,女性绝经,会经过数年时间,到完全告别月经,中间还会有反覆。
这一特殊时期,女性的生育机能虽然发生了减退,但并非绝对不再有能力受孕,一旦放松了警戒心理,仍有可能受孕。这时,孕妇的身体状态、健康状态已在不如前,孕育、生产及教养下一代会成为极大的困扰。
所以,更年期仍然有避孕的必要,而且,如何避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许多适合年轻女性的避孕方式并非完全适合更年期的性。
不少女性试过以口服避孕丸作为常用避孕方式。的确,口服避孕丸既方便快捷,并且,避孕的安全性也不算低。此外,口服避孕丸还能调节月经周期,更可预防卵巢及子宫内膜肿瘤,对中年女性尤其有益。
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的口服避孕丸含有大剂量雌性激素,超出接近更年期女性需要量的五、六倍,所以,更年期女性并不适宜用口服避孕丸来避孕。
至于打避孕针,虽然临床上并不认为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却会导致月经不规则,对大多数更年期女性。
用安全套是许多人乐于尝试的,只要用得其法,避孕率是相当高的,并且还可预防部分阴道感染。
但是,当女性接近绝经期时,较易产生子宫脱垂及子宫肌瘤,这类情况,在使用女性安全套时会出现一些技术上的困难。
上述并不意味着更年期女性没有任何合适的避孕方式。
有一种只含黄体酮的小避孕丸,并还含有雌性激素,它的避孕效果虽然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比较差,可是,对于接近绝经期、月经量少、经期间隔较长的女性来说,却颇为有效。其中更有少数更年期女性在服用了这一类的避孕丸之后,减少了潮热的发生。
另外一种宫内避孕装置,有些年轻的女性用后会引起盆腔感染或月经量增多。但是,却十分适合更年期女性,多数年长生过孩子的女性,使用宫内避孕装置,并不会出现宫内避孕装置脱落的情况,也极少发生盆腔炎。当她们的月经愈来愈少,宫内避孕装置对月经的影响也就愈来愈少。
当然,也不是所有更年期妇女都适宜这一类避孕方式,月经量多且不规则的女性,以及两次月经之间有出血现象的女性,到了更年期问题会加重,所以,不该使用宫内避孕装置。
孕期心理压力大胎儿易畸形
或致基因变化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研究人员征募25名母亲,她们的孩子年龄为9岁至19岁。这些研究对象怀孕期间家庭境遇非同寻常,承受压力水平不同于大多数怀孕妇女。
研究人员询问她们孕期是否遭男友或丈夫暴力对待,因此承受过多压力,然后评估研究对象的情绪水平。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检测孩子体内一种名为“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基因行为。这种基因帮助调节对压力的激素反应。
结果发现,母亲孕期遭受家庭暴力,孩子糖皮质激素受体甲基化,欠活跃;母亲生产后遭受家庭暴力对孩子体内这一基因活跃度没有影响。
或致胎儿反应更快
糖皮质激素受体甲基化令人对压力更敏感,意味着当他们面临压力时,体内激素和心理状态更快作出反应,简而言之,就是易冲动、情绪化。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变化源于母亲怀孕期间长时间遭受暴力威胁,心理压力大,精神状态差。
研究人员之一海伦·冈特告诉英国记者:“先前研究结果显示,如果父母滥用暴力,孩子长大后容易罹患抑郁症;这项研究只关注女性孕期承受家庭暴力带来的额外压力,我们并未研究日常工作压力或家庭生活压力。”
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托马斯·埃尔伯特说:“胎儿从母亲处获得信号,自己将出生于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于是变为快速反应者。他们的压力门槛更低,对压力更加敏感。”
孕期压力影响后代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并非结论性,一些其他因素,包括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研究人员计划增加研究对象人数,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确认研究结果。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研究所压力心理学专家卡尔米内·帕里安特说,这篇报告证实了人类心理基础的形成始于不足9个月大时。
“研究孕期女性心理压力和抑郁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我们先前知道,孕期心理压力和抑郁影响后代童年乃至青春期行为,影响他们调节自身压力反应的能力。”
哪些药物对胎儿有影响
首先以抗生素最为多见,有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陛、多粘菌素E、多粘菌素B、万古霉 素、磺胺类、利福平、雷米封等。以四环素为例,常规剂量就可致胎儿牙齿、骨路发育不良、牙釉质缺损、灰色牙、棕色牙或黄色牙及短肢畸形、先天性白内障等, 大剂量还可诱发致命的肝脂肪变性。
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非那西丁,孕妇用后很可能造成胎儿的骨路畸形,神经系统或肾脏畸形,有的导致新生儿溶血引起头部血肿等出血倾向。
镇静安眠药如安定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眠尔通致胎儿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巴比妥类引起指趾短小、鼻孔通联。
激素类如雌激素造成上肢短缺,女婴阴道腺病,男婴女性化。孕激素可造成女婴男性化,男婴尿道下裂。考地松可致无脑儿、兔唇腭裂、低体重畸形。甲状腺素也可致畸形。
降糖药如优降糖、达美康、甲苯磺丁脲等可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
抗疟疾药如奎宁、氯奎、阿的平等可导致胎儿先天性耳聋、神经损伤及血小板减少。
抗癌药环磷酰胺导致四肢缺损、腭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会造成视网膜病变;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致手指畸形、胯裂;抗过敏药扑尔敏、苯海拉明能引起肢体缺损;避孕药能造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肢体短缺。
许多人把维生素当成安全药、营养药,但维生素能致畸胎则往往被人们忽视。维生素A可破坏胎儿软骨细胞导致骨路畸形、指趾畸形、腭裂、眼畸形、脑畸形;维生素D使胎儿血钙增高,易致胎儿智力发育低下。据报道,孕期内大量服用维生素C、B也可致畸胎。
中草药用之不当对胎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如红花、枳实、蒲黄、麝香、当归、人参等,尤其是人参作为“补药”,各种复方制剂名目繁多,如人参蜂王 浆、人参精、人参膏、人参酊、人参酒、人参养荣 丸、人参大补九、参茸精、青春宝等等;还有人参枸杞汤、人参银耳汤等,孕妇加强营养本无厚非,其不知这些中草药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可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 氧,致使胎儿发育不良或畸形。
大黄、芒硝、大戟、商陆、巴豆、牵牛子、甘遂等,通过刺激肠道,反射性地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有些中草药 本身有毒性,如斑蝥、生南星、附子、乌头、一枝蒿、川椒、娱蚣、朱砂、雄黄等,可直接或间接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还有些中成药如七厘散、小活络丸、牛黄解 毒丸(片)、牛黄上清丸(片)、再造丸、苏合香丸、活血止痛散、冠心苏合九、龙胆泻肝九、附子理中丸等也应禁用或慎用。
综上所述,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确实不少(本文列举仅为常用部分),听起来很可怕,事实也如此。意在引起孕妇的重视,对有孕妇禁用或慎用字样的药物,一律避免使用,但许多中草药或中成药是以复方形式出现的,这就要高度警惕。首先掌握的原则是不要有一点小毛病就服药,当然,也不是说得病不吃药,正确 的态度是有病及时就诊,向医生说明自己已经怀孕,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药物,确保胎儿平安、健康。
孕早期服用紧急避孕药致胎儿畸形
王某,女,24岁,因停经7月余,B超检查提示无脑儿合并脊椎裂收住。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月经中期无保护性生活后12小时口服左炔诺孕酮0.75mg,24小时加服左炔诺酮0.75mg避孕。服药后当月月经未来潮,停经33天尿HCG阳性确诊早孕。孕早期无毒物,放射性,药物接触史。孕50天时超声检查提示胚胎发育良好。孕期自觉胎动好,孕母无特殊不适。
孕29周时,B超检查提示无脑儿合并脊椎裂,遂行药物引产术。术后娩一男性死婴,呈无脑儿、脊椎裂、唇腭裂、左足外翻畸形,产母无异常。孕妇及其丈夫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史。药物作用具有二重性。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危害。对孕妇来讲,更是如此,既要对孕妇无不良反应还应保证对胚胎无不良影响。孕妇若用药不当,不仅给本人造成痛苦,还会危及胚胎、胎儿、甚至导致胎儿畸形,造成下一代终生残疾。可见孕妇要合理用药,将用药安全放在首位。对紧急避孕药的使用也是一样。这一案例说明口服避孕药中的激素对胎儿的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