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现场急救基本原则
骨折现场急救基本原则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伤处活动,转运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急救的基本原则。
严重损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者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可针刺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型骨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干净毛巾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半小时应放松1次(每次30-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开放伤口的处理除及时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包扎伤口,以防止伤口继续暴露。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去除,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现场急救时正确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转运。但急救时的固定只是暂时的。因此,应该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型骨折有骨折端外露者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枪支、刺刀、手杖或硬纸板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条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严重外伤后的剧烈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
骨折现场急救五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 30 分钟应放松 1 次(每次 30~60 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枪枝、刺刀、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的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 10 毫克或度冷丁 50 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骨折急救原则 简单固定
在对骨折患者进行固定时,正确的固定能够减少伤员的疼痛和组织的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
注意:急救固定是暂时的,应该简单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复位(开放性骨折更加不能够复位,应该原位固定)。
方法:急救固定应该就地取材,例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长短以固定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果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以用布带将伤肢绑在身上,这个时候的捆绑可以固定在胸壁上或者下肢与将肢固定在一起。
发生骨折紧急措施 妥善固定
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妥善固定患肢可减少骨折端活动,避免血管、神经、重要脏器损伤,减轻患者疼痛和便于搬运。固定可就地取材,以夹板最宜,若附近没有固定材料,也可将受伤的上肢固定在胸部,受伤的下肢同健肢一起固定。
骨折急救的处理原则 抢救生命
骨折病人第一急救原则就是抢救生命,如果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者濒于停止,应该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如果是已经昏迷的病人应该保持病人呼吸道通常,观察口咽部有无异物病及时清理。如果上述问题已经无法急救处理,应该痢疾送往医院就诊。
骨折患者急救原则有哪些
1。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2。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
3。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
股骨颈骨折怎么办
股骨颈骨折急救措施及治疗!凡外伤后髋部疼痛,由专科医师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病情、体质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除非有手术禁忌症的无移位的骨折才考虑保守治疗。
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依X线透视下将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钉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骨折端能得到加压固定,治疗费用较低的优点。不足之处是手术后需要4—6个月的卧床休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已有60余年的历史,材料力学、手术技巧都十分完善,是所有人工关节置换中技术最成熟、效果最好的,特别适用于头下型及老年病性股骨颈骨折,术后几天即可下床活动,避免了术后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大大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青年Ⅰ、Ⅱ期股骨头坏死,这时股骨头尚未塌陷,可采取自体腓骨植骨或带血管植骨,手术后可配合药物治疗;中青年Ⅲ期股骨头坏死可采取带血管植骨和药物治疗;中青年Ⅳ期股骨头坏死及老年股骨头坏死应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急救措施及治疗!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解我们已经熟悉了,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得了病不可怕,关键是要积极的接受医生的药物治疗,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康复锻炼。
骨折现场急救基本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型和开放型两大类。闭合型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接触;开放型骨折则是指骨折端与外界相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最常见的为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伤处活动,转运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急救的基本原则。
严重损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者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可针刺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型骨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干净毛巾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半小时应放松1次(每次30-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开放伤口的处理除及时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包扎伤口,以防止伤口继续暴露。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去除,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现场急救时正确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转运。但急救时的固定只是暂时的。因此,应该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型骨折有骨折端外露者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枪支、刺刀、手杖或硬纸板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条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