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麦粒肿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很陌生,很多人可能都得过麦粒肿,尤其是小儿。很多人都想知道麦粒肿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呢?为何会得这种疾病呢?这种疾病有什么症状表现呢?下面就让专家来给我们解答。
在睫毛也就是眼毛的根部有两种腺体:皮脂腺和汗腺,作为眼睑支架的睑板,它的内层还有一种腺体叫睑板腺,起湿润眼球的作用。如果这些腺体因细菌感染后产后急性化脓性炎症,这就是麦粒肿,也称为睑腺炎。皮脂腺发生感染时称为外麦粒肿;睑板腺发生感染则称为内麦粒肿。
麦粒肿有什么表现呢?外麦粒肿俗称针眼,与我们平时所见的皮肤疖肿是一回事。初起时,患儿眼睑边缘出现局限性红肿,因为疼痛而不让人触摸。3~4天后,红肿的中央皮肤颜色变为黄白色,并可见到脓头。如果脓头自行破溃或经手术脓液引流排出后,红肿会很快消退,整个病程约一周。由于睑板腺比睫毛根部的腺体大,并且睑板本身结构坚韧,所以内麦粒肿的疼痛要比外麦粒肿厉害。
还有一点需要家长注意的是,长在内、外眼角的麦粒肿,特别是内麦粒肿,在其附近的眼球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个“水泡”,家长不要为此紧张,这是因为麦粒肿压迫周围的组织引起的球结膜水肿。随着病情的缓解,“水泡”会随之消失。
那么,为什么会得麦粒肿呢?如经常用手揉眼,由于手经常接触许多不洁物品,往往常有很多的病菌,这些病菌会通过揉眼这种不良习惯而带入眼内,引起眼睛的感染。此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如学习负担过重、体力消耗大、消化不良、糖尿病等),身体的抵抗力弱,病菌也会趁虚而入,引起眼部的感染。
以上就是专家介绍的有关麦粒肿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朋友们对疾病的认识有进一步的了解。麦粒肿相对来说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也不可忽视,平时就要多注意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关键,尤其是小儿的卫生安全更应该注意。
眼睑红肿疼痛怎么办?
下眼睑疼痛红肿有可能是麦粒肿,麦粒肿是指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 麦粒肿病虽小,但很是让人烦恼,痛苦不堪,医疗上又无治疗好办法,用酒精棉球擦拭眼睫毛根部效果非常好。
麦粒肿西医治疗
1、早期湿热敷或旋磁理疗,促进浸润吸收或硬结迅速化脓。
2、手术切开:当脓点形成后可切开排脓。但要注意外麦粒肿的切口应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的切口庆与睑缘垂直。切忌不适当的挤压,以防炎症向眶内、颅内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海绵窦静脉炎、脑膜炎、及脓肿等而危及生命。
3、对顽固的经常发作的病例,可用自体免疫疗法。伴全身发烧,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者可给抗生素及磺胺类的药物的应用。
中医学中以其以针刺破即愈故名“针眼”,认为其多因肌肤不洁,风热毒邪外侵所致,或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正不胜邪而使病变反复发作。临床常见有风热毒邪、热毒炽盛及脾虚气弱等症型。治疗当以清热解毒为主;对正不胜邪者,宜取扶正托毒法为原则。
区别急性泪囊炎和针眼的方法
急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时,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压痛明显,炎症可扩散到颊部、鼻梁和眼睑等处。当扩散到眼睑时,有时会被误认为是麦粒肿。
急性泪囊炎是一种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鼻泪管被堵塞,泪囊里面的泪液不能排出,潴留的泪液成了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形成慢性泪囊炎。有些慢性泪囊炎炎症可向周围扩散,急性发作,成为急性泪囊炎。
因此急性泪囊炎多由慢性泪囊炎引发,只有少数一开始就为急性炎症,也就是急性泪囊炎一般都有慢性泪囊炎的病史。有时由于泪囊遭到外伤,或在泪道探通中造成假道,或在泪囊手术后细菌感染,也可形成急性泪囊炎。
针眼
麦粒肿就是眼睑上的疖子,它是长在眼皮上的,大家常叫做“针眼 ”、“偷针眼”。麦粒肿是由眼睑的睑板腺或毛囊及其附属腺体感染引起的。麦粒肿初起时又红又痛,三五天后可化脓,待脓排出后,红肿消退,胀痛缓解,再过几天就可完全痊愈。
可见急性泪囊炎与麦粒肿的发病部位是不一样的,压痛部位不同,而且症状也不完全相同。急性泪囊炎在数日后也会形成一个脓腔,破溃排脓后炎症迅速消退,但常在泪囊前留下一瘘管,且多数久治不愈,这一点也与麦粒肿不同。
急性泪囊炎早期症状与麦粒肿可能相似,但它们的起病原因不同,病史不同,发病部位不同,预后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因此只要细心观察和分析是不难鉴别的。
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麦粒肿是大家常说的针眼,发生在我们的心灵的窗户——眼睛。我们要保护眼睛,减少麦粒肿的发生,那我们必须先要知道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小编就为你列出引起麦粒肿的原因。
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过度疲劳、情绪紧张,引起内分泌失调,皮脂腺排泄不畅。
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油性体质,或吃了过多油炸制品、巧克力等,使皮脂腺的分泌旺盛,分泌出口易被阻塞。
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用不洁的手搓揉眼睛,或是长期戴隐形眼镜,导致了结膜炎,容易感染细菌。
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平常爱揉眼睛、抵抗力低、偏食、眼睛过度疲劳、很少眨眼睛、睡眠不足的人,都有长麦粒肿的高风险。
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讲‘诸毒疮疡皆属于火’上下眼睑属脾所统,麦粒肿可能与消化不良,大便不好等消化系统疾病或功能失调有关系。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忌食腥、辣椒、酒。如果是反复发作的话,你可以用全蝎粉,一次1g,日2次,连用10天以上.专治各种毛囊炎和麦粒肿,在临床上应用效果非常好。
我们可以根据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来制定治疗方法。一般说来,轻微的针眼约在三至五天内便会痊愈。治疗方式为局部涂抹抗生素如红霉素眼药膏,热敷可加速针眼之消褪;若脓点出现,则应切开减压排脓;若感染症状严重,便需口服抗生素。疼痛剧烈可以口服尼美舒利胶囊,早晚各一片,对由于耳鼻喉,眼科的炎症引起的疼痛镇痛效果很好。若出现针眼的症状或已长出针眼,更要注意眼部清洁,可减缓病情加速复元。
麦粒肿的原因
引起麦粒肿的新居大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外麦粒肿严重的可导致高烧,而内麦粒肿的临床症状远没有外麦粒肿猛烈。当脓液局部积聚时出现黄色脓头,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面,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
当人们出针眼时,眼睑皮肤会出现局部的红肿和疼痛的感觉。出现麦粒肿的主要原因是两个:一个是不注意用眼卫生,有些朋友经常用手揉眼睛,这样很容易导致手上的细菌引起眼部的炎症,从而导致麦粒肿;另一个原因是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这种情况机会每个人都出现过。
尤其是在考试前夕,为了复习功课,往往要熬夜。还有些人平时就有夜间工作的习惯,这些都是造成麦粒肿的诱因。一旦起了针眼,千万不要用手挤压,如果挤破了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在麦粒肿前期,可以用热毛巾敷眼,或者用通过滴眼药水来治疗,同时要注意用眼卫生。
在治疗期间,尽量做到多休息,麦粒肿有一定自愈的能力,这样一般经过几天的治疗和休息,麦粒肿就可以消退。有些比较严重的,可能经过数个月以至半年都不见好转,那么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切除,主要目的是切开排脓,并且清理坏死的组织有时还需切除肉芽。
麦粒肿化脓的症状有哪些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型: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其症状是眼睑皮肤局限 性红、肿、热、痛,邻近球结膜水肿。.当脓液局限积聚时出现黄色脓头,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 面,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建议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以及治疗。
一:麦粒肿概述 麦粒肿为细菌(常见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根据受累腺组织的不同部位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 (Zeiss腺)受感染,俗称“偷针眼”。初起时痒感逐渐加剧,眼睑水肿、充血,有胀痛和压痛,在近睑缘处可触到硬结。发生在外眦部者疼痛特别显著,外侧 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数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有黄色脓头,积脓一经穿破皮肤,向外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亦随之减轻。
二、麦粒肿的症状 1. 发病3-5天,脓点形成,外麦粒肿脓点在皮肤面,内麦粒肿脓点在睑结膜面,脓点自行穿破后炎症迅速消退。 2. 眼睑局限红、肿、热、痛,发生在外眦部可伴外侧球结膜水肿。 3. 重者常伴耳前或颌下淋巴肿大、压痛及全身症状。
麦粒肿化脓症状非常明显就是针眼化脓,发白,可以结合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还有就是要注意自己平时饮食要非常清淡,太过于刺激的食物不要多吃如果是麦粒肿化脓要注意避免感染,吃一些药物也是很好的选择,要听从医嘱。
麦粒肿的相关临床表现
麦粒肿患处呈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疼痛程度常与水肿程度呈正比。外睑腺炎的炎症反应主要位于睫毛根部的睑缘处,开始时红肿范围较弥散,但以棉签头部等细棍样物进行触诊时,可发现明显压痛的硬结,患者疼痛剧烈,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如果外睑腺炎邻近外眦角时,疼痛特别明显,还可引起反应性球结膜水肿。内睑腺炎被局限与睑板腺内,肿胀比较局限;患者疼痛明显,病变处有硬结,出之压痛,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肿胀。
眼睑炎发生2-3d后,可形成黄色脓点。要睑腺炎向皮肤方向发展,局部皮肤出现脓点,硬结软化,可自行破溃。内睑腺炎常于睑结膜面形成黄色脓点,向结膜囊内破溃,少数患者可向皮肤面破溃。睑腺炎破溃后炎症明显减轻,1-2d逐渐消退。
在儿童、老年人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体弱、抵抗力差的患者中,睑腺炎可在眼睑皮下组织扩散,发展为眼睑蜂窝织炎。此时整个眼睑红肿,可波及同侧面部。眼睑不能睁开,触之坚硬,压痛明显,球结膜反应性水肿剧烈,可暴露于睑裂之外。可伴有发热、寒颤、头痛等全身症状。
什么是麦粒肿
麦粒肿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
1.外麦粒肿
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2.内麦粒肿
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麦粒肿的发病原因
眼睑有两种腺体,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开口于毛囊;另一种靠近结膜面埋在睑板里的叫睑板腺,开口于睑缘。麦粒肿就是这两种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1.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邻近球结膜水肿。
2.当脓液局限积聚时出现黄色脓头,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面,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
3.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
莫把霰粒肿当麦粒肿延误治疗
霰粒肿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儿童眼病,最初发病时,儿童表现的是眼睑上可以看见一个小的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逐渐增大.霰粒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膜面型,它的表现是结膜面呈暗红色.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这种儿童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手术中在结膜面做一个小的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手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
还有一种霰粒肿是皮肤面型,这种孩子的霰粒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肿物逐渐增大.肿物的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的血性坏死组织.这种霰粒肿比较复杂,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囊肿破裂,皮肤面遗留一个大的不规则的瘢痕组织,严重的眼睑皮肤面缺损会造成眼睑的外翻。
我们医院眼科门诊接诊了大量的霰粒肿的患儿,最初家长惧怕手术,一直坚持保守治疗,还有的家长认为这种病是麦粒肿,等着孩子麦粒肿的脓头破了自然就会好了,这两种的看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儿童的霰粒肿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应该尽早手术。有些家长怕孩子手术时疼痛,一再拖延手术时间,最后霰粒肿发展成为霰粒肿肉芽肿从皮肤面破溃,眼睑形成较大的疤痕。部分孩子由于皮肤面形成较大的肉芽肿只能全麻下行皮肤修整手术。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我们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大量的临床总结,制定出了一整套治疗皮面霰粒肿肉芽肿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达到使皮肤不遗留瘢痕或减小皮肤瘢痕的目的。
麦粒肿或霰粒肿的营养及饮食
补充维生素A和C,它们有益于皮肤健康。进食清淡饮食,仅吃水果蔬菜,饮奶酪、草本植物的茶,果汁和矿泉水,中医认为儿童患者多为脾胃不合所至,所以对于多发性儿童霰粒肿的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食助消化的药物,以及服用一些调节脾胃的小中药。
预防麦粒肿的方法有什么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一:
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不用脏手或脏物揉擦眼睛。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二:
注意休息,看电视、打电脑、写作业时间不宜太长,增加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三:
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四:
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五:
如果反复发生或出现多发性麦粒肿,也就是一只眼睛上长2~3个麦粒肿,应当全面检查身体,查明病因,要知道因眼部的慢性炎症,如结膜炎、睑缘炎或屈光石正面造成的眼疲劳都可成为麦粒肿的 重要诱因。
此外,因糖尿病或消化道疾病时,因血糖升高或身体抵抗力弱,细菌在人体内容易繁殖,这也是易引起眼部化脓性感染的因素。
散粒肿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病程缓慢,一般并无明显症状,无疼痛有时仅有沉重感,可因有肿块压迫引起暂时性散光,或肿块压迫眼球而引起异物感。
2.眼睑皮下可触及一至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小至米粒、绿豆,大至黄豆、樱桃,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边缘清楚,无触痛。
3.翻转眼睑在肿块在结膜面,可见紫红色或灰红色局限隆起。如有继发感染,可演变成麦粒肿。
4.小型肿块可自行完全吸收,或自行穿破结膜面,排出胶样内容物,形成蕈状肉芽状增殖,这种肉芽组织亦可通过睑板腺的排出管道,而在睑缘表面形成乳头状的增殖。
麦粒肿的诊断过程是什么
一、麦粒肿临床表现
1.眼睑局限会出现一些症状,例如是热、红、肿、痛,如果发生在外眦部的话,会伴随着外侧球结膜水肿,所以大家要注意。
2.发病3-5天,脓点形成,外麦粒肿脓点在皮肤面,内麦粒肿脓点在睑结膜面,脓点自行穿破后炎症迅速消退。
3.重者常伴耳前或颌下淋巴肿大、压痛及全身症状。
二、西医诊断标准
1.眼睑限局性红肿、疼痛,触之可及硬结及压痛。
2.睑板腺导管开口处充血、隆起,可伴有结废水肿。
3.数日后硬结变软,脓肿形成,脓点出现在睑结膜面。
4.脓肿破渍后脓液排出,红肿消退,症状缓解。
5.耳前或顿下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6.重者可有全身发热等症状。
三、中医诊断标准
发病常因风邪外袭,客于胞睑而化热,风热煎灼津液,变生疮疖,过食辛辣炙腐,脾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局部酿脓;或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蕴结于胞睑而致。若余邪未清,热毒蕴伏,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而易感风邪者,常反复发作。
四、麦粒肿应注意与下列病鉴别
1.睑板腺癌:睑板上肿物发生在老年人,或手术刮除后在原处复发,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2.霰粒肿继发感染与内麦粒肿的鉴别:前者先有无痛不肿的结节或肿块,口后才有红肿痛的症状。而后者起病急,红肿痛结节同时出现。
麦粒肿必须手术吗
麦粒肿,是一种眼睛附近的眼睑部分的两种腺体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的炎症所造成的一种临床的疾病。当像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样的细菌,作为病原入侵到了这两种腺体,而产生了急性化脓性的炎症时,麦粒肿也就诞生了。那么,麦粒肿是否必须要进行手术才能治疗呢?
事实上,麦粒肿要根据病情的程度,发病的时期,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才是最科学合理的。比如在信息上,首先在麦粒肿的早期,我们应该推荐患者进行湿的、热的敷疗法,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以及细胞的浸润吸收和细胞硬结的迅速解除化脓,来达到缓解麦粒肿的效果。
同时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麦粒肿患者出现的全身性的发烧,和全身不适,以及头痛等一些临床症状,应该采用一些消炎药等对症的治疗方式。在中医上,根据不同的发病情况,比如风热外侵或者是热毒壅盛,也要采取疏风清热或者是清热解毒等不同的对症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另外,对于一些病情并非很严重的麦粒肿的患者,还可以采用一些食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如多吃一些生津的瓜果和蔬菜,像西瓜、黄瓜、苦瓜等等,并且多饮水,多喝菜汤,多排泄小便,这些都对治疗麦粒肿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只有当麦粒肿患者眼部的急性化脓性的炎症比较严重的时候,甚至这种炎症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的时候,医院才会推荐进行适当的手术切除术。这一般也要在麦粒肿患者的发炎部位的脓点完全的形成以后才可以进行手术进行切开排脓,这里也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消炎和清创消毒,防止脓液的扩散造成了其它部位的继发感染。
总之,麦粒肿患者的手术方式可能是治疗严重时期的麦粒肿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法,但是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对患者也有一定的损害,因此这种方法并不是麦粒肿的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