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糟的工艺
红糟的工艺
将肥母鸡宰杀洗净,去脚爪,在膝部用刀稍拍一下,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鸡断生,捞起晾凉。红糟剁细,上笼蒸透,取出和入鸡汤,用净纱布过滤,取糟汗待用。将晾凉的鸡身切成四块,翅膀均切成两段,加味精、精盐、高粱调匀,密封腌渍 1 小时后,将鸡翻面,再加味精、精盐、白糖、糟汁、五香粉、绍酒等搅匀, 密封腌 1 小时后取出。将鸡块切成 0 . 8 厘米长、 0 . 4 厘米宽的柳条片,排在盘中,拼上头、脚、翅膀成全鸡形即成。如四周加上腌制的糖醋白萝卜片,则其形、味更佳。
腊鱼的加工工艺
腌腊鱼的加工大部分都为传统的腌制工艺,其腌制方法主要包括干腌法、湿腌法和混合腌制法,腌制时间为几小时到两个月。为了降低腌腊鱼的含盐量、缩短腌制时间,改善其口感,己开发出一些新的腌制方法,如:加压腌制法,以食醋作为酸浸介质的酸浸腌制法,用其他氯化物(KCI,MgC12和CaC12)部分代替NaCI的腌制方法,油浸腌腊鱼和油炸腌鱼制品等。
在腌腊鱼的传统干燥方法中,日光干制和热风干制是最主要和最经济的干燥方法。日光干燥法存在卫生条件差,不可预测性大和生产的连续性差等弊端;而热风干燥由于干燥时间长,干燥温度高,会降低腌腊鱼产品品质(复水性低、表面硬化开裂、过度收缩和颜色变化等)。为了能最大程度的保持物质原有的理化性质,干燥质量好,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和冷冻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技术已经应用到水产品加工中。另外,超高压技术也应用到了低盐浓度的腌腊鱼产品保藏中。[2]
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饮食习惯的不同,腌腊鱼的生产工艺也[3] 有所差异,其风味也就不同,[3] 因此,加工条件会影响腌腊鱼的品质。腌制条件和干燥条件对腌腊鱼的品质具有明显的影响,低盐和高温环境会促进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加快腌腊鱼品质变化[4] 。为了提高腌腊鱼的口感、风味和品质,一些新的加工技术己应用到腌腊鱼制品的生产中。高压有利于抑制腌腊鱼中微生物的生长和脂肪的氧化,经过超高压处理的腌腊鱼产品的品质较稳定。
红糟是什么
红糟是什么大家了解吗,大家应该都知道米酒吧,红糟就是制作米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主要的就是由黄米酿成的,它的味道是很香的,有一种很独特的香味,它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而且也有很多的食疗价值,它的烹调方法也是很多的,能够拉糟,炝糟。
大家了解红糟是什么吗,在平时吃过红糟吗,在南方很多的地方女性在坐月子的时候都会吃一些酒糟,这是在北方都没有遇到过的吧,酒糟是很有营养的,是很珍贵的保健食品,而且很天然的。
红糟产于福建省。在红曲酒制造的最后阶段,将发酵完成的衍生物,经过筛滤出酒后剩下的渣滓就是酒糟(即红糟),经人们“废物利用”做成食品添加物。红糟一直是中国江南人士调制红糟肉、红糟鳗、红糟鸡、苏式酱鸭、红糟蛋及红糟泡菜等食品的原料,含酒量在20%左右,质量以隔年陈糟,色泽鲜红,具有浓郁的酒香味为佳。它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降血糖及防癌等特殊功能,更有难能可贵的天然红色素,是珍贵的美味健康天然食品。
食用指南
中华料理中闽菜系用红糟做调味料。 由于红糟可以防腐癖腥及提升香味,在中华料理中有很多菜式都用上了红曲,其中以糟炒香螺片跟醉糟鸡最有名,其他还包括红曲桂圆茶、红曲炒饭、曲香豆腐、红曲烧肉、红曲麻油鸡、炒红曲肉、红曲黄鱼、红曲卤肉等。
红糟菜有多种烹调方法,有炝糟、爆糟、拉糟、醉糟等多种形式。
主要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红曲具有活血的功效,元朝钦膳正要认为,红曲可以健脾、益气、温中,台湾民间还流传说红曲可以用来改善小孩和老人及轻微气喘。另外根据日本的研究报告,红曲具有降低血脂肪、血糖,并可强化肝脏功能,增进免疫力,对降低胆固醇,避免高血压很有帮助,已被台湾卫生署列为健康食品。
生产制作
用10公斤糯米,500g之红曲米及 120g酒饼, 100g白糖。 先将红曲米(最好打成红曲米粉)和50g白糖泡在一碗凉开水中,酒饼弄碎和50g白糖泡在另一碗凉开水中,泡两小时,活化红曲菌和酒饼菌。 糯米蒸熟,湿度适中,以泡好的红曲米水,酒饼水,拌入糯米饭。照片所示是在21度室温下发酵的红糟。在避光处发酵,需时约一个月,酿成时以 麻布榨出红曲米酒(Red Yeast Rice Wine)。 红曲米酒可饮用或用于烹饪,剩下之红渣即为红糟。
红曲菌在15度以下及50度以上不会生长,15度~20度及45度~50度为抑制性生长,25度~40度为适当生长温度,35度~37度时生长最快速,35度~40度色素最多。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红糟是什么了吧,它有很多的功效,特别是对女性朋友来说是很好的,能够很好的益气,补血,大家在制作红糟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阳光的照射,否则红糟的颜色就会有变化了,会变成褐色的。
腌制食品的历史记载
早在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记载了许多不同酱菜的制作方法,如甜酱、酱油等加工的酱菜、酒糟做的糟菜、糖蜜做的甜酱菜等。
唐代我国酱菜技术不仅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传到了日本,现今日本著名的奈良酱菜就是源于那时。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到明清时期,我国酱腌菜工艺和品种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书籍都有详尽记载,其中一些品种和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女人经常吃醪糟会发胖吗
有这种可能性。
醪糟是用糯米酿制而成的一种食物,其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一般来说,适量食用醪糟并不会引起身体的发胖,但是过量食用醪糟也有发胖的可能性,醪糟在酿造和制作之后的过程中是会使用很多的糖的,如果醪糟吃得过多,身体过多的摄取了糖分,是有可能出现身体发胖的情况的。
蟹柳的加工工艺
工艺类型
蟹棒食品加工主要有两种工艺,其成品的形态及肉质有所不同,但味道基本一致。一种是将鱼糜先涂成薄片,经蒸煮、火烤、轧条纹后再卷成卷状,成品展开后可将鱼肉顺着条纹撕成细条状而制得蟹棒;另一种是将鱼糜直接充填成圆柱形,然后经蒸煮而成,这一种产品在成型前的配料中加入预先制作好的人工蟹肉纤维。目前国内外市场均以第一种蟹棒产品居多。[1]
工艺流程
鱼糜解冻(或切削)→斩拌、配料、搅拌→充填涂片→蒸煮→火烤→冷却→轧条文→成卷→涂色→薄膜包装→切段→蒸煮→冷却→脱薄膜→切小段→定量→真空包装→冷冻→蟹棒成品。[1]
糯米酒和醪糟区别有哪些
知道糯米酒和醪糟区别,首先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糯米酒,又称江米酒、甜酒、水酒、酒酿、醪糟(láo zāo),主要原料是糯米,传统工艺使用糙糯米,现在也有白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
糯米酒和醪糟区别是什么?醪糟,又叫酒酿,甜酒,酸酒。旧时叫“醴”,是一种米酒,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小吃。醪糟经糯米(又称江米)发酵而成,夏天可以解暑。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它是酸的,拒绝食用。
看了以上介绍,大家对糯米酒和醪糟区别有了一定的了解吧,实质上两者一样的东西,只是别名不一样。米酒、醪糟、酒娘、酒糟、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都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其产热量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马步鱼加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原料鱼 冰海水 分选 分选 选级 剖片 清洗 控水 选级 摆盘 速冻 包装
二、工艺操作流程
1、原料:原料必须是新鲜、外观透明的,鱼体坚硬,鱼最略带红斑,鱼体没有机械伤,鱼肚无任何破损异物。
2、冰海水处理:原料鱼放入冰海水里处理。
3、分选:把加工的鱼选出准备加工。
4、选级:选出各种规格鱼。
5、剖片:把头背开必须保证内部完整,不能有任何破损,鱼肉光滑,鱼体完整。
6、洗清:用刀去掉内脏,洗清黑模,保证肉完整,再用清洗。
7、控水:洗清后鱼片装入带网得筐中,控水20分钟左右。(不能有血水)。
8、选级:控好水的鱼片选出各种规格,不能半规格。
9、摆盘:每盘8kg,每层加塑料纸,注意不能有头发、杂质。
10、速冻:摆盘后的鱼片尽可能再最短时间内速冻。盘内加入适量的水,但是一定要水量。
11、包装:每箱几块,每块必须有塑料袋和垫板。
三、注意事项:
1、原料鱼储存不能超过2天(48小时),必须存放在海水加冰的柜子里。
2、成品必需按要求包装,每天生产必须有生产批号,箱内有规格号。
3、常见马步鱼规格:11-13厘米。13-15厘米。15-17厘米。17-19厘米。
等级介绍:一级品,大小一样,色泽一样,无破损。二级品,大小均匀,鱼肚有小破损。三级品,大小不一,有破损,色泽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