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委阳的准确位置图 委阳穴针刺操作手法

委阳的准确位置图 委阳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屈膝,腘横纹外侧端是穴。

进针方向:从屈侧向伸侧直刺与腘窝平面成90°。

深度:针0.5-1.0寸,留20分钟;艾炷灸1-2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疏利三焦,通经活络。

主治:腰脊强痛,小腹胀痛,小便不利,腿足挛痛。

委阳的意思是什么 委阳的治疗用法

1、疗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针刺方法:委阳穴,直刺0.5—1寸,局部酸胀,可向大腿及小腿放散。

3、艾灸方法:委阳穴艾条温灸10—15分钟,委阳穴,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

4、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按委阳穴一分钟,左右腿交替5—8次。

腹结的位置图片 腹结穴针刺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操作方法:仰卧位,脐中下1.3寸,旁开4寸处取穴。

功能:健脾温中,宣通降逆。

主治:绕脐痛,泄泻,疝气,腹胀,肠炎,痢疾,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咳嗽诸症。配天枢,脾俞治疗腹胀;配天枢,大横,肓俞治疗绕脐痛。

委阳的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膝部,腘横纹外侧端上,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缘。

快速取穴法:

1.俯卧位,稍屈膝,在大腿后面,即可显露明显的股二头肌肌腱;穴在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缘,按压有酸胀感。

2.俯卧位,先取委中,再旁开约1寸处。

委中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的中间取穴。

神堂的准确位置图片 神堂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骨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进针0.2-0.3寸,留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清热散风,止咳平喘。

主治:心悸,气短,咳嗽,胸痛,脊背疼痛。

配穴:配内关,郄门治疗心悸,气短;配风门,肺俞治疗咳嗽,胸痛。

魂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魂门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由双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7胸椎,再向下循摸2个椎体即为第9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胸胁胀痛,背痛,呕吐,泄泻。

鱼腰的准确位置图 鱼腰针刺操作手法

取正坐或仰卧位,两目平视,于眉毛中间,下对瞳孔处,可横刺,沿皮向两旁刺入,透攒竹或丝竹空穴,深0.5-1寸(治眶上神经痛),针的深面为额骨眉弓和其骨外膜,局部有胀感,扩散至眼球时,眼球有发胀感。禁灸。

商丘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商丘穴针刺操作手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沿内踝前缘及下缘,分别作一直线,交点处,直刺,深0.3-0.5寸;亦可横刺透解溪穴,进针1-1.5寸,局部可有酸胀感。

注意:禁用直接灸,瘢痕灸,本穴位于踝关节附近,内有神经,肌腱,血管,故不宜使用艾灸,尤其是化脓灸和艾炷直接灸,以防艾火灼伤,引起瘢痕,痉挛。

腰间盘突出可以艾灸吗

可以,而且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从中医来讲,腰椎间盘突出首先是由于患者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引起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会出现腰疼、下肢的疼痛,为艾灸是通过艾草的温热功能,加上在燃烧的时候释放的热量,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因此在腰部进行艾灸,能对腰部的经络阻滞,起到疏经、通络、缓解疼痛的效果。

艾灸方法

艾灸穴位:腰部阿是穴(痛点)、环跳穴、委中穴、肾俞穴、腰阳关穴

快速定位

1、肾俞穴的准确位置,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2、委中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膝盖背侧两肌腱之间。

3、腰阳关穴的准确位置,在第4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4、环跳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臀部凹陷处稍向上的位置。

操作方法

肾俞穴、腰阳关穴两穴用双罐艾灸罐灸,环跳、委中两穴用单罐艾灸罐灸,腰部阿是穴用双眼艾灸盒灸,每次每穴30分钟,每日1次。

原理

中医讲“腰背委中求”,灸委中穴可疏通腰背部经脉的气血,有很好的止痛及缓解症状的作用;“腰为肾之府”,灸肾俞穴可壮腰益肾;灸腰阳关穴、腰部 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络及筋骨的气血,通络止痛。环跳穴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配穴,可以有效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的下肢不适症状。

委阳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委阳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腘横纹外侧段,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

取穴:俯卧位,先取腘窝正中的委中穴,向外一横指,按之酸痛明显处取穴。

相关推荐

委中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委中的准确位置

委中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取俯卧位,稍屈膝,在大腿后面,即可显露明显的股二头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在其中间,按压有动脉搏动处。

针灸能治疗腰痛吗

1.急性腰扭伤 选穴:人中、后溪、委中、腰痛点、腰部阿是穴。 操作:人中、后溪、腰痛点,进针后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10-15分钟,期间行针1-2次,并令患者缓慢而较大幅度地活动腰部;委中三棱针点刺放血。 2.慢性腰肌老损 选穴:肾俞、大肠俞、委中。 操作:进针后施提插捻转补泻法。 3.随症配穴 选穴:肾虚者配命门、志室、太溪;寒湿者加腰阳关;配合阿是穴点刺放血。 操作:肾阳虚和寒湿重者可用灸法;瘀血者阿是穴点刺后加拔火罐吸除瘀血。 实用小技巧:甲鱼壳共二两,砸碎,炒黄,浸白酒一斤,三日后用酒涂腰部。

针刺阳溪准确位置和作用 针刺阳溪的方法

操作方法:仰掌取穴。 进针方法:直刺0.-0.5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注意:穴位忌直刺过深,本穴位于桡骨茎突与掌骨之间,直刺过深会损伤骨膜,造成手腕部刺痛;忌用粗针强刺,本穴位于骨缝之间,粗针强刺会伤及骨膜,造成手腕刺痛无力,甚则损伤神经,造成腕部活动障碍;忌瘢痕灸,本穴位于腕关节部,肌腱附近,故不宜用直接灸或化脓灸,以免影响活动和美观。

承浆的位置及作用 承浆穴针刺操作手法

进针方向:从前面向后直刺,与颏部成90°。 深度:针0.3-0.5寸,留1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下齿根。 功能主治:舒筋散风,定志生津。主治暴喑,癫病,中风昏迷,齿龈肿痛,口眼喎斜。

缓解腰疼之穴位按摩法

1.腰痛穴 取穴:腰痛穴位于手背上,第二掌骨与第三掌骨的交接点。 做法:左手或右手握拳按摩,一定要有酸胀感,如果有疼痛感更好。 功效:只要揉上1-2分钟,即可有效缓解腰疼。 2.肾俞穴 取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 做法: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 功效: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3.阳关穴 取穴: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 做法: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 功效:每

荨麻疹针灸有用吗 荨麻疹针灸治疗方法

取穴 主穴为肝俞、委中、曲池;呕吐配中脘;腹泻配天枢、足三里;呼吸困难配内关。 操作方法 肝俞呈45"向下斜剌0.5~1寸,委中针0.5~0.8寸,曲池向少海透刺,均用捻转手法,短促行针。针后再用艾条灸曲池、血海各10~20分钟,1日治疗1次。 取穴 分为两组:肝俞、委中、足三里为1组;阳陵泉、风门、曲池为2组。两组穴位轮换使用,每组用1个疗程。 操作方法 均用捻转手法,留针15~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1日针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2天。

大都的位置 大都针刺操作手法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1趾骨基底部,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固有神经浅静脉网,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深度:针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1-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回阳救逆。主治腹胀,胃痛,食不化,呃逆,便秘,泄泻,胃炎,肠炎,足趾痛,感冒,小儿惊厥等症。

委中穴的主要功效

腰背委中求。委中,首见于《灵枢•本输》。委,曲之义,中,正中,中央。因穴在腘窝中央正中,委曲之处,须膝腘屈曲,委而取之,故名委中。别名,血郗,委中央,中郗,郗中,腿凹,屈膝内。定位:在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简易取穴法:在腘窝横纹正中央,屈膝或俯卧取之。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膀胱经循行人身之背面,包括头、项、背、腰、臀及下肢后正中,是人身最长的经脉,共有67个穴位,五脏六腑的背俞穴都分布在膀胱经上。膀胱与肾相表里,肾为先天之本,太阳膀胱主一身之表,是人身之藩篱,有卫外作用。委中穴

委中的准确位置 委中的作用

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经从头走足,在背部形成两行夹脊的经脉,直达腰骶,下抵下肢,合并于委中,所以委中为膀胱经气血的汇合之处,是腰背下肢气血的总开关,此穴有疏调经气,达到通则不痛,强健腰膝的作用。体力劳动和久坐之人,腰背经常出现酸痛的情况,刺激该穴可治疗腰背疼痛,对于一些下肢疾病也有缓解治疗的作用。

委中穴针刺怎么操作

委中针刺方法 取穴法:腘横纹中点是穴。俯卧,腘窝横纹中点外侧(腘动脉外侧)。 进针方向:从屈侧面向伸侧面与腘窝平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0.5-1寸,局部可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足底放射。留针20分钟。 功能主治 委中穴又名血郄,委中央,此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下合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又是四总穴之一。它具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用于治疗腰脊强痛,下肢屈伸不利,丹毒,痧症,霍乱(类似急性肠胃炎),中暑,小腿肚转筋,中风昏迷,半身不遂,风湿痿痹,热病汗不出,疔疮,发背,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