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肥胖的标准

儿童肥胖的标准

孩子理想体重的科学标准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6;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千克)=8+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

儿童肥胖程度可分为三级:

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30%—50%。

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50%以上。

宝宝减肥四大禁地

禁地一 不可短期、快速降体重

儿童期不宜短期快速减肥,因为可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孩子从正常体重长成肥胖,一般要经过数月或数年。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各个器官如心、肺、肾脏等,已逐渐适应了体重较重的状况。如果在短期内快速减肥,如一个星期便减去好几公斤,一般减去的是身体的水分,即体液。体液的快速丢失,会使心、肺和肾等器官一时难以适应,从而容易出现循环系统的异常,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会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另外,以人体水分丢失为主要方式的减肥难以持久,一旦减肥措施停止,体重会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体重的大起大落一方面对身体健康有害,另一方面容易使肥胖儿童对肥胖失去信心。

禁地二 不可以饥饿或药物方法降体重

过分节食、饥饿和采用药物减轻体重,即使对成年人的健康也会有影响,对于正在快速生长发育的儿童更是如此。儿童的器官组织正在建造阶段,节食、饥饿或药物等方法,都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况且儿童肥胖是多种原因所致,并非完全是过多进食引起。因此,儿童在减肥过程中绝对不能有饥饿感,而是以调整饮食的各种营养素比例为原则来控制热能摄入,也不可以采用药物。

禁地三 不可错误地认识减肥效果

在减肥过程中,不少父母对减肥的效果用体重的绝对下降来衡量,这种做法很不恰当。因为,儿童的身高在不断增长,如果能保持体重不增或缓慢增加,便达到了减肥效果,而父母则认为必须比原有体重下降才是有效果,因此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硬让体重比原来少,结果损害了正常的生长发育。比如一位身高110厘米的男孩,体重27公斤,超过肥胖标准4.6公斤,半年后身高增长到114厘米,而体重经过减肥还是27公斤,体重超过肥胖标准3公斤。虽然绝对体重没有变化,但相对体重已减少了1.6公斤,这就说明减肥有效。一般来说,儿童减肥速度控制在每月相对体重减少0.5-1公斤较为合适。

禁地四 不可仅以单一方法减肥

如果只用单一的方法减肥,效果很不理想,国内外一些专家曾经用单纯的饮食控制或单纯的运动训练对肥胖儿童进行减肥,结果不尽人意。因为,儿童肥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不良饮食、运动行为和生活习惯等。若想使体重彻底降下来,必须从这些引起肥胖的原因着手,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才能保持正常的体重。目前,国内外公认适合儿童减肥的方法是包括行为矫正、饮食调整和运动在内的综合方案。

儿童肥胖标准计算 如何判断儿童肥胖严重度

儿童肥胖程度可分为三级,按照公式算出其标准体重,将其与实际体重相比较:

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10%—19%。

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20%—24%。

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25%以上。

儿童肥胖的标准

家长在考虑孩子是否肥胖时,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即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以及体内脂肪比例三项。

首先是每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通常2—6岁孩子要小于18;6—9岁的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如果是女孩可放宽到22);13—15岁小于23;16—18岁小于24。

其次要定期测量腰围,判断是不是腹型肥胖。对于6岁以上儿童,理想的腰围/体重值得小于0.46。

最后,如果有条件测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则应该知道,男孩和12岁以下女孩应该小于20%;12岁以上女孩小于25%。当然,目前来说,可能家长自行测量体内脂肪比例较困难,但借用健身房或一些医院门诊中的体成分分析仪可以起到一定的初步筛查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分析仪的准确度与测量时间、是否排空膀胱,甚至脚底是否有汗都有关系,误差偏大(胖孩子的数值可能偏低,瘦孩子的则可能偏高),所以只能作为简单的衡量,更精确的判定,还是应该到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进行。

小儿肥胖症对儿童的危害

儿童肥胖三大因素诊断儿童肥胖看bmi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疾病。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活动、遗传因素、饮食热量过高等。小儿肥胖的主要症状是孩子的体重高于同龄孩子的平均体重,另外肥胖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比如肥胖的男孩多数阴茎短小,对男孩的生殖发育会有影响,肥胖的女孩可能会有性早熟等。

那么,如何知道孩子患上了肥胖症呢?光是肉眼目测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张慧副主任指出,诊断孩子是否肥胖可以通过bmi来进行计算,就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儿童肥胖危害多但不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都说肥胖是会呼吸的痛,儿童时期的肥胖,更是关乎形体外貌和终身健康。儿童肥胖不仅仅会影响体形,更重要的是儿童肥胖是导致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张慧副主任强调,肥胖可能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肥胖儿童容易遭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和讥讽,家长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肥胖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积极帮助孩子去应对因为肥胖导致的精神负担。

虽然小儿肥胖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是对智力的影响较小,所以家长不用担心这一问题,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要保持良好的习惯,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宠孩子宠到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今的垃圾食品太多,小孩子还是最好不要吃。

儿童肥胖的标准

家长在考虑孩子是否肥胖时,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即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以及体内脂肪比例三项。首先是每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通常2—6岁孩子要小于18;6—9岁的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如果是女孩可放宽到22);13—15岁小于23;16—18岁小于24。其次要定期测量腰围,判断是不是腹型肥胖。对于6岁以上儿童,理想的腰围/体重值得小于0.46。

最后,如果有条件测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则应该知道,男孩和12岁以下女孩应该小于20%;12岁以上女孩小于25%。当然,目前来说,可能家长自行测量体内脂肪比例较困难,但借用健身房或一些医院门诊中的体成分分析仪可以起到一定的初步筛查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分析仪的准确度与测量时间、是否排空膀胱,甚至脚底是否有汗都有关系,误差偏大(胖孩子的数值可能偏低,瘦孩子的则可能偏高),所以只能作为简单的衡量,更精确的判定,还是应该到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进行。

肥胖儿童的标准

衡量肥胖儿童的2项标准:

我国大多数门诊的衡量标准是按照理想的身高体重标准来计算,但这种判断方式极有可能遗漏矮小的肥胖儿童,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诊断。肥胖病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

3~7岁的体质指数(BMI)指标:

男BMI均值

3岁15.62

4岁15.43

5岁15.52

6~7岁15.58

女BMI均值

3岁15.34

4岁15.02

5岁14.78

6~7岁14.77

体质指数(BMI)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对于大人来说体质指数大于24即是肥胖。而3~7岁的儿童仍处于生长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标准,超过BMI均值则可以判断为肥胖儿童。

3~7岁常规的理想身高体重标准:

男体重均值(kg)身高均值(cm)

3岁15.4399.34

4岁17.76106.27

5岁20.40113.86

6~7岁23.46121.06

女体重均值(kg)身高均值(cm)

3岁14.9097.71

4岁17.24105.50

5岁19.37112.54

6~7岁21.99119.11

理想的身高体重判别方式是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理想体重的10%,即是肥胖病。这也是现今大多数门诊的判别方式。

TIPS:肥胖病的2种类型

肥胖病大体上可以分为单纯性与病理性两种。单纯性肥胖是由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孩子的生活习惯不佳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主要指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肥胖。单纯性肥胖与病理性肥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孩子属于病理性的肥胖,建议就医检查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判断儿童肥胖的标准

一、目测法

单纯性的肥胖症儿童,其脂肪分布特点为:男性主要聚积在头颈、脊背和腹部,女性主要聚积在胸部、腹部、臀部和大腿。目测法就是用眼睛看他们皮下脂肪并加以比较,来判断是否肥胖。

二、体重测量法

1、1—6个月 标准体重(克)=出生体重(克)+月龄×600

7—12个月 标准体重(克)=出生体重(克)+6×600+(月龄-6)×500

2、1—2岁的体重 标准体重(千克)=年龄(岁)×2+8

3、计算标准体重的一般公式: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具体而言,儿童的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 10~19% 为超重,超过 20~29% 为轻度肥胖,超过 30~49% 为中度肥胖,超过 50% 为重度肥胖。

三、皮褶厚度测定法

体重过重和肥胖不完全一样。有的人体重过重确定是脂肪过多,而有的人是因为肌肉发达所致,皮脂厚度可以反映全身脂肪量的多少。所以皮褶厚度能代表皮下脂肪厚度,进一步可推算出身体脂肪量。

皮脂厚度也叫皮褶厚度,可用x线照片、超声波、皮褶卡钳等方法测量。常用的测量部位有三处:

1、肱三头肌的部位:上肢在身体侧面放松下垂,在肩峰与尺骨鹰咀连续的中点、皮褶方向与上臂的长轴平行。成年男性大于10.4毫米,女性大于17.5毫米为肥胖;

2、肩胛下角的部位:刚好在肩胛下角的下端,皮褶方向与脊柱成40度角。正常人厚度为12.5毫米,若大于14毫米为肥胖;

3、腹壁皮褶的部位:腹部从脐旁5厘米处,沿身体横轴方向捏起皮褶测量,成年男性大于15毫米,女性大于20毫米为肥胖。

儿童肥胖有哪些标准

究竟孩子什么样的体重算是跨进了肥胖的门槛儿呢?陈青给了家长们一个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年龄×2+8(7~16岁)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40%~50%;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

她提出,虽然孩子有三个阶段容易出现肥胖,但前两个阶段的肥胖建议以控制和预防为主,不建议减肥。“因为那时孩子处于一个完全发育期,减肥对孩子成长不利,比如说,5~12岁是孩子骨骼的完全发育期,所以建议孩子12岁以后再减肥,而且还要进行不控制营养摄入的健康减肥方法,千万不要盲目给孩子节食,以免耽误孩子的健康成长。”陈青建议道。

至于哪种程度的肥胖才需要减肥,陈青认为,从轻度开始比较好,因为这个程度的肥胖比较容易控制,家长和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比较容易纠正。暑期两个月就基本能恢复到正常体重范围内了,但如果到了中度和重度,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关推荐

肥胖对儿童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肥胖会影响将来走路如果婴儿过于肥胖,将来学习走路要比正常婴儿晚些,而且容易造成膝外翻或者内翻、髋内翻及扁平足等,容易导致孩子下肢畸形,走路不便。 儿童肥胖会导致智力减退虽然肥胖儿童智力偏低的原因尚不清楚,在某些肥胖儿,可能由于肥胖导致的呼吸困难、血液粘稠度增高以及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脑细胞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造成患儿嗜睡、记忆力减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而且,肥胖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商低于健康儿童,其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使儿童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

什么是肥胖指数 肥胖指数的标准

体质指数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标准,针对西方人的体质指数并不适合我们亚洲人,亚洲人制定了适合我们的新标准,将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小儿肥胖的判断标准

1、年龄体重标准法 有一种以“年龄相关体重”来计算6岁以前儿童标准体重(也可称为是相应年龄的理想体重),公式为:标准体重kg=年龄×2+8。但是由于现在孩子发育普遍加快且差异较大,单纯以年龄段来标量体重就显得有些牵强,甚至差异过大,不够准确了。 2、身高标准体重法 本法是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这一方法在我国被广泛使用。消除了种族、遗传和地区差异以及发育水平的影响。在

肥胖的标准

家长在考虑孩子是否肥胖时,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即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以及体内脂肪比例三项。 首先是每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通常2—6岁孩子要小于18;6—9岁的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如果是女孩可放宽到22);13—15岁小于23;16—18岁小于24。 其次要定期测量腰围,判断是不是腹型肥胖。对于6岁以上儿童,理想的腰围/体重值得小于0.46。 最后,如果有条件测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则应该知道,男孩和12岁以下女孩应该小于20%;12岁以上女孩小于25%。 根据以上信息,

儿童肥胖的原因和危害

1.据了解,当儿童身高小于等于168cm时,依据我国现行使用的身高标准体重表,高于110%标准体重为超重,高于120%标准体重为肥胖。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蓄过高造成的疾病。它可以作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诱发因素之一,严重危害成年时期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2.通过对与饮食和行为习惯有关的18个问题进行调查,在与饮食有关的12个问题中,儿童平时最喜欢的菜肴、儿童最喜欢的饮料、儿童平时每餐的吃饭 3.时间、儿童每次进餐一般速度四个问题,肥胖儿童与非肥胖儿

儿童肥胖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儿童肥胖的危害 高胰岛素血症 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维持糖代谢需要,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引起糖尿病。 易患呼吸道疾病 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膈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易患消化系统疾病 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4%)。 免疫功能低下 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因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易诱发脂肪肝 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

儿童肥胖症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体重指数法(BMI):用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世界卫生组织(WHO)考虑到亚洲人群体脂百分比特点,提出以 23 kg/m2 及 25 kg/m2 作为亚洲人群超重及肥胖的 BMI 界值点标准。 这个确定过程其实更加复杂:WHO 建议在 10 岁以上的青少年中使用,并将大于等于第 85 百分位数定义为超重,大于等于第 95 百分位数定义为肥胖。2000 年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以来自英国、美国、巴西、荷兰、新加坡等 5 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 0~18 岁儿童作为参照人群,提出国际通用的儿童超重和肥胖

儿童肥胖的标准 根据儿童体质指数判断肥胖

体重是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而体重与身高有关,所以表达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常用体重指数来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小儿是否肥胖,可参考下文的BMI均值。 3~7岁的体质指数标准计算: 男 BMI均值 超重 肥胖 3岁 15.7 16.8 18.1 4岁 15.3 16.5 17.8 5岁 15.2 16.5 17.9 6岁 15.3 16.8 18.4 女 BMI均值 超重 肥胖 3岁 15.4 16.9 18.3 4岁 15.2 16.7 18.1 5岁 15.0 16.6 18.2

中国人的肥胖标准

在近日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中国人的肥胖标准有了重新定义:当体质指数(BMI)大于24时为超重,大于28时为肥胖。 体质指数(BMI)是判断肥胖最常用的标准,即将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本次对中国人肥胖的定义是在汇集了13个大型调查数据(覆盖了我国大陆21个省市和台湾的24万余人群)以及4个前瞻性调查数据(随访时间长达4.7年?15年,共约6.2万人)的基础上制定的。 研讨会上,专家们针对不同的体质指数、腰围切点与心血管病(包括

宝宝体重超标喂养遵循原则

一、婴幼儿体重超标原因全解析 1.喂养方式不是肥胖主因 问:不是说奶粉喂养的宝宝才容易得肥胖症吗?我家宝宝是母乳喂养,可看起来还是胖乎乎的,长得好快,这是要断了母乳?我要怎么喂养才不会让宝宝得肥胖症呢? A:喂养方式(母乳还是人工)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才是儿童肥胖主要原因,因此,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尽早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合理膳食,营养搭配,不强迫进食,不在进食时训斥孩子,加上适当运动的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