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的分级与治疗和预后
脑胶质瘤的分级与治疗和预后
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
低级别胶质瘤(WHO 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而言,还是不错。
高级别胶质瘤(WHO 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较差预后。
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胶质瘤的分级系统,但是最为常用的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根据这一分级系统,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 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
按肿瘤所处的位置划分
脑胶质瘤可以根据其在大脑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小脑幕(一层包裹小脑的结缔组织)将脑组织分为幕上和幕下区域。据此,脑胶质瘤也为为幕上胶质瘤和幕下胶质瘤。
幕上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上,主要是大脑半球,为成人最常见脑胶质瘤(70%)。
幕下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下,主要是小脑半球,为儿童最常见脑胶质瘤(70%)。
桥脑胶质瘤:位于脑干。脑干包括间脑、桥脑和延髓三个部分,其中桥脑控制了。
包含呼吸等重要的功能。在桥脑进行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
中年男人最容易患上这种脑癌
脑胶质瘤是个“大叔控”
脑胶质瘤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2-3比1,容易袭扰中青年人。由于脑胶质瘤常常累及大脑的重要功能区,呈侵袭性生长,这些特点决定了脑胶质瘤十分难治、复发率高,也导致了患者生存率低、患者生存时间短的后果。
脑胶质瘤与哪些因素有关?
目前,引发脑胶质瘤的病因尚不明确,脑胶质瘤可能与肿瘤起源、遗传因素、生化环境、电离辐射、亚硝基化合物、污染的空气、不良的生活习惯、感染等因素有关。恶性程度较高的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与脑胶质瘤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异常有密切关系。
常用手机会诱发脑胶质瘤?
其实,目前手机的使用与脑胶质瘤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更应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和频率。
这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中,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所以他们在使用手机时,脑部吸收的辐射会比成年人更高。此外,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也是脑胶质瘤这种恶性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脑胶质瘤的筛查方式
脑胶质瘤的筛查手段主要是CT和MRI,特别是近些年来的MRI的特殊成像比如磁共振波谱图(MRS)、纤维束成像以及功能成像为胶质瘤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
另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PET)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显(SPEC)有助于鉴别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通常情况下,MRI能比CT更早的发现恶性级别低的星型细胞瘤。不过CT本身对于脑胶质瘤诊断的确定性也不低,可以达到80-90%。
虽然脑胶质瘤无法从根本上痊愈,但是通过专业的手术治疗,再配合同步放化疗,患者可以获得更长的生存周期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脑胶质瘤分类
脑胶质瘤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以及肿瘤所处的部位进行分类。
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 低级别胶质瘤(WHO 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而言,还是不错。· 高级别胶质瘤(WHO 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较差预后。
中医治疗胶质瘤
脑胶质瘤(胶质细胞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在脑肿瘤中约占40.49%,发病率高居首位。胶质瘤按病理分类,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后依次为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多发于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等。脑胶质瘤一般生长迅速、危害性大、预后不良。
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如早期的局限性癫痫和后期的瘫痪等。
脑胶质瘤的治疗,目前西医学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疗效,而中医药治疗有较好效果。
一、脑胶质瘤的西医学治疗
主要为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方法。
1.手术:胶质细胞瘤的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呈犬牙交错的侵入性的生长,因此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术后即使仅余下极微量的瘤细胞,也可迅速再次生长和复发。胶质瘤的术后复发率高,复发时间快,可在术后1、2个月即复发。在四级脑胶质细胞瘤中,其中一级偏于良性,手术效果比较满意,但2年复发率仍达85%以上;若是二、三、四级,则手术效果很差,几乎成为一种致死性的疾病,平均生存期不足一年。此外,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胶质瘤根本不能手术。
2.放疗(包括γ刀、X刀等):在各型胶质瘤中,只有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为中度敏感,而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在放疗方法上,由于全脑照射对于改善预后并无明显作用,故目前多采用对肿瘤区域的局部照射,以减少对大脑正常组织的损害。
3.化疗:由于药物难以通过大脑的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仅为全身的1/5,形不成抗瘤药高浓度环境,疗效不肯定,且同时对全身有重大毒副作用等,而化疗未广泛用于胶质瘤治疗。
总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于脑胶质瘤的手术和放化疗等,无论是分别或是综合应用,虽有一定的一时性减轻作用,尤其对较大瘤体有“立竿见影”缩小的积极作用,但不能有效长期治疗。易复发,生存率低,预后差,成为胶质瘤的特征,本质上基本属于西医学的“不治”或“难治”范畴。因此,临床上,尤其是中、晚期胶质瘤患者,大多是很快治了长,长了治,周而复始,身体更快衰弱,医院只是强行一用再用,反复折腾,直到最后。结果是治疗越多,复发越快,程度越重,走得越快,花费越巨。
二、脑胶质瘤的中医学治疗
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脑为髓之海”,“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脑为元神之府”等,指出脑为精气清阳所聚之处,并主元神等,而内不容邪,若精虚邪犯,则生头疾,出现头痛、眩晕、癫痫、昏厥等。
脑胶质瘤,病势深重,中医学多属正虚邪实病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癌是全身性疾病”,瘤虽在脑,然由脏腑精气亏虚和内外邪气侵犯等所致。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虚则成岩(癌)。”“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故邪……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头痛巅疾,上虚下实。”“血脉不行,蓄积而成病也。”“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等,从多方面阐述了本类疾病的中医学病机,并对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药治疗脑胶质瘤,个人认为重在扶正祛邪,扶正可补肾填精,健脾益气,祛邪可消坚逐瘀、化痰散结、祛毒消肿,并结合具体病情,辨证论治,或滋阴补血,或行气消滞,或清热解毒,或温阳散寒,或醒神开窍等,而对整体和局部加以治疗和改善。临床可较好稳定和改善病情,减轻复发和扩散,终而可明显延长脑瘤患者的生命时间,减少生存期间的痛苦,且治疗痊愈者也不在少数等。
中医药治疗胶质瘤,一般在1个月左右即有较明显的效果,病情出现明显缓解和改善。虽然完全消除脑瘤并非易事,但大多能基本控制和稳定,甚至逐渐缩小,而病情的进展明显得以延缓。坚持长期治疗,绝大部分能明显超出医院曾宣告的生存时间。但其中也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又完全恢复了西医学治疗,而基本均又较快复发并最终不治。
胶质瘤的合理治疗,一方面是对于胶质瘤早期和适宜类型,应及时进行手术和放化疗等治疗,迅速杀灭大部分瘤体,有效减轻病情;一方面则是始终坚持中医药治疗,改善整体,减轻病情,更重要是长期有效抑瘤抗瘤,减少复发,延缓肿瘤发展进程。正确的中、西医配合治疗,必能取得更好效果。
此外,在饮食方面,蔬菜和水果对脑胶质瘤有有益作用,可适当多食。
脑胶质瘤术后饮食需注意哪些
脑胶质瘤术后饮食需注意哪些?手术是脑胶质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的饮食是患者和家属比较关心的。那么,脑胶质瘤术后饮食需注意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脑胶质瘤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要平衡: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要不偏食、不忌食、荤素搭配、精细混食。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要排除毒素,不吃酸渍(不包括糖醋味)、盐腌、霉变、烟熏、色素、香精、烈性酒等食物。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要多用天然与野生食物,少用人工复制与精加工的食品。
脑胶质瘤术后要合理进补。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是关于“脑胶质瘤术后饮食需注意哪些”的相关介绍,希望能给广大的患者朋友带来有效的帮助,最后专家提醒大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病情,用一颗平常心态面对一切,不要轻易发怒,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才有希望达到治疗效果,尽早恢复身体健康。
胶质瘤的分类
1.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1)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2)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3)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4)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2.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胶质瘤的分级系统,但是最为常用的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根据这一分级系统,将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根据此分级系统,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
(1)低级别胶质瘤(WHO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
(2)高级别胶质瘤(WHO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差。
3.按肿瘤所处的位置划分
脑胶质瘤可以根据其在大脑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小脑幕将脑组织分为幕上和幕下区域。据此,脑胶质瘤也分为幕上胶质瘤和幕下胶质瘤。
(1)幕上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上,主要是大脑半球,为成人最常见脑胶质瘤(70%)。
(2)幕下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下,主要是小脑半球,为小儿最常见脑胶质瘤(70%)。
(3)桥脑胶质瘤位于脑干。脑干包括间脑、桥脑和延髓三个部分,其中桥脑包含呼吸等重要生命功能。在桥脑施行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
中医治疗脑胶质瘤
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对于中医治疗脑胶质瘤很多人也是比较关注的,脑胶质瘤这个疾病的危害很大,所以我们要采用副作用小的疾病治疗,那么中医如何治疗脑胶质瘤呢?我们看看中医是如何介绍的,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脑胶质瘤病人选择正确的治疗,这些治疗能够通过用药和手术切除达到消除局部脑胶质瘤的目的,但如果配合中药治疗,患者将会收到更好的疗效。以中医中药治疗脑胶质瘤的病人,可分为以下5种情况。
第一、不适合手术者,如年龄大、脑胶质瘤部位险要(在脑干、深部)或脑胶质瘤弥漫而无法手术,也有难以确诊的,这都可进行中医保守治疗。中医辨证治疗以汤剂为主,也可配合适当的中成药。中药保守治疗通过调理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补虚泻实,可减轻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寿命。对于疑似脑胶质瘤者,定期复查,起到积极防御的作用。
第二、手术后调理,颅脑手术后可出现多种症状,如脑水肿、发热、消化不良、呃逆、排尿异常等。选用中药治疗,分别给予清理湿热、运脾和胃、降逆和胃、温阳化气等方法,有助于术后的康复。
第三、术后治疗可有效的防止复发。大脑是特殊的部位,很难将肿瘤完全切除,复发的可能较大。除了有选择的的放化疗,术后长期坚持用中药辨证治疗,可以减少脑胶质瘤的复发。
第四、可以改善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皮肤粗糙脱屑,失眠或嗜睡。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放化疗造成的白细胞减少,全面改善白细胞减少引起的各种症状,帮助患者完成放化疗疗程,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五、患者本人害怕手术,不想做手术,或者是害怕术后复发,白花钱。这都可进行中医保守治疗。
脑胶质瘤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我们身边被很多了解,脑胶质瘤是肿瘤科的疾病,所以我们就要对这个疾病进行深入的认识,只有我们知道疾病如何治疗了,脑胶质瘤患者才可以更加放心的接受治疗,如果在生活中患上了疾病之后我们要及时的就医。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母胶质瘤
总的来说,胶质瘤的病因主要是因为人体惊恐或大怒,或衰哭抑郁,使气血流行失常,抵抗力减弱,病邪乘虚而入,发为癌瘤。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由神经外胚叶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胶质细胞等。它们都可以发生肿瘤,并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类型的胶质瘤。目前,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分类尚未完全统一,较为广泛应用的有两种:
(1)Bailey和Cushing(1926)提出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神经胚胎组织,定出相应的肿瘤类型名称,对于临床医生预测病人的预后有一定帮助,但它忽略了肿瘤的间变特性,也不能动态地看待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
(2)Svien和Kernohan(1949)提出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将所有胶质瘤分成五组,即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神经一星形细胞瘤和成神经管细胞瘤。除成神经管细胞瘤外。其他四组根据其恶变的程度又将这种细胞形成的肿瘤分为I、Ⅱ、Ⅲ、Ⅳ四级。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缺点是有些肿瘤现在还无法确定它们是来源于哪种细胞,另外有些肿瘤基本上只有恶性形式,分级则没有实际意义。
以上提到的这两种病因分类方法,是目前世界上都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胶质瘤病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