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与静脉炎的区别有哪些
脉管炎与静脉炎的区别有哪些
脉管炎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简称,又称为Buerger’s 病。病变主要是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伴行静脉也常常受累,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肢发凉和感觉异常、疼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皮肤色泽改变、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皮肤营养障碍以及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特点是位于小腿或足部浅静脉,反复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受累静脉呈红色条索状,伴轻度疼痛,急性发作可持续2-3周,症状消退后,可重复出现。
而静脉炎可分为药物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曲张静脉的血栓性浅静脉炎、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以及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所以说,脉管炎不仅仅是累及静脉,更主要的是该病累及中小动脉,如果是单纯的静脉炎是不能称之为脉管炎的。
怎么样治疗静脉炎
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一、猪蹄1只,毛冬青根150克,鸡血藤、丹参各50克。加水共煮至蹄烂,去药渣,吃肉饮汤。本方活血通脉,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患者。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二、蟾蜍。将其去肠杂洗净,人锅煮烂去骨,和面粉做成丸药,不拘分量可随时服用。本方清热去湿,解毒杀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三、活蜗牛,将其洗净,连同壳捣烂如泥状,敷于溃烂面上,以湿纱布盖上,每日换药1次。本方通经活络,祛腐生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四、茜草、丹参各12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薏米仁20克,清风藤、川牛膝各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通络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五、鸡血藤30克,元参、双花各60克,甘草、乳香各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六、当归印克,乳香10克, 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3次。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静脉炎,我们知道静脉炎具备多种病因,想要治疗好静脉炎我们必须认清楚静脉炎的病因才行,治疗静脉炎有很多方法,我们有一般的治疗法和药物治疗法,我们还可以采用手术的方法,上文介绍了静脉炎的偏方疗法。
怎么诊断脉管炎
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早有记载。脉管炎是血管病的总称,包括的病种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游走性表浅静脉炎、静脉曲张、慢性小腿部坏死溃疡、烂足、丹毒、雷诺氏症、大动脉炎症等疾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以下七个因素有关。1、吸烟容易致使人体血管痉挛,患上该病的人有烟瘾的占82%—97%;2、长期处于阴冷和潮湿的地方容易引起血管扩张失调;3、激素失调也容易患上该病,例如性激素和前列腺素缺少也易致使血液高度凝聚状态而造成血栓;4、自身免疫力低下易导致患病;5、血粘、血脂高易患病;8、其他疾病的因素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较高,血管内易形成斑块,造成血栓;6、遗传因素
脉管炎的症状有疼痛,以及患者的病肢易发冷,也怕冷,身体对寒冷十分敏感。患肢容易出现针刺感、易痒感和麻木感、灼烧感等不寻常的现象。身上皮肤的颜色会改变:皮色异于常人的苍白,不时也会出现潮红或乌紫,当肢体下垂时该现象更为明显。
脉管炎与静脉炎有什么区别
1 脉管炎又叫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般是因为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因为血管的炎症,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阻塞,从而使其某一局部肢体失去营养,出现腐烂、坏死,是一种较顽固的疾病。
2 静脉炎是因为血管,和血管周围由于有炎症的浸入,血管炎病变不仅累及血管本身,还累及血管所支配的组织和脏器,有些是可以致命的,血管种类、大小和功能不同,血管炎的形成因素也不同,当然这个疾病是可以治疗的。
3 所以从上述可以看出,静脉炎有可能病变成脉管炎。这两个疾病在治疗上,也是存在很大区分的,静脉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切断过敏原,在专科医院采取对症治疗,而脉管炎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肢体的缺血。
什么是脉管炎
1、狭义
脉管炎狭义的来理解就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群常常是中小动脉和静脉出现节段性的闭塞或者是狭窄,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慢性复发性血管疾病。主要在人体的下肢较为常见,它一般是表现出患肢缺血、疼痛,还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的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是消失,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肢端溃疡和坏死。这种静脉炎多发于吸烟人群和长期生活在寒冷潮湿地区的人群以及长期营养不良者当中。
2、广义
脉管也就是血管,是包括静脉和动脉的,所以广义的静脉炎指的是所有的动脉和静脉的阻塞不通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也就是说脉管炎是周围血管病的总称。主要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浅静脉炎、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动脉硬化闭塞、雷诺氏症、大动脉炎、慢性小腿溃疡等。
脉管炎怎么治疗
1.浅静脉炎症状较轻,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疾病,不到万不得已,改善和增进肢体血液循环,对于老弱不耐手术者,促进皮肤溃疡快速愈合。
2.绝大多数即可治愈对于,皮肤升温如果此时未得到及时重视,下肢溃疡老烂腿脉管炎等周围血管病,有些患者认为脉管炎是不治之症,继续发展,这时是治疗脉管炎的最佳时期。
脉管炎如何治,如年糕芝麻糖等适当保暖,静脉炎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两种,修复受损的静脉瓣膜功能,可选用,也可施治,次见效。
临床经验
1.那么就要警惕脉管炎的发生如果又出现了走路不远,稳定期应长期活血化瘀治疗,有的出现阵发性手足紫绀雷诺现象,现在左脚脚趾溃烂,有的有条状片状红斑,浅静脉炎症状较轻。
2.更重要的是,不会让患者截肢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为血管损害阶段,短时休息后才可缓解,严重缺血下会产生坏疽而不得不截肢而且,改善血液黏稠度,存在间歇性跛行的情况。
3.患者要配合医生做好随访追踪工作,周主任答有些患者认为脉管炎是不治之症,减轻毒素刺激,坏死期应及时解毒凉血,般疼痛当日缓解,般不易被人察觉。
脉管炎如何治,还,去了几家医院医生都让我截肢,次见效,还有心理上的痛苦静脉炎也,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疾病,我患了脉管炎。
下肢萎缩是不是脉管炎
治疗一种疾病,首先需要对它的病因进行了解,已经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了,所以我们需要对静脉曲张进行了解,只有找到根源治疗起来才会更加容易,病人身体的恢复也才会更加快速。
[脉管病是如何形成的?]
脉管病是一系列外围血管病的统称,主要包括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静脉炎、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又称之为“周围血管疾病”。中医认为,脉管病病乃因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湿寒入侵,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淤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
患者多数因为长期久站久坐保持同一姿势,血液会淤积一起,血压增大,或静脉瓣膜不堪重压、不能正常闭合,血液出现倒流、凝泄;或动脉受阻、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红细胞从血管壁渗出到血管外部、沉积于皮下而形成黑斑。并出现瘙痒、脱屑、灼热、疼痛、血管凸起、溃疡、坏疽直至坏死,落下终身残疾。而精索静脉曲张最终会导致男性终身不育!
下肢萎缩是不是脉管炎
[静脉曲张、脉管炎为什么一用迈管通就好?]
因为迈管通找到了静脉曲张、脉管炎的病根就在于 “栓毒”! 栓毒这种存在于血管当中的粘性物质,堵塞血管,导致管腔狭窄、瓣膜无法正常闭合,从而使我们换上了静脉曲张、脉管炎等周围血管疾病!
迈管通:一清:拔出栓度清血液,坏疽溃疡全消灭!
迈管通介于外用拔涮法,只要轻轻涂抹在患处,3分钟强效渗透血液,快速锁定栓毒,将其冻结KunBang,先消除栓度粘性,再拔出体外,栓毒一清,脉管立即恢复畅通。
迈管通:双通:血管经络全打通,保住腿脚不犯病!
迈管通介于有 “血管医生”之称的通脉修活肽,来快速消除血管炎症,长效修复血管内皮损伤,恢复血管弹性和血管瓣膜闭合功能,使蚯蚓状肿胀血管、青筋自然消失!
内服外用双重起效,全面修复溃烂、坏疽部位的受损经络,全面恢复经络传导功能,激活周围神经、肌肉、粘膜组织细胞,修复周围组织损伤,坏疽、溃疡逐渐愈合,脉管炎、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静脉炎、臁疮腿、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硬皮症彻底治好,不再复发!
中医辨证治疗脉管炎
脉管炎是一种以肢体动脉、静脉发生节段性炎症,使血管管腔狭窄、闭塞、血栓栓塞的器质性血管病,病程长多呈缓进性加重,常致肢体发生缺血或瘀血病损,甚者肢体溃烂脱落,是一种残损率极高的疾病。
一、动脉病损型
患者肢体发凉、怕冷、乏力、进行性肢体萎缩、行走一定距离时小腿或足底沉胀疼痛,歇息后疼痛可缓解,再走再出现类似症状,(即间歇性跛行),患肢皮肤干燥,汗毛分布稀少,指趾甲生长慢,甲厚无光泽,肢端呈茧壳样变,甚则肢端皮肤出现青斑瘀点,持续疼痛。
二、静脉病损型
1.游走性浅静脉炎或结节性红斑型
以肢体皮肤(多见于小腿及足部皮肤)呈现条片状红肿或结节性团块状红肿,多呈游移性反复发作,伴低热、肢体沉胀,并呈缓进性扩散,可发展为动、静脉型脉管炎。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型
常见患者股部及下肢肿胀,肤色紫绀(股青肿),行走或患肢下垂肿胀加重,举肢减轻,跑步明显障碍,自觉肢体沉重或低热,可发展为下肢持续瘀肿,小腿溃疡经久不愈,亦可发生血栓漂移至肺栓塞或其它部位动脉栓塞。
三、动脉静脉混合型
患肢浅静脉炎游移性发作,下垂位远端瘀肿、紫绀,患足发冷、麻木、肤色苍白(多呈花斑样改变),多于活动后或举足位疼痛,既怕冷又怕热,间歇跛行不如动脉病损型重,肌肉萎缩多不明显。此型多由外伤、感染诱发溃疡,久经不愈,残肢率高。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雷诺氏症
发病原因:多与受寒、受湿、受凉、劳累、外伤、房劳过度、气血虚亏、肝肾受损、烟酒过度、饮食不节等有关。
发病机理:肢体动脉血管痉挛,收缩,血流缓慢,气血凝滞,管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肢体缺血、淤血性病变。
症状:因肢体动脉血管狭窄闭塞,小血管痉挛,血运不畅,供血不足,手或脚冰冷,怕冷,麻木,苍白或青紫,疼痛,手、足脉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走路跛行。后期枯萎坏死,夜间痛剧,遇冷加重。
治疗原则: 分期分型治疗
虚寒型: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气养血。内服破栓复脉汤、脉管炎胶囊、坏疽外敷生肌止痛膏。
热毒型:清热解毒,破栓逐瘀。内服破栓一号、破栓二号、脉管炎胶囊、坏疽外敷生肌止痛膏。
肢体静脉性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深静脉炎、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脉炎瘀血性溃疡、静脉曲张静脉炎
发病原因:受寒、受凉、受湿、劳累、长期站立、手术制动、长期卧床、妇女产后、外伤、输液药物刺激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理:气血虚弱,寒湿凝滞,血流缓慢,脉道瘀阻栓塞,大多栓塞股总静脉、髂静脉,发病急,腿肿胀,严重的涉及整个肢体,栓子容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
血栓性深、浅静脉炎、静脉淤血性溃疡,发病机理:湿热下注,寒湿阻滞,瘀毒化热,致使血运不畅,脉道阻塞,瘀毒聚集,皮肤发黑生疮,溃疡。
症状:肢体肿胀,增粗,按凹陷,条索硬块,发热,发沉,发胀,皮肤红紫,发黑,粗糙,继发湿疹皮炎发痒 ,严重时破溃流脓水,久不收口。
治疗原则:清毒利湿,活血化瘀,内服通脉一号,溃疡敷生肌止痛膏,急性发作疼痛,肿块,外敷静脉三黄液,消肿止痛。
脉管炎是什么样的疾病
脉管即血管,动脉和静脉都为血管,因此动脉和静脉阻塞不通引起的临床症状均为脉管炎。脉管炎是周围血管病的总称,其中包括的病种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深浅静脉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慢性小腿溃疡、糖尿病烂足、丹毒、雷诺氏症、大动脉炎等疾病。
脉管炎的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患肢酸、胀、麻、木、发凉或发热、静息痛、足趾或连同足部出现坏疽、小腿或足部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中、小动脉(最常见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常为淡紫、青紫,可有瘀点或瘀斑,舌苔白润。脉象多见弦紧或沉涩。
初期
为病变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易疲劳、沉重和轻度间歇性跛行。后者为西藏典型征象。当患者行走1-2里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出现胀痛或抽痛,如果继续行走,则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后,疼痛立即缓解。再行走后症状又出现,被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的发展,行走距离逐渐缩短。此乃因行走后肌肉需氧量增加所致。检查患肢皮温降低,皮色较苍白足背动脉或(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常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中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等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日益明显,行走距离缩短,休息时间延长,疼痛转为持续性。在肢体处于休息状态下,疼痛仍不止,称为静息痛。夜间更为明显。患肢皮温明显降低,皮色更加苍白,或出现紫斑、潮红、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股动脉搏动亦可减弱。
后期
除上述症状继续加重外,患肢严重缺血,静息痛更为加重,疼痛剧烈,经久不息,患者日夜屈膝抱足而坐,整夜不眠。食量减小,体力日衰,明显消瘦。若并发局部感染,可出现发烧、畏寒、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肢端组织缺血更为严重,产生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性坏疽,趾(指)端干枯发黑,可向近端延伸。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若继发感染,可变为湿性坏疽。根据坏疽的范围,可分为三级:I级,坏疽局限于趾(指)部;II级,坏疽延及趾蹠(指掌)关节及蹠(掌)部;III级,坏疽延及足跟、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上。
脉管炎与静脉炎的区别有哪些
脉管炎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简称,又称为Buerger’s 病。病变主要是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伴行静脉也常常受累。
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肢发凉和感觉异常、疼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皮肤色泽改变、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皮肤营养障碍以及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特点是位于小腿或足部浅静脉,反复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受累静脉呈红色条索状,伴轻度疼痛,急性发作可持续2-3周,症状消退后,可重复出现。
而静脉炎可分为药物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曲张静脉的血栓性浅静脉炎、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以及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所以说,脉管炎不仅仅是累及静脉,更主要的是该病累及中小动脉,如果是单纯的静脉炎是不能称之为脉管炎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吃什么药
1、抗栓胶囊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抗栓通脉。组方经典,九虫并用。用于血栓性静脉炎,脉管炎,心脑血栓。心脑血栓、脉管炎理想用药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8粒,一日3次。
化学成分:当归尾、丹参、僵蚕(麸炒)、壁虎、土鳖虫、蜈蚣、水蛭、地龙、麝香、蟾酥(酒制)乌梢蛇(酒制)等19味。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腹泻者忌服。
2、奥利澳(注射用烟酸占替诺)
功效主治: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亦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等。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一日0.3g(1支),逐渐增加至一日0.6~0.9g(2~3支),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烟酸占替诺,化学名称为:7[2-羟基-3-(2-羟乙基-甲氨基)]茶碱的烟酸盐。
不良反应:面部潮红、口干、胸闷、皮疹、四肢红斑及风团。极个别患者出现脑出血及脑疝。
禁忌:发作期的心肌梗塞、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急性出血者及脱水、二尖瓣狭窄及明显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3、红花注射液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脉管炎。
用法用量: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 静脉滴注,一次15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一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治疗冠心病静脉滴注,一次5~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一日1次。10~1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7~10日。治疗脉管炎肌内注射,一次2.5~5ml,一日1~2次。
毛冬青片的成分和作用
毛冬青片主要成分是千里光、卷柏、羌活、决明子、麻黄、川芎、白芷。主治心血管疾病用药,有扩张血管、抗菌消炎、清热、活血、通脉作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大动脉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中心性视网膜炎,雷诺氏症等四肢血管病。
毛冬青药理学作用:黄酮苷类能扩张外周血管及冠状血管,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及降低血压,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还有抗心律失常、减慢心率、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此外亦有镇咳、祛痰及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