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之腰部硬膜外隙持续注药法
分娩镇痛之腰部硬膜外隙持续注药法
硬膜外隙持续输注的概念并不是新的概念。早在1963年,Burn和Scott,还有Walker就曾首次报道硬膜外隙持续输注利多卡因用于术后镇痛。Searborough于1972年首次将正压输注泵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现已成为美国非常流行的分娩镇痛法。
1.优点
(1)稳定的感觉:通过硬膜外隙持续输注局麻药物,可保持产程中镇痛质量的稳定性,更会避免镇痛作用的半途消失。尤其适用于产科繁忙时,由于麻醉科医师人手不足而可能出现像间断硬膜外隙注射时无法及时给药而导致的镇痛效果消失的情况。
(2)产妇更安全。
①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硬膜外隙持续输注可有效减少交感阻滞平面的变动。
②减少局麻药的毒性反应:硬膜外导管误人硬膜外隙的静脉血管可使局麻药缓慢注人血管,但很少出现全身的毒性反应,可能因为注药缓慢,随着麻醉镇痛平面的消退及产妇主诉镇痛效果较前减退,硬膜外导管回抽有鲜血,便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及时判断硬膜外导管误人血管,并及时予以处理。
③减少腰麻平面的急剧上升:万一硬膜外导管由于位置的变化而刺破蛛网膜,持续输注低浓度的局麻药使腰麻平面缓慢上升,而不会像单次大剂量注射局麻药而出现高平面的阻滞。
(3)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2.缺点
(1)增加了运动神经阻滞机会:由于硬膜外隙持续输注法与间断注药法相比可导致药物总量的增加,因此会加重运动神经阻滞的机会。
(2)掩盖了镇痛的个体差异:持续输注法会忽略了产妇的个体化管理,因此会出现有的产妇镇痛过度,而有的产妇镇痛不足。
(3)使麻醉科医师疏于观察产妇:由于持续输注器的使用,减轻了麻醉科医师的工作负担,因其在设计上无电子报警装置,因此也使麻醉科医师减少了观察产妇镇痛后机体及生命体征变化的机会。
五种情况下产妇不适合无痛分娩的
在选择无痛分娩的时候,几乎每个产妇都会问麻药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其实有非常详尽的研究证实,硬膜外镇痛和麻醉对产妇和胎儿是安全的。但是这需要准确的判断、特殊的技术、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也需要有资格、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来操作,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需要妇产科医生与麻醉科医生共同监督、监测产妇和胎儿情况。和以往常用的镇痛方法相比,分娩镇痛的药物剂量要小得多,因此相对安全。无痛分娩的麻醉药物剂量只有剖宫产手术麻醉剂量的1/10或更少,因此它的麻醉风险比剖宫产还要小。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统计,在剖宫产麻醉和分娩镇痛时,由硬膜外麻醉本身引起的产妇死亡率是1.7:1000000。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并发症有低血压、头痛等,一般比较轻微,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比较少见。当然尽管麻醉医生会采取措施预防、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但硬膜外技术毕竟是复杂的治疗方法,麻醉意外仍可能发生。要正确认识到无痛分娩存在一定的风险。有凝血功能异常、药物过敏、腰部有外伤史等麻醉禁忌症的产妇不适宜无痛分娩。
产妇对麻醉药物的敏感程度、既往手术史、麻醉医生的熟练程度、实施麻醉的时间、麻醉的方法等因素决定着无痛分娩的效果,目前只有实力较强的医院开展这项技术。无痛分娩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以下5种情况不适合无痛分娩
1.产妇主观意愿拒绝硬膜外阻滞者。
2.有穿刺局部或全身性感染者。
3.产妇患有凝血功能障碍。
4.使用抗凝剂的病人。
5.有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儿窘迫等不适合进行无痛分娩的母婴并发症。
5种无痛分娩法优缺点比较
1、导乐分娩
这是目前最受推崇的一种自然分娩方式:由一位有分娩经验、良好沟通技巧的妇女或助产士陪伴在产妇身边,讲解分娩的各个过程,从心理上给予产妇支持和安慰,暗示或鼓励其增强信心,使产妇消除紧张感,从而减轻产痛。在产妇疼痛时,她还会给予适当的按摩或压迫,减轻因阵痛引起的不适。
优点:完全无副作用,是最自然的无痛分娩法。
缺点:镇痛效果相对较差,对产妇心理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2、电击镇痛:TANS、HANS
通过皮肤上的电极向表皮神经发出间歇性刺激,从而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递,达到镇痛效果。
优点:很方便,从分娩开始就可以使用,对准妈妈和宝宝都没有副作用。
缺点:镇痛效果相对较差。
3、静脉或肌肉注射镇痛剂
杜冷丁、安定、哌鱼替啶等都属于这类药物,通过肌肉或静脉注射达到分娩镇痛的效果。
优点:有效缓解疼痛。
缺点:会使产妇昏昏欲睡,同时药物也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新生宝宝的健康。
4、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是医生在分娩妈妈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药管,药管中麻醉药的浓度大约只有剖宫产的1/5,所以安全性很高。一般麻醉10分钟左右,疼痛就开始降低,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普遍采用的镇痛方法。
优点:大大缓解分娩时的疼痛,准妈妈还可以下地自由行走。
缺点:会降低壁肌肉的收缩功能,一部分准妈妈还会出现第二产程延长现象,因此在宫口将近全开的时候需要减少药量。有极少产妇会出现局部麻醉或脊髓麻醉的并发症。
5、笑气吸入法
笑气就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吸入性麻醉剂,无色、有甜味,是毒性最小的吸入性麻醉药,对呼吸道无刺激,对身体也没有损害。一般吸入30~45秒钟就可以发挥镇痛作用。
优点: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显效快,作用消失也快,没有蓄积作用;对产妇和宝宝都没有副作用;有甜味、不刺激呼吸道。容易接受;使用方便,一学就会。
缺点:镇痛效果没有硬膜外麻醉好,还需要忍受一些产痛,更适合有生育经验的妈妈。
提醒:了解无痛分娩后,相信准备做妈妈的您一定跃跃欲试了。但是无痛分娩虽好,却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还是须在妇产科和麻醉科医生认真检查后才能知道您是否可以采取这种分娩方式。妊娠并发心脏病、药物过敏、腰部有外伤史的产妇应向医生咨询。有阴道分娩禁忌症、麻醉禁忌症的人就不可以采用此方法。如果有凝血功能异常,那么就绝对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了。
孕妈疑问什么是无痛分娩
产痛是分娩过程中的生理现象,正常人是具备承受这种疼痛的能力的。如果产痛从始至终都不是非常强烈,孕妇可以忍受,那么通过放松和呼吸运动相配合的技巧来减轻疼痛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其实无痛分娩应称之为分娩镇痛,并不绝对“无痛”,只是设法减轻疼痛,让疼痛变得容易忍受。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由麻醉医师在脊椎的硬膜外腔置管,持续泵入麻醉药,在头脑清醒情况下,阻断产妇腰部以下的痛觉神经传导,很大程度上减轻产痛,但是产妇仍然能感知宫缩,能正常活动,轻松愉悦地度过分娩过程。当产妇仍有疼痛感时,还可以通过镇痛泵追加剂量。无痛分娩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宫缩,延长产程,但是通过静脉滴注催产素一般就能解决。当宫口开全需要产妇用力时,由于产妇仍有宫缩感,此时停止麻醉,并配合医生的指导用力,并不影响生产。当分娩结束,需要缝合伤口的时候,镇痛泵又可以进一步发挥作用。即使产程不顺利,需要行剖宫产,也可以通过硬膜外置管注入麻药,而不需另外麻醉。
减轻分娩疼痛的呼吸法
分娩镇痛方法众多
分娩镇痛至今有100多年历史,美国分娩镇痛率>85%,英国>90%。分娩镇痛方法很多,包括:产前教育、呼吸镇痛、电磁仪刺激、穴位注射、笑气吸入、局部阻滞和硬膜外自控镇痛。不同的镇痛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疼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就是应用麻醉技术对产妇进行镇痛,这是目前临床上安全性较高、使用最普遍、镇痛效果最确切的分娩镇痛法。目前北京妇产医院已将此技术应用于产科临床。
这种镇痛法可以使产妇一直处于清醒状态,可以自由进食进水、下地行走,还可以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的产力。由于麻药罗哌卡因安全性高,通过胎盘的药量微乎其微,所以对胎儿无任何不良影响。
分娩镇痛中常见的问题
什么时候申请分娩镇痛?当您真正临产并进入产房后,即可向护士或自己的主管医生提出申请,她们会为您选择最佳的分娩镇痛时机,并帮助与麻醉医生联系为您镇痛。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能一直持续到孩子出生吗?是的,可满足整个产程的镇痛需要。
分娩镇痛对胎儿有害吗?实行分娩镇痛是在保证母亲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分娩镇痛所需要的麻醉药剂量只是剖宫产所需剂量的1/10或更小。因此,麻醉风险也比剖宫产小得多。
分娩镇痛真的完全不痛吗?疼痛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因人而异。止痛药物的给予则可以精确定量,并做到剂量个体化。目前的技术可以做到减痛分娩或者是完全无痛的分娩,这完全取决于产妇的要求与反应。
完全无痛的分娩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医生建议,保留轻微的子宫收缩感觉是最好的。
专家指出,分娩疼痛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1)子宫收缩——请记住当宫缩间隙时你应该同时放松身体,因为任何一点过分的紧张都可能给你造成不必要的疲劳,使分娩时间延长,痛苦加重。
(2)肌肉紧张——当宫缩时,大多数女性同时会绷紧分娩中无需使用的肌肉,如腿部、手足以及下颌的肌肉等。这样实际上加重了疼痛的程度,从而导致分娩时间的延长。
(3)畏惧-紧张-疼痛的循环——有些女性害怕分娩的原因是疼痛,这种担心会引起肌肉紧张,导致宫缩加剧和时间延长,这反过来又会加重疼痛。
对于分娩过程中的女性来说,了解一些应对分娩的技巧,将会受益匪浅,从而很好地配合医生,减轻分娩时的疼痛。当前广为应用的就是“拉玛泽”呼吸法,主要是让产妇对于生产有正确的了解,清楚知道生产时可能会有的状况,通过之前的练习,当阵痛来临时,能有经验、稳定地实施各种呼吸放松技巧,使得肢体及心理放松,顺利完成生产大事。
据介绍,“拉玛泽”呼吸法是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推演出来的,而将此原理运用到生产中,则是当阵痛来临时,将原本疼痛时立即出现的“肌肉紧张”,经过多次练习转化为“主动肌肉放松”,而使疼痛减少。
科学地说,学习此方法并不表示可以使生产不痛,而是让生产疼痛减轻到人体所能忍受的范围内。据悉,目前市内多数正规医院开设的产前培训班都会有“拉玛泽”呼吸法的课程,准妈妈们可以多加关注。
分娩镇痛之腰部硬膜外隙间断注药法
硬膜外隙间断注药法是手术中的硬膜外麻醉的最常见的给药方法,它同样适用于硬膜外的分娩镇痛。
它的优点是:
①镇痛性:分娩疼痛是生理性疼痛,其疼痛性质有别于病理性疼痛,所以单次硬膜外隙给予低浓度的局麻药和阿片类药物即可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②可控性:由于分娩疼痛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表现在个体间不同的疼痛程度、疼痛部位及产程的长短等),因此,间断给药有较好的可控性,间断注药产生的“峰谷效应",其实在产程中会表现为“真实”的连续硬膜外镇痛作用。
③经济性:降低了分娩镇痛消耗材料的费用,若不把麻醉科医师的劳动价值计人成本的话,腰部硬膜外隙间断注药法是最经济的分娩镇痛法。此法可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首选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法。
无痛分娩具体有哪几种
药物性镇痛分娩
“无痛分娩”,也就是医学所指的“镇痛分娩”,确切地说应是“产科镇痛”,因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做到绝对“无痛”,只是想法减轻疼痛,使准妈妈在没有痛苦的过程中顺利将宝宝自然分娩,这不仅有利于准妈妈,而且也有利于宝宝。
给药式无痛分娩,指的是在产程中使用药物来进行镇痛。如今产程中的药物性镇痛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笑气吸入法、静脉或肌肉注射镇痛剂、硬膜外阻滞镇痛、椎管内注药镇痛。
笑气吸入法
笑气即氧化亚氮,是一种镇痛作用较强的吸入性麻醉药物,为无色、无刺激、略带甜味的无机气体。当宫口开到23指时,分娩的妈妈开始自控吸入笑气,不需要特殊设备,也不需要麻醉医生的帮助。吸入混合笑气后,数十秒即可产生镇痛作用,停止数分钟后作用消失。这种气体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子宫胎宝宝也无明显影响,并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既不影响分娩过程,又能使分娩的妈妈保持清醒状态,可以很好地配合医生,还能缩短产程。
● 适合人群
适于对疼痛有一定的耐受性,且对分娩疼痛有一定认识,只是想适当减轻一些分娩疼痛的准妈妈。
● 注意事项
由于不好控制吸入量,部分准妈妈可能会有镇痛不全的情况出现。
静脉或肌肉注射镇痛剂
杜冷丁、安定、哌鱼替啶等都属于这类药物,通过肌肉或静脉注射达到分娩镇痛的效果。这种方法虽然可以缓解疼痛,但会使生产的妈妈昏昏欲睡,同时药物也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新生宝宝的健康。
● 适合人群
大多数产妇都适用,但是如有妊娠并发心脏病、药物过敏、腰部有外伤史的准妈妈应向医生咨询,由医生来决定是否使用。
● 注意事项
使用杜冷丁等镇痛剂镇痛可能会影响新生宝宝的呼吸。
硬膜外阻滞镇痛
这种方法是通过麻醉医生在分娩妈妈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药管,这药管中麻醉药的浓度大约相当于剖宫产的1/5,因此它的风险比剖宫产要小。当宫口开到3指时注入药物,一般药效持续一个半小时以上,等有了疼痛感后再注入药物,如此反复,直到分娩结束。它可以阻断分娩妈妈的感觉神经,但不影响其子宫收缩及运动神经,而且,分娩的妈妈头脑清醒,能积极配合参与整个分娩过程。这种无痛分娩法是目前各大医院运用最广泛、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
分娩镇痛的神经阻滞方法
(1)局部末梢神经阻滞:包括阴部神经阻滞和宫颈旁神经阻滞。阻滞阴部神经的重要标志为坐骨棘和骶棘韧带,方法有两种:经阴道和经会阴途径。可维持1小时,主要达到分娩第二期的镇痛要求。宫颈旁阻滞主要是在两侧阔韧带的基底部阻滞,可消除第一产程痛。
(2)骶管阻滞:主要作用于第二产程。缺点是用药量大,穿刺易损伤血管或误入蛛网膜下腔。此外,可延长第二产程。
(3)硬膜外阻滞:①宫缩痛冲动经子宫纤维传至脊髓背角,该处密布阿片受体。经硬膜外注入的麻醉性镇痛药,直接与背角的阿片受体结合,由此产生镇痛效果,同时无任何感觉和运动阻滞,也无低血压等副作用。药物主要为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②经硬膜外注射局麻药。局麻药主要有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等。注意防止注射局麻药后出现的低血压和可能出现的运动阻滞而使第二产程主动屏气力度减弱。禁忌证:产妇如有头盆不称、骨盆狭窄、官缩异常、产前出血等不宜选用硬膜外分娩镇痛。
(4)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机制与硬膜外相同。其副作用主要有:①瘙痒;②恶心、呕吐;③呼吸抑制;④尿潴留;⑤血压改变。蛛网膜下腔单次局麻药法,现在很少用到。
(5)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治疗分娩镇痛中,蛛网膜下腔用药能迅速达到止痛效果,然后等待硬膜外起效。出现的副作用与两种方法单用基本相同,应注意预防。
无痛分娩是什么
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其实叫做“分娩镇痛”。是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使之消失。
无痛分娩的好处有:
1、安全:无痛分娩常用硬膜外麻醉,医生在分娩妈妈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药管,药管中麻醉药的浓度大约相当于剖宫产的十分之一或更少,即淡淡的麻醉药,是很安全的。
2、方便:当宫口开到三指时通过已经放置的药管给药,分娩妈妈可以带着药管活动。
3、药效持久:大约在给药十分钟后,分娩的妈妈就感觉不到子宫收缩的剧烈疼痛了,有的能感觉到的疼痛就好似来月经时轻微的腰痛,直至分娩结束。
4、适合人群广:大多数分娩妈妈都适合无痛分娩,但是有妊娠合并心脏病,药物过敏,腰部有外伤史的产妇应向医生咨询,由医生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无痛分娩。
5、不用进手术室:无痛分娩的全过程是由妇产科和麻醉科医生共同合作完成的,正常的无痛分娩在产房中即可进行,无需进入手术室操作。
5种"无痛分娩"优缺点分析
所谓的"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其实叫做"分娩镇痛"。是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使之消失。目前通常使用的分娩镇痛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药物性的,是应用麻醉药或镇痛药来达到镇痛效果,这种就是现在所说的无痛分娩。另一种方法是非药物性的,是通过产前训练、指导子宫收缩时的呼吸等来减轻产痛;分娩时按摩疼痛部位或利用中医针灸等方法,也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分娩时的疼痛,这也属于非药物性分娩镇痛。
5种无痛分娩法优缺点比较
1、导乐分娩
这是目前最受推崇的一种自然分娩方式:由一位有分娩经验、良好沟通技巧的妇女或助产士陪伴在产妇身边,讲解分娩的各个过程,从心理上给予产妇支持和安慰,暗示或鼓励其增强信心,使产妇消除紧张感,从而减轻产痛。在产妇疼痛时,她还会给予适当的按摩或压迫,减轻因阵痛引起的不适。
优点:完全无副作用,是最自然的无痛分娩法。
缺点:镇痛效果相对较差,对产妇心理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2、电击镇痛:TANS、HANS
通过皮肤上的电极向表皮神经发出间歇性刺激,从而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递,达到镇痛效果。
优点:很方便,从分娩开始就可以使用,对准妈妈和宝宝都没有副作用。
缺点:镇痛效果相对较差。
3、静脉或肌肉注射镇痛剂
杜冷丁、安定、哌鱼替啶等都属于这类药物,通过肌肉或静脉注射达到分娩镇痛的效果。
优点:有效缓解疼痛。
缺点:会使产妇昏昏欲睡,同时药物也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新生宝宝的健康。
4、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是医生在分娩妈妈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药管,药管中麻醉药的浓度大约只有剖宫产的1/5,所以安全性很高。一般麻醉10分钟左右,疼痛就开始降低,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普遍采用的镇痛方法。
优点:大大缓解分娩时的疼痛,准妈妈还可以下地自由行走。
缺点:会降低壁肌肉的收缩功能,一部分准妈妈还会出现第二产程延长现象,因此在宫口将近全开的时候需要减少药量。有极少产妇会出现局部麻醉或脊髓麻醉的并发症。
5、笑气吸入法
笑气就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吸入性麻醉剂,无色、有甜味,是毒性最小的吸入性麻醉药,对呼吸道无刺激,对身体也没有损害。一般吸入30~45秒钟就可以发挥镇痛作用。
优点: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显效快,作用消失也快,没有蓄积作用;对产妇和宝宝都没有副作用;有甜味、不刺激呼吸道。容易接受;使用方便,一学就会。
缺点:镇痛效果没有硬膜外麻醉好,还需要忍受一些产痛,更适合有生育经验的妈妈。
提醒:了解无痛分娩后,相信准备做妈妈的您一定跃跃欲试了。但是无痛分娩虽好,却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还是须在妇产科和麻醉科医生认真检查后才能知道您是否可以采取这种分娩方式。妊娠并发心脏病、药物过敏、腰部有外伤史的产妇应向医生咨询。有阴道分娩禁忌症、麻醉禁忌症的人就不可以采用此方法。如果有凝血功能异常,那么就绝对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了。
有关分娩镇痛的三大疑问
1、分娩镇痛时机如何选择呢?
分娩分三个产程:第一产程是指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这个过程又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第二产程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第三产程指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通常第一产程潜伏期痛苦不明显,整个产程中以活跃期疼痛最剧烈,也是无痛分娩大显身手的时期,过早实施可能造成产程延长,所以掌握实施时间很重要。第二产程继续大剂量麻醉可能干扰产程进展情况,所以,现在国内、外的一般方法是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实施镇痛麻醉,通常数分钟内起效,持续至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后调整剂量或停止。麻醉师根据不同产妇对疼痛的敏感程度调整用药方案和剂量,达到产妇满意的镇痛效果。
2、分娩镇痛对婴儿有影响吗?
让产妇和家属对无痛分娩最担心的是,这些麻醉药物会不会对胎儿和产妇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实行无痛分娩是以维护母亲与胎儿安全为最高原则的。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一般并发症如低血压、头痛比较轻微,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比较少见。常见不良反应表现在对产程的影响、对胎盘血供的影响。低血压是影响胎盘血流的主要因素。但在药物浓度降低至一定程度 ( 即常规浓度 ) 时,影响并不明显。 无痛分娩的药物浓度远低于一般手术如剖腹产的麻醉剂量,当产妇选择剖宫产时很少会问医生麻醉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实行无痛分娩是以维护母亲和胎儿安全为最高原则,药物经由胎盘吸收的药物量微乎其微,对胎儿并无不良影响,更不会影响婴儿的大脑健康。
3、什么人适合做无痛分娩?
了解了无痛分娩后,相信准备做妈妈的您一定跃跃欲试了。但是无痛分娩虽好,却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无痛分娩的适应人群虽然很广,不过还是须在妇产科和麻醉科医生认真检查后才能知道您是否可以采取这种分娩方式。有阴道分娩禁忌症、麻醉禁忌症的人就不可以采用此方法。如果是有凝血功能异常,那么就绝对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了。
无痛分娩也有好几种方式,大部分产妇都是适合无痛分娩的,但是仍有一少部分准妈因为一些并发症等疾病不适合这种分娩方式,所以准妈要多了解相关的无痛分娩的知识,也应当向医生进行咨询,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无痛分娩。
剖宫产产后镇痛的不同应对措施
1.肌内注射
间断肌注阿片类药不能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从注射部位的不规则吸收,可导致血药浓度波动且不可预测。这种不规则的吸收使血浆峰浓度和达峰浓度的时间存在变异。血浆阿片浓度只有达到最低有效镇痛浓度(MEAC)才能缓解疼痛,MEAC在个体间存在2~5倍的变异。当按时肌注阿片时,在4h血浆浓度仅超过MEAC 35%。所以目前肌注不作为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而作为其他镇痛效果不全时的补救措施。
2.椎管内给予阿片类药物
椎管内给予阿片类药物可在剖宫产后有效镇痛,作用部位是脊髓背角的阿片受体。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都和脑脊液浓度有关,与血浆浓度无关。硬膜外阿片必须弥散穿过硬脊膜到达脑脊液,因此脂溶性越高,起效越快。从脑脊液的清除决定着作用持续时间。脂溶性高的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哌替啶、美沙酮等)很快被邻近组织吸收,因此脂溶性越高,阻滞节段越窄,持续时间越短,因为不能广泛弥散至硬脊膜和蛛网膜下腔。相反,低脂溶性的吗啡,起效慢但持续时间很长(1 2~24h)。吗啡在硬脊膜和蛛网膜下腔广泛分布,因此阻滞范围广。尽管起效和持续时间不同,脂溶性和水溶性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性能是相似的。使用吗啡可能有延迟性呼吸抑制,因为向头端扩散,影响了延髓呼吸中枢。尽管该并发症少见而且是缓慢发生的,产妇应该在给药24h内密切监测。脂溶性阿片不存在延迟性呼吸抑制,因为向头端扩散很少。剖宫产后镇痛,硬膜外隙吗啡优于肌注吗啡。硬膜外隙单次给予吗啡后,40%的产妇在12h需要追加阿片类药物。硬膜外隙吗啡镇痛效果好,但是副作用较多,如瘙痒、恶心呕吐等,有人报道,瘙痒率达45%,而PCA和肌注吗啡只有5%。
3.病人自控镇痛(PCA)
无论是PCEA或是PCIA都是目前剖宫产后最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如果是在腰麻或全麻下完成剖宫产,可选用PCIA。如果是在硬膜外或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可选用PCEA。
顺产打无痛针有什么副作用 什么是无痛分娩针
“无痛分娩针”又被称为“硬脊膜外麻醉”,是分娩镇痛的一种方法,它不是一针的问题,是一项技术。它是指在产妇后背用一硬膜外穿刺针在局麻下穿刺,药物经腰麻针注入蛛网膜下腔,后背留一条硬膜外导管,连接一个自控电子泵,产妇感到疼痛时按一次按钮,药物会自动注入硬膜外腔,起到镇痛作用。
无痛分娩针有用吗 什么是无痛分娩针
“无痛针”又被称为“硬脊膜外麻醉”,是分娩镇痛的一种方法,它不是一针的问题,是一项技术。
它是指在产妇后背用一硬膜外穿刺针在局麻下穿刺,药物经腰麻针注入蛛网膜下腔,后背留一条硬膜外导管,连接一个自控电子泵,产妇感到疼痛时按一次按钮,药物会自动注入硬膜外腔,起到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