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午睡不能超过半小时 每天午睡2小时正常吗
为什么午睡不能超过半小时 每天午睡2小时正常吗
不建议睡这么长。
虽说午睡可以补充体力,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但即使这样,午睡时间也不易过长,午睡2小时更加没有必要,偶尔午睡一次2小时还好,要吃长期这样,那么人是很疲的,会出现精神不佳,适于不振等不适症状发生,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午睡超过1小时危害
具体如下:
中午午睡是不建议太长时间的,午睡的时间太长,这样反而容易损伤健康,影响人体心脏活动频率,其次午睡时间太长,还会导致人体无法给器官提供足够血液,从而对人体器官造成伤害,这就可能会导致人体睡醒之后,变的更加疲劳以及极其容易犯困。
春天午睡有讲究
春暖花开,春困袭人。科学午睡既可解决“困”,消除疲乏,使精力充沛,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保持愉快的心境。
午睡的最好方式是卧床小睡,周身放松,以更衣侧睡为佳,时间半小时就够了,最多亦不要超过一小时。倘若一时睡不着也不要紧,闭上眼睛,摒弃杂念,静卧半小时,亦能收到午休的效果。
随着科学的发展,午睡的方式亦相应改变。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改饭后午睡为饭前午睡。因为,传统的饭后午睡,饱胀难眠,影响午睡的质量,醒来后反而觉得头昏脑胀,四肢乏力,周身酸懒,给下午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不利影响。有研究认为:饭前午睡半小时,比饭后午睡2小时更能有效消除疲劳,并可大大提高下午的工作与学习效率。饭前午睡的方法,是下班或放学之后,吃点水果,或喝杯牛奶,随即午睡半小时,再起床就餐。
有人伏案午睡,这习惯不好。因为,伏案午睡有两大弊端:一是对眼睛有害。午睡后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就是伏案时眼球被压迫,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的结果。长时间伏案睡眠,会使视力受损。二是伏案睡觉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担;同时,也会因头部压迫双臂,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导致手臂麻木、刺痛现象。另外,坐得时间久了,还会导致头部缺氧,出现生理性的一时“脑贫血”,产生头晕、耳鸣、腿软、乏力等症状。因此,有伏案午睡习惯一定得改正。
OL午睡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
吃过午饭,我们常常本能地打个哈欠,感到丝丝困倦。这并不是我们懒散,而是由于我们体内的生物节律在起作用。午睡恰恰就是在保护人体这种正常的生物节律。
德国的研究者坎贝尔认为,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午休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不少人,尤其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都市白领者可以体会到,午休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国外有资料证明,在一些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这与午休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有关。
德国、法国、日本,尤其是素来重视午睡的西班牙,近年来纷纷掀起“午睡运动”,采取多种方法,帮国民提高午睡质量。德国甚至将午睡写入法律,由政府强制推行。
相比之下,中国都市女性的午睡时间简直少得可怜。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健康习惯也与国际“接轨”吧。
健康的午睡以30分钟最恰当。如果时间太短达不到休息的效果,时间太长,醒来后又会感到轻微的头痛和全身无力,而且容易影响晚上的睡眠。
“子午觉”的养生妙道
说过午睡,再来谈谈晚间睡眠的诀窍。很多都市女性往往习惯熬夜或者用安眠药,这是晚间睡眠的两大误区。
首先,女性应尽量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中医认为,“子午觉”为养生妙道,在这两个时间段睡觉对人身体很有好处。“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阳。午觉只需在午时(11时至13时)休息30分钟即可。“子”时则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有利于养阴,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慎用安眠药。安眠药虽能让人睡着,却保证不了睡眠质量和健康,很多人用了安眠药后遭遇睡不安稳、头昏脑胀、头痛、心烦意乱、口干、口苦、白天昏昏沉沉、心慌胸闷、出虚汗等诸多情况,影响了生活质量和自我感觉。
应对宝宝睡觉蹬被子
宝宝睡眠时间
新生儿:睡眠时间约18~20小时,除了吃奶、换尿布、洗澡外,基本上都在睡眠当中,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3个月:睡眠时间16~18小时。白天约睡4次,每次1。5~2小时,夜间约睡10~12小时。
4~6个月:睡眠时间15~17小时,白天睡3~4次,每次1。5~2小时,夜间睡眠10小时。
7~9个月:睡眠时间为14~16小时,白天睡2~3次,每次约1。5~2小时,夜间睡眠10~12小时。
10~12个月:睡眠时间为13~15个小时,白天睡1~2次,每次约2小时。
13~18个月:睡眠时间13~14小时,白天睡1~2次,每次1。5~2小时。
19~24个月:睡眠时间为13小时左右,白天睡1~2次,白天一共睡2~3小时,逐渐过渡到下午睡1次,约2小时。
2~3岁:睡眠时间12~13小时,白天午睡1次,约2小时。
4~6岁:睡眠时间12小时左右,白天午睡1次,约2小时。
宝宝睡觉蹬被子怎么办
保持舒服睡姿。有的孩子睡姿不正,仰睡或俯睡,都容易引起呼吸不畅,因“憋得难受”会引起蹬被。不妨让孩子右侧卧,睡姿正确,因憋气睡不着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被子厚薄合适。孩子所盖的被子要随季节而更换,厚薄要与气温相适应。
室内温度适宜。除了寒冷天气要关紧窗户,平时室内窗户应适当打开通风,但睡觉处不应在空气对流的“风口”。
睡觉以前,别让孩子看紧张刺激的卡通或“小人书”,否则,往往使得孩子睡不安稳而蹬被。
比较小的孩子,不妨做一个宽松带拉链的睡袋。这样可以保证不会蹬被。
午睡睡一个半小时正常吗
一般是不建议睡这么久的。
午睡主要是用来提高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因为很多人经过了一上午的工作学习之后,身体会出现疲劳、精神不佳等症状,这时候进行适当的午睡,可以缓解疲劳,为下午的学习或工作提供能量。
但午睡一般只需要睡20-30分钟即可,睡一个半小时时间太长,这样不仅不能缓解疲劳,反而容易加重疲劳感。
午睡超过1小时的危害
通常来说午睡的时间是不建议太长的,一般不建议超过1小时,因为午睡的时间太长,很明显会容易导致晚上到上床睡觉的时候还不困,又形成了晚上的失眠;其次睡眠超过1个小时,患者不仅不会感到精力充沛,反而会精神疲惫,让大脑有昏沉感。
OL午睡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
30分钟午睡中的大学问
吃过午饭,我们常常本能地打个哈欠,感到丝丝困倦。这并不是我们懒散,而是由于我们体内的生物节律在起作用。午睡恰恰就是在保护人体这种正常的生物节律。
德国的研究者坎贝尔认为,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午休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不少人,尤其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都市白领者可以体会到,午休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国外有资料证明,在一些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这与午休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有关。
德国、法国、日本,尤其是素来重视午睡的西班牙,近年来纷纷掀起“午睡运动”,采取多种方法,帮国民提高午睡质量。德国甚至将午睡写入法律,由政府强制推行。
相比之下,中国都市女性的午睡时间简直少得可怜。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健康习惯也与国际“接轨”吧。
健康的午睡以30分钟最恰当。如果时间太短达不到休息的效果,时间太长,醒来后又会感到轻微的头痛和全身无力,而且容易影响晚上的睡眠。
“子午觉”的养生妙道
说过午睡,再来谈谈晚间睡眠的诀窍。很多都市女性往往习惯熬夜或者用安眠药,这是晚间睡眠的两大误区。
首先,女性应尽量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中医认为,“子午觉”为养生妙道,在这两个时间段睡觉对人身体很有好处。“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阳。午觉只需在午时(11时至13时)休息30分钟即可。“子”时则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有利于养阴,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慎用安眠药。安眠药虽能让人睡着,却保证不了睡眠质量和健康,很多人用了安眠药后遭遇睡不安稳、头昏脑胀、头痛、心烦意乱、口干、口苦、白天昏昏沉沉、心慌胸闷、出虚汗等诸多情况,影响了生活质量和自我感觉。
宝宝午睡多长时间才好
2-3个月的宝宝,每天午睡时间在5个小时左右为宜;
4-6个月的宝宝,每天午睡的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
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午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
2-3岁的宝宝,每天午睡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小时左右;
3岁以上的宝宝,午睡时间就可以跟大人一样,每天午睡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就可以了。
如何午睡最利养生
1.每天午睡,有益心脏
2007年,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美国阿勒格尼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午睡45分钟还能降低血压。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睡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卡尔·道格哈米基认为,其实并不需要长时间午睡,当有困意的时候低下头闭目养神效果也很好。
2.在12-13点间午睡,避免体重增加
哥伦比亚大学早期进行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睡眠模式和肥胖症之间的关系后发现,每晚睡眠5-7个小时的人比那些每晚睡眠7-9个小时的人肥胖可能性增加了50%;每晚只睡2-4个小时的人,肥胖可能性增加了73%。12-13点间,大部分人的体能都会出现衰退,最适合午睡。也不要太晚午睡,下午15点后午睡就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质量。 下头闭目养神效果也很好。
为什么午睡不能超过半小时
理由如下:
适当午睡可以缓解疲劳,为身体补充能量,为下午的学习和工作做准备,一般午睡半小时左右就可以了,时间不易过长,因为时间过长人体容易进入深睡眠状态,大脑中枢抑制会加深,不易清醒,思维和反应能力也会下降,这样反而不利于上午的活动。
其次午睡的时间过长,还很容易导致人体犯困,精神不佳,这样对人体更加不利,这就是为什么午睡不易超过半小时的原因。
心血管患者午睡习惯有讲究
对冠心病患者而言要做到劳逸结合,而午睡正是理想的小憩驿站。据文献报道,午睡对冠心病患者有利,冠心病患者每天午睡半小时,其死亡率比不午睡者要低30%,这可能与午睡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有关。所以,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特需中心主任张雅君提醒,即便是在冬季,患者也要养成午睡的习惯,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心脏负荷,提高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
但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午睡也孕育着某些危险。据德国学者研究,有三种人的午睡有一定的危险: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人、血压很低的人、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特别是因脑血管疾病而经常头晕的人。这是因为饭后午睡(特别是炎热的夏季)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消化食物,皮肤、消化道纷纷与大脑争血,午睡便有诱发脑梗塞的危险。对此,有关科学家建议可改在午饭前小睡30分钟,可使大脑得到休息,迅速消除疲劳。据说这30分钟小睡的保健作用,超过饭后午睡2小时的效果。
除此之外,心脑血管病人午睡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宜采取以头高脚低侧卧睡姿,以减轻对心脏的压力,并防止打鼾,切勿坐着或伏案打盹,以免引起脑部缺血。2、高血压、冠心病人睡前忌服降压药,因为人体在入睡后比睡前的血压下降20%,服降压药易使心、脑、肾等供血不足,促使血小板等凝血物质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
3、午睡以一小时左右为宜,起床前在心前区和胸部做5~10分钟自我按摩。下床后立即喝一杯白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提高午睡质量的方法
一、每天午睡有益心脏
2007年,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美国阿勒格尼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午睡45分钟还能降低血压。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睡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卡尔·道格哈米基认为,其实并不需要长时间午睡,当有困意的时候低下头闭目养 神效果也很好。
二、在12-13点间午睡避免体重增加
哥伦比亚大学早期进行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睡眠模式和肥胖症之间的关系后发现,每晚睡眠5-7个小时的人比那些每晚睡眠7-9个小时的人肥胖可能性增加了50%;每晚只睡2-4个小时的人,肥胖可能性增加了73%。12-13点间,大部分人的体能都会出现衰退,最适合午睡。也不要太晚午睡,下午15 点后午睡就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质量。
夏天午睡多长时间最好
10-20分钟左右。
一般来说,夏天午睡的时间建议控制在10-20分钟左右。夏天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都比较大,适当的午睡可以缓解上午学习工作产生疲劳,为下午的活动补充体力。
但是午睡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如果午睡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的话,睡醒之后容易出现头晕、乏力、头痛的现象,所以并不建议长时间地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