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低钠盐应注意什么 低钠盐与普通盐区别
食用低钠盐应注意什么 低钠盐与普通盐区别
1、成分不同。低钠盐主要是以氧化钠、碘酸钾做为原材料,随后再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制做而成的,钠元素的含量一般比普通盐要低一些。
2、适宜人群不同。低钠盐因为钠元素含量较低,很适合中老年及血压较高的病人服用,而普通盐并不建议高血压患者多食。
3、味道不同。低钠盐由于里面带有的钾元素较少,所以放入同样重量的低钠盐入菜会比普通食盐吃起来更咸一些。
食用盐低钠的和普通的哪个好
因人而异。
食用盐低钠的和普通的哪个好要因人而异,低钠盐是以碘盐为原材料,再加入一定剂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制成,可以有效调节人体钠钾平衡,适合血压较高和年龄较大的人群食用。
但是低钠盐中含有较多的钾离子,食用过多的钾离子可能会加重对肾脏的负担,所以对于肾不好的人来说建议食用普通盐。
盐水洗脸是食用盐吗 洗脸用低钠盐最好
低钠盐是以碘盐为原料的盐,用低钠盐洗脸,可以改善我们身体内钠钾离子的平衡状态,保持肌肤的水嫩光滑,减钠增钾可以平衡人体里的钠钾,起到保健皮肤的作用。
低钠盐每天吃多少才最健康
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过量的钠会直接引起高血压等疾病。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发现,每3名成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因此减少钠的摄入十分必要。正常成人每天钠需要量为2200毫克,我国成人一般日常摄入的食物本身大约含有钠1000毫克,需要从食盐中摄入的钠为1200毫克左右(大约3克食盐)。但因为对咸味的偏好,绝大多数人盐的摄入量远远超过3克的水平。目前,市民一般食用的普通盐氯化钠含量超过了98.5%,而国家推广提倡的低钠盐,氯化钠含量只有75%左右,其余25%的成分主要为氯化钾。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摄入量是6克,而我国居民的摄入量远高于这一标准。因此,不管是哪种盐,食盐只是调味品,即使吃低钠盐,也尽量控制在6克以内。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以下三类人要慎吃低钠盐。1.肾功能不全及血钾高的人群。2.低血钠患者。3.服用普利类及沙坦类降压药物的人。
低钠盐适合什么人吃 正常人吃低钠盐会怎样
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是肾不好的人建议少吃。
低钠盐是以碘盐为原材料,再加入一定剂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制成,可以有效调节人体钠钾平衡,适合血压较高和年龄较大的人群食用,而正常人食用一般也不会影响健康,因为也可以从平时的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钠元素。
但是肾不好或易出汗类人群建议还是少吃,因为低钠盐中含有较多的钾离子,食用过多的钾离子可能会加重对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低钠盐可防高血压肾病患者不宜多吃
为了遏制越来越多的居民由于吃盐多而引发高血压等慢性病,北京市自2007年起就已经发起了“限盐行动”。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普通食盐(氯化钠)中的钠元素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成分。食用低钠盐不但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还可帮助普通人群预防高血压。不管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几乎每一个人或家庭都宜选用低钠盐。
食用低钠盐可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由于低钠盐是高钾低钠,钾离子的摄取量相对增加,因此,患有肾脏病、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用。肾病患者,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现障碍(例如尿毒症)的患者,不宜吃低钠盐。因为低钠盐中钾含量较高,而肾功能不全者不能将钾有效排出体外,易造成高血钾,出现心律不齐等副作用,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
此外,因低钠盐与普通盐在口感上稍有差异,有些市民认为反正是低钠,多用点也无妨。其实,这一做法是错误的。即便食用低钠盐也要有量的限制,若烹饪时用了太多的低钠盐,不仅钠的总摄入量没减低,同时还增加了钾和镁的摄入量。这样,既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又失去了减盐(低钠)的意义。另外,有多种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食盐种类和用量。
无碘盐正常人能不能吃 正常人吃低钠盐会怎样
正常人吃低钠盐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建议还是买正常的盐吃比较好。
毕竟低钠盐是针对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病患者而制造的,在普通盐的基础上添加了约30%的氯化钾,虽说正常人吃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一些肾不好的人、经常出汗的人而言,长期吃低钠盐就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低钠盐和普通盐的区别 家用食用盐哪种好
可以根据自己的营养需求和口感偏好选择。
日常生活中一般能够获取碘的途径是较少的,这时可以适量食用加碘盐来预防和治疗由缺碘而引发的疾病,但如果住在沿海地区或者经常食用海产品的话,海产中的碘元素就够人体吸收了,一般不需要再额外补充。
国人普遍缺硒,适当食用加硒盐可以调节人体的硒平衡,不过硒的来源相比碘要丰富一些,人体可以通过食用鱼类、虾类、韭菜、洋葱等食品来补充硒元素。
低钠盐和普通盐的区别
低钠盐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钠的含量较低,实际上,低钠盐的钠含量确实比普通盐低三分之一左右,而钾元素和镁元素的含量较高。
由于低钠盐的钠含量较低,所以可以改善人体内的钠钾平衡,能缓解血压较高的症状,保护心脑血管,特别适合血压较高人群及中老年人食用;普通盐中的氯化钠含量较高,比较适合普通人群食用,对血压较高人群来说是不太适合的。
低钠盐不适合所有高血压患者
食用钠盐过多是我国人群高血压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高血压风险,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低钠盐”,即在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或碘化钾(ki)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从而改善体内钠、钾、镁的平衡状态。食用低钠盐可降低人群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合中老年人和部分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然而,低钠盐并不适合所有高血压患者。
低钠盐中虽然钠的含量减少,但为了不降低咸味,会添加其他的离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在大多数情况下,摄入钾离子是安全的。但是某些特殊情况如血钾水平过高、机体排钾机能障碍时,钾离子摄入过多会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疾病。对于高血压患者,以下3种情况不宜食用低钠盐。
1.肾功能不全。钾离子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因此,当肾功能受损时,人体内的钾离子不能完全排出引起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钾升高,当血钾超过5.5毫摩尔/升,就会对心血管造成威胁。
2.服用普利类及沙坦类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常用的两种降压药物,acei(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及arb(如氯沙坦、缬沙坦等),是通过抑制体内一种叫血管紧张素的激素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也抑制了另一种激素——醛固酮。醛固酮高低直接影响着血中钠、钾的水平。因此服用上述两种降压药物的同时,再食用低钠盐,高血钾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3.服用螺内酯。螺内酯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也同时是一种降压药物。它是通过抑制醛固酮发挥作用的。醛固酮降低,钾离子排出受阻,血钾也就自然升高。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也不宜多吃低钠盐。
大部分人可放心食用低钠盐
谣言澄清:绝大部分人群可放心食用低钠盐
据专家介绍,目前食用的低钠盐是在精制食盐中加入10%—35%氯化钾盐。用氯化钾替换氯化钠,使氯化钠含量降至65%—80%,符合国家对低钠盐标准要求的同时,减少钠离子、增加钾离子的摄入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发病危险。而低钠盐饮食是非常经济的预防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有效措施,在普通百姓中容易长期坚持。
关于网上流传“食用低钠盐导致高钾血症”的说法,专家认为,肾脏具有良好的调节钾的机制,即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从而维持血钾浓度的稳定。也就是说,肾脏功能良好的人群无需担心食用低钠盐患高钾血症的问题。
什么群体对低钠盐需要注意呢?专家们提醒,三类特殊人群需遵医嘱,包括:急、慢性肾脏病的部分特殊人群;正在服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喋定的病人;各种原因导致的高钾血症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