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宝宝需要的矿物质
盘点宝宝需要的矿物质
婴幼儿每日需要多少镁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因此必须保证充足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镁是人体生化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婴幼儿的血镁含量虽然很少,但对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保障心肌功能正常收缩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婴幼儿时期每天需要摄入30-70毫克的镁。
镁元素的作用
镁参与体内所有能量代谢,激活和催化300多个酶系统,包括葡萄糖的利用,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等。它还有助于保持细胞内钾的稳定,维持心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和骨骼健康。
镁的主要来源
镁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有绿色蔬菜、芝麻、苦扁豆、黄豆、豌豆、蚕豆、玉米、坚果类、紫菜、花生、海带、燕麦、葡萄、香蕉、柠檬、橘子、松子、榛子、西瓜子等。
婴幼儿缺乏镁的症状表现
宝宝缺乏镁元素会发生低镁惊厥症,症状上与低钙惊厥形似。轻微症状仅表现为宝宝眼角、口角和面肌抽动,家长一般不能发现这些症状。典型发作症状表现为宝宝四肢强直性抽搐,也有的宝宝是双眼凝视,伴随阵发性屏气,或阵发性呼吸停止,伴下肢强直。还有的宝宝可能是一侧面肌及肌体抽动或者交替发生。发作期宝宝还会有肤色青紫、出汗、发热等着症状。
温馨提醒:低镁症主要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宝宝身上。母乳中磷和镁的比例合理,母乳喂养可以避免婴儿低镁症。不过要注意这些情况会导致镁的丢失:精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较多的镁;动物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磷及磷化物,会阻碍镁的吸收;宝宝偏食,不爱吃绿色蔬菜,也会导致镁元素摄入量不足。
盘点宝宝夜醒的常见原因
噪声:在孩子产生后的头几个月里,婴尔更容易被噪声吵醒,而不是被灯光或接触弄醒。
夜间多次进食:对于6个月以后的孩子,如果夜间家长仍用吃奶的办法来解决孩子重新入睡的问题,会使孩子在夜间频繁地醒来。
睡眠地点的改变:偶尔的睡眠地点改变也许影响部大,但过于频繁的睡眠地点的改变会引起孩子睡眠的不安。
空气中的物质:空气中的物质如:烟、酒、香水味、婴儿爽身粉、灰尘、动物的毛发、绒毛玩具等都会使孩子的鼻子和眼睛受到刺激。
父母的不良应答:当孩子稍偶一点动静,父母酒抱起孩子进行喂哺或换尿布,会使孩形成不良的睡眠习惯。
温度和湿度:要使孩子的卧室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当然,这比较麻烦,但至少应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大起大落,建议在婴儿的卧室内放一台增湿机,使湿度保持在60%-70%,温度保持在210C-250C。
胎儿吸收营养的过程是怎样的
胎盘是女性怀孕以后,腹中的胎儿通过它向妈妈索取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胎盘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宝宝能否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发育成长为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当妈妈分娩后,胎盘随着胎儿娩出,它的使命也至此完成。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也就是说,宝宝在妈妈子宫成长发育的10个月中所需的吃、喝、拉、撒都是通过胎盘来传进传出的。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脂肪、氨基酸、水、矿物质等等。这些物质以很小的形式存储在妈妈的血液中。当妈妈的血液流经胎盘时,这些物质就通过胎盘供给胎儿了。而宝宝在得到这些物质时也将自己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胎盘传递给妈妈,再由妈妈通过自己的呼吸、泌尿系统将废物排出体外。
脐带是胎儿与妈妈之间的通道,是胎儿的生命线。是将胎儿排泄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等送到胎盘,由妈妈帮助处理。是从妈妈那里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胎儿。
看了这些关于胎儿是如何吸收营养的,是通过什么吸收营养的资料,相信大家对于胎儿吸收营养已经有所了解了。胎儿因为在妈妈的肚子里发育还没完全,所以靠胎盘来吸收营养,所以妈妈吃进去的有很大一部分是给宝宝吃的哦。
盘点宝宝缺锌的八大症状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锌缺乏会导致胸腺发育不良、淋巴细胞萎缩、免疫功能减退,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严重缺锌还会引发侏儒症及原发性男性不育以及病毒性肝炎、肾功能不全、白血病、伤口不易愈合等。此外,缺锌的孩子还会出现厌食、胃口不佳等症状。那怎么样才能知道宝宝是否缺锌呢?
如何知道缺什么,或者不缺什么呢?以前,医生会通过查头发的检查手段来判断宝宝是否缺微量元素,但存在误差,准确度不够。目前,一种叫验指尖血检测微量元素的新方法已逐步取代老方法,应用于临床。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取一点点宝宝的指尖血(4微升)进行检测,一周内就能取结果。通过筛查,家长可以知道自家宝宝体内各种微量元素的指标是否正常,或缺哪种微量元素。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很明确地指导家长是否需要给宝宝进补,是食补还是药补。
婴幼儿却锌常常有以下表现:
1、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经常感冒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出虚汗,睡觉盗汗
;2、生长发育缓慢;身高比同龄组的低3-6厘米,体重轻2-3公斤;
3、智力发育不良:多动、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
4、食欲减退:挑食、厌食、拒食、含饭,普遍食量减少,部分孩子没有饥饿感,不主动进食;
5、异食癖:咬指甲、咬衣物、玩具、硬物,吃头发、纸屑、生米、墙灰、泥土、沙石等;
6、视力问题:视力下降,容易导致夜视困难、近视、远视、散光等;
7、皮肤损害:出现外伤时,伤口不易愈合;易患皮炎、顽固性湿疹;
8、其他:烦躁、出汗、地图舌、指甲白斑、手指端多处肉刺、口腔溃疡、头发枯黄、稀疏或脱落。如果这样的话到医院抽血查微量元素,可以确定,如果是却锌的话除了上面说的食补以外可以喝补锌的口服液,效果也不错提高宝宝免疫力可补锌
宝宝应该喝什么水 矿物质影响婴儿健康
有的婴儿水厂商在矿物质含量上做文章,称自己的婴儿水含有最适合婴儿的矿物质。其实我们摄入的矿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无论是哪一种饮用水,其中的矿物质含量都无法与膳食相比。对于婴儿而言,饮用水对矿物质摄入的影响也远远不及配方奶粉。世界各国对生活饮用水、矿泉水都有严格的安全标准限制。所以市场上能买到的绝大多数矿泉水(针对运动员或特殊群体的矿泉水除外),矿物质含量都在安全标准内,钙、镁、铁、锰、锌、硅等无机物的含量都不多,铅、银、砷、氟化物、硝酸盐等毒理指标就更低了,可以放心用来冲奶粉。
盘点宝宝抗霾的妙招
雾霾天护理宝宝:注意房间通风的时间
很多人知道要开窗通风,特别是很多家长晚上开空调带宝宝睡觉,更要注意通风,但雾霾天气下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而且要注意开窗的时间,不宜开窗时间过长,尽量避免开北面的窗子。
雾霾天护理宝宝:要注意卫生、保湿
要保证房间的卫生,雾霾天气下卫生很重要,否则极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清理卫生不给病菌以滋生之地;其次要保 湿,保证房间相对的湿度,让漂浮的粉尘易于沉淀和吸附在地面,尽量使用湿的抹布擦拭干净灰尘,以免被吸入呼吸道。
雾霾天护理宝宝:宝宝要减少户外活动
在雾霾天气时最好不要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早晨空气质量特别差,要等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地点以树多草多的地方为好;另外也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地方活动,人多容易交叉感染,引发疾病。
雾霾天护理宝宝:多喝水
雾霾天我们要给多喝水,PM2.5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首先受到影响。多喝水可以有效预防患上呼吸道疾病; 另外要给宝宝多吃清肺的食物,如黑木耳粥、猪血菠菜汤等等。
雾霾天护理宝宝:补充维生素D
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雾霾天护理宝宝:外出戴口罩
雾霾天外出父母最好让宝宝戴上口罩。这样既可以隔离传染性病菌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又可以防寒。要提醒父母的是,宝宝戴口罩不宜时间过长,一般6小时为上限,否则,长时间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会使自身抵抗能力下降。如想摘下口罩换换气,须到没有病毒感染的清洁区和人群不集中的地方。
雾霾天护理宝宝:给宝宝选个好口罩
当有预报已经出现阴霾天气时,爸爸妈妈应减少宝宝的户外活动,以免吸入更多的大气污染物。在这种雾霾的天气里,的确不太适宜带着宝宝到外面做剧烈的活动,但是也总不能宅在家里不出门,所以在减少宝宝户外运动的同时,可以选择树木比较茂盛的地方,这些地方负氧离子发生量比较大,危害性相对要小。
雾霾天护理宝宝:口罩记得清洗
口罩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不及时清洁,不但起不到防护的作用,还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更多的疾病。因此父母在选择儿童口罩时,应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且有生产批号的口罩,不要购买三无产品。棉质口罩防尘防污染效果更好,不过因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前最好进行消毒处理。
口罩不能两面轮流戴,因为朝外的一面容易吸附病菌,如果没有清洗干净就把朝外的一面再朝内戴,容易感染病菌。口罩还要经常清洗,一般外出使用后用开水烫后清洗即可,如和患有呼吸道传染病的人接触过,要将口罩煮沸消毒,放口罩用的小口袋或布口袋要经常换洗。
雾霾天护理宝宝:经常洗手
手是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脏手上面的感冒病毒能存活70个小时,而干净的手上则不易存活。所以,孩子在饭前便后、平时玩耍后一定要用流水洗净双手。
盘点宝宝喂养“错误路线”
错误路线1 让宝宝错过了味觉最佳发育机会
每种没有吃过的食物,对于宝宝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他们并不会天生就有什么成见,不过,通常需要妈咪适时地给予,以此培养出良好的味觉及嗅觉感受。宝宝的味觉、嗅觉在6个月到1岁这一阶段最灵敏,因此是添加离乳食品的最佳时机,因为,宝宝通过品尝各种食物,可促进对很多食物味觉、嗅觉及口感的形成和发育,也是宝宝从流食——半流食——固体食物的适应过程。
在1岁左右时,已经能够接受多种口味及口感的食物,因此而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顺利断奶。然而,在给宝宝添加离乳食品的过程中,如果妈咪一看到宝宝不愿吃或稍有不适,就马上心疼地让宝宝停下来,不再让吃,这样,便使宝宝错过了味觉、嗅觉及口感的最佳形成和发育机会,不仅造成断奶困难,而且导致日后典型的厌食症。
错误路线2 对宝宝最初表现的“偏食”采取强制态度
宝宝在8个月时,对于食物已经能表示出喜厌,这就是最初的“偏食”现象。然而,这种偏食是很天真的,不能同大一点的孩子的偏食相提并论。因为宝宝在这个月龄不喜欢吃的东西,很有可能到了下个月就又爱吃了,这种事对于这一阶段的宝宝是常有的。而妈咪并不了解这一点,生怕宝宝缺了营养,因此,对宝宝不吃的行为非常在意,十分“较真”,以致采取强硬的态度,结果给宝宝的脑海中留下十分不良的印象,以后很难再接受这种食物,从而导致真正的偏食习惯。
盘点入秋后宝宝适宜吃的食物
芋头
为宝宝补充哪些营养:芋头口感细软,绵甜香糯,营养价值近似于土豆,易于消化,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怎么给宝宝吃:可以将芋头煮熟或者蒸熟,捣成芋头泥给宝宝吃,也可以把芋头蒸熟,捣成泥和在面粉里,做成芋头饼给宝宝吃。
食物禁忌:芋头的黏液会刺激咽喉黏膜,可能使咳嗽加剧以及生痰更多,所以咳嗽有痰的宝宝不适合吃芋头。
适合年龄:1岁以上
百合
为宝宝补充哪些营养: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仅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作用,而且有润肺、止咳、清新安神的功效,还能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让宝宝睡得更香甜。
怎么给宝宝吃:百合可煮粥、煮糖水、蒸和炒,百合银耳粥具有滋阴润肺、健脾生津的作用。
食物禁忌:如果是温燥引发的咳嗽,症状为:干咳无痰、咽喉发痒、口鼻干燥,此时食用百合可以缓解咳嗽。但若是凉燥导致的咳嗽,症状为:咳嗽不断、痰液清稀、后背发冷,此时就不能服用百合类清凉的食物。
适合年龄:6个月以上
鸭肉
为宝宝补充哪些营养:鸭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等营养成分。鸭肉味甘、咸、性微凉,清虚热,秋天容易上火、燥热、咽干口渴的宝宝可以适量食用鸭肉,起到清补作用。
怎么给宝宝吃:可以将鸭肉做成鸭汤给宝宝吃,也可以用鸭汤煮粥给宝宝吃,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吃板栗焖鸭,板栗有滋阴补肾、强身健骨、益胃平肝的功效,与鸭肉同食相得益彰。
食物禁忌:鸭肉寒凉,腹泻和脾胃虚寒的宝宝不宜多吃。
适合年龄:9个月以上
萝卜
为宝宝补充哪些营养:萝卜含有较多的水分、维生素C 和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铁等有益成分,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萝卜生吃熟食效果不同,生吃具有止渴、清内热作用,熟食可消食健脾。萝卜能够调理脾胃,对秋季常见的消化不良、风热型感冒、扁桃体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怎么给宝宝吃:对于小宝宝,可以将萝卜炖得烂烂的,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就可炖可炒了不过生着吃是最好的。
食物禁忌:宝宝1岁以前咀嚼能力尚弱的时候最好还是给宝宝吃熟萝卜。
适合年龄:6个月以上
盘点宝宝洗护品的选择法
1、初生婴儿的皮肤特征
婴幼儿的身体各部分还未发育成熟,皮肤也不例外。宝宝的皮肤层十分细腻薄嫩,最外层起耐磨作用的角质层是单层细胞,缺乏透明层;真皮中的胶原纤维也很稀少,薄而缺乏弹性,所以,皮肤的厚度只有成人皮肤厚度的十分之一。因此,宝宝肌肤不仅容易被外来的有刺激性及有毒物质渗透,而且容易摩擦受损,抵抗干燥环境的能力也差,照料上稍有疏漏,就会引起皮肤损伤,如过敏、红肿等。
由于皮肤未发育成熟,所以免疫系统功能弱,仅靠皮肤表面的一层嫩薄的天然皮脂层来保护皮肤。新生儿期的宝宝有一层与生俱来的皮脂保护膜,他们是新生儿抵御外界污染的“天然屏障”,这层皮质层呈天然弱酸性,不当的过度清洁会破坏这层天然的保护膜。
2、宝宝洗发沐浴要洁净同时更护肤
初生婴儿的肌肤基本需要3年才能发育成熟,3岁之后孩子的肌肤抵抗力增加,各种的肌肤问题会逐步减少, 宝宝的专属性需求会减弱,但在0-3岁期间,宝宝需要以契合宝宝肌肤特性的方式进行护理。
定时给宝宝洗发沐浴,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能够较少宝宝皮肤表层的细菌与污物,避免发生皮肤感染。然而,有些妈妈清洁过了头,在洗去宝宝身体污物的同时也洗去了宝宝皮肤表面珍贵的皮脂层,使宝宝失去了这层天然的保护膜。
为了更好地呵护宝宝的肌肤,宝宝洗发沐浴在保持清洁的同时更要注重护肤。一款优质的洗发沐浴产品能够温和地清除宝宝皮肤表层的细菌与污物,同时不会过度清洁,从而保护宝宝皮肤表面的天然皮质层。优质的洗发沐浴产品应具备以下特质:
亲和宝宝皮脂层,温和洁净
启初婴儿洗发沐浴露采用天然的初生莲叶为原料,十分温和。初生的嫩莲叶,纯净水嫩,具有比成叶更丰富的无机营养元素,能够亲和宝宝天然皮脂层,其亲肤性是普通婴儿沐浴产品的4倍,在清洁宝宝皮肤的同时不会导致皮脂层遭到破坏。
易冲洗无残留,不过度清洁
一些不易冲洗的宝宝洗发沐浴产品,一旦清洗不尽残留在宝宝皮肤上,容易刺激宝宝肌肤;而如果过度清洗又会破坏皮质层。启初婴儿洗发沐浴采用零皂基配方,易冲洗无残留。洗发沐浴二合一的配方也让妈妈们使用起来更方便。
盘点易让宝宝过敏的食物
你是否有注意到你的宝宝对什么东西是过敏的呢?作为一个合格的妈妈,要好好的注意的的宝宝对什么过敏。过敏一旦发作起来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让宝宝陷入危险当中。
致过敏食物黑名单
尽管任何食物都可能引起过敏,但比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牛奶、鸡蛋
海产类:鱼、虾、蟹、海贝
有特殊气味的食物:洋葱、蒜、葱、韭菜、香菜、羊肉
有刺激性的食物:辣椒、胡椒、酒、芥末、姜
某些生吃的食物:番茄、桃、葡萄、柿子
某些富含细菌的食物:死的鱼、虾、蟹,不新鲜的肉类
某些含有真菌的食物:蘑菇、酒糟、米醋
种子类食物:豆类、花生、芝麻
在我国0-2 岁的宝宝中,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为3.5%-5.2%,1 岁以内宝宝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为6.1%,其中4-6 个月为高发年龄段。由于宝宝的胃酸分泌较少,肠道内蛋白水解酶的活性也达不到成人的水平,而且肠道绒毛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差,所以,宝宝食物过敏的发生率比成人高。随着身体发育的完善,大多数食物过敏的宝宝到2-3 岁时,就可以耐受以前的致敏食物,不再出现过敏现象。
但是在宝宝2-3 岁以前,避免进食致敏食物是很必要的,因为目前还没有治疗食物过敏的有效办法。
尽量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
1、宝宝出生后,最好用母乳喂养。有充分的研究证明,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少发生食物过敏。
2、不满1 岁的宝宝,不要给他吃鱼、虾、蟹、蘑菇、葱、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往往是对蛋清过敏,所以1 岁以内的宝宝最好不吃蛋清。
3、在增加新食物时,一定要一样一样分开增加。在每添加一种新食物时,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进食这种食物一段时间,然后再试着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