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成健康隐形杀手
打呼噜成健康隐形杀手
经常性挤压睡眠时间,会导致疲劳乏力,工作学习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抑郁、烦躁、易怒等情绪障碍。合理的睡眠时间是健康睡眠的必要条件。
睡眠的“量”要合适,“质”更要保证,这才是健康睡眠。叶京英说,如果患有睡眠呼吸障碍,俗称“打呼噜憋气”,5年内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7.3倍;增加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4.3倍;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2.3倍。这样的隐形杀手直接威胁国民健康。
叶京英指出,打呼噜严重,会影响睡眠过程中的呼吸,造成上呼吸道反复阻塞,导致血液中氧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睡眠结构紊乱,影响包括心脑血管、内分泌及代谢等多个系统,导致白天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久而久之,还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如何获得健康睡眠?专家建议,应当培养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合理饮食、运动控制体重。侧卧位睡眠,对于预防和减轻睡眠障碍都有一定帮助。对睡眠疾病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如果症状比较重,应该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叶京英说,确诊睡眠呼吸障碍的正规检查是整夜睡眠呼吸监测。通过睡眠呼吸监测,可以详细了解患者睡眠过程中的呼吸和睡眠以及血液中氧含量的情况,为指导治疗提供帮助。睡眠障碍的患病、发展、控制和治疗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鼓励有患病风险的人群及家属,多了解睡眠障碍的相关知识,科学防治疾病,促进睡眠健康,远离睡眠障碍。
可乐是健康隐形杀手
自碳酸饮料(汽水、调味汽水、可乐、调味可乐、以及各式含气饮料)在世界范围内走红以来,它便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在炎热的夏日,手握一杯冰镇可乐或雪碧在很多人看来实在是一种享受。然而,当你贪图一时爽快将手中饮料一饮而尽的时候,健康隐患或许已找上门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生活与健康饮食已经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各色软饮料除了是一种时髦易饮的消费品外,也是危害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其中尤以可乐型碳酸饮料危害最大。
危害1——发胖
2007年1月25日,多家世界知名的碳酸饮料生产商达成一致协议,停止在欧洲市场上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饮料广告宣传。同时,还将停止在小学校内出售碳酸饮料。放弃重要的儿童消费市场注定损失惨重,但对于这些生产商来说制定该协议实属“迫不得已”。据悉,欧盟负责卫生和消费者保护事务的委员马科斯·基普里亚努曾警告说,目前欧洲有40万以上儿童超重,肥胖已成为欧洲人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无独有偶,在美国,碳酸饮料同样被认为是造成肥胖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资料显示,北美地区16%的儿童和青少年体重超标。
碳酸饮料易导致发胖的罪魁祸首是其中所含的过量糖分,特别是可乐型碳酸饮料,有人计算过,一罐355 cc的可乐,大约含35克糖,相当于140千卡的热量。也就是说,你每天只要摄入2罐可乐型碳酸饮料,便意味着你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去70克白糖,带来 280千卡的热量。如果此时,你既不增加运动量,又不减少三餐食量,那么三个月中额外摄入的热量相当于增加脂肪2.8公斤。并且,碳酸饮料中作为主要成分的“糖”除了热量外毫无任何营养可言,它们是空有热量的空卡食物或垃圾食物,经常饮用,除了会使体重增加外,同时也易养成嗜甜的不良饮食习惯,只喜欢喝有甜味的水,而不喝白开水。
不仅如此,喝碳酸饮料之后人们往往感觉腹胀,无形间会减少三餐中营养丰富的食品摄入量,降低了膳食的质量,甚至导致营养缺乏症。因此,碳酸饮料绝对不能代替水果蔬菜、米饭馒头。
危害2——上瘾
即使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减肥可乐”等号称低能量的碳酸饮料也还是不能称其为健康饮料,因为其中依然含有一种不良成分即“咖啡因”。
人体摄入了一定量的咖啡因后,首先是心脏因受到咖啡因的刺激而会产生肌肉收缩,从而加速心跳及呼吸频率;其次,咖啡因会刺激人体胃酸分泌,伤害肠胃;另外一个最不容易引起人们重视,但影响或许更深远的就是,长期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会导致上瘾。
许多喝惯可乐型碳酸饮料的人常会有这种感觉:一旦有一段时间不喝,就觉得浑身不对劲,无精打采或头痛,这就是轻度上瘾的表现。若不注意而仍旧长期过量饮用的话,即每日咖啡因超过200毫克,便会有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神经质、发抖、易怒、心跳加速等慢性中毒现象。
我们可以推算一下,一罐355cc的可乐含有咖啡因65毫克,因此,一天若喝三罐以上可乐,就摄取咖啡因超过200毫克。
另外,还有两种非常恐怖的情况会发生:一个是,喝含咖啡因的饮料过多,会使血脂升高,容易加剧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多喝,会加速病情的恶化。另一个则是,咖啡因在尼古丁诱变物质的作用下,易使身体某些组织发生突变,甚至导致癌细胞的产生,所以吸烟者尤其应当忌饮。
危害3——骨质疏松
碳酸饮料中通常含有磷酸盐。不仅在营养上毫无价值,甚至会成为体内需要处理的废物,更严重的是磷酸盐会降低体内钙的吸收,影响骨骼生长及身体的正常发育。正值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与青少年,需要摄取充分的钙质,使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维持良好的骨骼新陈代谢,并使骨骼密度达到最佳状况,所以更不宜饮用碳酸饮料。
另外,磷酸盐还会阻碍铁质的吸收,铁是制造血液的主要元素之一,一旦铁质不够,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正在快速生长发育的孩子们,也正需要足够的铁质来快速造血。尤其是青春期少女,铁的需要量更高,因为每个月的月经,会固定损失大量铁质。所以爱喝碳酸饮料的女孩,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危害4——可能引发癌症
除了咖啡因,可乐等碳酸饮料中还含有过多的二氧化碳。
专家指出,碳酸饮料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是因为它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人体后通过打嗝带走肠胃的热量,使人们感觉清爽而凉快。然而,二氧化碳本身对人体有害无益,可能会增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利于营养素的转运。从防暑降温和为身体补充水分的效率来说,碳酸饮料远远不及白开水。
同时有消息指出,印度医学家发现,凡是碳酸饮料消费量大的人群食道癌发生率都有增加,这意味着碳酸饮料和食道癌的发病有某种必然联系。
一些医生推测可能是二氧化碳的压力使胃酸逆流进入食管,从而刺激食道,诱使食道癌发生,虽然这种解释目前还没有充足的研究证据,仅仅是一种假设,每天喝多少充气饮料可能增加食道癌的发生,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和胃肠功能不良者应当严格控制类似饮料的饮用量,幼儿更要尽量远离这类饮品。
新婚夫妇慎喝可乐
早在若干年前,哈佛大学的医学家们就开始奉劝新婚夫妇尤其是计划生子的夫妇少喝或不喝可乐型饮料。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曾对市面上出售的三种不同配方的可乐饮料,进行了杀伤精子的试验,得出的结论是,新婚男子饮用可乐型饮料,会直接伤害精子,影响男子的生育能力。若受损伤的精子一旦与卵子结合,可会导致胎儿畸形或先天不足。
成功怀孕后的孕妇更不能碰可乐型碳酸饮料。我们通常认为烟酒中含有大量尼古丁和咖啡因,所以为了保证婴儿的安全成长不少孕妇觉得只要戒烟戒酒就可以了,但大家却忽略了可乐型饮料也含有较高成分的咖啡因,咖啡因在体内很容易通过胎盘的吸收进入胎儿体内,会危及胎儿的大脑、心脏等器官,同样会使胎儿造成畸形或先天性疾病。即使婴儿出生后,处于哺乳期的母亲也不能饮用可乐型饮料。因为咖啡因也能随乳汁间接进入婴儿体内危害婴儿的健康。
鼾症易造成血管性痴呆
打呼噜引起痴呆的病例正逐年上升,打胡噜医学上称为“鼾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目前在我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总人群的4%~10%,其中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许多病人在睡梦中因睡眠障碍造成的心、脑血管缺氧,形成慢性潜在的智力下降,进而出现早衰及中老年痴呆,而且时有鼾症患者在无意识的睡梦中猝死,其死亡率是3.4%,这种睡眠障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鼾症造成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主要与鼾症患者在夜间呼吸暂停引起低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大脑半球,特别是皮层及皮层下功能的损害有关。医学研究认为,鼾症患者痴呆以血管性痴呆为主,在脑血管方面主要改变有:
一、脑血流量改变;
二、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呼吸暂停时脑血流量减少20%~30%;
三、脑血管血液流变学改变,促发脑血栓形成而发生缺血性卒中;四、脑动脉硬化,既可引起血管内皮损害,脂质沉积,造成脑动脉硬化发生。
孩子打呼噜并非睡得香甜或会影响发育
别小看打呼噜,无论出现在成年人还是孩子身上都影响多多,这些作为家长的你知道吗?
耳部症状
腺样体肥大有可能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导致耳聋耳鸣。这是影响孩子听力的一个隐形杀手。
鼻部症状
导致鼻塞,流涕、涕倒流、咳嗽、打喷嚏、鼻窦炎。
影响发育
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认知障碍、张口呼吸、吞咽困难、发育较同龄儿童差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另外还有尿床、夜间多汗等。在无法保证高质量充足睡眠下,势必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迟缓。
影响面容
孩子在打鼾时由于鼻咽部阻塞、张口呼吸、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长时间如此,导致儿童面部发育畸形,或者下牙外露,轻则引起龅牙,严重的还要进行手术。
心肺疾病
鼾症儿童长期鼻阻、呼吸不畅,胸腔压力大,易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心功能改变、严重者可引起心肌受损、肺心病。
这样辨别孩子是否有鼾症
家长的观察是儿童鼾症是否能及时发现的关键。如果发现孩子睡觉时不安静、睡姿反复更换、张口呼吸、流口水、打鼾,严重者有呼吸暂停现象,仰卧时更为明显,就应该提起重视,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司机疲劳驾驶的危害有哪些
您想知道司机疲劳驾驶的危害吗?小编为您总结了司机的五大隐形杀手。
隐形杀手一:出车前长时间看电视
专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他让选定的这些司机事先不准看电视,然后按指定路线行驶,结果他们都能准确抵达目的地。随后,他让司机们看4个小时电视,再行驶原来的路线,莫名其妙走错路的居然占9%,还有20%的司机认错了信号灯。司机普遍感到疲乏。专家认为,短时间看电视,可使人的视力下降30%;若连续看四、五个小时,等于喝几盅白酒。
隐形杀手二:服药
有些司机出事故,源于服用安眠、止痛、镇静和止咳等药物。试验表明,服用1片安眠药,就能使司机注意力分散,测距能力下降,还会有困倦无力、头脑不清的表现;服用抗生素会头晕、呕吐、失去平衡,引起视力减弱;镇痛、止咳药含有可卡因和其他麻醉剂,导致司机犯困。
隐形杀手三:情绪激动
司机若处于苦恼、愤怒和激动的情况下,头脑往往是一片空白,遇紧急情况常常束手无措。
隐形杀手四:饥饿行驶
人到了早上已是腹中空空了,血糖自然降低,再不及时吃早餐,血糖会更低。血糖如果低于700mg/100ml,就会头昏眼花、出冷汗、四肢无力、反应迟钝和记忆力下降。美国专家研究表明:肇事司机由于血糖过低导致反应迟钝,是许多车祸发生的原因;司机在血糖过低的情况下开车,犹如酒后驾驶一样危险。
隐形杀手五:饭后即上路
司机开了一上午的车,已是身心疲惫,而午饭后人们更容易犯困,为了避开“危险的15分钟”,正好休息一下。如果勉强上路,司机太疲劳了,就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每天睡觉打呼噜老人患呼吸暂停综合症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马春兰老人每天睡觉打呼噜,呼吸暂停10分钟以上。医生说,这种病症在医学上叫“呼吸暂停综合症”。
马春兰老人今年68岁,夜间经常打呼噜,老人自己和家人都觉得,人老了打呼噜是正常的,可最近这半年来,老人不但打呼噜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渐渐出现多梦、夜尿多、胸闷的症状。老人自己觉得是高血压,或者是心脏出了问题。
近日,老人来到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结果却出乎老人的意料:心脏没问题,打呼噜却成了病。医生在检查中发现,马春兰老人身高156厘米,体重却达到90公斤。老人告诉记者:“原本以为,这都是正常的,没想到病却这样严重。”
采访中,医生告诉记者,像马春兰老人的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每天打呼噜、呼吸暂停10分钟以上,这种病症在医学上叫“呼吸暂停综合症”,是很危险的一种病。大多数人根本不会注意,认为打呼噜是司空见惯的,其实是存在健康隐患的,应该多注意。
吃樱桃的注意事项
樱桃性温热,热*病及虚热咳嗽者忌食;樱桃核仁含氰甙,水解后产生氢氰酸,药用时应小心中毒。
有溃疡症状者、上火者、慎食;糖尿病者忌食。
樱桃含钾量高却是不可轻视的,每100克含钾258毫克,对于有肾病患者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肾病患者如果肾脏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功能丧失,病人就会发生少尿和水肿。少尿时,由于排钾减少可有钾潴留,如果患者食用过多的樱桃,患者就会出现高血钾。当血钾>6.5毫摩尔/升时,即可导致患者的心脏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停止跳动。因此,高血钾可以说是慢*肾病的“隐形杀手”。
注意事项
樱桃固然美味可口,但是吃樱桃的注意事项也是必须要知道的,否则就会让美味的食物变成健康的杀手,得不偿失。
哪些细节成了车祸的隐患
隐形杀手1:车窗挂饰物
如果在前后车窗上挂满饰物,当汽车开动时,这些可爱的饰物也随之不断摇晃。其实,这样很容易造成司机前后视野不清晰,从而引发开车时的判断失误,导致交通事故。
隐形杀手2:随意加坐垫
由于不少女司机身材娇小,有时会觉得坐在座椅上不舒服,或者视野不佳,于是就在驾驶座上自行增加一个坐垫以增加高度。然而,这样的坐垫很容易在紧急刹车时突然滑离座位,对司机造成伤害。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不断地调整座椅,使它处于一个最佳的支撑点,尽量让开车人感觉视野开阔、清晰为好。
隐形杀手3:包裹方向盘
有些女性担心长时间握方向盘,可能将纤纤玉手磨出老茧。于是,有人想出办法来,比如喜欢戴着尼龙手套开车或者在方向盘上装上一些装饰套之类的东西,这样可以使手感更加舒服。但事实上,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比如需要紧急转弯时,手套或者装饰方向套很有可能发生滑动,这样就容易发生掌控无力而造成汽车失控,从而引发车祸。
隐形杀手4:穿高跟鞋、拖鞋开车
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穿着高跟鞋、拖鞋开车,那就很容易造成踩滑踏板,由此酿成交通事故的例子也不少见。这里特别建议:请在车里再多放一双平底鞋,开车时可以换着穿。这样开车的时候,不仅脚感舒服,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安全系数。
打呼噜会引起别的病吗
打呼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打呼噜不是病,不当回事,还有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其实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对身体危害很大,打呼噜是需要治疗的。目前打呼噜最好的根治方法是手术治疗,不容易复发。建议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一下,根据检查结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